30端午节的由来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30端午节的由来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S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1-11 16:32: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及风俗习惯,通过比较、感受,把同一句话写具体。3.知道爱国诗人屈原的事迹并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重点难点
1.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2.知道爱国诗人屈原的事迹,并进行民族精神教育。3.知道端午节的一些传统习俗。
教学课时
  两课时。
[1] 30 端午节的由来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每到这一天, [2] 人们都要吃粽(zònɡ)子、赛龙舟、喝雄黄酒、在屋檐(yán)上插艾(ài)叶,有时还要佩带香囊(nánɡ)、在手腕(wàn)上缠红丝线。
段导读:本段描写端午节的风俗。
据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著名诗人屈原。这个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段导读:本段描写端午节的历史。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描写端午节的风俗和历史。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著名的诗人,还是一个很有名望的官员。他忠诚爱国,很有才干。在他的辅佐(fǔ
zuǒ)下,楚国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国家渐渐强盛起来,人民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百姓对他十分爱戴。 [3] [①“百姓对他十分爱戴”一句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但是,朝中有些权贵对他提出的改革措(cuò)施非常不满,他们想方设法诬(wū)陷屈原,无中生有地在楚王面前说他的坏话。 [4] [②这句话点明了什么内容 ]楚王听信了谗(chán)言,逐渐疏远了屈原,不再听他变法图强的正确建议,最后把他流放到南方去了。但是,屈原依然热爱自己的祖国,关注人民的疾苦。他写了很多爱国诗歌,并被人们广泛传颂(sònɡ)。21·cn·jy·com
段导读:本段写屈原被流放。
后来,楚王中了秦国的圈套,被骗到秦国软禁了起来。秦国又趁机派兵来攻打楚国,占领了楚国的首都。屈原万分悲愤,就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抱着石头投汨(mì)罗江自尽了。 [5] [③屈原自尽的原因是什么 ]www.21-cn-jy.com
段导读:本段写屈原投江自尽。
  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写屈原遭陷害,最后投江自尽。
楚国的百姓知道后,放声大哭,他们像潮水一样涌到屈原投江的地方想去救他。 [6] [④“放声大哭”“像潮水一样”这些词语说明了什么 ]人们大声呼唤着他的名字,驾着小船沿江打捞。他们捞哇,捞哇,可捞了很长时间,还是没有捞到他的尸体。万分悲痛之下,他们把船上的大米、鸡蛋等食物投到水里祭(jì)奠他,也祈祷江里的水族吃了这些东西后,不再伤害屈原的尸体。 [7] [⑤“把船上的大米、鸡蛋等食物投到水里”“祈祷江里的水族不再伤害屈原的尸体”这些情节说明了什么 ]有人还把雄黄酒倒进水里,想药昏江中的蛟(jiāo)龙,使它无法张口。
段导读:本段写在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对他的祭奠。
过了几天,有人梦见了屈原,发现他的容颜十分消瘦。人们一传十,十传百,都纷纷议论起来。大家都很奇怪:我们往河里投了那么多食物,怎么屈大人还是那样消瘦呢 一个老渔夫告诉大家:“那些食物都让水中的蛟龙鱼虾给吃了。屈大人怎么会跟它们争吃的呢 ”那怎么办呢 大家想啊,想啊,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⑥“想啊,想啊”“终于”说明了什么 ] [8] 他们把米饭用箬(ruò)叶裹起来,外面缠上红丝线,再投到水中,让蛟龙鱼虾以为是菱(línɡ)角而不去吃,这样屈大人就能 [9] 吃到了。人们管这种食物叫“粽子”。从此,每年五月初五祭奠屈原的时候,人们都往水中投粽子。这一天也逐渐成了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2·1·c·n·j·y
段导读:本段写端午节包粽子的由来。
  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写屈原投江后,楚国百姓十分悲痛,想出各种办法祭奠他。
流传到今天,人们已不再往江里投粽子了,但有一些活动依然保留了下来,逐渐演变成端午节吃粽子和赛龙舟等习俗。【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第四部分(第7自然段):写人们祭奠屈原的活动,逐渐演变为今天人们在端午节吃粽子和赛龙舟等习俗。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体会新词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生字词卡片。
一 创设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1.同学们,我国有很多传统的节日,你们都知道哪些
2.每一个节日的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先来学习《端午节的由来》,看看端午节背后那感人的故事。21·世纪
教育网
3.板书题目,学生齐读。
二 了解屈原的有关资料,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了解屈原的有关资料。
屈原(约公元前340~约公元前278),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楚国人。战国时楚国贵族。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学识渊博,主张修明法度,举贤授能,东联齐国,西抗强秦。后遭到贵族谗害而去职。因楚国政治腐败,首都被秦兵攻破,投汨罗江而死。主要著作有《离骚》《九章》《九歌》《天问》。www-2-1-cnjy-com
2.请你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学生:课文主要讲了为了纪念爱国人士——屈原,人们把食物投到水里,保护屈原的尸体不受水族侵害。每年五月初五人们就往水中投粽子,这一天也逐渐成了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2-1-c-n-j-y
老师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第5、6自然段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
(1)请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屋檐(yán) 香囊(nánɡ) 谗(chán)言
 祭(jì)奠
 蛟(jiāo)龙
(2)把下面的词语读熟。
诬陷 辅佐 疏远 万分悲痛 祈祷 箬叶 菱角 祭奠
2.理解词语的意思。
忠诚:指对国家、对人民、对事业、对上级、对朋友等真心诚意、尽心尽力,没有二心。
辅佐:协助。
悲愤:悲痛愤怒。
四 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划分段落
1.默读课文,标出课文的自然段,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讲的是端午节的由来 你能试着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段意吗 21cnjy.com
2.小组学习,用归并自然段的方法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每部分各讲了什么。
本文共有7个自然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介绍端午节的风俗和历史。
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写屈原遭陷害,最后投江自尽。
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写屈原投江后,楚国百姓想方设法地祭奠他来寄托哀思。
第四部分(第7自然段):至今端午节那天仍保留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
五 总结提升
1.课文主要介绍了端午节的由来,文章把人们纪念屈原的过程记录得十分详细。
2.朗读课文。
1.能联系上下文或者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课文,知道端午节的一些传统习俗。
3.知道爱国诗人屈原的事迹,并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端午节知识的投影片。
一 复习引入,揭题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你能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吗
学生:课文主要讲了端午节的来历。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3.板书:端午节的由来
二 阅读全文,整体感知
1.请你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端午节的由来。
2.自己想好后,在小组内交流。
三 精读课文第3~6自然段
1.请你读一读课文第3、4自然段,说说屈原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他是一个“著名的诗人”“有名望的官员”,他“忠诚爱国”“很有才干”“百姓对他十分爱戴”。
老师引导理解:就是这样一位爱国、有才、深受百姓喜爱的人,却受到了权贵的诬陷和楚王的疏远。这又是为什么呢 权贵们是怎样诬陷屈原的 结合课文内容,你能说说什么叫“想方设法”“无中生有”吗 21
cnjy
com
学生:因为有些权贵对他提出的改革措施非常不满,所以他们用尽各种办法来诬陷屈原。
老师引导:昏庸的楚王听信了谗言,把屈原流放到南方。即便如此,屈原仍然热爱自己的祖国,关注着人民的疾苦。【出处:21教育名师】
老师提问:这样一位爱国的大诗人为什么要跳江 请大家默读第4自然段,根据掌握的知识回答。
学生:在战国时期,秦国实力最强大,为了拆散六国联盟,以便各个击破,特派张仪前往楚国游说。正直的屈原识破奸计,力劝楚王,可楚王听信谗言,最终导致国破身亡。
老师引导:从屈原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2.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老师引导:屈原投江后,当时的百姓是怎么做的 (小组里交流一下)
学生:他们驾着小船去寻找他,用箬叶裹着米饭投入江中,为的是使江里的蛟龙鱼虾不要吃屈原的身体。
老师引导:后来,人们又是怎么做的
学生:人们每年都在这天吃粽子并举行赛龙舟活动,以此来纪念屈原。
老师拓展:吃粽子和赛龙舟中还有另外一种说法。百姓们对于当时的尔虞我诈的政治局面相当明白,只是畏惧权势,不敢言语。因此,他们就机智地用赛龙舟来隐喻当时激烈的场面。把米饭象征为屈原的肉体,箬叶象征装他的麻袋,红线象征捆扎他的绳索,而把粽子投入水中则象征着屈原遭人溺毙的真相。因此,这些习俗的流传寄托了人们的哀思,也抒发了人们的爱国之情。【版权所有:21教育】
3.关于端午节的传说。
老师:除了屈原的故事外,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端午节的传说
学生:赛龙舟最早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末期。泉州端午节赛龙舟的活动与其他地方差不多,唯独惠安崇武较为特殊。早年崇武在端午节也有赛龙舟,但与外地有所不同,主要是于台风季节即将到来之前,在海上举行的祝神驱魔活动。据传后来因某一年失事,就不再在海上赛龙舟,而改在陆上游龙舟,游行时要唱《阿螺歌》,其歌词大意是请求神灵消灾灭祸,但近百年已没再举行。由此看来,崇武的赛龙舟、游龙舟和“采莲”习俗一样,都是民间信仰中龙崇拜的一种形式,即要借龙王之神威,避恶、消灾、保平安。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学生:根据文献上的记载以及历代相传流行下来的许多端午习俗,五月被视为“毒月”“恶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这一天便流传了许多驱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习俗,如插蒲子、艾叶,喝雄黄酒,祭五瘟使者等。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学生: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称“端五”“端阳”“重午”“蒲节”“天中节”“女儿节”“诗人节”。“端”是开始的意思。古人常把“五日”写成“午日”,所以“端五”可以写成“端午”。因古人又常把“午时”当作“阳辰”,于是端午又可称“端阳”。21
cnjy
com
4.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老师:端午节除了赛龙舟、吃粽子外,人们在这一天还要洒扫庭院,挂艾叶,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端午节上山采药,也是我国各个民族共同的习俗。端午节中还有什么习俗 你们知道吗
学生:在端午节里,小孩儿可以佩香囊,传说佩香囊有避邪驱瘟之意。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成各种不同的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四 总结提升,朗读课文
1.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你们懂得了什么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端午节的由来
屈原 忠诚爱国 有才干
江中投粽子
百姓 以示纪念
赛龙舟
  1.这是一篇介绍我国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文章。教学本课时,可以先布置学生阅读相关书籍,询问家长,了解端午节和屈原的相关知识。教学时要联系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师生还可共同交流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以及家乡的风俗习惯。这样的问题学生会很感兴趣,讨论起来也会很投入,从而形成一种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2.每一名学生都有一个世界,他会用自己独特的心去感悟事物,形成自己独特的心灵世界。“新课程标准”提倡个性化阅读,使学生在阅读中形成自己的独特感悟。作为教师,要珍视学生的这种独特感悟,注意引导,达到情的激发、智的启迪、美的熏陶。
1.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
粽(zònɡ zhònɡ)子 辅(fǔ fú)佐
菱(línɡ lín)角
2.给下列加点的词语换个说法,使句子的意思不变。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著名(有名)的诗人,还是一个很有名望(声望)的官员。他忠诚(忠贞)爱国,很有才干(才能)。【来源:21cnj
y.co
m】
3.你知道屈原的著作或著作中的名句吗 试着写一写。
《离骚》 《九章》 《九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4.猜一猜。
三角四棱长,珍珠里面藏,要吃珍珠肉,解带脱衣裳。
谜底:(粽子)
粽子 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古称“角黍”,传说是为祭奠投江的屈原而开始流传的。粽子是我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我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的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我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21教育网
最大的粽子(吉尼斯世界纪录) 在2000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广西(南宁)旅游美食节期间,南宁明园新都酒店的厨师烹制而成的一只巨粽,长3米,宽2.1米,高1.2米,蒸煮熟后达2000多千克,打破了浙江粽王的纪录,成为新的吉尼斯世界粽王。该粽王共用了
20多口大缸、550千克糯米、150千克的五花肉、500千克绿豆、150千克板栗、10千克虾米、10千克冬菇和
7.5千克粽酱,连包带煮共花6天时间。此外,为煮这只巨粽,南宁化工集团机械厂特制了一口长
3.5米、宽2.6米的巨锅。共有
3000多人品尝了这只粽子。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1
知识点详解

^2
·屈原·
^3
  ①为下文描写屈原投江自尽,人们去救他的故事埋下了伏笔。
^4
  ②点明了屈原被流放的原因。
^5
  ③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被占领,心如刀割而又无能为力。
^6
  ④“放声大哭”说明了人们悲痛的程度。“像潮水一样”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出了去救屈原的人之多,说明了人们对屈原深深的爱戴之情。
^7
  ⑤进一步说明了人们对屈原的爱戴之情。
^8
  ⑥说明大家动了很多脑筋,想了很多办法,最后才想出一个好办法。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