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 5.1 三角形的特性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 5.1 三角形的特性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01-11 18:24: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5.1
三角形的特性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三角形的定义、特性以及高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水平方向底边上的高,认识三角形的三条高;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会应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解决实际问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并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建立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并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教学难点
会画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情境导入
1.课件出示主题图:同学们,我们的城镇变化很大。瞧,这是正在建设的一幢楼房。你能说出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吗?
2.谁能说出生活还有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
3.引入课题:同学们,为什么三角形在我们生活中应用这么广泛呢?它究竟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三角形的特性。(板书课题)21教育网
二、实验操作,探索特性
(一)三角形特征
1.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重点理解“围成”:首尾顺次相接)
2.请同学们画三角形,比一比,看谁画得又快又好。
要求:边画边想: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
3.学生汇报(根据汇报板书):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4.同桌互说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并试着在刚才画好的三角形上标出来。
5.判断练习:下面图形中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三角形?为什么?(让学生说)
(二)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1.打开课本60页,阅读三行文字。老师引导理解三角形的高和底。
2.学生讨论:怎样画三角形的高?
3.课件演示给三角形的方法。
(三)探索三角形的特性:
1.讲解例2。
A.用3根小棒摆三角形,用4根小棒摆四边形,看看能摆出几个。(小棒的长度都一样)
B.让学生摆一摆。
C.相同长度的小棒,四边形可以摆许多个,三角形只能摆一个。
2.课件出示如下情境图片:
先让学生找出上面的图中哪儿有三角形,猜一猜它们有什么作用?
3.让学生汇报: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板书)
4.请学生举出生活中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
5.做一做,想一想:出示下列图片,你能固定这张松动了的椅子吗?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6.出示例3。
我上学走中间这条路最近,为什么呢?
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这条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7.出示教学例4
A.学生小组合作:哪组纸条可以摆成三角形?
B.总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三、巩固运用,提高认识
1.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课本练习十五第3题)
2.下面每组图形中,哪个图形是三角形?
3.练习十五第七题。
四、小结: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