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高二历史
2017.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
I卷5至8页。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后期,郑国子产铸刑书于鼎上,并向社会公布。孔子对此评论说:“今弃是度也,而
为刑鼎。民在鼎矣,何以尊贵 贵何业之守 贵贱无序何以为国 ”这反映了当时
A.孔子极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B.法家思想已被社会广泛认可
C.孔子力图恢复旧有的等级秩序
D.仁政思想成为儒家思想核心
2.“美事召美类,恶事召恶类,类之相应而起也。如马鸣则马应之,牛鸣则牛应之,帝
王之将兴也,其美祥亦先见;其将亡也,妖孽亦先见。”以上观点旨在
A.倡导天下一统,维护统治秩序
B.借助儒家伦理,教化管理百姓
C.加强中央集权,打击割据势力
D.宣扬天人感应,防止君主暴政
3.南宋朱熹指出:“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
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上述观点的核心是
A.强化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
B.强调个人要加强自身修养
C.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
D.倡导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
有学者指出: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将批判锋芒指向全体专制君主。将先秦以来
受制于君权的民本思想推进到“新民本”高度。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B.市民阶层的发展壮大
C.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
D.君主专制的日益加强
根据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表,判断下列四个选项属于“史料实证”的是
核心素养
内涵
唯物史观
要通过唯物史观对所认识的史事全面客观进行考察
时空观念
要将所认识的史事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史料实证
要依据可靠的史料作为证据对史事进行推理和论证
历史解释
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一种对过去事情的解释
家国情怀
任何历史阐释都蕴含着一定的价值判断和人文情怀
高二历史第1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