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猫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6猫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西藏汉语)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1-13 13:41: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
要求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
3.懂得本课抓住猫的性格特点,有层次地叙述的方法。
重点
难点
1.体会作者对猫的感情,懂得本课抓住猫的性格特点有层次地叙述的方法。
2.了解课文是怎样具体生动地描述成年猫的古怪性格和小猫的淘气可爱的,激发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抓住特点观察事物的能力。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6 猫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①这句话在本段中的作用是什么?点明了猫的什么特点?]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②“成天睡大觉”“什么事也不过问”,这些句子说明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猫?]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③这句话写出了猫怎样的特点?]说它贪玩儿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儿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bǐnɡ]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④“屏息凝视”“几个钟头”“非……不可”写出了猫怎样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段导读:本段写猫既老实又贪玩儿,既贪玩儿又尽职。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cènɡ)你的腿,把脖儿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ɡǎo)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⑤这句话是什么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lū)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21·cn·jy·com
段导读: 本段写猫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也不出的性格。
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段导读: 本段写猫既胆小又勇猛的性格。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猫的性格古怪。  
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⑥这句话在段中的作用是什么?写出了猫怎样的特点?]一根鸡毛,一个线团,都是它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一玩儿起来,它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它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撞疼了也不哭。它的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⑦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它到院子里来了。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yānɡ)。它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shé]花落。[⑧“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表现了小猫怎样的性格特点?]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它是那样生气勃勃,天真可爱![⑨这句话包含哪两层意思?]
  第二部分(第4自然段):满月的小猫淘气、可爱。  
1.复习生字,理解本课生词,要求掌握:“古怪”“尽职”“无忧无虑”“屏息凝视”“变化多端”“生气勃勃”,会用“任凭”“生气勃勃”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投影幻灯机及课文配套的幻灯片。
一 导入新课
哪些小朋友家里养过猫?你们仔细观察过猫吗?猫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出示幻灯片。)有一位很有名的作家,他的名字叫老舍(板书),他非常喜欢猫,还特地为猫写了一篇文章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猫》。www-2-1-cnjy-com
二 明确教学目的
1.读预习,想想有几项要求。
(1)了解作者怎样观察,又是怎样真实、具体地描写猫的。
(2)自学生字新词。
(3)想想哪些自然段是写大猫的,哪些自然段是写小猫的。
2.初读课文,理清层次。
这节课,在学习作者老舍先生真实、具体描写猫之前,首先初步了解一下课文内容,理清层次。
(1)指名学生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同时大家思考: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大猫的?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小猫的?分几部分?(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第1~3自然段,第二部分是第4自然段。)
(2)读课文第一句,想想这句话与下文有什么关系。(不仅是第1自然段的概述,也是第一部分的概述。)
(3)第1自然段的段式叫什么段式?这总述句还有什么作用?(先总述后分述段式,总述句可作为段意。)谁能说说这段写什么?(猫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出处:21教育名师】
(4)再读第4自然段第一句,想想这句话与上下文有什么关系。(总结上文,引出下文,承上启下。)这样的句子叫什么?它还有什么作用?(过渡句,也可以作为段意。)谁说说第4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写小猫逗人喜爱。)
(5)谁能总结一下,我们刚才运用什么方法概括每部分段意的?在什么情况下能用这种方法?(抓总述句的方法。凡是总分段式我们都可以运用这种方法。)总结:本课两部分都是典型的先总述后分述的段式,在教学中应抓住机会训练学生掌握这种特殊段式的概括段意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分析、理解、概括的能力。
1.认识猫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猫的感情,从而爱护小动物。
2.懂得本课抓住猫的性格特点,有层次地叙述的方法。
3.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多媒体课件。
一 逐段学习,悟出方法,运用方法
1.找学生读第一句。思考:什么叫“古怪”?在古怪一词前面为什么又加上“实在”一词?(古怪:与众不同;特别的;使人捉摸不透的。在古怪前加上“实在”一词起强调作用。)
谁能把“实在”换一个词再读读这句话?(可换“真是”等。)
2.大家出声读第一部分。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猫的性格古怪?
(1)读文后,小组先讨论。
(2)按先总述、后分述的句式,小组派人汇报。(本部分从三方面写猫的性格实在古怪。第一方面写它既老实贪玩儿,又十分尽职。第二方面写它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不理不睬的样子。第三方面写它胆小可又十分勇猛。)
语文课上语言训练课是素质教育的需要,训练内容要紧密结合课文教学重难点,训练方式可多种多样。训练学生“说”的能力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上面这个问题就是训练学生说话要言之有理,言之有序的能力,也是进一步认识什么叫总分段式。开头总述是对下文的总结,下文紧紧围绕总述句从几个方面展开描写,这才叫总分段式。
3.再读“既老实贪玩儿,又十分尽职”的句子,理解作者是如何真实、具体地描写的。
(1)幻灯打出两句话,进行比较:
①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可它又很贪玩儿。说它贪玩儿吧,它又是那么尽职。
②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儿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儿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以上两段话,哪段写得好?为什么?(第2段好。因为第2段写得具体、真实、生动……)
(2)再读第2段话,看看写它的每一种表现都是怎样具体描述的,举例说明为什么能写得这么具体。
(作者写它的每种表现都是举实例,如,写它老实,举例: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因为作者热爱生活,观察仔细。)
①什么叫无忧无虑?(没有忧愁,什么也不考虑。)
②这是什么修辞手法?(拟人。)
再如,写它贪玩儿,也是举实例:一天一夜不回家,任凭谁怎么呼唤也不肯回来。
把“任凭……也不……”换个连词,再读读,体会这句话前后什么关系。(可换“无论……也不……”,前后是条件关系。为以后学习“任凭……也不……”奠定基础。)
再如,写它尽职也是用实例:听到老鼠的动静就会屏息凝视,一连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③“尽职”是什么意思?(对工作尽心尽力。)这又是什么修辞手法?(拟人。)
④再比较“非把老鼠等出来”与“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这两句有什么不同?作用是什么?(“非……”是“一定要……”,第二句是“非……不可”,是双重否定,更能强调它尽职。)因此平时我们用这种句式时注意写全,运用正确。21*cnjy*com
(3)谁能总结一下,作者是怎样把它这方面性格写具体的?(举实例,运用恰当的形容,拟人等写法。)
(4)体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样写真实、感人。)
(5)刚才你们说这样写感人,那么这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情感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表达了作者对猫的喜爱,可让学生结合课文句子说说自己的看法。)
(6)谁能读出这种喜爱之情?
(教师先范读,学生再读。)
(7)谁能总结一下,我们刚才是怎么学习第一方面的性格古怪的?
①读句子,把它古怪的性格概括后与课文原句进行比较,体会哪种写得好,为什么。
②再读句子,分析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具体的。
③最后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
4.作者是怎样写猫高兴与不高兴时的样子?
(1)谁能用概括的语言说说猫高兴时与不高兴时的样子?(它高兴时比谁都温柔可亲,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一声也不出。)
(2)教师用幻灯把学生说的概括句与书上原句打出,进行比较。哪句好?为什么?举例说明。体会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具体的。【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通过感情读体会,并让学生说说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如:踩印几朵小梅花。“梅花”指什么?猫的脚印。一般人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很生气,把猫轰下去。本来干净的稿纸被它踩脏,影响写作。可在老舍先生眼里,这黑脚印却如梅花那么美,可见爱之切、爱之深。)
5.放手用以上方法学习第三方面的古怪性格。
(1)提示:先读原文,再把它既胆小又胆大的特点用概括语言总结出来,再与原文比较。
(2)体会哪句好,为什么。举例说明。
(3)再读。体会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得真实、具体。
(4)最后读。体会作者感情。
使学生体会什么叫写具体,写具体并不难,写具体的方法之一就是用事实说话。
在练习有感情朗读时,可先练习填空:
……可是它又那么勇猛,(    )说见着小虫和老鼠,(    )遇上蛇(    )敢斗一斗。
体会填进的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要读出强调的语气。
总结:从以上几方面我们看到,本来是矛盾的性格却同时存在于猫身上,因此作者说它实在有些古怪,那么这猫的古怪性格与它小时候又有什么关系呢?下面我们学习第二部分。
6.运用方法,学习第二部分。
(1)用先总述后分述的方式回答: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写小猫可爱的?
(2)读第一句,体会这句话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你从哪儿看出来?(抒发作者对猫的喜爱,并且是从心底表达出来的。)【来源:21cnj*y.co*m】
(3)运用我们讲的方法,学习、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它小时候淘气样子写具体、写真实的。
(4)带感情朗读,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并举实例说说。(可体会:什么叫“枝折花落”?花草遭了殃,被猫糟蹋得不成样子。本来是很令人生气的事,可作者也不责打它,这是为什么?因为它天真可爱。“生气勃勃”什么意思?充满朝气,充满生机,活泼可爱。)
(5)总结:由此看来,猫小时候淘气是它长大后性格古怪的基础。
二 总结回顾
指名学生说说,今天我们是怎样学懂这篇课文的。
三 问题探讨
开始我们都说了,我们也很喜欢猫,我们也写过猫,但我们写的是它外表的样子,而老舍先生为什么要写猫的性格呢?(写它内在的美,内在的可爱。)21cnjy.com
写它的性格与写外表哪个更难?为什么?(外表一眼就能看明白,而对它性格的了解却要精心观察,深入了解,掌握特点才行。)
谁能说说老舍先生为什么能把这小动物写得这么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呢?(热爱生活,仔细深入观察,分析掌握它的特点。)
用什么方法才能写得真实、具体?可边总结,边举例子说明。
四 再读课文
再次有感情朗读一遍全文。(可配乐。)
五 作业
摘抄好词好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1.在学生了解了猫那老实、贪玩儿、尽职的性格以后,分别让学生找出具体描写这个特点的句子,然后让其结合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并从中找出重点词语。例如:“无忧无虑”“一天一夜”“非……不可”,学生有亲身体会,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对于“屏息凝视”这个词语的理解,可采用让学生亲自体验的方式,再加上对“一连就是几个钟头”的理解,学生自然就体会到了猫那“尽职”的性格。
2.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可让学生自己选择读猫性格古怪的句子,并且说说为什么这么读。如本文中“蹭”字的理解,如果仅仅追求字面上的解释是远远不够的。由于学生已经过充分的朗读,获得了感知印象,并和已有的感知经验碰撞、接通,于是心有所悟,豁然开朗。语言文字隐喻性很强,许多词汇可意会不可言传,可体验而无法表达,有的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有的是“尽在不言中”。正是由于语言的模糊性,才增强了语言的美感和表现力,使符号化的文字赋予了鲜活的感性力量。
6 猫
古怪喜爱
淘气   生气勃勃   天真可爱
1.比一比,组成词语。
  
  
2.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新字,并组词。
辟僻(偏僻)  壁(墙壁)
避(避开) 璧(白璧)
3.按课文内容填空。
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老舍)。课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性格特点——实在有些(古怪),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既(老实)又贪玩儿,既贪玩儿又(尽职);既胆小又(勇猛);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关联词语填空。
(1)(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2)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3)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5.仿例写词语。
生气勃勃(含叠音词) 气势汹汹 忠心耿耿
粗细各异(含反义词) 高低搭配 日夜兼程
6.小练笔。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用一两段话把这种小动物的特点写下来。
[答案](略)
本课教学在设计上有两个突出特色
1.在学生和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注重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时,努力体现“教—扶—放”的思想。讲读第1自然段时,教给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的阅读方法;然后归纳方法,指导学生学习第2自然段;最后,让学生独立阅读第3自然段。教学中不平均使用力量,体现阅读方法的迁移运用,使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充分地与文本对话,读出自己的理解,体会文本的情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感受阅读的快乐。同时,鼓励学生用表演、想象、联系生活实际、比较等多种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21教育网
2.注重讲练结合,感悟和训练并举。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本课教学另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在阅读的实践中进行扎扎实实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如,让学生根据填空“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的练习,渗透了用“串联法”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又如,在学习“大猫性格古怪”这一部分时,出现“填一填,说一说”的练习,一方面提高了学生运用关联词语的能力和捕捉重点词语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了理解文本的能力。2·1·c·n·j·y
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都找出了猫的特点,读得很好,评得也不错,你们还有没有想说的?
(学生中没人举手,并不同程度地显出了丝丝倦意。)
师:刚才,你们的读书感染了老师,老师也想来读读。现在请你们来当评委,给老师点评点评。
(学生立即来了精神,个个端坐,人人静听。)
师读:“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碰(蹭)你的腿,把脖儿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个小爪印(几朵小梅花)。”(故意将其中两个词读错。)21·世纪*教育网
生:(议论纷纷)老师读错了!把“蹭”读成了“碰”,把“几朵小梅花”读成了“几个小爪印”。
师:哦?“蹭”不就是“碰”的意思,“小梅花”不就指“小爪印”吗?反正都一样!
生:不一样。
师:怎么不一样?评委们得找出充分的理由说服我。
(老师故意以错这“一石”来激发学生思维的“千层浪”。)
生甲(边说边做动作):“碰”就是这样挨一下,而“蹭”是这样轻轻地摩擦。(生笑。)
师:你用动作表示真形象,看来这两个词是有点儿不一样。
生乙:“蹭”比“碰”有感情,我跟妈妈撒娇时,就是用身子在妈妈的怀里蹭来蹭去的。(众生笑。)别笑,我是想说猫用身子蹭作者的腿,说明猫与主人很亲热,在向主人撒娇呢!
师:你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很有说服力。
生丙:还可以看出老舍爷爷对猫的感情。本来在洁白的稿纸上留下猫爪印是件让人不愉快的事,作者却把它看成美丽的小梅花,说明作者特别喜欢猫。在他眼里,猫什么都好,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哪怕再淘气也可爱。2-1-c-n-j-y
师:真了不起,把文章字里行间渗透的感情都给体会出来了。
生丁:我补充一点,猫爪印确实很像梅花,说明作者观察事物很细致,“小梅花”既抓住了事物的特点,又体现出了作者对猫的情感,这个词用得妙。21*cnjy*com
师:你不仅体验出情感,还品味出了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你们真会读书(伸出大拇指)!能给我一个机会重读吗?【版权所有:21教育】
(师感情朗读后,生鼓掌。)
师:谢谢!从你们的掌声中我知道自己进步了。看来领悟了课文内涵后,书才能读得更有感情,更加动人。同学们要继续努力呀,相信你们一定能够超过老师。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三 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中国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获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著述丰富,善于刻画市民阶级的生活和心理,同时也努力表现时代前进的步伐;文笔生动、幽默,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主要作品有小说《猫城记》《离婚》《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正红旗下》等;剧本《龙须沟》《茶馆》等。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