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
要求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在中日甲午战争中邓世昌率领将士顽强作战的感人事迹,体会英雄们舍身报国的崇高精神。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词语的深刻含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帮助学生认识本课生字,积累“霎时”“频频”“毫不示弱”“响彻云霄”“乘风破浪”“置之度外”“同归于尽”等词语。
重点
难点
1.了解邓世昌等“致远”号官兵的英雄事迹,让学生受到情感的撞击,激发学生对英雄的崇敬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2.通过朗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邓世昌为国献身的精神。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25* 海 上 英 魂
1894年8月,由于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甲午战争爆发。这部分是甲午战争的起因。
9月16日,我国北洋舰队护送运兵船至鸭绿[lù] 江口的大东沟(今辽宁东沟)。第二天上午,舰队士兵操练完毕,正准备吃午饭。突然,西南海面出现一团烟雾。烟雾越来越大,只见一支舰队正疾驶而来。我军估计是日军舰队。霎(shà)时警笛齐鸣,士兵们迅速进入临战状态。[①这句描写说明了什么?]中午11时左右,舰队指挥、海军提督丁汝昌发出命令:“各舰立即起锚(máo)出海!”12时50分,北洋舰队在黄海海面与日本舰队相遇,双方展开激烈战斗。
段导读:这段话写北洋舰队进入临战状态,并开始战斗。
日战舰队军舰多,航速快,火炮强。[②这句话与后文有什么关系?]他们依仗这些优势,妄想一举歼灭我军舰队。北洋舰队面对强敌,毫不示弱。各舰官兵同仇敌忾(kài),奋勇杀敌。[③“毫不示弱”“同仇敌忾”“奋勇杀敌”这些词语表现了什么?]一时间黄海海面战火熊熊,硝(xiāo)烟弥漫,喊杀声、炮轰声响彻云霄(xiāo)。21·cn·jy·com
段导读: 本段写虽然日军优势明显,但我军仍然英勇奋战。
战斗打响后,我军“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指挥战舰,冒着密集的炮火,纵横海面,频(pín)频发炮,屡(lǚ)中敌舰。突然,邓世昌发现以主力舰“吉野”为首的日军四艘快速战舰逼近“定远”舰。“定远”舰是北洋舰队的旗舰,是我军整个舰队的指挥中心。邓世昌立即指挥“致远”舰开足马力,快速行进到“定远”舰之前,拦住敌军“吉野”舰,保护“定远”舰。[④“立即”一词表现了什么?]“致远”舰虽因此陷于四艘敌舰的包围之中,但仍左冲右突,顽强迎战。不久,舰上本来就配备不足的炮弹打完了,邓世昌又命令用步枪射击。经过近一个小时的激战,“致远”舰弹痕累累,舰身倾斜,即将沉没。这时,日军“吉野”舰驶近“致远”舰。邓世昌怒视“吉野”舰,对大副说:“敌军舰队全仗‘吉野’横行,如果撞沉‘吉野’,我军一定能取得胜利。”他慷慨激昂地向全舰官兵宣布:“我们为国作战,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现在‘致远’舰伤弹尽,无力再战。我决定以我伤残之舰撞沉‘吉野’,与‘吉野’同归于尽。”全舰官兵齐声高呼:“撞沉‘吉野’!撞沉‘吉野’!”邓世昌登上驾驶台,双手紧握舵(duò)轮,开足马力向“吉野”舰猛冲过去。[⑤这段话表现了北洋水师官兵怎样的品质?]
段导读: 本段写我军“致远”舰舰伤弹尽,邓世昌驾舰撞敌舰。
敌军舰队发现“致远”舰向“吉野”舰猛冲,立即集中火力,轰击“致远”舰。“致远”舰的甲板上起火了,但它并没有停止前进,而是像一条火龙乘风破浪,继续冲向“吉野”舰。[⑥这句话表现了“致远”舰官兵怎样的精神?]“吉野”舰上的敌军见此情景,惊恐万状,纷纷跳水逃命。敌军舰长也吓得目瞪口呆,魂飞魄散。但“致远”舰这时不幸被敌军鱼雷击中,锅炉爆炸,舰上燃起熊熊大火。“致远”舰渐渐沉入水中。【来源:21cnj*y.co*m】
段导读: 这段话写“致远”舰中鱼雷沉没。
邓世昌落水之后,仍不停地大喊杀敌。[⑦这句话表现了什么?]他平日饲养的爱犬游到他的身边,用嘴衔他的手臂和辫子,想救起主人;有个随从还把一只救生圈扔给邓世昌,但是他都拒绝了。[⑧邓世昌为什么拒绝?]邓世昌决心实践自己的誓言:“与军舰共存亡!”他沉没在汹涌的波涛之中,壮烈牺牲了。全舰二百多名将士,除十六人获救外,其余全部壮烈牺牲。
段导读: 本段写“致远”舰沉没后,全舰将士除十六人获救外,其余全部壮烈牺牲。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写黄海海战激烈悲壮。这部分是甲午海战的经过。
中日甲午战争,由于敌强我弱,更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虽然北洋舰队将士与敌军进行了顽强战斗,重创多艘敌舰,但最终还是没有挽回失败的结局。[⑨这句话包含哪些意思?]然而,邓世昌率领爱国将士顽强作战、宁死不屈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全国人民。人们永远怀念这位舍身报国的民族英雄。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我方虽然失败了,但顽强作战、宁死不屈的精神永存。这部分是甲午战争的结果。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积累“霎时”“频频”“毫不示弱”“响彻云霄”“乘风破浪”“置之度外”“同归于尽”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词语的深刻含义。
生字、新词卡片。
一 导入
同学们,在学习了几位英雄的事迹后,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它介绍的是甲午海战中的邓世昌。板书:《海上英魂》。21·世纪*教育网
二 新课
1.检查自学。
①出示:霎时、起锚出海、响彻云霄、频频发炮、屡中敌舰、毫不示弱、乘风破浪。
读准字音。
这些字哪个字易错,你能提醒同学们吗?
可引导学生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来记住本课的一些生字的字形,如把“苗”与“锚”、“它”与“舵”、“肖”与“霄”、“步”与“频”进行比较。21cnjy.com
哪个词语你不懂,可以提出来。
学生可能问:
管带:清末新军制,统辖一营的长官称为管带。海军的舰长亦用此称。
频频:屡次,连续几次。连续不断。
屡:一次又一次。
毫不示弱:丝毫不表示自己很弱。常形容在强者面前不畏惧。
乘风破浪:乘,利用。船趁着风势,冲开浪头。常比喻不畏艰险奋勇向前,也形容事业迅猛发展。又作“长风破浪”。21*cnjy*com
霄:云;天空。
置之度外:不把生死放在心上。
②课文中还有哪些词语不懂?
2.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①初读,默读思考全文记叙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并想想:文章分别用哪些段落写了这场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可先标出各自然段序号,并作相应的文字批注:起因、经过、结果。)
②交流:课文记叙了在中日甲午海战中,虽然我北洋水师与日军顽强作战,最终失败,但他们的精神深深感动了全国人民。
起因:第1自然段。 经过:第2~6自然段。 结果:第7自然段。
③学习一、三部分。
第一部分写什么?(日本侵略我国,甲午战争爆发。)板书:侵略我国,战争爆发。
第三部分写什么?(甲午海战我方失败,但邓世昌等爱国将士的精神永存。)我们用什么方法概括出本段的段意?(把两个意思合并。)
④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为什么我方会失败?为什么邓世昌要与舰船共存亡等。
1.品读课文,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总结全文,激发学生报效祖国的愿望。
课件。
一 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5课。
二 新课
在甲午海战中,中国的北洋水师是怎样与日军作战的呢?今天我们深入学习课文。请同学们打开书,我们来读读课文。2-1-c-n-j-y
自学思考:我军官兵是怎样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战斗的?请你画出最感动的重点语句体会。
小组交流,汇报。
1.学习第2、3自然段。
北洋舰队面对强敌,毫不示弱。各舰官兵同仇敌忾,奋勇杀敌。
一时间黄海海面战火熊熊,硝烟弥漫,喊杀声、炮轰声响彻云霄。
抓住“同仇敌忾”“响彻云霄”等词语体会战斗的激烈。此时,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放短片,重现甲午海战场面。特别是让学生注意一下敌舰的先进程度,体会我北洋水师的处境。
指名读第2、3自然段。
2.学习第4~6自然段。
①哪部分是最感动你的地方?
邓世昌怒视“吉野”舰,对大副说:“敌军舰队全仗‘吉野’横行,如果撞沉‘吉野’,我军一定能取得胜利。”他慷慨激昂地向全舰官兵宣布:“我们为国作战,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现在‘致远’舰伤弹尽,无力再战。我决定以我伤残之舰撞沉‘吉野’,与‘吉野’同归于尽。”全舰官兵齐声高呼:“撞沉‘吉野’!撞沉‘吉野’!”邓世昌登上驾驶台,双手紧握舵轮,开足马力向“吉野”舰猛冲过去。
课文中有一个词语:置之度外。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这个词语的意思,此时,我们再联系上下文,体会邓世昌他们在什么情况下把生死置之度外?怎么把生死置之度外?
引导学生分析出:北洋水师官兵怀着对侵略者刻骨的仇恨、对祖国的爱,用生命保卫祖国的领海,捍卫祖国的尊严。在炮弹打尽、舰身倾斜,即将沉没时,决定以伤残之舰撞沉“吉野”,与“吉野”同归于尽。www-2-1-cnjy-com
朗读,读出邓世昌与全舰官兵用生命保卫祖国的决心与勇气。
你是怎么读懂“置之度外”的?(联系上文,抓住邓世昌、全舰官兵的语言、动作、神态等体会典型人物的思想感情。)
②邓世昌等爱国将士还怎么把生死置之度外?
敌军舰队发现“致远”舰向“吉野”舰猛冲,立即集中火力,轰击“致远”舰。“致远”舰的甲板上起火了,但它并没有停止前进,而是像一条火龙乘风破浪,继续冲向“吉野”舰。“吉野”舰上的敌军见此情景,惊恐万状,纷纷跳水逃命。敌军舰长也吓得目瞪口呆,魂飞魄散。
抓住敌人的神态、动作体会出面对比自己强大的敌人,邓世昌等人在弹尽、船即将沉没的时刻,用“致远”舰做武器,誓死保卫国家。
通过写敌人的神态、动作、表情来突出邓世昌等人的品质,这叫什么描写?(侧面描写。)这样描写的好处是什么?(衬托人物高尚的品质。)
③想象画面,你看到了什么?你还从哪读懂“置之度外”?
邓世昌落水之后,仍不停地大喊杀敌。他平日饲养的爱犬游到他的身边,用嘴衔他的手臂和辫子,想救起主人;有个随从还把一只救生圈扔给邓世昌,但是他都拒绝了。邓世昌决心实践自己的誓言:“与军舰共存亡!”他沉没在汹涌的波涛之中,壮烈牺牲了。全舰二百多名将士,除十六人获救以外,其余全部壮烈牺牲。
朗读,读出邓世昌视死如归的精神。
我们怎样读懂“置之度外”?(联系下文。)
④小结学法。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在这部分中,我们看到描写战争,既要有战争场面的描写,又要有典型人物的描写,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衬托。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⑤读第2~6自然段。
让我们再回到甲午海战的战场,感受英雄们的伟大精神!
指名读第4~6自然段。
3.学习第7自然段。
这场战争的结局是怎样的?它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由于双方军力相差悬殊和当时政府的无能,我们战败了。(板书:我方战败。)但是,在这场战争中,以邓世昌为代表的爱国将士的崇高精神却永远留在全国人民心中。
4.回归整体。
讨论:本文以中日甲午战争的始末为线索来叙事写人,为什么题目不用《中日甲午战争》,而命为《海上英魂》?(本文是通过叙事来歌颂赤子情怀,表达对邓世昌这样的民族英雄的怀念和哀悼,希望这些永远长眠在大海中的英魂能够安息。他们的精神永远活在中华儿女的心中!)2·1·c·n·j·y
三 拓展活动
查找有关中日甲午战争的影视、书籍、图片、资料进行观看或阅读。
1.这段历史对于现在的小学生来说,太久远了,只是认为打了一场败仗,很难上升到国仇家恨的高度,因此课前要搜集整理当时的资料,比如日本侵略我国的历史资料,这样学生才能理解为什么邓世昌会对日军那么憎恨。21教育网
2.这场战争为什么会打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通过在文中找提示的办法,很有效果,学生需要细读课文,仔细体会才能找出来。教师最后要总结出根本原因:清政府腐败。相机延伸: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邓世昌甘心以身报国,更加令人敬佩。【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5* 海 上 英 魂
侵略中国 爆发战争
海上英魂 英勇抵抗 将生死置之度外
我方失败 精神永存
经典教案节选
(一)回顾课文整体
1.快速朗读课文。回顾课文内容。
2.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各是什么?课文可以分为几段?
(二)品读感悟
1.情境引入理解课文重点:出示课文插图,看图说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时间:1894年9月17日
地点:黄海海面
事情:海战
指名朗读课文,播放海战录像片帮助学生理解。
2.简要介绍课文的历史背景。你们查阅了资料,了解了甲午战争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北洋舰队,介绍一下黄海海战发生的历史背景?www.21-cn-jy.com
3.课文主要写了哪一位人物的事迹?(“致远”舰管带邓世昌。)
4.自由读课文,找找课文中描写邓世昌指挥“致远”舰与敌人决一死战的段落,反复读一读,画出让自己感动的句子,朗读体会。【出处:21教育名师】
5.理解朗读重点句。
(1)我军“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指挥战舰,冒着密集的炮火,纵横海面,频频发炮,屡中敌舰。
指名读,评价。从这句话里,你读懂了什么?(“致远”舰在邓世昌的指挥下,在海战中表现突出,狠狠地打击了敌舰,邓世昌是一位骁勇善战的将领。)读到这一句时,你有什么感受?(敬佩、欣慰、激动、期望。)试着把你的感受读出来。【版权所有:21教育】
(2)“……现在‘致远’舰伤弹尽,无力再战。我决定以我伤残之舰撞沉‘吉野’,与‘吉野’同归于尽。”
邓世昌是在什么情况下发出这个命令的?(在弹药用光,船身倾斜,即将沉没的情况下。)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还有别的选择吗?(他们可以逃生。)21*cnjy*com
读到这里,你又有什么感受?把你热血沸腾的心情读出来吧!
(3)邓世昌登上驾驶台,双手紧握舵轮,开足马力向“吉野”舰猛冲过去。
出示图片资料,体会人物的感情,练习朗读句子。从人物的神情可以体会到人物的内心,邓世昌在想什么?(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一心要与敌舰同归于尽。)读出对敌人的愤恨和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决心。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想想此时的“致远”舰和开战之时的“致远”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一样的勇猛,一样的一往无前,但此时的“致远”舰已经受到重创,即将沉没了。)
读到这句,你有什么感受呢?(悲愤、崇敬。)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三)总结拓展
1.你能向大家简单地复述这个故事吗?
请同学们先自己练习,再在小组内复述这个故事,可以互相补充。
2.故事给你什么感受?你有什么想法?
3.总结:黄海海战历时5个多小时。海战的结果是北洋舰队损失巨大,日本舰队也有很大的损失。但李鸿章却命令他的所有舰船从此全部躲到威海卫港内,致使北洋舰队十五艘舰船、十三只鱼雷艇不战而降。
1895年4月,清朝政府与日本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日本得到了价值1亿两白银的战利品和2亿两的赔款。在中国近代的反侵略战争中,中日甲午战争可以说是规模最大,失败最惨,影响最深,后果最重,教训最多的一次战争。
4.那么,今天的我们,应该怎样吸取历史的教训,迎接新的挑战,捍卫祖国的尊严呢?课后,大家可以继续查阅资料,写写自己的想法。
邓世昌
邓世昌(1849~1894),清末海军将领。字正卿,广东番禺(今广州)人。生于富裕人家,其父邓焕庄,专营茶叶生意,尝于广州及津、沪、汉、香港、秦皇岛等地开设祥发源茶庄,并始建邓氏家祠。少时随父移居上海,从西方人学习算术、英语。
他少年时就聪颖好学,“有干略”。1867年入马尾船政学堂驾驶班第一期学习,1871年,被派至“建威”舰练习航海。187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并被任命为“琛航”运船管带,次年任“海东云”炮舰管带,时值日军侵台,邓世昌奉命扼守澎湖、基隆等要塞,得补千总。又调任振威炮舰管带,代理“扬武”快船管驾,升守备,加都司衔。1880年调入北洋水师,先后担任“飞霆”“镇南”炮船管带和“扬威”“致远”舰管带。1894年9月17日在中日甲午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