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顶碗少年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19顶碗少年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S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1-13 21:40: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五年级 语文 下册s教版课件PPT19 顶碗少年课件PPT 赵丽宏,青年散文家,1951年生,上海市崇明县人。1968年高中毕业后回故乡插队,当过木匠、乡邮员、教师、县机关工作人员。1978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并开始创作诗歌和散文。大学毕业后当过《萌芽》杂志编辑,后为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上海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现为上海作协副主席。出版有《珊瑚》《生命草》《心画》等三十多部诗集、散文集、报告文学集。作品曾数十次获奖,《诗魂》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 课件PPT预习检查 读写下列词语
?
歉疚
?
肩胛
?
颓丧
?
迷惘
?
座无虚席
?
不知所措
?
柳暗花明
?
目不转睛
?
不约而同
??
山穷水尽
?
惊心动魄
?
冰天雪地
??
1、正确拼读词语。
歉疚?肩胛?颓丧?迷惘?座无虚席? 不知所措? 柳暗花明?
目不转睛?不约而同? 山穷水尽? 惊心动魄? 冰天雪地?
注意:“疚”读“jiù”,不要读成“jiū”;“胛”读“jiǎ”,不要读成“jiá”;“颓”读“tuí”,不要读成“tuī”。
2、顶碗少年共顶了几次碗?你觉得他具有什么品质?课件PPT字词乐园 座无虚席:没有空着的座位,形容观众、听众或出席的人很多。   歉疚:抱歉而又内疚。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者发急。   摇撼:摇动。   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颓丧:情绪低落,精神萎靡不振。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感到不知怎么办。   山穷水尽:山和水都到了尽头,前面再没有路可走了,比喻陷入绝境。   柳暗花明:形容柳树成荫、繁花耀眼的美景。多用来比喻在困难中看到的希望。   启迪:开导,启发。   肩胛:肩膀。   责怪:责备;埋怨。   渺茫: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课件PPT课文详解 默读课文想一想,文章主要讲了
什么事?分了几部分进行描写的? 课件PPT课文详解 自由读第一部分(1—5) 思考:1.顶碗少年失败了几次,失败后他是怎样做的?最后怎样了? 2.画出顶碗少年两次失败后的情景,又
是谁给了他成功的信心? 课件PPT课文详解 找出顶碗少年三次顶碗的动作,少年的神态变化以及场内观众情绪的变化的语句,加以体会。
1.顶碗少年是怎样不怕失败最终获得成功的?他为什么能这样做?
2.结合观众们的表现,你能想像他当时的心理活动吗? 课件PPT课文详解  3.这时一位老者上台向少年说了些什么,使少年重新镇定下来,老者可能对他说了些什么呢?顶碗少年听了之后又是怎么想的?然后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课件PPT课文详解   4. 第三次表演开始了,如果你是场观众,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会怎么想? 课件PPT课文详解 1.多年以后,“我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 起他那一夜的演出;而且每每想起,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我想,他现在一定早已是一位成熟的杂技艺术家了。”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学习第二部分(6-7)课件PPT课文详解 读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在读了全文后,你对这课文的最后一句有怎样的理解,能结合课文内容谈谈吗?课件PPT课文详解 读完这篇文章后,能够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都有什么?课件PPT图解结构顶碗少年
表演顶碗
启迪---山穷水尽---柳暗花明两次失败—歉疚的微笑
终于成功---老者的鼓励不气馁勇于拼搏
坚持不懈课件PPT概括主题 这篇课文写的是作者在二十多年前观看杂技表演时,曾经见过一个英俊少年在表演顶碗时,两次失败都没有气馁,最后获得成功的事。告诉我们做什么事,不管遇到多少困难和挫折,都不要退却,有时候成功就在于再坚持一下。 课件PPT写法点拨“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
有没有让你有重复的感觉呢?为什么?你还能在课文中找出类似的例子吗?
反复的写法 课件PPT拓展提升 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一百零一次地站起来。 —— 张海迪
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 贝多芬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 —— 郑板桥
立志不坚,终不济事。 —— 朱熹面对挫折的名言课件PPT心灵感悟 “人的一生是搏斗的一生。只有敢于拼搏的人,才可能取得成功。”顶碗少年在两次失败的情况下,仍然顽强地坚持表演,最后终于取得成功。掩卷沉思,受益匪浅。课件PPT随堂练习 1、读准字音,选择正确的画√。
有些偶然遇到的事情,竟会难以忘怀,并且时时萦绕于心。 (yíng yín)
观众为每一个节目鼓掌喝彩。 (hé hè)
他头顶上顶着高高一摞金边红花白瓷碗。 (luó luò)
就在转身的一刹那间,碗掉了。 (chà shà)
好多人附和着喊起来。 ( hé hè )
2、课文的结尾写到:“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顶碗少年,想起他那一次的演出,每每想起,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你能体会作者心中“微微的激动”吗?在这种激动中,作者会想些什么呢?把你想到的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