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 第15课《非洲独立运动和拉美国家维护国家权益的斗争》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 第15课《非洲独立运动和拉美国家维护国家权益的斗争》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1-12 13:35:46

文档简介

课件36张PPT。第15课
非洲独立运动和拉美国
家维护国家权益的斗争一、非洲的独立运动二、拉美国家维护国家权益的斗争 学习重点
1、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结束了非洲遭受殖民者长达500年奴役的历史
2、1999年巴拿马从美国手中收回了巴拿马运河主权 1.埃及自由军官组织的政变一、非洲的独立运动2.纳赛尔收回苏伊士运河的斗争3.非洲殖民统治的结束① 非洲独立运动在20世纪60年代高涨② 南非种族隔离制度及其被废除③ 非洲独立的意义埃及之子:纳赛尔 加麦尔·阿卜杜勒·纳赛尔,埃及前总统,阿拉伯民族主义政治家。为阿拉伯民族解放和亚非人民团结反霸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纳赛尔与自由军官们 埃及共和国成立,纳吉布(左)任总理,纳赛尔为副总理兼内政部长。 1956年7月26日,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1、收回运河斗争的正义性;2、埃及人民和世界人民支持埃及政府收回运河的斗争;3、纳赛尔为首的埃及政府为收回运河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1956年7月26日,埃及总统纳赛尔接管了西方在中东的商业生命线—苏伊士运河,结果引发了第二次中东战争。1970年纳赛尔在苏伊士运河前线。独立前的非洲 阿尔及利亚人民热烈庆祝赢得了独立。 1960年是“非洲独立年”,这一年非洲有喀麦隆、多哥、马达加斯加、刚果、索马里、尼日尔、象牙海岸、尼日利亚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样,到1960年,非洲的独立国家就达到26个,其面积约占非洲总面积的2/3,人口约占非洲总人口的3/4。图为尼日利亚独立仪式上的尼日利亚骑兵。非





1994年5月11日 曼德拉总统和副总统德克勒克曼









诺贝尔和平奖二、拉美国家维护国家权益的斗争1.卡斯特罗领导古巴革命3.“二战”后拉丁美洲的工业化2.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的斗争① 拉美的工业化政策② 拉美的工业化成就③ 拉美工业化的主要问题卡



战斗间歇的古巴民兵和他们操纵的高射机枪2000年一些拉美国家经济数据一览表巴西新首都巴西利亚的国会大厦温故知新 “二战”后,拉美经济曾出现强劲的发展,其原因有哪些?了解一下,现在拉美的经济情况怎样?原因有:
其一,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
其二各国政府追求经济自主,致力于发展民族经济;
其三,普遍采用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模式,后又发展外向型经济;
其四大力推行地区经济一体化。 畅想天地 非洲国家为什么能在“二战”后普遍赢得独立?原因有:
1、非洲民族意识普遍觉醒;
2、英法等西方殖民帝国在二战中遭到严重打击和消弱;
3、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力量的壮大,对老牌帝国主义起了牵制作用;
4、美国与老牌帝国主义有矛盾,希望取而代之;
5、亚洲和北非民族独立运动的胜利,起了鼓舞作用。 看图说史 在《世界地图》上指出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的位置,说一说开凿这两条运河所产生的影响。 苏伊士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使从亚洲到欧洲的海上航线大大缩短。 巴拿马运河: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使从欧洲到太平洋的海上航程大为缩短。课件37张PPT。一、非洲的独立运动二、拉美国家维护国家权益的斗争背景介绍:
  西方殖民者在新航路开辟后开始对非洲进行殖民侵略,主要暴行是进行罪恶的“三角贸易”。经过300多年后,到19世纪晚期,非洲被西方殖民者瓜分完毕,完全沦为西方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二战”后,非洲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高涨起来。  “二战”后非洲独立运动首先在北非地区高涨,埃及的民族运动则是50年代北非民族运动中的重大事件。 “二战”后埃及民族运动中有哪两件大事?分别发生在何时?哪位历史人物在运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1.埃及自由军官组织的政变一、非洲的独立运动2.纳赛尔收回苏伊士运河的斗争3.非洲殖民统治的结束 加麦尔·阿卜杜勒·纳赛尔,埃及前总统,阿拉伯民族主义政治家。为阿拉伯民族解放和亚非人民团结反霸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苏伊士运河在埃及东北部,全长173千米。它于1859年开挖,1869年竣工。这条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使西欧到印度的航程比饶过非洲好望角缩短了5500—8000千米。
  运河建造在埃及国土上,是埃及的国家资源,埃及人民为修建这条运河付出了12万人的生命,然而,运河权利却被英法长期占有。运河的收入绝大部分流入英法资本家的腰包。苏伊士运河号称“东方伟大的航道”,在战略上和经济上都具有极大价值。因此,收回这条运河是埃及人民的正当要求,事关埃及主权和国家权益。  1970年纳赛尔在苏伊士运河前线。   埃及得以收回运河的原因?有何重大意义?原因:1、斗争正义性;2、埃及人民和世界人民支持埃及政府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3、埃及政府斗争态度坚决;5、美、苏支持埃及的立场。
意义:1、收回了国家主权;2、巩固了埃及的独立地位;3、沉重打击了英法老牌殖民帝国的势力;4、鼓舞了其他国家和地区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独立前的非洲 阿尔及利亚人民热烈庆祝赢得了独立。  1960年是“非洲独立年”,这一年非洲有喀麦隆、多哥、马达加斯加、刚果、索马里、尼日尔、象牙海岸、尼日利亚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样,到1960年,非洲的独立国家就达到26个,其面积约占非洲总面积的2/3,人口约占非洲总人口的3/4。非洲独立浪潮  1994年5月11日曼德拉总统和副总统德克勒克曼德拉和德克勒克共获诺贝尔和平奖背景介绍:
  新航路开辟后,拉美逐渐成为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殖民地。19世纪初期,通过独立运动,拉美基本上赢得了独立。
  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渗透,特别是美国在美洲推行霸权主义政策,拉美不得不在反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的道路上继续斗争。“二战”后,拉美的民族民主运动主要是反对美国的经济掠夺、政治颠覆和军事占领。二、拉美国家维护国家权益的斗争1.卡斯特罗领导古巴革命3.“二战”后拉丁美洲的工业化2.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的斗争卡


罗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革命背 景:1952年美国支持巴蒂斯塔建立独裁
任 务:反对美国的控制和巴蒂斯塔的独裁统治
意 义:推翻了巴蒂斯塔的独裁统治,完成了民 主革命任务;赶走了美帝国主义势力,实现了民族独立;通过土地改革和国有化,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战斗间歇的古巴民兵和他们操纵的高射机枪1999年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2000年一些拉美国家经济数据一览表课后练习温故知新 “二战”后,拉美经济曾出现强劲的发展,其原因有哪些?了解一下,现在拉美的经济情况怎样?1、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2、各国政府追求经济自主,致力于发展民族经济;3、普遍采用“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模式,后又发展外向型经济;4、大力推进地区经济一体化。畅想天地 非洲国家为什么能在“二战”后普遍赢得独立?1、非洲民族意识普遍觉醒;2、英法等殖民帝国在“二战”中遭到严重打击和削弱;3、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壮大,对老牌殖民帝国起了牵制作用;4、美国与老牌殖民帝国有矛盾,希望取而代之;5、亚洲和北非民族独立运动的胜利,起了鼓舞作用。看图说史 在《世界地图》上指出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的位置,说一说开凿这两条运河所产生的影响。课件28张PPT。基础优梳理 课时速提能1.非洲这片充满灾难与饥饿的大地,
伴随着殖民侵略的历史缓慢成长。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里出现了一
股新的潮流,这一潮流的核心是( )
A.思想解放 B.发展经济
C.资产阶级革命 D.民族独立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针对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统治,二战后,非洲掀起了民族独立的浪潮,非洲的殖民体系一步步走向瓦解。2.右图是1956年纳赛尔总统与群众狂欢
的场面,出现这一场面的原因是( )
A.印度独立
B.埃及共和国成立
C.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D.阿尔及利亚独立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和辨析能力。纳赛尔是埃及总统,所以A、D两项与之无关,B项发生在1952年。3.(2010·十堰学业考试)1960年之所以被称为“非洲独立年”,是因为( )
A.这一年是非洲独立运动的开始
B.这一年非洲有17个国家宣告独立
C.这一年非洲的重要国家埃及宣告独立
D.这一年,殖民统治在非洲终结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再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1960年一年,非洲就出现了17个独立国家,因此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4.2010年举行的南非世界杯足球赛把世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非洲这片土地上,1990年的非洲大陆就曾经被世界关注。因为这一年( )
A.非洲独立运动在北非展开
B.被称为“非洲独立年”
C.非洲国家摆脱贫困实现了富强
D.非洲殖民体系彻底崩溃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90年代前期,纳米比亚获得独立,欧洲殖民者奴役非洲的历史结束,故D项符合题意。5.二战后,拉丁美洲人民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高涨,其中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是( )
A.阿根廷 B.巴西
C.墨西哥 D.古巴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由题干中关键信息“拉丁美洲”“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可知答案选D。6.(2010·宝灵模拟)下边是小飞围绕“巴拿马人民斗争的最后胜利”制作的学习卡片,其中有一处与史实明显不符,此处是( )
A.胜利时间 B.斗争对象 C.成果 D.意义【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分析学习卡片中的内容,巴拿马人民斗争胜利时间、斗争对象、成果都正确。意义与史实不符,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7.下列不属于二战后拉美国家振兴民族经济政策的是( )
A.实行“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模式
B.调整战略,引进外资
C.大力推进地区经济一体化
D.优先发展重工业,轻视农业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A、B、C三项都是拉美国家振兴民族经济的政策,D项是苏联发展经济的政策。8.(2010· 桂林中考)“二战”后,亚非拉国家为维护国家主权、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属于非洲人民维护国家权益的斗争是( )
A.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B.印度民族独立运动
C.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
D.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B项属于亚洲人民的反殖民斗争;C、D两项属于拉美人民的斗争。9.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今天,我们真正实现了真正的主权、真正的尊严和真正的自豪……今天我们说,我们的财富已经归还给我们了。
——纳赛尔请回答:
(1)材料中“我们真正实现……真正的自豪”是指什么?
(2)纳赛尔所说的“我们的财富已经归还给我们了”指的是什么?
(3)“我们的财富”是在哪一年归还的?在此之前它在什么人手里?
(4)该财富的归还对埃及有什么意义?【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分析、理解能力。由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实现了真正的主权”“财富已经归还”“纳赛尔”,可以判断与埃及独立、苏伊士运河回归有关,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所列问题即可。
答案:(1)1952年,纳赛尔领导埃及自由军官组织发动政变,推翻英国控制的傀儡政权,建立了埃及共和国,赢得独立。
(2)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3)1956年。英法殖民者手中。
(4)维护了国家的主权,获得建设国家必要的资金。10.识图分析题
识读下图:请回答:
(1)图一和图二中涉及的是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哪些国家取得的伟大成就?
(2)图一和图二所提到的两个国家在民族解放运动中面临的共同对手是谁?分别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
(3)图二中所指这个国家的革命与非洲哪个国家类似?为什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图和运用知识能力。第(1)、(2)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3)题的关键是“夺回运河的主权”,由此可知与埃及革命类似。
答案:(1)图一:古巴;图二:巴拿马。
(2)美国。1959年,古巴通过武装斗争,推翻了美国扶持的傀儡政权,建立了革命政府;1977年,美、巴签订《巴拿马运河条约》,根据这一条约,巴拿马在1999年收回了运河区主权。
(3)埃及。都推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从殖民者手中收回了运河的全部主权。11.亚非拉许多国家和地区至今仍然贫穷落后,历史根源在哪里?你认为要改变他们的命运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和创新思维能力。自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到处殖民扩张,掠夺财富,造成了当地的贫穷与落后;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大力发展经济、科技、对外开放等。答案:历史根源:欧洲国家残酷的殖民统治和殖民掠夺。
措施:充分挖掘当地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本国经济;加强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改变不平等的政治、经济旧秩序;发达国家应该帮助弱小国家发展教育、卫生事业等。(言之有理即可)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谢谢课件25张PPT。导入雄伟的拉丁美洲安第斯山脉(“南美洲的脊梁” 世界最长山脉)  战后,非洲大陆的独立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到20世纪90年代初,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寿终正寝。在拉丁美洲,古巴、巴拿马等国为捍卫国家主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亚非会议的召开与不结盟运动的诞生,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崛起。非洲的独立运动非洲主要语系欧洲人在非洲的势力(1913年)  非洲全称阿非利加洲(希腊文为阳光灼热),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面积约3020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5,为世界第二大洲,仅次于亚洲。在地理上分为北非、东非、西非、中非和南非。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非洲争取民族独立的浪潮席卷南北,势不可当。埃及“七月革命”埃及“七月革命”穆罕默德·纳吉布
Muhammad Naguib
1901.2.20~1984.8.28
1953~1954 埃及第1任总统迦玛尔·阿卜杜勒·纳赛尔
Gamal Abdel Nasser
1918.1.15~1970.9.28
1956~1970 埃及第2任总统穆罕默德·法鲁克(法鲁克一世)
Muhammad Farruk
1920.2.11~1965.3.18
1936.4.28~1952.7.23埃及和苏丹国王纳赛尔在人民的欢呼中  1952年7月23日,以穆罕默德·纳吉布和迦玛尔·阿卜杜勒·纳赛尔为首的89名中下层青年军官——埃及“自由军官组织”发动反帝反封建的“七月革命”。赶跑法鲁克国王,推翻英国庇护的埃及君主统治,成立“革命指导委员会”,掌握政权。1953年6月18日 宣布成立埃及共和国埃及共和国国旗埃及国徽  埃及(Egypt)全称阿拉伯埃及共和国(The Arab Republic of Egypt)。位于非洲东北部,面积100.2万平方千米。人口7471万(2003年),主要为阿拉伯人,信奉伊斯兰教。科普特人占11.8%,信奉基督教。苏伊士运河(苏彝士运河)首航情景  运河全长175公里,贯通苏伊士地峡,连接地中海和红海,是沟通欧、亚、非三洲的主要国际水道。1859年法国开凿,1869年建成通航。大大缩短欧洲到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水上航程。1882年,英国武装占领埃及,完全控制苏伊士运河。1956年,英国对埃及长达70多年的殖民占领结束。1956年7月26日
埃及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苏伊士运河平均宽度为135米,平均深度为13米。运河开通后,英、法两国就垄断苏伊士运河公司96%的股份,每年获得巨额利润。1956年7月26日,埃及宣布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纳赛尔获得了埃及人民和阿拉伯世界广大人民的一致爱戴,被尊称为“雄狮”纳赛尔。第二次中东战争(1956.10.29~11.7)  亦称英法以侵埃战争、苏伊士运河战争、苏伊士运河危机、西奈战役、卡代什行动。1956年7月26日,埃及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10月,英、法、以借此联合向埃及发动进攻。英法以联军获胜。阿尔及利亚独立阿尔及利亚电影《光荣岁月》欧洲、非洲地图  阿尔及利亚位于非洲西北部,北临地中海,隔海与西班牙、法国相望。面积2381741平方千米。海岸线长约1200千米。人口3380万(2006年),大多数是阿拉伯人,其次是柏柏尔人(约20%)。少数民族有姆扎布族和图阿雷格族。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通用法语。伊斯兰教为国教。阿尔及利亚人民欢庆独立  公元前12世纪腓尼基人到达沿海一带。公元前9世纪起受迦太基控制。1830年法王查理十世派军征服阿,1834年宣布其为属地,实行军事殖民统治。1954年11月1日,阿尔及利亚掀起反对法国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是战后非洲规模最大的一场反殖民主义武装斗争。1958年9月19日临时政府成立。1962年7月3日正式宣布独立,7月5日定为独立日。结束了法国长达132年的殖民统治。艾哈迈德·本·贝拉
Ahmed Be
阿尔及利亚首任总统 阿尔及利亚“国父”阿尔及利亚国旗国徽  1963年9月,本·贝拉当选首任阿总统。1965年6月,胡阿里·布迈丁发动政变上台,成立革命委员会,自任主席兼总理。1976年12月,布迈丁当选为总统。1979年2月,沙德利·本·杰迪德上校当选为总统。1992年1月,沙德利总统辞职,阿成立以穆罕默德·布迪亚夫为首的五人最高国务委员会。加纳(原名黄金海岸)和几内亚成为二战后黑非洲最早独立的国家  北非地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之一。战后,苏丹、突尼斯、摩洛哥和利比亚在20世纪50年代先后取得独立。而社会发展水平更为落后的加纳(原名黄金海岸)和几内亚也于1957年和1958年分别脱离英、法的殖民统治,成为二战后黑非洲最早独立的国家。塞







旗尼









旗马








旗纳







旗  至1960年,非洲独立26国,面积占非洲总面积2/3,人口约占非洲总人口3/4。仅在1960年,就有塞内加尔、尼日利亚、刚果(利)、马达加斯加等17个国家相继获得独立。1990年3月21日,非洲最后一块殖民地纳米比亚从南非统治下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瓦解。拉美国家维护国家权益的斗争古巴古巴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Cuba)  古巴面积为110860平方公里。位于加勒比海西北部,东与海地相望,南距牙买加140公里,北离美国佛罗里达半岛顶端217公里。由古巴岛和青年岛(原松树岛)等1600多个岛屿组成。是西印度群岛中最大的岛国。在战后拉丁美洲国家维护主权的斗争中,古巴革命具有重大的意义。古巴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① 促进古巴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② 打击美国霸权政策;③ 鼓舞拉美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巴拿马巴拿马运河使两大洋之间的航程比绕道麦哲伦海峡缩短5000~1.4万千米巴拿马运河(Panama Canal)示意图  巴拿马运河是通过巴拿马地峡沟通大西洋与太平洋的通航运河。全长约82公里,宽152~304米。工程前后历时30年,1914年正式开通后,美国霸占了运河及其两岸狭长地带的运河区,变成“国中之国”。巴拿马运河与苏伊士运河同样具有世界战略意义,因此素有“世界桥梁”之称。建设中的巴拿马运河(1910年)美国发行的巴拿马运河邮票  1903年,美国取得单独开凿运河的权力和运河区的永久租让权。在控制运河的60余年(1914~1977年)间,美国共获利500多亿美元,而巴拿马仅得11亿美元。美国付给巴方的所谓“租金”,仅相当于所收取的运河船只通过费的1%。为此,巴拿马人民一直坚持进行收回运河区主权的斗争。巴美双方签订关于巴拿马运河的新约  受古巴革命影响,巴拿马掀起要求收回运河区主权的斗争。1977年11月,巴美双方签订关于巴拿马运河的新约。根据新约,美国被迫同意在1999年前将运河区的主权和管辖权全部交还巴拿马。1999年12月31日,巴政府正式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结束美对此长达85年的殖民统治。学习与探究制作人物卡片:古巴革命领袖卡斯特罗卡斯特罗卸甲归田 回顾其军政生涯菲德尔·亚利桑德罗·卡斯特罗·鲁斯
Fidel Alejandro C  1926年8月13日,出生于古巴东方省比兰镇。1950年毕业于哈瓦那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1953年7月26日,领导发动反对巴蒂斯塔独裁政权的武装起义,失败后被捕。1955年流亡美国、墨西哥,在墨西哥期间筹划了“七·二六运动”。1956年回到古巴,在马埃斯特拉山区创建起义军和根据地。1959年1月,率领起义军推翻巴蒂斯塔独裁政权,成立革命政府,出任政府总理(后改称部长会议主席)和武装部队总司令。非洲:新兴的大陆史海拾贝曼德拉参加南非总统大选获得成功纳尔逊·罗利赫拉赫拉·曼德拉
Nelson Rolihlahla Mandela
1918.7.18~
第一位南非黑人总统  1918年7月18日,出生于南非特兰斯凯的大酋长家庭,先后获南非大学文学士和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律师资格,当过律师。是家中长子被指定为酋长继承人。但他表示:“决不愿以酋长身份统治一个受压迫的部族”,而要“以一个战士的名义投身于民族解放事业”。1994年4月,非国大在南非首次不分种族的大选中获胜。5月,曼德拉成为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1997年12月,辞去非国大主席,1999年6月正式去职。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