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1张PPT。三国鼎立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匈 奴刘 璋刘 表袁 术张 鲁袁绍曹操200年 官渡之战第一篇章 战争篇十万人三四 万人曹 操袁 绍 公元200年官渡官 渡 之 战夜袭乌巢,烧毁袁军粮草以少胜多乌巢官渡之战中,曹操为什么能以少胜多打败袁绍?①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②经济上:开荒屯田.
③军事上:军事才能出众.
④重用人才.
曹操 胜
袁绍 败骄傲轻敌,
听不进正确意见分析讨论赤壁之战
曹刘孙孙、刘联军刘刘刘刘赤壁
之战曹军赤壁之战 二十万五万以少胜多作用: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
208年看图说话《三顾茅庐》诸葛亮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杜甫念奴骄·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宋·苏轼) 为什么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赤壁之战曹操在占据优势的条件下反而失败呢? 分析讨论赤壁之战曹操失败原因北方士兵水土不服,军中发生流行病,丧失战斗力曹操骄傲轻敌孙刘联军利用自然条件当时曹操代表的北方经济不足以统一全国,他统一全国的时机尚未成熟。谦虚谨慎,骄傲必败;
重视利用自然条件;
培养观察思考的习惯;
团结可以战胜强大敌人等。你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一胜一败的不同结局中,得到了什么启示或教训呢?以史为鉴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魏蜀吴三国鼎立形势图第二篇章 建国篇 请结合课本上的描述,动手绘制一幅三国鼎立简要示意图,要求能体现方位,并标明政权名称。我是小小设计师魏蜀吴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形成设计曹操是一位很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曹操戎马一生,统一北方,对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符合人民的愿望,这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一面。
当然,曹操的性格也有另一面,即凶残、奸诈,但我们认为他统一北方之大业是最主要的,所以我们评价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魏蜀吴第三篇章发展篇穿越的小导游请三位同学分别做魏、蜀、吴三国的发言人,请你介绍本国经济发展的特色?曹魏重视农耕农业强国吴船远航夷洲造船王国 230年,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这是大陆与台湾联系的最早记录。同时也说明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蜀锦行销三国丝绸大国第四篇章感悟篇
由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到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判断标准:是否有利社会经济发展、统一安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进步退步找一找:
哪里错了?三国知识问答下面这些歇后语都出自三国故事,请补上后半句。
周瑜打黄盖, ;
关公面前耍大刀, ;
刘备借荆州,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不自量力有借无还 当堂达标:1. 诸葛亮的超凡智慧和军事谋略在下列哪场战役中得以施展?(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2.某班同学在学习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时展开讨论,分析出两次战争的一些共同点,其中分析不正确的观点是 ( )
①都是三国鼎立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战役
②都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③都与曹操有关
④都导致了三国鼎立局面的最终形成
⑤战争中都设计用火攻
⑥都是正义的一方获胜
A、③④ B、①④ C、④⑥ D 、③⑤⑥ CC3.罗贯中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开篇写道:“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下列哪一项能印证“合久必分” ( )
A、商汤灭夏 B、秦王扫六合
C、刘邦建汉 D 、三国鼎立
4.下列人物不属于三国时期的是( )
A.刘备 B.曹操 C.孙权 D.诸葛亮
5.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一项是( )
A.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
B.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C.政权割据,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
D.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DBA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请探究以下问题:
这时的曹操已经53岁了,那么他的“壮心”指的是什么?
说出曹操参与的两次著名战役的名称和战役的时间及作用?
戏曲舞台上的曹操是一位花面的奸臣,对于这一历史人物我们该如何正确评价?(1)曹操意图统一全国。
(2)官渡之战 :200年,为统一北方打下基础。赤壁之战: 208年,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曹操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他戎马一生,兼并群雄,统一北方,发展生产,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