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5张PPT。第20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导入
■三大技术的突破
■计算机网络技术
■生物工程技术
■知识经济的出现导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开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为核心,似惊雷闪电,迅速席卷了整个世界,其影响之大是以往任何一次科技革命都不可比拟的。让我们去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去感受现代科技的神奇与威力吧!三次技术(工业、科技)革命一览表工业革命第二工业革命第三次技术革命 第二次世界大战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它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突破为代表。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70年代初达到高潮,80年代以来以更迅猛的势头发展。一个铀235原子的现代模型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恩利克·费米
Enrica Fermi
1901.9.29~1954.11.28
美国物理学家 “中子物理学之父”原子能技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
1879.3.14~1955.4.18
德裔美国 现代物理学奠基人 1905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狭义相对论中提出了质能关系式,即是物体具有的能量等于它的质量与光速平方的乘积。从理论上揭示核能成为新能源的可能性。 核反应堆是维持可控核裂变链式反应的装置。1942年12月2日,费米在芝加哥大学运动场的西看台底下建成世界上第一座铀—石墨原子反应堆并启动成功,首先实现了人工控制的核链式反应,开启人类利用原子能的新时代。人类第一座核反应堆 CP-1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的景象拍摄于1945年7月16日下午5点30分 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的蒸汽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的电能发展情况不同,第三次科技革命时的原子能首先运用于军事。1945年7月16日,美国研制的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在新墨西哥州沙漠爆炸成功。8月6日,美国将“小男孩”投向广岛。9日,将“胖子”投向长崎,造成超过22万和平居民的死亡。世界上第一颗氢弹爆炸的情景爱德华·特勒
Edward Teller
1908.1.15~2003.9.9
美国犹太人物理学家 “氢弹之父” 1949年8月29日,当苏联研制成功第一枚原子弹之后,特勒力促杜鲁门总统加快氢弹的研究。他也因此重返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全力以赴投入到氢弹的研制工作中去。1952年11月1日,世界上第一个热核聚变装置在太平洋上的恩尼威托克岛爆炸成功。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继美国之后,苏联于1949年8月29日、英国于1952年10月3日、法国于1960年2月13日也相继爆炸原子弹,成为有核国家。中国继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后,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20分又在新疆罗布泊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1954年6月27日苏联科学家在奥布宁斯克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民用原子能发电站反应堆(纪念邮票)原子能发电站(纪念邮票) 二战以后,原子能技术用于发电。1954年6月27日,世界上第一座民用核电站建立在前苏联离莫斯科约100公里的奥布宁斯克。装机容量5000千瓦,可供一个小城市的电力消费。随后美国于1957年建成第一座核电站,法国也于1959年起步。到1960年,只有苏、美、英、法建有10座核电站。开始原子能的和平利用
标志着核电时代到来我国大陆第一座核电站——浙江省海盐县秦山镇秦山核电站 1955年12月,联合国在日内瓦召开世界和平利用原子能会议,共有1500多位科学家参加这次会议,并向大会提交了1000多份材料。其间,苏联公布核电站的建造情况,法国发表提取放射性元素钚的方法,美国展示核电站发展计划,从而揭开许多核技术秘密。但中国被拒之门外。航天技术 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从苏联拜科努尔发射场升空。虽然这颗卫星仅重83.6公斤,总设计师是苏联科学家CΠ科罗廖夫。虽只会在太空噼啪作响,但标志着人类的活动空间已经从陆地、海洋、大气层扩大到了宇宙空间,人类从此打开天门,放眼宇宙。中国神话传说《嫦娥奔月》后羿妻子嫦娥第一位宇航员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 1961年4月12日莫斯科时间上午9时零7分,世界上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东方一号”在苏联拜科努尔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在最大高度为301公里的轨道上绕地球一周。10时55分(108分钟)安全返回,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也标志着人类进入太空时代。美国“探险者1号”卫星发射成功 随着“朱诺1”型火箭成功发射,美国开始进入太空时代。1958年1月31日,“朱诺1”型火箭把“探险者1号”卫星送进地球轨道。“探险者”标志着美国和苏联太空赛中重要的里程碑。在数据传输数月后,“探险者”于5月份因电池耗尽而亡。之后悬浮于轨道,1970年3月燃尽落入太平洋中。美国“阿波罗—11”号发射成功阿姆斯特朗(Neil Alden Armstrong)柯林斯(Michael Collins)艾德林(Edwin Eugene Aldrin) 1961年5月25日,美国肯尼迪总统向全世界宣布实施宏伟的“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1969年7月20日,3名美国宇航员(尼尔·奥尔登·阿姆斯特朗、埃德温·尤金·艾德林、迈克尔·柯林斯)搭乘“阿波罗11号”飞船成功地登上了月球。它标志着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也显示了美国宇航工业的成就。 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宇宙飞船登月舱在月球表面着陆。21日3时51分,舱门打开。阿姆斯特朗小心翼翼地爬出舱门,在舱门外的小平台上伫立了几分钟。4时7分,阿姆斯特朗鼓起勇气踏上月球。在逗留2小时31分钟后返回飞船。表明人类对茫茫宇宙的探索从此跨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尼尔·奥尔登·阿姆斯特朗 航天飞机是可以重复使用的往返于地球与近地轨道之间,一种垂直起飞、水平降落的载人航天器。1972年1月5日,尼克松总统决定投巨资制造“哥伦比亚”、“挑战者”、“发现”、“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1981年4月12日,在肯尼迪航天中心进行了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首次试验飞行
拉开了人类自由往返地球与太空的序幕第三代“和平号”空间站(太空站、航天站) 宇宙空间站是可供多名宇航员长期工作和居住,在固定轨道上运行的载人航天器。1971年4月19日,苏联成功发射了“礼炮一号”空间站。美国也在1973年5月14日发射了“天空实验室”,1983年11月28日发射了“空间实验室”航天站。1986年2月20日,苏联发射了更为庞大的“和平号”空间站。“神舟五号”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神舟六号”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2003年10月15日9时,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顺利返回地面,中国成为继美、苏之后又一个拥有载人宇航器并成功实现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2005年10月12日9时,中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又进行了成功发射。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14圈
航天员:杨利伟飞行时间/圈数:115小时33分/77圈
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04秒,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发射。卫星奔月总共需时114个小时,距地球接近38.44万公里。而过去,中国发射的卫星距离地面一般都在3.58万公里左右,二者几乎相差10倍。“嫦娥一号”探月卫星轨道图电子计算机技术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二战期间,宾州大学莫奇来博士据美军方要求,设计了ENIAC用来计算炮弹弹道。它长约30.48米,宽1米,占地170平方米,30个操作台,重30多吨,耗电量150千瓦,造价48万美元。包含17468真空管,7200水晶二极管,1500中转,70000电阻器,10000电容器,1500继电器,6000多开关,每秒执行5000次加法或400次乘法,运作了9年之久。电子计算机现在已发展到第5代。ENIAC(埃尼克森)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
(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1958年,中国第一台103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1500次/秒)。1983年12月22日,我国第一台每秒钟运算1亿次以上的“银河”计算机在长沙研制成功,标志中国进入世界研制巨型计算机行列。2000年,研制成功“神威I”,成为继美、日后第三个具备研制高性能计算机能力的国家。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硅谷(Silicon Valley) 硅谷是名副其实的全球第一科技园。随着20世纪60年代中期,微电子技术高速发展而逐步形成的,拥有思科、英特尔、惠普、朗讯、苹果、雅虎、AMD等大公司。所产半导体集成电路和电子计算机约占全美的1/3和1/6。因特网将孤立的电脑用户与全世界联系在一起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当代计算机技术与先进通信技术的结晶,是电子信息时代的产物。计算机网络技术以电子计算机的不断普及与不断升级(信息社会到来的主要标志)为前提,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为突出的核心技术,也是信息社会到来的主要标志之一。美国小学生正在操作电脑计算机网络技术迅速发展 计算机网络技术集中反映第三次科技革命快速、便捷、高度智能化和全球化的特点,也反映了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以及学科交叉渗透的特点。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网络社会和信息产业发展的先导和基础。信息产业的迅速崛起及创造的巨大产值,表明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越来越快。1995年7月16日成立于华盛顿州西雅图的互联网零售企业亚马逊公司(Amazon)杰夫·贝佐斯
Jeff Bezos
亚马逊公司创始人1995年9月4日成立于加利福尼亚州圣荷西的美国线上拍卖网站“电子湾”(eBay)皮埃尔·欧米迪亚
Pierre Omidy
“电子湾”创始人1998年9月7日成立于加利福尼亚州曼罗帕克的互联网搜索引擎公司(Google)拉里·佩奇
Larry Page
1973.3.26~
“谷歌”创始人谢尔盖·米克哈伊洛维奇·布林
Sergey Brin
1973.8.21~
“谷歌”创始人“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 Highway) 由于全球电脑网络(因特网 Internet)可广泛用于电子通讯的巨大能力,人们将其称之为“信息高速公路”。它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极大地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自1994年10月,中国第一个公用数字数据网(CHINA DDN)正式开通以来,网络已覆盖大中城市。广东省高要市百事达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生物工程技术(指运用基因操作、细胞融合、细胞培养以及生物反应等技术来制造新型生物,是一项划时代的高新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已广泛运用于农业、工业、医药卫生、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DNA(脱氧核糖核酸)
分子双螺旋结构示意图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双螺旋结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测定
标志着现代生物学的开始1965年中国科学家邹承鲁最早将胰岛素全合成成功 1958年12月底,人工合成胰岛素课题正式启动。1965年9月17日,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联合研究,首次人工合成胰岛素。这是中国科学家与诺贝尔奖几乎是接近零距离的接触。 1973年,基因重组技术获得成功,使人类有可能按照自身需要改造和创造新的物种。2003年4月14日,弗朗西斯·柯林斯博士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宣布,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绘制成功,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所有目标全部实现。第一个完整中国人基因组图谱(“炎黄一号”)在深圳绘制完成 1990年7月,美国将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HGP)正式列入国家重大项目,拨款30亿美元研究经费。之后,美、英、德、日、法、中(“1%项目” 位于人类3号染色体短臂)六国联合实施“生命登月计划”。2003年4月14日,六国发表《联合声明》,宣告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英国爱丁堡罗林斯研究所伊恩·威尔莫特教授与第一只克隆哺乳动物“多利” 采用体细胞克隆技术的“多利”羊诞生于1996年7月5日,1997年2月22日首次向公众披露。“多利”的诞生标志着生物技术新时代的来临。2003年2月14日,经兽医诊断,“多利”患有严重的进行性肺病。而且陆续有科学家发现一些克隆动物表现出“早衰”迹象。2005年1月14日含人乳基因的双胞胎克隆奶牛在唐山新花奶牛场降生 2001年10月13日,由中国农业大学陈永福教授进行的克隆牛在深圳绿鹏公司转基因动物繁育基地顺利出生,标志着我国克隆技术水平已经步入世界先进行列。但小牛犊刚降生,饲养人员喂奶时不慎将奶呛入小牛犊的气管中,导致它在降生80分钟后夭折。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意义① 加快了人类认识自我的进程;② 推动了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的革命性进展;③ 为全人类的健康带来了福音。微软(Microsoft)公司初创时期成员合影比尔·盖茨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揭开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帷幕。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人们,对新知识、新技术的需求与掌握,已达到争分夺秒的程度。如饥似渴地学习,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并勇于创新,已成为现代人的共同追求。随着后工业化社会的到来,知识经济悄然而至。 20世纪90年代,主要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都是高科技产业创造的。1996年,高科技产业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德国58.6%,美国55.3%,日本53%。闻名于世的美国微软公司,既没有高大的厂房,也没有堆积如山的原料,而只有软件,以及软件中包含的高科技知识。 威廉·亨利·盖茨(William Henry Gates III)简称比尔·盖茨(Bill Gates)。微软公司创始人、前微软公司主席兼首席软件架构师。2008年6月27日,辞去微软行政主席,同时将自己的580亿美元(约合4530亿元人民币)财产,全数捐给名下的慈善基金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比尔·盖茨在描绘基于微软公司产品的操作平台 据统计,微软公司的市场价值曾大于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通用、福特、克莱斯勒-戴姆勒)的总和,而其总裁比尔·盖茨也几乎成为了财富的代名词。“知识就是财富”、“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已成为当代人的共识。知识经济的影响① 加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 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③ 促进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④ 终身学习制度的建立。学习与探究学习活动网迷自述:“电脑与网络时空”学习测评1.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突出的核心技术是( )。
A.原子能技术 B.航天技术 C.计算机技术 D.计算机网络技术
2.1954年哪国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 )。
A.苏联 B.美国 C.法国 D.英国
3.1957年哪国首先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
A.苏联 B.美国 C.法国 D.英国
4.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于( )。
A.2001年10月 B.2002年10月 C.2003年10月 D.2004年10月
5.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哪国研制成功( )。
A.英国 B.日本 C.中国 D.美国
6.知识经济最早出现在( )。
A.英国 B.日本 C.美国 D.德国DAACDC7.揭开知识经济时代帷幕的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 B.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
C.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 D.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
8.下列不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是( )。
A.宇宙飞船上天 B.访问互联网 C.数码相机拍照 D.核电站发电
9.下列不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是( )。
A.距离远 B.速度快 C.范围广 D.影响大
10.为什么说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信息社会到来的主要标志?DC 答:电子计算机通过与全球因特网的连接,已成为信息社会的窗口
与平台。这是一个由计算机、通信网、数据库以及各种电子设备组成的
巨大网络,它可将文字、声音、图像和影像等高密度信息,以高速度、
大容量和高精度传送到每一个家庭、办公室、教室、图书馆和医院,为
人们提供各种交互式多媒体服务。A史海拾贝“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谢谢课件36张PPT。第20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动脑筋 你知道第一、二次工业革
命开始的时间和标志吗?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起讫时间分别是何时?第一次: 18世纪60年代第二 次:19世纪70年代两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分别是什么?蒸汽机的广泛运用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那么你能说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始时间、标志、核心吗?学习目标掌握:
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及重大成就。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认识:
现代国际间的竞争已成为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坚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信念。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1、时间:
2、标志:20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今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3、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意义:使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1945年7月16日上午,美国科学家奥本海默领导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新墨西哥州沙漠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威力
为2万吨TNT的原子弹。并用于二战. 1951年,美国首次实验原子能能发电。1954年,苏联建成第一座核电站,
这是人类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开始。1946年2月15日 ,世界上第一台电脑ENIAC
(埃尼阿克)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会使用计算机。特别是“上网(internet)”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不论是孩子,还是老人,都能“坐在家中,知晓天下事”。
太空世界1969年,两名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人
类第一次在另外一个星球上留下足迹! 1981年世界上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 目前可供人类太空生存的有三种航天器:
①空间站
②航天飞机
③载人飞船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后,人类的航天科技成就辉煌。你知道目前可供人类在太空生存的航天器有哪些吗? 基因工程是生物工程的核心技术 1993年,世界上第一种转基因食品——转基因晚熟西红柿正式在美国上市。 克隆羊多莉
它是 1996年7月5日在英国诞生的世界上第一只成年体细胞克隆动物。 参考答案应当有所限制。克隆技术为人类探索生命奥秘,研究生命的发生、发展规律提供了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人类可以运用这种技术繁殖濒危动物,复制人类器官。但从社会的角度看,克隆技术应用于人类,无疑是一场灾难。首先该技术在实验阶段必将产生大量失败的“产品”,而这是对克隆人生存权利的侵犯和践踏。其次,克隆人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如:他们与母体的辈分关系、与其他人的亲缘关系,他们是否会形成新的种族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必然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伦理关系的紊乱。因此,人们应当制定法律限制这项技术的使用范围。 想一想,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我国在哪些方面处于世界前列? 1964年,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广东大亚湾核电站浙江秦山核电站? 1983年, 我国第一台每秒向量运算1亿次的银河-I巨型计算机在国防科大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进入世界研制巨型机的行列。“银河-Ⅱ”
十亿次巨型机 “银河-Ⅲ”
百亿次巨型机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2003年10月,“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 首位进入太空的中国人杨利伟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 袁隆平在国际上首先培育成“籼型杂交水稻”优良品种,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材料一: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技术大多在10年,如从发现雷达原理到制造雷达用了10年;原子能从开发到应用为6年;晶体管4年;移动电话4年;激光2年;而电子计算机问世至今已经发展到第五代。
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速度加快;材料二:如生物工程技术可运用到医学,电子计算机可用于工农业科研教育
国防建设等。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材料三:20世纪初,科技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5%----10%,70年代增长到60%,80年代已达80%。
科技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促进经济增长。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 引起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 推动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材料一:现代科技发展还使生产力内在结构发生变化 ,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转变为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由高物耗、高能耗型转变为节物节能型;由初级技术型转变为高技术型。由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转化.迎来了知识经济时代!!
材料二:世界各国都在高科技领域展开激烈竞争,除了欧洲的“尤利卡”计划外,还有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日本的“科技立国”战略和中国的“863计划”等,世界经济格局走向多极化。整合联系 三次科技革命比较整合联系 三次科技革命比较课堂小结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标志
核心技术
重大科技成就特 点影 响知识经济时代1、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
2、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哪些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原子能、计算机、
航天技术、生物工程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4、第三次科技革命起源于哪一个国家:美国5、什么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计算机网络技术6、生物工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什么?克隆技术7、2000年,世界上第一只体细胞克隆
的山羊在哪里诞生?中国知识竞赛:第二轮2、谁被誉为“发明大王”,而且还
发明了电灯?3、是谁发明了火车?5、谁被称为“汽车之父”,我们中国人根据
他的姓氏的译音,译为“奔驰”?6、美国的一对兄弟通过研制、并试制飞机成功,他们是谁?4、是谁发明了轮船?瓦特爱迪生史蒂芬孙富尔顿莱特兄弟卡尔、本茨1.是谁改进了蒸汽机,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它们最早出现是哪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第一次的是( ),第二次的是( ), 第三次的是( )CDABEFGH对号入座一、体验成功
1、第三次科技革命取得重大突破的领域( )
①原子能 ②电子计算机 ③生物工程 ④航天技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当你在百度搜索栏中打入“多利羊”的时候,会大量出现以下哪项内容的介绍( )
A、克隆技术 B、核反应堆 C、计算机网络 D、航天技术
3.四川汶川大地震后,风云卫星拍摄到的震区图片为党中央、国务院制定抗震救灾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主要得益于我国( )
A、克隆技术和航天技术的发展 B、生物工程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C、航天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D、原子能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DccA 19世纪人类的知识量大约50年翻一番,20世纪初则缩短为30年,20世纪中叶为20年,到80年代只需3到5年。世界的重大发明在16世纪只有26项,17世纪增至106项,18世纪156项,19世纪546项,进入20世纪,仅前50年就达961项,比此前的总和还多127项。科学技术的发展,日益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回顾三次科技革命的历史,回答相关问题。
(1)通过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的是哪个国家?
(2)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面对这一挑战,中国实施了怎样的发展战略?
(3)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行,这说明我国科技在世界的影响力增强。请举出新中国科技发展的成果一例。
(4)你认为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中对你影响最大的是哪一项?它对你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5)当今世界科技竞争日益激烈,你准备怎样应对?
19世纪人类的知识量大约50年翻一番,20世纪初则缩短为30年,20世纪中叶为20年,到80年代只需3到5年。世界的重大发明在16世纪只有26项,17世纪增至106项,18世纪156项,19世纪546项,进入20世纪,仅前50年就达961项,比此前的总和还多127项。科学技术的发展,日益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回顾三次科技革命的历史,回答相关问题。
(1)通过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的是哪个国家?
(2)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面对这一挑战,中国实施了怎样的发展战略?
(3)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行,这说明我国科技在世界的影响力增强。请举出新中国科技发展的成果一例。
(4)你认为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中对你影响最大的是哪一项?它对你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5)当今世界科技竞争日益激烈,你准备怎样应对?
(1)通过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的是哪个国家?
(2)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面对这一挑战,中国实施了怎样的发展战略?
(3)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行,这说明我国科技在世界的影响力增强。请举出新中国科技发展的成果一例。
(4)你认为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中对你影响最大的是哪一项?它对你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5)当今世界科技竞争日益激烈,你准备怎样应对?
标准答案
(1)英国(2)科教兴国战略(3)两弹一星、籼型杂交水稻、神州系列飞船、嫦娥一号等其中一例。(4)任举一例,并谈进步作用。如:电脑,有利于获取信息。(5)好好学习知识,培养实践能力,注重创新意识。(言之成理的均可) 自18世纪中期以来,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一定要牢牢树立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以崇尚科学为荣。希望同学们能多思考、多实践、参与科学、走进科学,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寄语课件52张PPT。第20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1.兴起和发展原因
2.兴起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
3.主要领域:
原子能、电子技术 、航天技术、 生物工程等 促使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和发展的原因有哪些?①社会条件:二战期间军事科技发展,战后军事军备竞赛和发展经济的要求
②理论准备:20世纪科学理论迅速发展和重大突破
③政治保障: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对稳定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上第一座核反应堆 1945年7月16日,人类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沙漠中爆炸成功。 1946年,美国在太平洋比基尼岛水下进行原子弹爆炸实验。
1954年,苏联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开始了原子能的和平利用。到1992年底,全世界共建成400多座核电站。
核电站 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出的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放在指甲上的计算机电路板索尼QRIO智能机器人 日本2000年研制的智能机器人阿西莫能双脚行走。1957年10月4日 ,苏联成功发射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 目前可供人类太空生存的有三种航天器:
①空间站
②航天飞机
③载人飞船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后,人类的航天科技成就辉煌。你知道目前可供人类在太空生存的航天器有哪些吗? 1961年,苏联成功地进行了宇宙飞船载人太空飞行。图为世界第一个飞上太空的宇航员加加林。 1969年7月20日,美国实施登月计划,人类首次登上月球。 图为“阿波罗” 11号飞船登月舱。 “阿波罗” 11号登月行动中的三名宇航员 埃德温·奥尔德林首次登上月球,并在月球漫步。 1981年4月12日,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试飞成功。一架美国航天飞机于1986年1月28日发射。宇航员太空行走 1971年4月19日,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个试验性载人空间站——“礼炮1”号空间站。 美国在1973年发射了一座叫“天空实验室”的空间站。 最著名的空间站当属苏联1986年发射的和平号空间站 。它在太空运行了15年,于2001年3月23日在人工控制下葬身南太平洋。国际空间站
由美俄等16国共同建造的“国际空间站”是迄今为止最大的航天器,代表了当代空间站技术的最高水平。它于1994年开始建造,计划于2007年建成。 基因工程是生物工程的核心技术 1993年,世界上第一种转基因食品——转基因晚熟西红柿正式在美国上市。 克隆羊多莉
它是 1996年7月5日在英国诞生的世界上第一只成年体细胞克隆动物。 第三次科技革命还在哪些领域取得进展?海洋工程船 光导纤维 想一想,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我国在哪些方面处于世界前列? 1964年,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广东大亚湾核电站浙江秦山核电站? 1983年, 我国第一台每秒向量运算1亿次的银河-I巨型计算机在国防科大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进入世界研制巨型机的行列。“银河-Ⅱ”
十亿次巨型机 “银河-Ⅲ”
百亿次巨型机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2003年10月,“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 首位进入太空的中国人杨利伟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 袁隆平在国际上首先培育成“籼型杂交水稻”优良品种,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①科技社会化
②技术革命群体化
③发展进程高速化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①使人类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
②进一步扩大了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国际经济格局得到调整;
③大批新型产业兴起,人类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得到改善;
④带来环境污染、军备竞赛等问题,对人类造成严重威胁。某学校电脑房电视机遥控器和全自动洗衣机程控电话 手机机器人走进服务业
美国加利福尼亚的一家餐馆里,机器人为客人配餐。
有人认为,苏联过分偏重发展军事科学,科技发展极不平衡;加上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制约,科学技术不能及时转化为生产力,这些成为它解体的重要原因。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1984年,在印度博帕尔的美国联合公司的大型化工厂发生毒气泄漏事件。 1986年4月26日,世界上最严重的核泄漏事故在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图为事故后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鸟瞰。没有手掌的孩子知识巩固 电子计算机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请讲讲你所知道的计算机的使用情况。 除了课本介绍的外,你还知道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哪些成果? 以“科技进步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为题,出一期黑板报或墙报。
课件17张PPT。
1、什么是第三次科技革命?
2、第三次科技革命具有哪 些特点?
3、第三次科技革命产生了哪些影响和作用?
第20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课前导读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1、时间:
2、内容:
3、核心: 阅读112----117页的内容,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阅读、思考、抢答1、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
2、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哪些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原子能、计算机、
空间技术、生物工程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4、第三次科技革命起源于哪一个国家:美国5、什么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计算机网络技术6、生物工程的核心是什么?基因工程7、2000年,世界上第一只体细胞克隆
的山羊在哪里诞生?中国知识竞赛:第二轮2、谁被誉为“发明大王”,而且还
发明了电灯?3、是谁发明了火车?5、谁被称为“汽车之父”,我们中国人根据
他的姓氏的译音,译为“奔驰”?6、美国的一对兄弟通过研制、并试制飞机成功,他们是谁?4、是谁发明了轮船?瓦特爱迪生史蒂芬孙富尔顿莱特兄弟卡尔、本茨、是谁改进了蒸汽,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1.是谁改进了蒸汽机,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科技展厅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生物工程计算机技术 1945年7月16日上午,美国科学家奥本海默领导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新墨西哥州沙漠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威力为2万吨TNT的原子弹。并用于二战. 1951年,美国首次实验原子能能发电。1954年,苏联建成第一座核电站,
这是人类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开始。1946年2月15日 ,世界上第一台电脑ENIAC
(埃尼阿克)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会使用计算机。特别是“上网(internet)”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不论是孩子,还是老人,都能“坐在家中,知晓天下事”。
1996年,世界上第一只克隆出的哺乳动物绵羊"多利"诞生!!! 克隆技术在抢救珍奇濒危动物、攻克遗传性疾病、研制高水平新药等研究中发挥作用,它既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和问题,世界各国应该制定法律来加强管理,严禁复制人类!太空世界1969年,两名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人
类第一次在另外一个星球上留下足迹!1981年世界上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根据你的调查,谈谈科技进步对自己的学习、生活产生影响的感受,范围可涉及----------网络信息、交通运输、家用电器、通讯手段、衣着饮食、医疗的变化等方方面面。。畅所欲言2人或4人一小组自由讨论过去......
现在......
未来......我的未来不是梦!!!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特点: 材料一: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技术大多在10年,如从发现雷达原理到制造雷达用了10年;原子能从开发到应用为6年;晶体管4年;移动电话4年;激光2年;而电子计算机问世至今已经发展到第五代。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速度加快; 材料二:如生物工程技术可运用到医学,电子计算机可用于工农业科研教育国防建设等。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材料三:20世纪初,科技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5%----10%,70年代增长到60%,80年代已达80%。科技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促进经济增长。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 引起世界经济格构和国际经济结构的变化。 推动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影响: 材料一:现代科技发展还使生产力内在结构发生变化,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转变为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由高物耗、高能耗型转变为节物节能型;由初级技术型转变为高技术型。由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转化.迎来了知识经济时代!
材料二:世界各国都在高科技领域展开激烈竞争,除了欧洲的“尤利卡”计划外,还有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日本的“科技立国”战略和中国的“863计划”等,世界经济多走向多极化。
练一练一、选择题:
1、第三次科技革命取得重大突破的领域( )
①原子能; ②电子计算机;
③生物工程; ④航天技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 )
A.原子能技术 B.计算机技术
C.航天技术 D.生物工程DB 3、下面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它起源于美国
B.它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
C.它具有范围广、影响大的特点
D.它给人类的日常生活带来巨大变化B科技畅想为未来社会描绘出你想象中的蓝图课外作业:SEE Y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