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第13课 动荡的中东地区中东的地理、历史概念及中东地区的特点
第一,“中东”一般是指欧、亚、非三洲连接的地区,主要是亚洲西部一带。该名称来源于过去人们以欧洲为中心,按距离远近把东方各地分别称为“近东”、“中东”和“远东”。第二,现在一般所说的“中东”包括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约旦、黎巴嫩、也门、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曼、土耳其、伊朗等国家。总面积为七百多万平方千米,人口一亿多。第三,中东地区大多数是以阿拉伯民族为主的、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国家。以色列也包括在“中东”范围之内。第四,中东地处欧、亚、非三洲的交通枢纽,战略位置非常重要。中东拥有极为丰富的石油资源,石油蕴藏量约占整个西方世界的 60%以上。 一、战火频仍的中东1、问题的由来
①巴勒斯坦地区历史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居住过。
②一战后英国获得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权。英国支持犹太人的复国主义运动,大批犹太人迁往巴勒斯坦。
2、巴以分治和四次中东战争
二战后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地区“分治”,建立一个犹太人国家和一个阿拉伯国家的决议。
1948年,犹太人国家以色列建立
1948~1973年爆发四次中东战争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犹太人的悲惨命运
犹太人的复国历程
巴勒斯坦的建国历程中东战争第一次中东战争(1948年)以色列建国,阿拉伯国家出兵进攻以色列
第二次中东战争(1956年)埃及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后,英、法、以色列进攻埃及
第三次中东战争(1967年)埃及封锁亚湾,以色列进攻埃及
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年)埃及.叙利亚为收复失地进攻以争列“六日战争”中的以色列士兵(1967年)“起义运动”中的巴勒斯坦青年(1988年) 巴勒斯坦难民营 二、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动荡的原因:(1)大国争夺是中东地区冲突不断的重要根源。中东地区战略地位重要,并蕴藏丰富的石油资源,该地区成为各个历史时期世界大国争夺的热点。(2)历史、宗教、种族等因素,使中东地区的矛盾更加复杂化。(3)对水资源的争夺也加剧了冲突。 (4)耶路撒冷的主权和归属问题,是巴以关系中最为棘手的问题。 巴以冲突成为中东问题关键。巴以冲突之--宗教纷争,文化差异巴以冲突之土地水源中东的水源很少,气候干燥,这对中东各国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所以,有关河流,湖泊等资源的分配争夺,成了巴以乃至中东地区动荡的一个重要原因。耶路撒冷--冲突的焦点,和平的关键耶路撒冷位于巴勒斯坦中部,面积176平方公里由东部旧城和西部新城组成。它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教圣地。耶路撒冷在犹太语和阿拉伯语中,意思都为“和平之城”。中东和平进展的关键人物阿拉法特拉宾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达成和解1993年,以色列-巴解组织和平协定签字时的拉宾、克林顿和阿拉法特 。阿拉法特 拉宾(左)、佩雷斯(中)和阿拉法特(右)接受1994年诺贝尔和平奖巴以冲突的场面 活动与探究:1.简明概括地评价已故以色列总理拉宾为解决中东和平问题所付出的努力。 拉宾曾于1974~1977年担任以色列总理。在他1984年出任以色列联合政府国防部长后开始认识到,只有顺应和平的潮流,以色列才能得到生存和发展。于是,拉宾在1992年再度出任以色列总理后就向阿拉伯国家提出和平倡议,并接受巴勒斯坦人提出的“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和联合国第242、338号决议。1993年11月13日,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领导人在美国白宫签署了第一个和平协议“加沙—杰里科自治原则宣言”,拉宾与巴勒斯坦领袖阿拉法特终于得以握手言和。1994年10月,以色列与约旦签署了和平条约,结束了两国长达46年的战争状态。1995年9月28日,以、巴又共同签署了关于扩大巴勒斯坦自治范围的“塔巴协议”。以、巴和以、约和平条约的签订,给中东地区带来了和平曙光,拉宾和阿拉法特因此一同获得了1994年诺贝尔和平奖。1995年11月4日,在特拉维夫国王广场举行的10万人的和平集会上,75岁的拉宾被一名犹太以色列极右势力成员刺杀身亡。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3年公布之日至5月),以巴双方将实现停火;巴方将打击恐怖活动,并在安全问题上与以色列合作;以方则应撤离2000年9月28日以后占领的巴方领土,冻结定居点的建设,拆除2001年3月以后建立的定居点。
第二阶段(2003年5月至2003年底):以色列军队最大程度撤出巴勒斯坦被占领土;巴方出台第一部宪法;建立具有临时边界的巴勒斯坦国;推动国际社会和联合国承认巴勒斯坦国。
第三阶段(2003年底至2005年):对巴以最终地位问题进行谈判,内容包括边界、耶路撒冷地位、难民回归权、犹太人定居点等,最终建立正式的巴勒斯坦国。练习1、中东战争是指
A、以色列和美国之间的战争
B、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
C、阿拉伯国家和美国之间的战争
D、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战争
2、中东地区长期动荡不安的原因不包括
A、民族矛盾 B、宗教矛盾
C、大国干预 D、科索沃战争BD讨论 中东地区内部对实现该地区和平存在哪些障碍?
就国际方面而言,实现中东地区和平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以色列政局变幻无常,政治派别众多;巴勒斯坦内部存在不同意见和主张;以色列周边的阿拉伯国家在对以政策上并不完全一致。 大国的干涉使中东和平进程曲折反复,步履维艰。课件29张PPT。紧握橄榄枝,远离硝烟!!!第13课 动荡的中东地区 3月14日以色列军队在坦克与导弹的掩护下,强行进入约旦河西岸杰里科关押萨阿达特的监狱。 监狱内的部分囚犯被以军抓获 艾哈迈德·萨阿达特:巴勒斯坦左翼组织—“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领导人 以色列军队强行闯入位于约旦河西岸城市杰里科的监狱对部分在押犯人实施军事逮捕。 以军强行闯入杰里科的监狱对部分在押犯人实施军事逮捕 。一、战火频仍的中东1.中东地理位置 现在一般说的 “中东”是指欧、亚、非三洲连接的地区。包括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约旦、科威特、伊朗等国家。总面积为七百万平方千米,人口一亿多。 “中东”一般是指欧、亚、非三洲连接的地区,主要是亚洲西部一带。该名称来源于过去人们以欧洲为中心,按距离远近把东方各地分别称为“近东”、“中东”和“远东”。2.巴勒斯坦问题的形成A.历史上犹太人(希伯莱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巴勒斯坦地区居住
过。公元1世纪时,犹太人国家灭亡,犹太人背井离乡流散到
世界各地。19世纪末兴起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使大批犹太人移
入巴勒斯坦,并与当地的阿拉伯人发生多次流血冲突。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
英国同意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民族之家”。C.犹太人在二战中受尽迫害的经历颇得世人同情,战后联合国
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立犹太国
和阿拉伯国,耶路撒冷国际化。D.1948年以色列国宣告成立,但巴勒斯坦国却未能诞生。
(巴勒斯坦国至今也没有诞生)此后,该地区战火不断。四次中东战争简表 六日战争中的以色列士兵(1967年)以色列 建国,阿拉伯国家出兵进攻以色列(土地,草场)埃及宣布收回苏伊士 (运河主权)
后,英、法、以进攻埃及以色列突然袭击阿拉伯国家
(土地和圣城耶路撒冷)埃及、叙利亚为收复(失地),进攻以色列 据不完全统计,仅中东战争中就有约三万以色列人在战争中伤亡,十多万阿拉伯人伤亡,数百万巴勒斯坦人被逐出家园沦为难民。
战争使阿拉伯国家背上了沉重的军费负担,债台高筑,民生凋敝,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
以色列全民皆兵,其国防支出在政府预算中的比例高居世界之首。
更为严重的是威胁了中东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连年战争给巴以双方人民带来了哪些伤害?二、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中东地区战火频仍,矛盾错综复杂,和平历程艰难异常的状况主要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1、 战略位置重要,并蕴藏丰富的石油资源。丰富的石油资源2、几十年来陆续形成领土争端、水资源问题及
巴勒斯坦难民是阿以冲突的历史原因。3、巴以冲突之宗教纷争,文化差异 犹太人集中分布在以色列,主要信仰犹太教。 中东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这些国家被叫做“阿拉伯国家”4、耶路撒冷——冲突的焦点,和平的关键 耶路撒冷位于巴勒斯坦中部,面积176平方公里,由东部旧城和西部新城组成。它是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三教圣地。耶路撒冷在阿拉伯语和犹太语中,意思都为
“和平之城”。三、中东和平,路在何方? 这不是我个人的战斗,也不仅是以色列领导人的战斗。它是我们「这个地区」所有国家全体公民和每一位公民的战斗。
生活在和平之中是他们的权利……(1977年埃及总统萨达特前往以色列
在一次演讲中讲的一句话。)埃及总统萨达特阿拉法特
(巴勒斯坦民族之魂,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已故领导人)高呼:
“用土地换和平。” “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不要让橄榄枝从我的手中失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这里,不要让橄榄枝从我的手中失落。
材料二 观察下图
回答:
①材料一这句话是谁说的?他是中东地区什么组织的领导人?
②材料一中的“这里”指的什么地方?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③材料二中三个人物名字从左至右依次是谁?
④材料二这幅插图反映了什么问题?具有什么意义?
阿拉法特 巴解组织(巴勒斯坦解放组织)。 联合国 他希望和平,来到这里争取和平解决中东问题,同时也希望国际社会组织
如联合国等积极支持中东和平事业发展。 拉宾、克林顿、阿拉法特。 以色列总理拉宾和巴解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握手言和。巴以达成和解,迈开了中东和
平进程的重要一步,给中东地区带来了和平曙光。 拉 宾
(以色列前总理) “我梦想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和平地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阿拉法特、佩雷斯与拉宾同获1994年诺贝尔和平奖。1995年以色列数万民众集会纪念拉宾遇刺,阿以和平再遭重挫。以牙还牙,冲突加剧。 拉宾和阿拉法特死后,为了解决中东问题,巴以双方继续努力。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
阿巴斯 以色列总理沙龙
(现住院权力已交出)国际社会进行着长期的努力美国总统布什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俄罗斯总统普京但是……
如果你将参与中东问题的解决,你认为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式?讨论中东问题的未来合理分配水资源。寻求文化认同。解决巴勒斯坦难民问题。大国的中东政策。
……要以和平的手段,而不是使用武力。 在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有一块人类文明的圣地——巴勒斯坦地区。几千年来,这块狭长的土地,在创造人类灿烂文明的同时,也承受了巨大灾难。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至今的半个多世纪里,这里屡屡燃起战火。众多国家卷入了战火与纷争。是宗教领地之争?是生存资源之争?还是大国霸权利益的角逐?矛盾错踪复杂,让人难以辨清。巴以之间的斗争,给国际社会带来了极大的震动,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无不期盼中东能够早日走向和平。
请抓住“巴以争端问题”这一当今国际时事报道的热点问题,
结合最新消息,开展一个“以倡导和平、反对暴力为主题,致信巴以两国领导人或两国人民”的历史课外写作活动。致巴以人民的一封公开信
——中国学生期盼巴以人民走向和平活动与探究谢谢!课件33张PPT。第13课
动荡的中东地区地理上的中东
中东问题的关键
中东地区动荡的原由
中东的和平进程 “中东”一般是指欧、亚、非三洲连接的地区,泛指地中海东岸和南岸。中东地区大多数是以阿拉伯民族为主的、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国家。以色列也包括在“中东”范围之内。中东是欧、亚、非三洲的交通枢纽,战略位置非常重要。中东拥有极为丰富的石油资源,石油蕴藏量约占整个西方世界的百分之六十以上。1、中东地区一、战火频仍的中东 阅读课文p76,回答下列问题:
①简述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
②中东战火频仍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③历次中东战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战争带来的最严重后果是什么?中东问题的关键:巴以冲突冲突的由来与发展
冲突中的战争以巴冲突两千年的由来与发展犹太人的悲惨命运
犹太人的复国历程
巴勒斯坦的建国历程以巴一、战火频仍的中东1、问题的由来
①巴勒斯坦地区历史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居住过。
②一战后英国获得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权。英国支持犹太人的复国主义运动,大批犹太人迁往巴勒斯坦。
2、巴以分治和四次中东战争
二战后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地区“分治”,建立一个犹太人国家和一个阿拉伯国家的决议。
1948年,犹太人国家以色列建立
1948~1973年爆发四次中东战争2、中东战争第一次中东战争(1948年) 以色列建国,阿拉伯国家出兵进攻以色列
第二次中东战争(1956年)埃及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后,英、法、以进攻埃及
第三次中东战争(1967年) 埃及封锁亚湾,以色列进攻
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年) 埃及、叙利亚为收复失地,进攻以色列战争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是流离失所……是痛别亲人……是声嘶力竭的呐喊……是满目疮痍,是一片废墟……再也没有甜蜜灿烂的笑容
再也没有幸福温馨的家庭
再也没有美丽的家乡
再也没有…… 中东战争早已成为历史的尘埃,连当年战死的军人铭牌都已锈迹斑斑,然而,一次又一次的流血所遗留下的仇恨却在一代代人中间流传。这种仇恨令中东地区的和平不再能被称为和平,而只能算作战争的间歇。
斯大林曾经对中国的同志说过:“胜利者是不应该受到指责的。”对于中东的乱局和生命,我们无法如此漠视和功利,可面对都宣称自己掌握着道义高点的冲突双方,我们只能说一句:“死神面前,没有正义!” 二、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1、导致中东地区矛盾复杂的因素阅读课文P77,回答问题:导致中东地区矛盾复杂的因素有哪些?导致中东地区矛盾复杂的因素导致中东地区矛盾复杂的因素巴以冲突之宗教纷争,文化差异巴以冲突之土地水源 中东的水源很少,气候干燥,这对中东各国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所以,有关河流、湖泊等水资源的分配和争夺,成了巴以,乃至中东地区动荡的一个重要原因。耶路撒冷——冲突的焦点,和平的关键中东和平进程中的关键人物阿拉法特拉 宾2、中东和平进程 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这里,不要让橄榄枝从我的手中失落。
--20世纪70年代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在联合国演讲的结束语 这不是我个人的战斗,也不仅是以色列领导人的战斗。它是我们(这一地区)所有国家全体公民和每一位公民的战斗。生活在和平中是他们的权利……
--1977年埃及总统萨达特中东和平进程中的关键人物沙 龙阿巴斯中东和平进程中的关键人物 布 什 安 南 普 京是谁带来了战争,是他,是他,还是……你的行动难道只是敲钟?!他们的声音能赶走战争的恶魔吗?中东局势的特点是( )①资源丰富 ②动荡不安
③民族关系复杂 ④战争频仍
⑤大国干涉地区事务
A、 ①②④ B、 ②④
C、 ②③④⑤ D、 ①③⑤C自二战结束以来,中东地区始终动荡不安的原因有( )①地理位置、战略位置重要
②石油资源丰富
③大国的角逐
④历史、宗教、种族等因素
⑤水资源的争夺
A、 ①②④⑤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③⑤C课件18张PPT。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一、战火频仍的中东⒈中东地区简况⑴历史上“中东”一词是按据欧洲远近而称“中东”。
⑵地理上“中东”一般指欧亚非三洲连接区,一般包括埃及、巴勒斯坦等亚洲西部国家和地区,面积700万平方千米,人口约1亿多。2.重要的战略经济价值: 地处三洲交通枢纽,战略位置重要,石油资源丰富,经济价值重要。⑴历史上犹太人(其祖先为希伯来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巴勒
斯坦地区居住过。公元前11世纪希伯来人迁入该地区,并建立
了国家,后因外族入侵,犹太人流散世界各地。公元7世纪,阿
拉伯人迁入该地区,逐渐形成了现代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
⑵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获得巴勒斯坦地区的“委任统治权”,
并以约旦河为界实行分治。
⑶19世纪末,犹太复国主义兴起,后英国支持。大批流散世界
各地的犹太人陆续迁入巴勒斯坦,并与当地的阿拉伯人发生多
次冲突。
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巴勒斯坦地区“分治”,
建立一个犹太国家和一个阿拉伯国家的决议。
1948年,犹太人国家以色列国家建立,但阿拉伯国因巴勒斯坦
人和阿拉伯方面的反对而没能建国,此后该地区战火不断,形
成了当今的巴勒斯坦问题。巴勒斯坦问题(中东地区焦点)的由来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947年11月29日,美苏不顾阿拉伯国家的反对,以美苏等33国赞成,阿拉伯等13国的反对,英国等10国弃权,通过把巴勒斯坦“分治”,建立一个犹太国和一个阿拉伯国的“决议” 根据该决议:约旦河西岸的整个巴勒斯坦土地分成两部分面积15850平方公里(占57%),人口60多万(占1/3)的犹太国;一个面积11000平方公里(占43%),人口130多万(占2/3)的阿拉伯国家。158平方公里的耶路撒冷市由联合国管理。
⑴联合国“分治决议”公正吗?对谁有利?由此可以看出巴勒斯坦
的阿拉伯国家没有建立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
⑵联合国“分治决议”通过后,犹太人国家什么国建立?哪一国宣
布结束在该地区的“委任统治”
⑶这一“分治决议”导致怎样的严重社会后果?
⑷材料中,给巴以关系中造成最为棘手的问题是什么?不公正。犹太国家 联合国“分治决议”对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极不公正,他们反对这一决议。 以色列国 英国 直接导致了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致使70万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逃离家园阿以矛盾激化,至1982年,阿以之间共发生了五次战争,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巴以双方长期陷入了报复与反报复的恶性循环之中,对地区和世界和平构成了严重威胁。 158平方公里的耶路撒冷市由联合国管理,现在双方都要拥有主权。 ⒊中东地区战火仍频的表现第一次中东
战争
阿拉伯国家抵制以色列国的建立第二次中东
战争
英、法、以色列因埃及宣布苏伊
士运河收归国有而联合向埃及发
动进攻
第三次中东
战争
以色列借口埃及封锁亚喀巴湾
对阿拉伯国家发动突然袭击
第四次中东
战争
埃及、叙利亚为收复失地而进
攻以色列
第五次中东战争⒋中东战争争夺的目标⑴土地或运河主权。⑵水资源。⒌中东战争的后果: ⑴造成双方大量人员的伤亡;⑵数百万阿拉伯人沦为难民;
⑶大量的军费开资,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⑷巴以双方长
期陷入报复与反报复的恶性循环。 ⒍中东地区的特点 ⑴战火频仍。⑵局势动荡不安。材料一、中东有“三洲五海之地”之称。不过这一地区气候干燥,河流稀少,但
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也最多。二战以来,一直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
点地区。
材料二、新闻媒体经常报道有关中东的消息,下列词语是这些消息中经常提到
的:犹太人、阿拉伯人、穆斯林、巴解组织、阿盟、埃及、约旦、巴勒斯坦、
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耶路撒冷等
材料三 观察右图
⑴“三洲五海之地”中的“三洲”是指哪三洲?
“五海”是指哪五海?哪一运河是这一地区的
著名国际航道?
⑵中东地区什么资源最丰富?什么资源又十分匮乏?
⑶信仰哪一宗教的信徒称“穆斯林”?巴解组织著名
领导人是谁?
巴勒斯坦地区图欧洲、亚洲、非洲 地中海、红海、
阿拉伯海、里海、黑海 苏伊士运河 石油资源、水资源。 伊斯兰教 阿拉法特 二.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⒈原因⑴ 大国争夺是该地区冲突不断的重要根源。
⑵领土争端是阿以之间争夺的实质。石油资源丰富经济价
值重要,列强必争。
⑶对珍贵的水资源争夺。
⑷耶路撒冷的主权和归属问题是巴以关系中最棘手的问题。⒉中东和平进程和推动者⑴巴解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
⑵以色列领导人:拉宾、佩雷斯。 1.有一教徒说:耶路撒冷不是我们的圣地。他可能信仰的是
A、基督教 B、佛教 C、犹太教 D、伊斯兰教 B2.中东地区有“中东心脏”之称的是
A、埃及 B、地中海南岸 C、约旦 D、巴勒斯坦地区D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东地区历史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①战火频仍 ②动荡不安 ③政局稳定 ④经济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A1994年7月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阿拉法特本人曾遭逢50多次的暗杀,终究每每逢凶化吉,被称为“九命灵猫”,并赢得政治和个人“生存大师”的赞誉。阿拉法特更多的时光是在飞机上度过的,由于没有自己的国土,阿拉法特不得不频繁地在世界各地飞来飞去,成为举世公认的坐飞机时间最
长、次数最多的国家元首。阿拉法特曾对驻开罗的外国记者说:“飞机是我的祖国,也是我的坟墓。”阿拉法特是当今世界上惟一没有国土的国家元首。 "和平"婴儿化解世代恩怨? 第五次中东战争 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借口其驻英国大使被巴勒斯坦游击队
刺杀,而出动陆海空军10万多人,对黎巴嫩境内的巴勒斯坦解放
组织游击队和叙利亚驻军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只用了几天时间,
就占领了黎巴嫩的半壁江山。这是死四次中东战争以来,以色列和
阿拉伯国家之间最大的一次战争,称为“第五次中东战争”。 1994年12月10日,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左)、以色列外长佩雷斯(中)和以色列总理拉宾一起在挪威首都奥斯陆领取诺贝尔和平奖。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