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 课题:《 4 狮子舞 》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狮子舞作为题材教学,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欣赏、了解我国的民间艺术——狮子舞。通过学习,让学生在感知、思维、创新、合作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审美能力与创造性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地把所见所闻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因此对狮子的造型应鼓励学生进行夸张表现,不必刻意追求形似。
所需课时 1 课时 第 1 课时 时长 40分钟
教学目标:
1、了解舞狮的造型特点,感受狮子舞的美感,体验各种动态的表达方式。
2、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绘画,表现舞狮子的场景。
3、感受祖国文化,体验合作、表现的愉悦,激发自信心、自豪感和学习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表现舞狮的造型,理解经过艺术加工的狮子的夸张、动态之美。
教学难点:
狮子的造型及富于个性的色彩变化。
内容提要
(教学环节)
教 学 流 程
教学
资源
学 生 事 项
教 师 事 项
环节一:情景导入
出示谜语
(5分钟)
环节一:情景导入
1、是狮子。
环节一:情景导入
出示一条和狮子有关的谜语,让学生猜是什么动物。
2、出示狮子舞的图片。这节课,我们就来看一看这个比较特别的“狮子”
PPT
课件
环节二:了解舞狮,观察造型
出示并清楚地明白本课的学习目标
环节二:了解舞狮,观察造型
学生回答
狮子跳舞和我们跳舞不一样!
狮子跳起舞来蹦来蹦去的,十分活泼。
狮子的动作很灵活。
狮子舞的狮子身上有好多颜色。
它的眼睛特别大!
它身上还有花纹呢。
现实中的狮子是黄色的,狮子舞的狮子有好多颜色。
现实的狮子眼睛比舞狮小。
真实的狮子身上没有花纹。
环节二:了解舞狮,观察造型
这个图片的上的狮子就是我国的传统民间艺术“狮子舞”。
现在我们来欣赏一下,会动的狮子舞到底是怎么样的!(播放狮子舞的视频)
出示问题:
看了这个视频,你们觉得狮子舞好看吗?这个狮子到底是怎么样舞动的?
狮子舞里狮子的外形是怎样的?它和真正的狮子有什么区别?
总结学生的回答,板书
舞狮的造型特点:
颜色多样、鲜艳
身上有花纹、图案
出示真实的狮子和舞狮的对比图
提问:这两只狮子有什么区别?
总结:舞狮和现实的狮子长的不同是因为舞狮经过了艺术加工,运用夸张的方法,经过画家们的主观创作才做出了现在我们看到的美丽的舞狮。
PPT
课件
环节三:练习创作一只舞狮
学习如何创作一只舞狮
环节三:练习创作一只舞狮
学生回答
请学生上台演示。
环节三:练习创作一只舞狮
出示《除夕的故事》中年兽的形象,用熟悉的形象来引发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用简单的几何图形进行艺术加工创作。
提问:这些狮子都可以用哪些图形组成?
老师手上有一些几何图形,哪位同学能上来用这些图形拼成一个狮子呢?
这位同学用几个简单的图形就拼出来了这样一只狮子!真棒!
那我们在画画的时候也可以这样自己创作一只独一无二的“舞狮“。
PPT
课件
环节四:添加场景
指导学生添加舞狮之外的人物、场景
环节四:添加场景
1、学生观看课件
环节四:添加场景
以舞狮为主体,适当在狮子旁添加舞狮的人物。
出示人物动作的参考,用火柴人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绘制人物动态的方法。
提醒学生,人物的绘画可以适当简化,突出舞狮的主体地位。
PPT
课件
环节五: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创作一幅“狮子舞”
学生自主练习、画画
1、出示课堂练习题目:
自己创作一幅“狮子舞”
注意:①运用夸张的方法描绘狮子②用色多样
适当添加人物与场景物体
环节六:点评作品
学生展示作品,点评。
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同学之间互相点评。
课件16张PPT。4 狮子舞胡子蓬蓬松, 样子真威风, 张嘴一声吼, 百兽全发抖。 ——猜一动物狮子狮子舞狮子舞,也叫舞狮 舞狮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舞狮来助兴。
每头狮子有两个人合作表演,一人舞头,一人舞尾。表演者在锣鼓音乐下,装扮成狮子的样子,做出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
仔细观察,动一动狮子舞里的狮子到底是怎样舞动的?仔细观察,想一想舞狮的外形是怎样的?
舞狮的外形特点颜色鲜艳色彩多样有图案、花纹样貌夸张多用明快的颜色
给人活泼、欢乐的感觉黄绿紫红大眼睛大嘴巴大脑袋仔细观察,想一想舞狮和真正的狮子有什么不同?
他们的区别在哪里舞狮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形象运用夸张的表现方式添加了人们的主观想法经过合理的想象
我们来创作一只属于自己的舞狮吧!用哪些图形可以组成一个舞狮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抓住那只会动的舞狮!用火柴人的方式来抓住人的动作课堂练习自己创作一幅“狮子舞”
注意
①运用夸张的方式来描绘狮子
②用色多样
③注重描绘狮子,适当添加人物与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