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点10 四大平衡常数
提炼1 水的离子积常数
1.水的离子积常数的含义
H2O??H++OH-
表达式:25
℃时,Kw=c(H+)·c(OH-)=1.0×10-14。
2.对Kw的理解
(1)Kw适用于纯水、稀的电解质(酸、碱、盐)水溶液。
(2)恒温时,Kw不变;升温时,电离程度增大(因为电离一般吸热),Kw增大。
提炼2 电离平衡常数(Ka、Kb)
1.电离平衡常数的含义
如对于HA??H++A-,Ka=;BOH??B++OH-,Kb=。
2.K值大小的意义
相同温度下,K值越小表明电离程度越小,对应酸的酸性或碱的碱性越弱。
3.影响K值大小的外因
同一电解质,K值只与温度有关,一般情况下,温度越高,K值越大;此外对于多元弱酸来说,其Ka1 Ka2 Ka3。
提炼3 水解平衡常数(Kh)
1.水解平衡常数的含义
A-+H2O??HA+OH-,达到平衡时有Kh==。同理,强酸弱碱盐水解平衡常数与弱碱电离平衡常数Kb的关系为Kh=。
2.影响Kh的因素
Kh值的大小是由发生水解的离子的性质与温度共同决定的;温度一定时,离子水解能力越强,Kh值越大;温度升高时,Kh值增大;对于多元弱酸阴离子或多元弱碱阳离子来说,其Kh1 Kh2 Kh3。
提炼4 溶度积常数(Ksp)
1.溶度积常数Ksp的表达式
对于组成为AmBn的电解质,饱和溶液中存在平衡AmBn(s)??mAn+(aq)+nBm-(aq),Ksp=cm(An+)·cn(Bm-)。
2.影响Ksp大小的因素
对于确定的物质来说,Ksp只与温度有关;一般情况下,升高温度,Ksp增大。
3.溶度积规则
当Qc>Ksp时,溶液过饱和,有沉淀析出,直至溶液饱和,达到新的平衡;当Qc=Ksp时,溶液饱和,沉淀与溶解处于平衡状态;当Qc4.Ksp与物质溶解度的关系
(1)对于组成形式相同的物质来说,Ksp越小,物质越难溶解或溶解度越小;组成形式(AmBn)不同的物质,Ksp越小且m+n越小的物质越难溶。
(2)Ksp的大小与沉淀转化的关系:组成形式相同的难溶物质,Ksp较大的沉淀易转化为Ksp较小的沉淀,但当二者Ksp相差不大时,反过来也可转化;对于组成形式(AmBn)不同的物质来说,一般情况下,Ksp较大且m+n也较大的物质易转化为Ksp较小且m+n也较小的物质。其他情况则需要通过计算才能确定。
(2016·全国丙卷)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向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中减小
B.将CH3COONa溶液从20
℃升温至30
℃,溶液中增大
C.向盐酸中加入氨水至中性,溶液中>1
D.向AgCl、AgBr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AgNO3,溶液中不变
D [A项,CH3COOH??CH3COO-+H+,
K=,则=,加水稀释,K不变,c(CH3COO-)减小,故比值变大。B项,CH3COONa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H3COO-+H2O??CH3COOH+OH-,K=,升高温度,水解平衡正向移动,K增大,则(1/K)减小。C项,溶液呈中性,则c(H+)=c(OH-),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Cl-)=c(NH)。D项,向AgCl、AgBr
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AgNO3,沉淀溶解平衡逆向移动,由于==,Ksp仅与温度有关,故不变。]
热点题型1 水的离子积常数的应用
1.(2016·曲靖模拟)25
℃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H++OH- 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w不变
C.向水中加入少量盐酸,平衡逆向移动,c(OH-)增大
D.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呈中性
B [加入稀氨水后,c(OH-)增大,A错误;Kw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Kw不变,B正确;加入盐酸后,c(H+)增大,Kw不变,c(OH-)减小,C错误;升高温度Kw增大,c(H+)
增大,pH减小,D错误。]
2.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五点的Kw的关系:b>c>a>d>e
B.若从a点到d点,可采用:温度不变在水中加入少量的酸
C.若从a点到c点,可采用:温度不变在水中加入适量的CH3COONa固体
D.处在b点时,将0.5
mol·L-1的H2SO4溶液与1
mol·L-1的K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酸性
B [a、d、e三点所处温度相同,因此Kw相同,A项错误;从a点变化到d点,溶液中c(H+)增大,c(OH-)减小,温度不变时向水中加入少量的酸,溶液中c(H+)增大,水的电离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OH-)减小,B项正确;从a点变化到c点,c(H+)、c(OH-)均增大,而温度不变时在水中加入适量CH3COONa固体,溶液中c(H+)减小,水的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H-)增大,故C项错误;b点处Kw=10-12,0.5
mol·L-1的H2SO4溶液与1
mol·L-1的K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中性,pH=6,D项错误。]
3.升高温度,下列数据不一定增大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v
B.水的离子积常数Kw
C.化学平衡常数K
D.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
C [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的次数增多,则反应速率加快;水的电离吸热,升高温度促进电离,水的离子积常数Kw增大;若化学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K减小;弱酸的电离吸热,升高温度促进电离,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增大。]
4.(1)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若以A点表示25
℃时水的电离平衡的离子浓度,当温度升高到100
℃时,水的电离平衡状态移动到B点,则此时水的离子积从________变化到________。
(2)已知AnBm的离子积为c(Am+)n·c(Bn-)m,式中c(Am+)n和c(Bn-)m表示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在某温度下,Ca(OH)2的溶解度为0.74
g,其饱和溶液密度设为1
g/mL,其离子积约为________。
[解析] (1)25
℃时纯水中c(H+)=c(OH-)=10-7
mol/L,Kw=c(H+)·c(OH-)=10-14,当温度升高到100
℃,纯水中c(H+)=c(OH-)=10-6
mol/L,Kw=c(H+)·c(OH-)=10-12。
(2)由题意可知,100
g水中溶解0.74
g氢氧化钙时其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
氢氧化钙是强电解质,所以c[Ca(OH)2]=c(Ca2+)=0.1
mol/L,c(OH-)=2c[Ca(OH)2]=0.2
mol/L,其离子积为0.1
mol/L×(0.2
mol/L)2=4×10-3(mol/L)3。
[答案] (1)10-14 10-12 (2)4×10-3
热点题型2 电离平衡常数和水解平衡
常数的应用
1.(2016·山西四校联考)常温下,某酸HA的电离常数K=1×10-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HA溶液中加入NaA固体后,减小
B.常温下,0.1
mol/L
HA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为10-13
mol/L
C.NaA溶液中加入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存在关系:2c(Na+)=c(A-)+c(Cl-)
D.常温下,0.1
mol/L
NaA溶液的水解常数为10-9
D [HA溶液中加入NaA固体后抑制HA的电离,===Kh==10-9,故比值不变,A错误、D正确;常温下,0.1
mol/L的HA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约为(0.1×10-5)1/2
mol/L=0.001
mol/L,则水电离出的c(H+)为10-11
mol/L,B错误;NaA溶液中加入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根据物料守恒:2c(Na+)=c(A-)+c(HA)+c(Cl-),C错误。]
2.(2016·枣庄期末)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可知,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粒子组是( )
化学式
电离常数
CH3COOH
K=1.7×10-5
HCN
K=4.9×10-10
H2CO3
K1=4.3×10-7,K2=5.6×10-11
A.H2CO3、HCO、CH3COO-、CN-
B.HCO、CH3COOH、CN-、CO
C.HCN、HCO、CN-、CO
D.HCN、HCO、CH3COO-、CN-
D [根据表中电离常数可知,酸性:CH3COOH>H2CO3>HCN>HCO。A项,H2CO3的酸性强于HCN,H2CO3和CN-能够反应生成HCO和HCN,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项,CH3COOH的酸性强于H2CO3、HCN,CH3COOH能够与HCO、CN-、CO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项,HCN的酸性强于HCO,HCN与CO反应生成HCO,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项,HCN、HCO、CH3COO-、CN-之间不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D正确。]
3.(1)常温下,将a
mol·L-1
CH3COONa溶于水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等体积的b
mol·L-1的盐酸使溶液呈中性(不考虑盐酸和醋酸的挥发),用含a和b的代数式表示醋酸的电离常数Ka=________。
(2)在一定条件下可用甲醇与CO反应生成醋酸消除CO污染。常温下,将a
mol·L-1的醋酸与b
mol·L-1
Ba(OH)2
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存在2c(Ba2+)=c(CH3COO-),则该混合溶液中醋酸的电离常数Ka=________(用含a和b的代数式表示)。
[解析] (1)
所以c(CH3COOH)=c(Cl-)
CH3COOH ?? CH3COO- + H+
- 10-7
Ka==。
(2)根据2c(Ba2+)+c(H+)=c(OH-)+c(CH3COO-)
由于c(CH3COO-)=2c(Ba2+)=b
mol·L-1
所以c(H+)=c(OH-)
溶液呈中性
CH3COOH??CH3COO-+H+
-b
b 10-7
Ka==
[答案] (1) (2)
4.(1)25
℃时,H2SO3??HSO+H+的电离常数Ka=1×10-2
mol·L-1,则该温度下NaHSO3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Kh=________
mol·L-1,若向NaHSO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I2,则溶液中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已知25
℃时,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Kb=1.8×10-5
mol·L-1,该温度下1
mol·L-1的NH4Cl溶液中c(H+)=________
mol·L-1。(已知≈2.36)
(3)常温下,用NaOH溶液吸收SO2得到pH=9的Na2SO3溶液,吸收过程中水的电离平衡________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试计算溶液中=________。(常温下H2SO3的电离平衡常数Ka1=1.0×10-2,Ka2=6.0×10-8)
[解析] (1)Ka=
Kh==
===1×10-12
mol·L-1。
HSO+H2O??H2SO3+OH-,当加入少量I2时,发生I2+HSO+H2O===2I-+3H++SO。
根据Kh=,由于c(OH-)减小,而Kh不变,所以增大。
(2)Kh==
c(H+)≈c(NH3·H2O),而c(NH)≈1
mol·L-1,
所以c(H+)==≈2.36×10-5
mol·L-1。
(3)NaOH电离出的OH-抑制水的电离平衡,Na2SO3电离出的SO水解促进水的电离平衡。
SO+H2O??HSO+OH-
Kh===
所以==60。
[答案] (1)1×10-12 增大
(2)2.36×10-5
(3)向右 60
1.电离平衡常数的拓展应用
(1)根据电离常数判断电离平衡移动方向
弱酸(或弱碱)溶液稀释时,平衡会向电离的方向移动,但为什么会向电离的方向移动却很难解释,应用电离常数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如对CH3COOH溶液进行稀释:
CH3COOH ?? H+ + CH3COO-
原平衡:
c(CH3COOH)
c(H+)
c(CH3COO-)
假设稀释
至n倍后:
Qc===1)
所以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
(2)计算弱酸(或弱碱)溶液中H+(或OH-)浓度
已知25
℃时CH3COOH的电离常数Ka=1.75×10-5,则25
℃时0.1
mol·L-1的CH3COOH溶液中H+浓度是多少?
解:CH3COOH??H++CH3COO-
Ka=
由于水电离出的H+浓度很小,可忽略不计,故c(H+)=c(CH3COO-),而CH3COOH的电离程度很小,CH3COOH的平衡浓度与0.1
mol·L-1很接近,故可进行近似计算。
c2(H+)=0.1×Ka,c(H+)=
mol·L-1≈1.32×10-3
mol·L-1。
2.Kw、Ka、Kb、Ksp、Kh之间的关系
(1)一元弱酸强碱盐:Kh=Kw/Ka;
(2)一元弱碱强酸盐:Kh=Kw/Kb;
(3)多元弱碱强酸盐,如氯化铁:
Fe3+(aq)+3H2O(l)??Fe(OH)3(s)+3H+(aq)
Kh=c3(H+)/c(Fe3+)。
将(Kw)3=c3(H+)×c3(OH-)与Ksp=c(Fe3+)×c3(OH-)两式相除,消去c3(OH-)可得Kh=(Kw)3/Ksp。
热点题型3 溶度积常数的应用
1.(2016·山西考前质检)室温时,向含有AgCl和AgBr固体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NaBr固体,下列各项中增大的是( )
A.c(Ag+)
B.
C.c(Cl-)
D.
C [向含有AgCl和AgBr固体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NaBr固体,溴离子浓度增大,使AgBr的溶解平衡逆向移动,c(Ag+)减小,A错误;B项的比例式上下同乘c(Ag+),则转化为溶度积常数之比,溶度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B错误;c(Ag+)减小,使AgCl的溶解平衡正向移动,c(Cl-)增大,C正确;c(Ag+)·c(Br-)不变,c(Cl-)增大,D项减小。]
2.某温度时,B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入Na2SO4可以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
B.通过蒸发可以使溶液由D点变到C点
C.D点无BaSO4沉淀生成
D.A点对应的Ksp大于C点对应的Ksp
C [加入Na2SO4可以使溶液中的SO浓度增大,Ba2+浓度降低,但溶液一定在溶解度曲线上移动,A选项错误;蒸发溶液,溶液中的SO、Ba2+浓度均增大,而D点变到C点只增大了Ba2+浓度,B选项错误;D点Ba2+浓度小于溶解平衡时的,无BaSO4沉淀生成,C选项正确;温度不变,Ksp为定值,D选项错误。]
3.(2016·河北石家庄质量检测)往含I-和Cl-的稀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m(沉淀)与加入AgNO3溶液的体积V(AgNO3溶液)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Ksp(AgCl)=1.8×10-10,Ksp(AgI)=1.5×10-16
则原溶液中c(I-)/c(Cl-)的比值为( )
A.(V2-V1)/V1
B.
V1/V2
C.V1/(V2-V1)
D.
V2/V1
C [由AgCl、AgI的Ksp可知I-先转化为沉淀,消耗AgNO3溶液的体积为V1时沉淀完全;然后Cl-再沉淀,消耗AgNO3溶液的体积为(V2-V1),故原溶液中,=。]
4.已知K、Ka、Kw、Kh、Ksp分别表示化学平衡常数、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水的离子积常数、盐的水解平衡常数、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
(1)有关上述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它们都能反映一定条件下对应变化进行的程度
b.它们的大小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常温下,CH3COOH在水中的Ka大于在饱和CH3COONa溶液中的Ka
d.一定温度下,在CH3COONa溶液中,Kw=Ka·Kh
(2)25
℃时,将a
mol·L-1的氨水与0.01
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H)=c(Cl-),则溶液显_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Kb=________。
(3)25
℃时,H2SO3??HSO+H+的电离常数Ka=1×10-2
mol·L-1,则该温度下pH=3、c(HSO)=0.1
mol·L-1的NaHSO3溶液中c(H2SO3)=________。
(4)已知常温下Fe(OH)3和Mg(OH)2的Ksp分别为8.0×10-38、1.0×10-11,向浓度均为0.1
mol/L的FeCl3、Mg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碱液,要使Fe3+完全沉淀而Mg2+不沉淀,应该调节溶液pH的范围是________。(已知lg
2=0.3)
[解析] 本题考查了电解质溶液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对于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的化学平衡,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b选项错误;温度不变,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不变,c选项错误。(2)根据电荷守恒得c(H+)+c(NH)=c(Cl-)+c(OH-),因为c(NH)=c(Cl-),所以c(H+)=c(OH-),故溶液显中性。Kb===。(3)由Ka=,代入数据得c(H2SO3)=0.01
mol/L。(4)Ksp[Fe(OH)3]=c(Fe3+)·c3(OH-),Fe3+完全沉淀时c3(OH-)=,得c(OH-)=2×10-11
mol/L,pH=3.3,Mg(OH)2开始沉淀时c2(OH-)==1.0×10-10,得c(OH-)=1×10-5
mol/L,pH=9,调节pH范围为[3.3,9]。
[答案] (1)ad
(2)中
(3)0.01
mol/L
(4)[3.3,9]
5.(名师押题)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25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化学式
电离常数
HClO
Ka=3.0×10-8
H2CO3
Ka1=4.3×10-7Ka2=5.6×10-11
A.向氯水中加入硫酸,可增强杀菌效果
B.温度升高,次氯酸的电离常数增大
C.25
℃时,ClO-的水解常数为3.0×10-6
D.要提高氯水中HClO的浓度,可加入适量的Na2CO3固体
B [A项,加入硫酸,使氯水中的平衡Cl2+H2O??H++Cl-+HClO逆向移动,HClO的浓度降低,杀菌效果减弱,错误;B项,次氯酸的电离吸热,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电离常数增大,正确;C项,HClO??H++ClO-①,H2O??H++OH-②,②-①即得ClO-的水解方程式:ClO-+H2O??OH-+HClO,故ClO-的水解常数K=Kw/Ka≈3.3×10-7,错误;D项,从电离常数来看,酸性H2CO3>HClO>HCO,故Na2CO3可与HClO反应,错误。]
6.(名师押题)已知:298
K时,物质的溶度积如表所示。
化学式
CH3COOAg
AgCl
Ag2CrO4
Ag2S
Ksp
2.3×10-3
1.56×10-10
1.12×10-12
6.7×10-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0.001
mol·L-1的AgNO3溶液逐滴滴入0.001
mol·L-1的KCl和0.001
mol·L-1的K2CrO4的混合液中,则先产生Ag2CrO4沉淀
B.向2.0×10-4
mol·L-1的K2CrO4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2.0×10-4
mol·L-1的AgNO3溶液,则有Ag2CrO4沉淀生成(忽略混合时溶液体积的变化)
C.向CH3COOAg悬浊液中加入盐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H3COOAg+H++Cl-===CH3COOH+AgCl
D.向AgCl悬浊液中加入Ag2S固体,AgCl的溶解度增大
C [A项,根据Ksp(AgCl)、Ksp(Ag2CrO4)知,当Cl-开始沉淀时,c(Ag+)==1.56×10-7,当CrO开始沉淀时,c(Ag+)=≈3.35×10-5,故先产生AgCl沉淀,错误;B项,Q=c2(Ag+)×c(CrO)=()2×=1.0×10-12<1.12×10-12,没有沉淀生成,错误;C项,Ksp(CH3COOAg)>Ksp(AgCl),向CH3COOAg悬浊液中加入盐酸时CH3COOAg转化为AgCl,离子方程式为CH3COOAg+H++Cl-===CH3COOH+AgCl,正确;D项,根据同离子效应可知,加入Ag2S固体,AgCl的溶解度减小,错误。]
电离平衡常数、水的离子积常数、溶度积常数是溶液中的三大常数,它们均只与温度有关。电离平衡常数和水的离子积常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为弱电解质的电离和水的电离均为吸热反应。有关常数的计算,要紧紧围绕它们只与温度有关,而不随其离子浓度的变化而变化来进行。
(1)CH3COONa、CH3COOH溶液中,Ka、Kh、Kw的关系是Kw=Ka·Kh。
(2)M(OH)n悬浊液中Ksp、Kw、pH间关系
M(OH)n(s)??Mn+(aq)+nOH-(aq)
Ksp=c(Mn+)·cn(OH-)=·cn(OH-)==()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