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导学案:第6单元《湖心亭看雪》(教师版)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导学案:第6单元《湖心亭看雪》(教师版)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1-13 22:21:47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湖心亭看雪》
根据你掌握的资料,简单介绍一下作者。
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
( http: / / www.21cnjy.com )居士,明末清初山阴人。寓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明亡后,张岱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消极避居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他的文章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总带有淡淡的哀愁。2-1-c-n-j-y
1、朗读背诵,积累文言词语,学习白描的手法。
2、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1、圈注法。2、小组合作讨论法。3、诵读法。
一、诗文导入
简介作者
请回忆曾经学过描写雪的诗或诗中有“雪”字的诗。
参考诗文:如毛泽东《沁园春 雪》的上片“北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另如: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艳。(吕本中)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李白)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二、以读代讲
疏通文义
1、正音: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
崇祯chóng
zhēn
更定
gēng


毳衣
cuì
雾凇
sōng
沆砀hàng
dàng
一芥jiè
铺毡zhān
2、自由朗读课文。
方式:同座位的同学之间相互朗读,然后给对方一点朗读建议。
朗读目标:①读准字音,掌握好节奏。②声情并茂。
3、推举一位同学朗读给全班同学听。
4、细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大意。
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简单字同学之间相互提示一下即可,难点字提问教师解释。
5、全班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三、问题探究
手法领悟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从哪种感觉来写?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从听觉来写。突出天气的严寒;也为下文更定到湖心亭看雪埋下伏笔,突出游兴强烈。
2、“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这么冷的天气,才凌晨时分,作者独自到湖心亭看雪,你能看出作者的心境吗?21cnjy.com
明确:孤怀雅兴,孤高自赏。
3、作者前往湖心亭看雪,意外遇到了什么?作者看到了什么?和这些人有些什么交往?
明确:已经有人在自己到之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了。看见有两个人已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拉着我一同饮酒。我痛饮了三大杯,然后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作者和这些人相遇饮酒共话的情境,使我想起两句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作者不善饮酒,却“强饮三大白”,真可谓“酒逢知己千杯少”啊。www.21-cn-jy.com
4、“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是尾声,你怎样理解这个“痴”字?“喃喃”一词,你看出了什么?【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明确:舟子说作者“痴”,又说还有像作者一样“痴”的人,实际上是突出作者的“痴”。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舟子自言自语、大惑不解的状态。21教育网
5、“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几句写雪景,有什么特点?这是一种怎样的手法?有什么作用?www-2-1-cnjy-com
明确:写西湖雪景,文字简练朴素,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加渲染。这种手法就叫做白描。作者抓住景物的突出特征,“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寥寥几笔,却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21
cnjy
com
6、文章写景、叙事、抒情的关系:文章用白描手法写要西湖雪景,叙述了湖心亭奇遇,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作者是一个超凡脱俗、孤高自傲的文人雅士,课文表达了他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
四、对比阅读
尝试写法
1、《江雪》也描写雪景,也写了人的活动,它和课文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感情上有什么异同?
明确:相同之处是:都有大小的对比。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文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来突出“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的壮观景象;《江雪》中千山万径是大景,独钓渔翁是小景,通过强烈的对比,突出雪景的无边无际,雄奇壮丽。相异之处是:描写手法上,本文主要使用白描手法,而《江雪》主要使用烘托手法;在表达的感情上,本文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而《江雪》表达的是作者柳宗元怀才不遇的孤独感。
2、补充白描概念。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展示图画)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廖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白描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
那怎么理解“白描“的手法呢
( http: / / www.21cnjy.com )?你们可曾听过苏轼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两句诗。
“白描”就是“淡妆”,有时“淡妆”比“浓抹”更见风韵。
判断下列句子哪些才是“淡妆”(白描),并说说白描的作用。如:
①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白描)2·1·c·n·j·y
评述:作者运用白描手法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九个景物进行了排列,勾勒了一幅《天涯游子图》。在这幅图中,藤是枯的,树是老的,鸦是黄昏中的,它们给人的情绪是萧索暗淡的。此时再看到小桥流水人家,那种思乡思家的情绪就很自然地从心底弥漫开来。抬头望望远处漫漫古道,听听耳边呼啸秋风,看看跨下长途跋涉的瘦马,啥感觉?只能断肠!仅28字就达到了一种千古绝唱的效果。这就是白描。【来源:21cnj
y.co
m】
②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③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朱自清《春》)21·cn·jy·com
④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朱自清《背影》)——白描
评述:朱自清仅用“攀”、“缩”、“微倾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三个极凝练的动词逼真形象地写出父亲攀爬月台时的努力,真实地再现父亲的背影,我们的眼前似乎就出现了那令人终生难忘的感人背影,父亲攀爬月台的背影将永远定格在读者心中。没有一处过多的形容、修饰、陪衬之类的语言,只是白描,只是写实,乍读很平淡,甚至有些拙讷,细细品味,却情真意浓,蕴藏着一股深情。这就是白描的力量。21·世纪
教育网
⑤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周密《观潮》)【出处:21教育名师】
五、作业
课外练习白描手法。写一段《校园的清晨》,可写人,可绘景,可叙事。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湖心亭看雪》
《湖心亭看雪》是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文言文。文章短小精悍,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在描写中蕴含着深刻的思想。2-1-c-n-j-y
作为初级中学的八年级学生,文言文基础
( http: / / www.21cnjy.com )较薄弱,阅读能力偏低,思维能力、审美能力不高,因此在教学时,老师要指导学生疏通文意并积累重点词语,更要从恰当的角度入手,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操。21教育网
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有关情况,积累文言
( http: / / www.21cnjy.com )词语,培养阅读能力;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感情,学习白描手法,理解课文叙事、写景、抒情融于一体的写作特点。
过程与方法:
反复朗读以至成诵,整体感知课文,理解形象、生动、精美的语言特点,感受诗情画意,学习白描手法。【版权所有:21教育】
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西湖雪后美景并理解作者超凡脱俗的文人雅趣。
朗读背诵,积累文言词语,学习白描的手法。
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1课时
诵读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一、诗文导入
简介作者
参考诗文:如毛泽东《沁园春 雪》的上片“
( http: / / www.21cnjy.com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另如: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艳。(吕本中)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李白)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
( http: / / www.21cnjy.com )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人。寓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21cnjy.com
教师补充:明亡后,张岱曾参加过抗清斗
( http: / / www.21cnjy.com )争,后来消极避居在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他的文章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总带有淡淡的哀愁。www.21-cn-jy.com
二、以读代讲
疏通文义
1、正音: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
崇祯chóng
zhēn
更定
gēng


毳衣
cuì
雾凇
sōng
沆砀hàng
dàng
一芥jiè
铺毡zhān
2、自由朗读课文。
方式:同座位的同学之间相互朗读,然后给对方一点朗读建议。
朗读目标:①读准字音,掌握好节奏。②声情并茂。
3、推举一位同学朗读给全班同学听。
4、细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大意。
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简单字同学之间相互提示一下即可,难点字提问教师解释。
5、全班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三、问题探究
手法领悟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从哪种感觉来写?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从听觉来写。突出天气的严寒;也为下文更定到湖心亭看雪埋下伏笔,突出游兴强烈。
2、“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这么冷的天气,才凌晨时分,作者独自到湖心亭看雪,你能看出作者的心境吗?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明确:孤怀雅兴,孤高自赏。
3、作者前往湖心亭看雪,意外遇到了什么?作者看到了什么?和这些人有些什么交往?
明确:已经有人在自己到之前到了。看见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两个人已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拉着我一同饮酒。我痛饮了三大杯,然后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作者和这些人相遇饮酒共话的情境,使我想起两句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作者不善饮酒,却“强饮三大白”,真可谓“酒逢知己千杯少”啊。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是尾声,你怎样理解这个“痴”字?“喃喃”一词,你看出了什么?21·cn·jy·com
明确:舟子说作者“痴”,又说还有像作者一样“痴”的人,实际上是突出作者的“痴”。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舟子自言自语、大惑不解的状态。21
cnjy
com
5、“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几句写雪景,有什么特点?这是一种怎样的手法?有什么作用?【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明确:写西湖雪景,文字简练
( http: / / www.21cnjy.com )朴素,不加渲染。这种手法就叫做白描。作者抓住景物的突出特征,“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寥寥几笔,却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来源:21cnj
y.co
m】
6、文章写景、叙事、抒情的关系:文章用白描手法写要西湖雪景,叙述了湖心亭奇遇,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作者是一个超凡脱俗、孤高自傲的文人雅士,课文表达了他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
四、对比阅读
尝试写法
1、《江雪》也描写雪景,也写了人的活动,它和课文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感情上有什么异同?
明确:相同之处是:都有大小的对比。本文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来突出“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的壮观景象;《江雪》中千山万径是大景,独钓渔翁是小景,通过强烈的对比,突出雪景的无边无际,雄奇壮丽。相异之处是:描写手法上,本文主要使用白描手法,而《江雪》主要使用烘托手法;在表达的感情上,本文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而《江雪》表达的是作者柳宗元怀才不遇的孤独感。
2、补充白描概念。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展示图画)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廖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白描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
那怎么理解“白描“的手法呢?你们可曾听过苏轼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两句诗。
“白描”就是“淡妆”,有时“淡妆”比“浓抹”更见风韵。
判断下列句子哪些才是“淡妆”(白描),并说说白描的作用。如:
①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白描)www-2-1-cnjy-com
评述:作者运用白描手法对九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景物进行了排列,勾勒了一幅《天涯游子图》。在这幅图中,藤是枯的,树是老的,鸦是黄昏中的,它们给人的情绪是萧索暗淡的。此时再看到小桥流水人家,那种思乡思家的情绪就很自然地从心底弥漫开来。抬头望望远处漫漫古道,听听耳边呼啸秋风,看看跨下长途跋涉的瘦马,啥感觉?只能断肠!仅28字就达到了一种千古绝唱的效果。这就是白描。【出处:21教育名师】
②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③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朱自清《春》)21
cnjy
com
④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朱自清《背影》)——白描
评述:朱自清仅用“攀”、“缩”、
( http: / / www.21cnjy.com )“微倾”这三个极凝练的动词逼真形象地写出父亲攀爬月台时的努力,真实地再现父亲的背影,我们的眼前似乎就出现了那令人终生难忘的感人背影,父亲攀爬月台的背影将永远定格在读者心中。没有一处过多的形容、修饰、陪衬之类的语言,只是白描,只是写实,乍读很平淡,甚至有些拙讷,细细品味,却情真意浓,蕴藏着一股深情。这就是白描的力量。2·1·c·n·j·y
⑤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周密《观潮》)21·世纪
教育网
五、作业
课外练习白描手法。写一段《校园的清晨》,可写人,可绘景,可叙事。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