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新版七上第14课 丝绸之路(28张)

文档属性

名称 川教版新版七上第14课 丝绸之路(28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1-13 23:51: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第14课 丝绸之路1.开辟2.得名3.路线4.意义一、张骞通西域 “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同时又是一员战将,真可谓是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的物也。” (翦伯赞)(1)西域指的是哪里?张骞塑像葱 岭玉门关阳关狭义的西域(1)西域指的是哪里?广义的西域让我们一起走进神秘的西域月牙泉天山天池游牧牧草之王—苜蓿[mù·xu]胡萝卜胡瓜胡葱葡萄核桃石榴西汉疆域图大月氏匈 奴西 汉有仇联合攻打威胁思考:招募的使者须完成什么任务?路途遥远,没有向导,迷路、饥饿、死亡的危险时刻存在着。 大漠、戈壁,自然条件艰苦,土匪,匈奴的拦截和常年扣押,时时有杀身之险,食物短缺,(还有野兽威胁。 ) 思考:张骞去西域路上会遇见哪些困难?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路途艰辛荣归长安联络大月氏与汉朝夹击匈奴联络乌孙进攻匈奴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相互了解与往来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状况学习张骞坚韧、忠诚、勇敢,不屈不挠,勇于冒险,不畏险阻.张骞有什么精神值得学习?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二、丝绸之路的开辟1、丝绸之路开辟的条件 西汉丝织业空前发展。 素纱襌衣是我国考古工作者于1972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出的一件文物,是西汉时期纺织技术巅峰时期的作品,为国家一级文物。河西走廊2.“丝绸之路”的路线长安中亚、西亚今新疆地区欧
洲欧
洲3、丝绸之路的得名 汉朝对外输出的重要是丝绸。丝绸造纸术良种马葡萄石榴核桃胡琴舞蹈漆器铁器4、丝绸之路的意义西
方东
方玉、马、瓜果蔬菜、音乐、舞蹈、魔术等
丝绸、铁器、冶铁技术、凿井技术
丝绸之路
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欧亚大陆桥丝路重生: 一带一路倡议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将其作为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
1.两汉时期,西域指的是
①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
②也包括葱岭以西更广阔的地区
③今甘肃嘉峪关以西及更远的地方
④今天河西走廊地区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巩固练习2.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共同点是
A.都与匈奴与关。
B.都是为了联络大月氏。
C.都是为了加强与西域的友好交往。
D.都从此加强了内地与西域的联系。3.丝绸之路它之所以得此名字,主要是因为  
A.汉朝向外输出的主要是丝绸,影响深远广泛,名称准确生动。
B.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
C.丝绸的名字优美动听,人们好记。
D.张骞通西域后命此名字。4.西汉以前,新疆地区不知道开凿水井,后来学会了凿井技术,并出现了独特的既可用于灌溉又可解决生活用水的“坎儿井”,这种“坎儿井”最有可能出现在
A.秦灭六国后
B.张骞通西域后
C.班超通西域后
D.西域都护设置后1.西域的概念
2.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情况张骞通西域1.丝绸之路开辟的条件
2.丝绸之路的路线
3.丝绸之路的得名丝绸之路的开辟西域都护
的设置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