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金山中学高二年级化学等级期中考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Cl—35.5、S—32、Cu—64、Al—27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40分)
1.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
A.提出原子学说
B.发现元素周期律
C.提出分子学说
D.发现氧气
2.1998年6月,我国科学家参与研制的阿尔法磁谱仪随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升入太空,开始了探索宇宙中是否存在“反物质”和“暗物质”的研究工作。根据你所学的知识推测用于制造阿尔法磁谱仪核心部件的材料是(
)
A.Fe3C
B.Fe3O4
C.Fe2O3
D.FeO
3.
下列各组元素中,按最高正价递增顺序排列的是(
)
A.C、N、O、F
B.K、Mg、C、S
C.F、Cl、Br、I
D.Li、Na、K、Rb
4.相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钠在Cl2
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伴有黄烟
B.向FeCl3(aq)中滴入KSCN(aq),产生红色沉淀
C.用氨水可鉴别Al3+和Na+
D.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滤纸上称量
5.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顺序中,不正确的是(
)
A.热稳定性:HF>HCl>HBr>HI
B.微粒半径:K+>Na+>Mg2+>Al3+
C.酸性:HClO4>H2SO4>H3PO4>H2SiO3
D.熔点:Li<Na<K<Rb
6.
Na、Mg、Al三种金属各0.2mol,分别与100mL1mol/l的盐酸反应,放出H2的量(
)
A.Mg最多
B.Al最多
C.Na最多
D.一样多
7.下列物质与铁反应后的生成物,能与KSCN溶液作用生成红色溶液的是(
)
A.盐酸
B.氯气
C.CuSO4溶液
D.稀硫酸
8.下列四种有色溶液与SO2作用均能褪色,①品红溶液
②酸性KMnO4溶液 ③溴水
④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其实质相同的是(
)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9.将甲、乙两种金属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甲表面析出金属铜,乙没有明显现象。据此判断,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
A.乙>铜>甲
B.铜>甲>乙
C.甲>铜>乙
D.甲>乙>铜
10.常温下,将铁片放入下列溶液中,能明显观察到有气体产生的是(
)
A.浓硫酸
B.稀硫酸
C.
ZnSO4溶液
D.CuSO4溶液
11.欲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应选用的试剂的是(
)
A.稀盐酸
B.稀硝酸
C.氨水
D.氢氧化钠溶液
12.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若这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2,则Y元素是(
)
A.碳
B.氧
C.硫
D.氯
13.在常温下足量的铝分别与下列酸反应时,放出H2最多的是(
)
A.600
mL
18.4mol·L-1的硫酸
B.100
mL
1.0mol·L-1的盐酸
C.200
mL
12
mol·L-1的浓硝酸
D.600mL
0.1
mol·L-1的硫酸
1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铁跟氯化铁溶液反应:
Fe
+
2Fe3+
→3Fe2+
B.氨水跟盐酸反应:
OH-
+
H+
→
H2O
C.氢氧化钡跟稀硫酸反应:
Ba2+
+
OH-
+
H+
+
SO42-
→
BaSO4↓+
H2O
D.碳酸钙跟盐酸反应:
CO32-+2H+→CO2↑+H2O
15.X与Y是前三周期的两种元素,它们的离子X2+和Y—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XB.原子序数:XC.元素所在周期数:XD.元素所在主族数:X16.实现下列变化需要加入还原剂的是(
)
A.Fe(OH)3
→
Fe2O3
B.FeCl2
→
FeCl3
C.Fe2O3
→
FeCl3
D.Fe(NO3)3
→
Fe(NO3)2
17.A、B、C均为短周期元素,A、B同周期,A、C的最低价阴离子分别为A2-、C-,A2-离子半径大于C-,B2+与C-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中一定不正确的是
(
)
A.它们的原子序数A>B>C
B.它们的原子半径C>B>A
C.它们的离子半径A2->
C->
B2+
D.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C>A>B
18.若元素A非金属性比元素B的非金属性强,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元素A的原子序数一定比B的大
②元素A的原子半径一定比B的小
③A的单质比B的单质容易跟氢气反应
④A的气态氢化物比B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⑤A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水化物酸性较强(F、O元素除外)
A.全部
B.①、②
C.③、④、⑤
D.①、④、⑤
1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常温下,1
L
0.1
mol·L-1
MgCl2溶液中含Mg2+数为0.1NA
B.常温常压下的33.6
L
Cl2与27g
Al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
NA
C.1mol单质铁被氧化时一定失去3NA个电子
D.常温下,2.7g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0.3NA
20.下列各图表示在含HCl、氯化铝(AlCl3)各0.1mol的溶液中,缓慢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0分)
21.(12分)标出下列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总数:
2Fe(NO3)3
+
16NaOH
+
3Cl2
→
2Na2FeO4
+
6NaNO3
+
6NaCl
+
8H2O
(1)反应中______元素被氧化,
还原剂是__________,
还原产物是_______,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_
(2)若反应中转移了0.2
mol电子,则消耗了_______L
Cl2(标准状况)。
22.(22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按要求填空(填元素符号或化学式):
族周期
IA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0
2
①
②
3
③
④
⑤
⑥
⑦
4
⑧
⑨
⑩
(1)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①
_____
②_____
⑩_____
(2)在这些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_____,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_____,最不活泼的元素是_____。
(3)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呈两性的氢氧化物是__________,它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⑥与⑩的单质中,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是____,因为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3.(12分)将3mol/L
NaOH溶液滴入到25mL
一定浓度的AlCl3溶液中。下图是整个过程的数学分析曲线。其中横轴表示加入OH-的物质的量,
纵轴表示产生的Al(OH)3沉淀的物质的量。椐图回答:
(1)当C点从O点向A点运动时,表示随OH-的不断加入,
沉淀量逐渐
。OA曲线表示的离子反应是:
,
由此可得A点的坐标为
;
(2)当C点从A点向B点运动时,表示:
。AB曲线表示的离子反应为:
,由此可得B点的坐标为:
。
(3)由上述分析,可求得AlCl3溶液中Al3+离子的浓度为:
mol/L。
24.(16分)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铁与硫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反应所得固体M的成分,设计了如图装置。倾斜A使稀硫酸(足量)与固体M充分反应,待反应停止后,B装置增重,C装置中溶液无变化,反应后进入量气管气体的体积为Vm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
由上述实验事实可知:
(1)①固体M中一定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其中一种物质的质量可以确定为___________g(用代数式表示)。
(2)B装置的名称是________,B装置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实验中没有B装置,则C装置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稀硫酸和固体M反应后溶液中还残留淡黄色固体,该固体是_____________,要分离出该固体,在实验操作中,除烧杯外还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进一步实验,测得固体M中各种成分的质量之和小于反应前铁粉和硫粉的质量之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A.M中有未反应的铁和硫
B.测定气体体积时水准管的水面高于量气管的水面
C.A中留有反应生成的气体
D.气体进入D装置前未用浓硫酸干燥
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金山中学高一年级化学学科期中考试参答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40分)
1B
2B
3B
4C
5D
6D
7B
8D
9C
10B
11D
12C
13D
14A
15D
16D
17B
18C
19D
20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0分)
21.(每空2分,共12分)
2Fe(NO3)3
+
16NaOH
+
3Cl2
→
(1)+3价的铁
Fe(NO3)3
NaCl
Cl2
(2)2.24
22.(每空2分,共22分)
(1)①
B
②N
⑩Br
(2)K
Cl
Ar
(3)HClO4
Al(OH)3
AlO2—
+
H+
+
H2O
Al(OH)3
Al3+
+
3OH—(4)Cl2
Cl2
+
2KBr
→
2KCl
+
Br2
23.(12分)(1)增大(1分)
Al3+
+
3OH—
→
Al(OH)3↓(2分)
(0.03,0.01)(2分)
(2)随着OH—的不断加入,沉淀的量不断减少(1分)
Al(OH)3
+
OH—
→
AlO2—
+
2H2O
(0.04,0)
(各2分,共4分)
(3)0.4(2分)
24.(14分)(1)①Fe、FeS
(2分)
B装置增重,说明吸收了H2S,故M
中有FeS;C无变化而量气管内有气体,说明H2生成,故M中有Fe
(2分)
②28V/11200
(1分)
(2)洗气瓶
吸收H2S
(各1分,共2分)
(3)检验H2S已除尽
产生黑色沉淀
(各1分,共2分)
(4)S(1分)
玻璃棒、漏斗
(2分)
(5)BC
(2分)
6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