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鲁人版高二语文选修《当代小说选读》检测:4 命若琴弦(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2017学年鲁人版高二语文选修《当代小说选读》检测:4 命若琴弦(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1-14 10:48: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从影多年的胡歌此次出演电视剧《琅琊榜》可谓________,其精湛的表演也获得了大众的认可与肯定,网友纷纷称赞胡歌简直演活了梅长苏。
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的一句诗启迪我们,只有多读书,读好书,这样写文章才能________。
③纽约、东京等大都市都树立了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因此尽管这些城市人口以千万计,但都可以在出行高峰时期________。
A.得心应手
应付自如
游刃有余
B.游刃有余
得心应手
应付自如
C.游刃有余
应付自如
得心应手
D.得心应手
游刃有余
应付自如
【解析】 “游刃有余”主要是从工作的实际经验多来阐述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心应手”主要是从内心的想法和行为的配合方面来阐述解决问题的能力。“应付自如”是从处理事情的态度方面来阐述解决问题的能力。
【答案】 B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逃亡到欧洲边境的叙利亚难民不少被堵在边境线上,夜晚和衣睡在地上,盖的除少数人有毛毯可充当被子外,大多数人挤在一起御寒。
B.这次比赛最终45人成功入围,经过二十四课时的项目培训,所有学员均通过了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及传承人。
C.据业内人士保守估计,中国每年有超过1
000万人整形,女性比例为83%,男性比例为17%,整个行业的年增速则在30%以上。
D.在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发表演讲,提出了“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的主张和号召,得到与会者的广泛认同。
【解析】 A项,“盖的除少数人有毛毯可充当被子外”杂糅,可改为“除少数人有毛毯可充当被子盖之外”。
B项,成分残缺,应在“传承人”后加“的认证”。D项,“提出……号召”搭配不当,“得到与会者的广泛认同”前加“这”。
【答案】 C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村里的桃子都被摘了,树上没了桃子,桃叶也全落了,________,站在山坡上。但近看时,枝条苍黑硬倔,像无数的蟒蛇突然向四面冲出,又像长胳膊大手,恶狠狠伸出来要打人。
A.桃树只剩下桩和枝条,枝条向四面展开,形成一个个圆形,远远看去,像是旧庙的千手观音
B.桃树的枝条向外伸展,远远看去,像是天地间一个又一个的蛛网,又像是美丽而倔强的少女
C.裸露出满树干虬结的木瘤,远远看去,枝条上生出无数条交叉重叠的小枝,树干宛如战神
D.无数条茂密的枝条郁郁葱葱,简直似天空中的一把把巨伞。远远看去,又像是沧桑阴郁的老人
【解析】 在给出的语句中,“苍黑硬倔”“无数的蟒蛇”等词语构成了一种阴沉的情调。而B项中的“美丽而倔强的少女”和D项中的“郁郁葱葱”都富有生机,与原句的语境不符合。从事理逻辑上看,B项中以少女作比喻,可少女和枯败的桃树没有相似性,C项中“远远看去”是无法看到枝条上生出的“交叉重叠的小枝”的。
【答案】 A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不得抄袭材料。每处不超过20个字。
“面子”是中国人人际交往中最不可或缺的人情媒介,也许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民族像中国人这样“爱面子”。在凤凰网的一项最新调查中,有83.33%的被调查者认为__①__。__②__?除去具体的生理意义,它仅仅是一种荣辱观念的具体反映,还暗含了某种社会行为潜规则。在实际生活中,每个人都面对不同层次的社会关系生存,人情法则在不同的情况下表现也并不相同。__③__,根本不以求回报作为“做人情”的第一目的。然而绝大多数的情形之下,一个人面对同学、单位同事、社会朋友等诸多层面的社会关系,这时其“做人情”的出发点就不会像对亲属那样单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①处内容根据上句中的“面子是中国人人际交往中最不可或缺的”的信息,不难填出。②处内容根据后面的“?”和接着的内容,亦不难填出关于“追问面子原因”的内容。③处内容与后面尾句“做人情的出发点就不会像对亲属那样单纯”形成对比,据此即可填出。
【答案】 ①面子在中国人的社会交往中很重要(或面子在中国人的交际中不可或缺)
②面子到底是什么(或者中国人为什么爱面子)
③对于自己的直系亲属的帮助往往真诚单纯
5.下面是由中央文明办正式发布的“中国志愿服务”标志,请写出该标志中心部分的构图要素及其象征意义,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2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先整体观察图标,然后按一定顺序介绍图标组成元素。结合组成图标元素的特征整合图标的寓意。
【答案】 ①整体构图为“志”字,多处以英文字母“V”构图;“志”字的上半部分是一只展翅飞翔的鸽子,下半部分由中国书法中草书的“心”字构成,同时也是一条飘逸的彩带。②寓意用爱心托起梦想,用爱心放飞梦想,展示了和谐、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6.在人际相处和沟通中,“同理心”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同理心”的意思,就是指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下面是一位同学在竞选值周班长失败之后对你说的话,你该如何回答他呢?要求以“如果是我”开头,并运用“同理心”原理。(不超过50字)
同学:我做出了那么大的努力还是没有选上,看来我真的不行!
你的回答:如果是我,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回答要理解同学的失望情绪,表示不丧失信心或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
【答案】 示例:我也会感到失望。但我相信自己的能力,我会改进不足,争取在下次竞选中当选。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方圆几百上千里的这片大山中,峰峦叠嶂,沟壑纵横,人烟稀疏,走一天才能见一片开阔地,有几个村落。荒草丛中随时会飞起一对山鸡,跳出一只野兔、狐狸或者其它小野兽。山谷中常有鹞鹰盘旋。
寂静的群山没有一点阴影,太阳正热得凶。
“把三弦子抓在手里。”老瞎子喊,在山间震起回声。
“抓在手里呢。”小瞎子回答。
“操心身上的汗把三弦子弄湿了。弄湿了晚上弹你的肋条!”
“抓在手里呢。”
老少二人都赤着上身,各自拎了一条木棍探路,缠在腰间的粗布小褂已经被汗水润湿了一大片。蹚起来的黄土干得呛人。这正是说书的旺季。天长,村子里的人吃罢晚饭都不呆在家里;有的人晚饭也不在家里吃,捧上碗到路边去,或者到场院里。老瞎子想赶着多说书,整个热季领着小瞎子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紧走,一晚上一晚上紧说。老瞎子一天比一天紧张、激动,心里算定:弹断一千根琴弦的日子就在这个夏天了,说不定就在前面的野羊坳。
暴躁了一整天的太阳这会儿正平静下来,光线开始变得深沉。远远近近的蝉鸣也舒缓了许多。
“小子!你不能走快点吗?”老瞎子在前面喊,不回头也不放慢脚步。
小瞎子紧跑几步,吊在屁股上的一只大挎包叮啷哐啷地响,离老瞎子仍有几丈远。
“野鸽子都往窝里飞啦。”
“什么?”小瞎子又紧走几步。
“我说野鸽子都回窝了,你还不快走!”
“噢。”
“你又鼓捣我那电匣子呢。”
“噫——!鬼动来。”
“那耳机子快让你鼓捣坏了。”
“鬼动来!”
老瞎子暗笑:你小子才活了几天?“蚂蚁打架我也听得着。”老瞎子说。
小瞎子不争辩了,悄悄把耳机子塞到挎包里去,跟在师父身后闷闷地走路。无尽无休的无聊的路。
走了一阵子,小瞎子听见有只獾在地里啃庄稼,就使劲学狗叫,那只獾连滚带爬地逃走了,他觉得有点开心,轻声哼了几句小调儿,哥哥呀妹妹的。师父不让他养狗,怕受村子里的狗欺负,也怕欺负了别人家的狗,误了生意。又走了一会儿,小瞎子又听见不远处有条蛇在游动,弯腰摸了块石头砍过去,“哗啦啦”一阵高粱叶子响。老瞎子有点可怜他了,停下来等他。
“除了獾就是蛇。”小瞎子赶忙说,担心师父骂他。
“有了庄稼地了,不远了。”老瞎子把一个水壶递给徒弟。
“干咱们这营生的,一辈子就是走。”老瞎子又说,“累不?”
小瞎子不回答,知道师父最讨厌他说累。
“我师父才冤呢。就是你师爷,才冤呢,东奔西走一辈子,到了没弹够一千根琴弦。”
小瞎子听出师父这会儿心绪好,就问:“什么是绿色的长乙(椅)?”
“什么?噢,八成是一把椅子吧。”
“曲折的油狼(游廊)呢?”
“油狼?什么油狼?”
“曲折的油狼。”
“不知道。”
“匣子里说的。”
“你就爱瞎听那些玩艺儿。听那些玩艺儿有什么用?天底下的好东西多啦,跟咱们有什么关系?”
“我就没听您说过,什么跟咱们有关系。”小瞎子把“有”字说得重。
“琴!三弦子!你爹让你跟了我来,是为让你弹好三弦子,学会说书。”
小瞎子故意把水喝得咕噜噜响。
再上路时小瞎子走在前头。
7.文中开头画线部分描写了怎样的环境?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偏僻、荒凉、恶劣的自然环境。这段自然环境描写为人物活动提供了一个场所和背景。如此荒凉、恶劣的自然环境烘托了人物生命的苦难,也暗示了无论多么艰辛的生活,只要有一个目标、一个愿望就可以让一个生命逆风飞扬。
8.文中两次写到太阳,第一次“太阳正热得凶”,第二次“暴躁了一整天的太阳这会儿正平静下来,光线开始变得深沉”,这仅仅是写时间的推移吗?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不仅仅是写时间的推移,更主要的是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第一次是为了表现老瞎子为了早日实现愿望,内心的紧张、焦躁。第二次则是老瞎子心里已经算定:弹断一千根琴弦的日子就在这个夏天了,说不定就在前面的野羊坳。紧张激动的心情因此安定平息下来。
9.开始是老瞎子在前面催着小瞎子快走,可一番对话后,再上路时小瞎子却走在了前面,为什么?那番对话中“绿色的长乙(椅)”“曲折的油狼(游廊)”有何含义?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开始是老瞎子前面有了目标,光明的渴望即将实现,以往那些奔奔忙忙的翻山、赶路、弹琴乃至心焦、忧虑也都是欢乐的了。因此生活中有了生气,有了前进的动力,自然走在前面。一番交谈激起了小瞎子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渴望,所以再上路时,小瞎子走在了前面。“绿色的长乙(椅)”“曲折的油狼(游廊)”是未来美好生活的象征,是光明、幸福。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凭什么让你很幸福
[意大利]迪诺·布扎蒂
在城郊这所专门关押无期徒刑犯人的巨大监狱里,有一条看似十分人性,实则极为残忍的规定。
每一个被判终身监禁的人,都有一次站在大众面前向全体市民发表半个小时演说的机会。犯人由牢里被带到典狱长和其他人的办公室所在大楼的露台上,若演讲结束听众鼓掌,演讲者就重获自由。
这听起来好像是天大的恩惠,其实不然。首先,向大众求助的机会只有一次,它让希望变成折磨。犯人并不知道什么时候轮到自己,一切都由典狱长决定。有可能才入狱半小时就被带上露台,也可能需要漫长的等待。有人年纪轻轻入狱,走上命运的露台时已经垂垂老矣,几乎已丧失说话能力。
可供参考的,就是那些已做过演说但未获青睐的前人的经验。但这些被“筛掉”的家伙一句话都不肯说,不管我们怎么求他们吐露演说的内容和群众的反应,都没有用,他们只冷冷一笑,不发一言。既然我要在牢狱里度过余生——他们心里一定那么想——那你们也都留着吧,休想我会帮你们,反正我本来就是坏蛋。
最棘手的却是那些来听演讲的市民。我们固然是十恶不赦的坏蛋,外面那些自由的男男女女也不是省油的灯。一宣布有犯人要上露台讲话,他们就蜂拥而至,不是因为有人的命运掌握在他们手上,事关重大,
而是带着逛庙会、看戏的心情而来。他们是来看热闹的。他们口哨、脏话齐飞,外加阵阵哄笑。本已心情起伏、全身无力的我们,面对这样的舞台能做什么?
虽然传说中曾经有无期徒刑犯通过了这个考验,但只是传说。确定的是,从我入狱至今这一年来,还没有人成功过。差不多一个月一次,我们中的一个会被带上露台讲话。之后一个不少又全都被带回牢里。群众把每一个人都嘘下台。
守卫通知我,轮到我上场了,时间是下午两点。再过两个小时,我就要去面对群众了。我一点儿都不怕,知道自己该说什么。我相信自己已经为这个找到了答案。我想了很久,整整一年,无时无刻不在思考这个问题,我不敢奢望我的听众会比其他牢友所面对的听众有教养。
他们打开牢房铁门,带我穿过整个监狱,爬两级阶梯,进入一间庄严的大厅,然后站上露台。我身后的门被锁上,我一个人面对黑压压的人群。
我连眼睛都睁不开,光太强了。然后我看到至少有三千人,
包括最高法官,都在盯着我。
台下发出长长的嘘声,骂声四起。“喔,绅士出场了!你说话啊,无辜的受害者!快逗我们笑,说点笑话来听。你家有老母在等你,对不对?你想死你的小孩了,对吧?”
我双手扶着栏杆,不为所动。我心里已盘算好了,说不定这是唯一能救我脱困的妙计。我无动于衷,无所谓,既不要求他们安静,也不做任何表示。很快我就欣慰地发现,我的举动让他们不知所措。显然,在我之前站在露台上的牢友都用了另一套策略。或许大吼大叫,或许用软话请求下面安静,结果都不讨好。
我还是不说、不动,像尊雕像。嘈杂声渐渐平缓下来,偶尔还冒出一两下嘘声,然后一片静默。
不动。我鼓起全部的勇气,不出声。最后,
一个和气、诚恳的声音说:“你说话啊!你说,我们听。”
我孤注一掷。
“我为什么要说话?”我说,“我站在这里是因为轮到我了,如此而已,我并不想感动你们什么。我有罪。我不想再看见我的家人。我不想离开这里。我在这里过得很好。”
台下的人交头接耳。然后有人喊:“别装了!”
“我过得比你们好。”我说,“我不能说细节,不过我兴致一来,便穿过一条没人知道的秘密通道,可以从我牢房直通某栋美丽别墅的花园,
当然不能跟你们说是哪一栋,反正这附近多得是。那里的人都认识我,很照顾我。还有……”
我故意停下不说,
卖个关子。
台下的人群一脸的迷惘与失望,好像眼睁睁地看着手中的猎物跑掉。
“还有一位少女深爱着我。”
“够了,不要再说了!”有人痛心大喊。得知我过得那么幸福,想必触痛了他的伤口。
“所以你们最好别来烦我!”我声嘶力竭,“我求你们,好心人!可怜可怜我吧!让我留在这里!嘘我,快,嘘我呀!”
我意识到群众中传开一股愤恨不平之意,他们恨我,只是还在怀疑我说的是真是假,我真的快乐吗?他们苦恼不已。他们依然犹豫不决。
我整个身体探到露台外面,做作地颤着声音喊:“答应我,大慈大悲的先生小姐们!你们又没有任何损失!求求你们,嘘我这个幸福的犯人吧!”
人群中传出一个恶毒的声音:“你想得美!才没那么好的事!凭什么让你很幸福?”
说完就鼓起掌来,第二个人跟进,然后十个、百个,全场响起一片如雷般的掌声。
我胜利了,这些白痴。我身后的门打开了。“你走吧,”他们说,“你自由了。”
(摘编自《微型小说选刊》,有改动)
10.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那些被“筛掉”的家伙,无论我们怎么恳求,都不愿意透露一点关于演讲的内幕,因为他们知道通过演讲获得自由很难成功,告诉别人也无济于事。
B.那些来听演讲的市民只是为看热闹而来,他们对着犯人起哄,甚至把犯人全部嘘下台,因为他们觉得这些犯人罪大恶极,根本不值得同情。
C.守卫通知“我”上场的时候,“我”非常镇定,
—点儿都不怕,也知道自己该说什么,因为经过整整一年的准备,“我”对演讲成功拥有充分自信。
D.小说善于通过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比如“我故意停下不说”“做作地颤着声音喊”,这表明“我”对演讲胸有成竹,并且洋洋得意。
E.小说讲述了一个看似荒诞不经的故事,但却表现了一个十分深刻的主题,因为主人公命运的突然转变,隐含着作者对现实当中人性的深入挖掘。
【解析】 A项,他们不告诉别人,是因为自己失去自由,也不想看到别人获得自由。B项,“他们觉得这些犯人罪大恶极,根本不值得同情”错。D项,“洋洋得意”无中生有。
【答案】 CE
11.为什么说狱中演讲是“极为残忍的规定”?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根据“极为残忍的规定”,在文中找到答题区间第3~5段。第3段“向大众求助的机会只有一次,它让希望变成折磨”,说明机会难得;由第4段“但这些被‘筛掉’的家伙一句话都不肯说,……他们只冷冷一笑,不发一言”可知,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从第5段“最棘手的却是那些来听演讲的市民。……他们是来看热闹的”可以看出市民不会在意犯人的命运的。
【答案】 首先,机会非常难得。向大众求助的机会只有一次,犯人并不知道什么时候轮到自己,有人一直等到垂老。这种等待无异于精神折磨。其次,没有经验可供参考。那些演讲失败的家伙一句话都不肯说,不管我们怎么求他们都没有用,他们只冷冷一笑,不发一言。最后,来听演讲的市民并不在意犯人的命运。他们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对犯人起哄,并且把每一个人都嘘下台。
12.在小说中,“我”是如何一步步诱导听众,让他们最终为“我”鼓掌的?请作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对故事情节的把握,需先理清文章思路,然后作答。文章分别从“故意沉默”“编造幸福”“心理激将”三个情节展开叙述,第11~14段,主要写的是“我”故意沉默不说话,来达到使听众安静的效果;第15~20段,则是编造了自己狱中的幸福和秘密,造成听众心里的愤恨不平;第21~26段,用语言激怒听众,最终赢得掌声。
【答案】 ①上台之后,“我”沉默不语,引发听众的好奇心,求“我”开口讲话。②听众安静下来之后,“我”编造在牢里的幸福生活,激起听众的嫉妒心。③在听众将信将疑之时,“我”主动请求听众嘘自己下台,激起听众的愤恨之心,听众反而鼓掌。
13.小说的结尾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对文章结尾的分析应结合小说的人物、情节、主旨及表达效果等多角度分析。人物方面,结尾主人公获得自由,并且是唯一的一个,说明主人公的智商很高;情节上,主人公是众多犯人中唯一一个获得自由的人,与其他犯人的命运形成对比,突出了主人公的形象;主旨(思想内容)上,深化了主题,暗扣了题目“凭什么让你很幸福”,表达了对人性丑陋的批判;效果上,文章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引起读者的深思。
【答案】 ①情节结构上,这个结局与前面主人公的精心准备紧密照应,又与其他犯人的命运形成对比;②人物形象上,主人公获得自由的结局恰恰印证了主人公的智慧,人物形象更加丰满;③艺术效果上,这个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引发了读者的深层次思考;④思想内容上,有利于揭示人性丑陋的一面,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人性的追求,深化了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