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课 干将莫邪 (课件+练习+音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8课 干将莫邪 (课件+练习+音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1-14 11:25:23

文档简介

《干将莫邪》练习
一、基础巩固
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使相之 
(2)比后壮 
(3)但睹堂前松柱下石低之上 
(4)购之千金 
(5)入山行歌 
(6)儿闻之,亡去 
(7)不负子也 
(8)当于汤镬煮之 
(9)王如其言 
(10)愿王自往临视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王大怒,使相之。
译文:
(2)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
译文:
(3)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
译文:
(4)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踬目大怒。
译文:
3. 下列语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闻王/购子头/千金
B.儿/闻之,亡去,入/山行/歌
C.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
D.客/亦自拟/己头
4. 与“王即购之千金”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
A.吾干将、莫邪子也
B.困于心,衡于虑
C.为子报之
D.夫战,勇气也
5. 填空。
《干将莫邪》选自《     》,作者   ,   (朝代)史学家、文学家。
6. 请根据课文内容概括“客”的形象。
7. 文章的结尾虽然是正义战胜了残暴,但却让人高兴不起来,故事充满了血腥杀戮。我们当代社会能否路见不平,就拔刀相助?www.21-cn-jy.com
二、能力提升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4题。
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①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②人畏鬼,而越人信。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选自《吕氏春秋》)
【注】①寝之丘:含有陵墓之意。②荆:楚国的别称。③(jī):迷信鬼神和灾祥。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孙叔敖疾 
(2)王数封我矣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
译文:
(2)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
译文:
3.孙叔敖之子“请寝之丘”为封地,“至今不失”的原因是什么?
4.“孙叔敖之知”表现在哪两件事上?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干将莫邪》答案
一、1. (1)仔细察看 (2)及,等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 (3)看见 (4)重赏捉拿 (5)从事 (6)逃 (7)辜负,对不起 (8)热水,开水 (9)按照,依照 (10)靠近21教育网
2. (1)楚王大怒,派人仔细察看他带来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剑。(2)你年纪轻轻,为什么哭得如此悲伤呀?(3)(赤)马上自杀,两手捧着头和剑送到侠客面前,(死后)直立不动。(4)(赤的)头煮了三天三夜都没烂,(并)从开水里跳出来,瞪着眼睛十分生气。21cnjy.com
3. 选B。B项朗 读停顿应为:儿/闻之,亡去,入山/行歌。
4. 选B。例句和B句是倒装句。A是判断句;C是省略句;D是判断句。
5. 搜神记 干宝 东晋
6. 神秘、武艺高强、胆量超人、不畏强权、信守承诺的游侠。
7. 示例:现在是法制社会,不能以杀代罚,而应增强法律意识,依法办事。
二、1. (1)生病(或:生重病) (2)多次(或:屡次)
2. (1)这个地方的土地贫瘠,而且地名十分凶险。
(2)孙叔敖的智慧,在于知道不把世俗利益看作利益。
3. 因为“荆人畏鬼,而越人信”,选择地名不吉的封地就不会被楚人越人惦记抢夺。(或: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21·cn·jy·com
4. 楚王多次封赏他,他却不受;让儿子不受 ( http: / / www.21cnjy.com )利地,而“请寝之丘”。让我们明白了:做人不可贪心不足(或:做事要有远见;吃亏是福;别人看不上的东西才能长久保有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6张PPT)
《干将莫邪》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28课
激趣导入
君子之交淡如水,丈夫行事多无悔。三尺长剑提在手,白发一样杀强贼。
侠客之道
激趣导入
干将莫邪
认识作者
干宝:生卒年不详。东晋史学家、文学家。字令升。新蔡(今河南新蔡)人。平生著作很多。有《周易注》、《周官注》、《春秋左氏义外传》、《晋纪》、《搜神记》等。所撰《搜神记》,是魏晋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原书20卷,已佚,今传本为后人辑录。
了解作品
关于《搜神记》
志怪小说集。东晋干宝作。用笔记体写成。20卷。原本已佚,今本从《法苑珠林》、《太平御览》各书中辑录而成。内存志怪故事454条。内容多为神怪异闻,其中也保存了一些优秀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一般篇幅不长,情节简单,但人物形象鲜明。它对唐代传奇和俗文学的发展,有直接影响。
检查预习
读准字音
干将( )( ) 莫邪( )
重身( ) 使相之( )
自刎( ) 汤镬( )
踬目( ) 仆( )
踔出( )
gān
jiāng

chóng
xiàng
wěn
huò
zhì

chuō
初读感知
听读课文,注意停顿
停顿: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
愿王/自往临/视之
初读感知
翻译指导
第一段
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欲杀之。剑有雌雄。其妻重身当产。夫语妻曰:“吾为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往必杀我。汝若生子是男,大,告之日:‘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王大怒,使相之。剑有二,一雄一雌,雌来雄不来。王怒,即杀之。
为:给 乃:才 语:告诉 大:长大后
将:带着使:派人 相:仔细观察
初读感知
第二段
翻译指导
莫邪子名赤,比后壮,乃问其母曰:“吾父所在?”母曰:“汝父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杀之。去时嘱我:‘语汝子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子出户南望,不见有山,但睹堂前松柱下石低之上。即以斧破其背,得剑,日夜思欲报楚王。
比:等到 乃:就 所:哪里,什么地方 去:离开
南:向南 睹:看见
初读感知
第三段
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言欲报仇。王即购之千金。儿闻之,亡去,入山行歌。客有逢者,谓:“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曰:“吾干将莫邪子也,楚王杀吾父,吾欲报之。”客曰:“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儿曰:“幸甚!”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客曰:“不负子也。”于是尸乃仆。
购:重赏 亡:逃亡 行歌:边走边哭唱
负:辜负 仆:倒下
翻译指导
初读感知
第四段
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踬目大怒。客曰:“此儿头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王即临之。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坠汤中。三首俱烂,不可识别。乃分其汤肉葬之。
汤镬:开水锅 踔:跳 踬目:瞪眼 临:靠近
是:这样
翻译指导
文言积累
即将雌剑往见楚王。 古义:带着
今义:将要
王如其言 古义:按照,依照。
今义:如果,假如。
客以剑拟王 古义:比 画,用兵器作杀人的样子。
今义:设计;打算;模仿;相比等。
王即购之千金 古义:重赏捉拿
今义:买
当于汤镬煮之 古义:热水,开水。
今义: 煮食物的汁水
1.古今异义
即 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就)
王怒,即杀之(立即,马上)
乃 三年乃成(才)
此乃勇士头也(是)
乃分其汤肉葬之(于是,就)
当 其妻重身当产(将)
当于汤镬煮之(应当)
文言积累
2.一词多义
子 汝若生子是男(孩子,名词)
子年少(你,代词)
之 欲杀之(指铸剑者,代词)
但睹堂前松柱下石低之上(的,助词)
哭之甚悲(得,助词)
入山行歌(“歌”,名词用作动词,唱。)
日夜思欲报楚王(日夜:名词做状语;在白天黑夜。)
大,告之(形容词,作动词,长大)
于中子出户南望(名词作状语,向南)
省略句:日夜思欲报楚王(“日”前省略主语“子”)
判断句:吾干将,莫邪子 也(“…也”表判断)
倒装句:幸甚!(状语后置句,应为“甚幸”)
3.词类活用
4.文言句式
文言积累
整体梳理
1、本文的情节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应该是什么?
复仇
干将铸剑,为王所杀 —— 开端
子赤取剑,欲报父仇 —— 发展
山中遇客,以命相托 —— 高潮
客设计谋,智杀楚王 —— 结局
2、课文围绕这两字展开了怎样的故事情节?
干将因为什么被楚王所杀 在向楚王献剑之前是怎样向妻子交代的
赤长大后做了什么 他想要干什么
赤在哪里 是怎样遇到客的 客是怎样允诺替赤为父报仇的 之后赤又是怎样做的
客设了怎样的计谋杀死楚王的 客杀死楚王后又怎样做的 故事的结局是什么
整体梳理
根据故事情节复述故事
提示
整体梳理
复仇
谁能来说说情节结构
干将铸剑 为王所杀
子赤取剑 欲报父仇
山中遇客 以命相托
客设计谋 智杀楚王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人物赏析
干将
说说文章这几个人的形象?
是一个铸剑技艺高超、聪明勇敢的艺人。
人物赏析
楚王
是一个暴躁野蛮、凶残多疑、愚昧粗心的君王。
人物赏析
是一个报仇意志坚决、至死不渝去复仇的少年。
是一个见义勇为,重承诺、轻生死,智勇双全,有着侠义心肠的英雄。


赏析写作
谁来说说本文的写作特点?
想象奇特
表现在:
干将莫邪之子以双手持头与剑交与“客”,他的头在镬中跃出,犹“瞋目大怒”。更激射出震撼人心的力量。
合作研讨
将、莫邪的儿子赤不惜生命为父报仇,“客”也不负诺言,以身殉义。他们的行为该如何看待?
——赤舍弃自己的生命为父报仇的行为,现在看来有点迂。但自古提倡孝义为先,讲究“百行孝为先”,因此赤的行为在当时是孝的典范。但现在我们应当辨证的对待“孝”,弃其糟粕,取其精华。
——由于当时暴君横行,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官逼民反,因此除暴安良、杀富济贫的英雄层出不穷,更何况这么一个欲为父报仇的孝子,“客”当然义不容辞,担当了如此重任。
拓展延伸
成语含义——干将莫邪:
干将莫邪的故事是一个神奇的传说。后来,干将、莫邪成为利器的代称,他们化为一对锋利无比的宝剑,成为许多武侠大师笔下的利器,演绎了许多恩爱情仇的江湖故事。干将莫邪那种为了事业不惜生命的精神将永传后世。
归纳总结
中心思想
课文叙述了楚国巧匠干将莫邪为楚王铸剑,剑成反而被杀,其子赤长大后托客报父仇的悲壮故事,表现了人民对于残暴统治者的强烈的复仇精神,讴歌古代劳动人民敢于抗暴,誓死不屈的精神。
作业布置
阅读鲁迅先生《故事新编》中的《铸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