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质量检测一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基础积累(共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阡陌(qiān)
提防(dī)
忖度(cùn)
埋怨(mán)
B.缜密(zhēn)
伺候(cì)
谛听(dī)
规矩(ju)
C.憔悴(qiáo)
金钏(chuān)
经忏(chàn)
玉醅(pēi)
D.枭雄(xiāo)
戕害(qiānɡ)
蟊贼(máo)
山鹬(yù)
解析:A项,“忖”应读cǔn;B项,“缜”应读zhěn,“谛”应读dì;C项,“钏”应读chuàn。
答案:D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忤逆 面面相觑 浣纱 伶牙利齿
B.嗟怨 衔冤负曲 罪愆 苌弘化碧
C.寒喧 古陌荒阡 贤惠 繁文缛节
D.昧心 阿谀献媚 嗣位 自投罗网
解析:A项,利—俐;B项,曲—屈;C项,喧—暄。
答案:D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古代戏曲的语言很有特色,鉴赏时要注意在了解剧情的基础上进行________。
②《窦娥冤》被誉为世界悲剧的“千古绝唱”,被认为是悲剧抒情艺术的________。
③戏剧艺术是情感的艺术,因此鉴赏它________要理解戏剧语言的语意,更要体会其情味。
A.品味 典型 不是
B.品味 典范 不仅
C.品位 典范 不是
D.品位 典型 不仅
解析:“品位”指档次、格调;“品味”是体会、鉴赏的意思。根据句意,①应选“品味”。即可排除C、D两项。③是表示递进关系的,要选择“不仅”。
答案:B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
A.《百家讲坛》推出的“齐白石”节目,使齐白石再度受到关注、热议,相信今年的市场上齐白石作品一定会炙手可热。
B.周公馆里发生的一切,对鲁侍萍来说,宛如南柯一梦,她决定带女儿离开这里,离开这让她伤心和怨恨的鬼地方。
C.根据家庭整体装饰风格及个人文化喜好,选择一款软木墙板装饰墙面或做主题墙必使主人品位提升,居室蓬荜生辉。
D.大地震发生后,广大解放军战士日夜奋战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有些战士连续几天几夜不睡觉,尽管奄奄一息,仍不下火线。
解析:B项,“南柯一梦”指一场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A项,“炙手可热”是贬义词,手一挨近就觉得热得烫人。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不恰当。C项,“蓬荜生辉”用于称谢别人到自己家中,或称谢别人的字画送到自己家里。不恰当。D项,“奄奄一息”,形容气息微弱,接近死亡。不恰当。
答案:B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有的人看够了城市的繁华,喜欢到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去游玩,但这是有风险的,近年来已经发生了多次背包客被困野山的案情。
B.他家离铁路不远,小时候常常去看火车玩儿,火车每当鸣着汽笛从他身边飞驰而过时,他就很兴奋,觉得自己也被赋予了一种力量。
C.新“旅游法”的颁布实施,让很多旅行社必须面对新规定带来的各种新问题,不少旅行社正从过去拼价格向未来拼服务转型的阵痛。
D.哈大高铁施行新的运行计划后,哈尔滨至北京、上海等地的部分列车也将进一步压缩运行时间,为广大旅客快捷出行提供更多选择。
解析:A项,搭配不当,“发生……案情”不搭配,可将“案情”改为“事情”。B项,语序不当,“火车每当……他就很兴奋”中途易辙,可以将这里的“火车”放到“每当”和“鸣着汽笛”之间。C项,成分残缺,“不少旅行社正从过去拼价格向未来拼服务转型的阵痛”缺谓语,可以在“不少旅行社正”后加“经历”。
答案:D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少年听雨,青年听雨,也在异乡,那是在祖国的北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柔风细雨,不是北方的个性,只有领略过北方豪雨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北方的魅力。
①忽晴忽雨,豪爽淋漓,一如北方汉子草原牧民的脾性,一如在黄土高坡上高唱信天游的陕北人 ②电闪雷鸣,狂风暴雨,铺天盖地而来,真是豪气冲天 ③骑在自行车上,大雨淋了个透,阳光很快就晒干了 ④在风沙弥漫的北方,绝没有细雨如丝,要下就是瓢泼大雨 ⑤那雨从天而下,冲刷一切,荡涤一切,忽而又雨过天晴,阳光灼灼 ⑥在北方,永远不用带伞
A.④②⑤①⑥③
B.④⑤③②⑥①
C.⑥⑤③②①④
D.②⑤④③①⑥
解析:④句承接上文“北方”。②句具体写“瓢泼大雨”。⑤句写“瓢泼大雨”的作用和北方“雨晴”的变化特点。①句用“忽晴忽雨”回应上文。⑥句、③句续写“雨”“晴”变化的特点。③句解释⑥句。
答案:A
二、阅读鉴赏(57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9分,每小题3分)
中西戏剧悲喜差异及其成因
饶芃子
中西戏剧结构最明显的差异体现在悲剧的创作上。西方的悲、喜剧是泾渭分明的,悲则一悲到底,喜则皆大欢喜;而中国戏曲则难分难解,忽悲忽喜,喜乐相间,纵使是大悲的戏,最后也总得带点团圆的色彩才收场,显得迂回曲折。一部堪称杰作的《牡丹亭》,评论家在它“悲剧乎?喜剧乎”的问题面前莫衷一是,无可奈何,致使它既不为《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所收,亦不为《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所容,因为全剧表现了一种深刻的悲剧精神,但又自始至终洋溢着喜剧的气氛。这不仅体现在结局上,且体现于全剧,体现在悲剧主人公身上。这不得不令以西方戏剧理论作为衡量中国戏剧标准的评论家头痛。
不把悲、喜绝对化,这是中国人辩证思维方式在文艺创作上的表现。我国古代的朴素辩证法思想相当丰富。商周时《易经》就提出了阴阳交感产生万物的思想。以后,在哲学上、美学上、文学上,这种相对的概念成对成对地层出不穷:刚柔、虚实、动静、通变、偏正、收放、抑扬、疾徐、哀乐、心物、形神、文质……《老子·二章》曰:“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在中国人的思维意识中,这些相对立的范畴是相济相和的。所以古代艺术极强调形式结构的奇正相间、收放相间、虚实相间、起伏相间、疏密相间、曲直相间、动静相间……以达到一种“中和”之美。戏剧悲喜相间结构正是这一参差变化的结构规律的具体体现。
从艺术传统看,中国古典戏曲比西方戏剧更具娱乐性和消遣性,它源于民间,必然要满足平民百姓消闲娱乐的需要。来看戏的人不是来听取一番关于人生、人性的剖析和哲理,更多是来“图个乐子”,且大多数戏剧是在逢年过节、喜庆吉日、迎神赛会时演出的,如若一悲到底,人们难以接受,所以总得来点科诨杂耍,甚至在跌宕曲折的悲、欢、离之后,如不能真“合”,也常常以幻想的形象来个“合”的结局,以求获得情感心理平衡。
西方的悲剧极少亮色的结尾(当然有例外,如《熙德》),就是莎士比亚的悲剧也都是在血淋淋的惨状中拉上幕布的。而中国则不然(当然也非全部,但却是主导的)。赵氏孤儿大仇得报;赵玉娘夫妻团圆,一门旌奖;白蛇、许仙最终皆得正果;窦娥沉冤昭雪,冤魂得到慰藉;娇娘、申纯亦化作鸳鸯长相厮守,等等。反正大悲带小喜,小喜带大悲,悲中夹喜,喜中寓悲,已成为中国人的一种审美心理定式。
中国文学与政治道德伦理的关系极其密切,一切以是否“有补于世”为准绳。在真、善、美中,西方强调的是真与美的结合,而中国强调的是“美善相乐”,即把道德境界与审美境界合一,达到“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社会政治效果,追求尽善尽美。西方则强调文艺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摹仿、再现和反映,注重艺术的认识作用,在文学作品中对人生进行探索。所以,在西方,“戏剧艺术就在于把现实搬上舞台”,而“戏剧作品是一种模拟,说得确切些,它是人类行为的肖像;肖像越与原形相像,它便越完美,这是不容置疑的”。而我们却把戏曲当作“药人寿世之方,救苦弭灾之药”。在戏剧的审美过程中,中国人是爱憎强烈、倾向鲜明的,他们不仅要欣赏一个故事,还要知道作者的评价和感受,而不像西方那样,作者愈隐藏愈好。所以,中国戏曲并不注重刻画复杂的性格,更不会无所褒贬,戏剧冲突也多是美与恶、忠与奸、正与邪的正反两面的斗争,安排一个惩恶扬善的结局,意在说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明有王法,暗有鬼神”“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告诫人们要在现世做个好人。
7.下面对中国戏剧特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中国戏曲结构迂回曲折,纵使是大悲的戏,最后也总得带点团圆的色彩才收场。
B.中国古典戏曲更多是“图个乐子”,所以没有关于人生、人性的剖析和哲理。
C.中国的古典戏曲无论是在结构上还是在思想上,都有一种“中和”之美。
D.中国的戏曲安排一个大团圆的结局,意在说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告诫人们要在现世做个好人。
解析:B项,与西方戏剧相比,中国古典戏剧显得更具有娱乐性和消遣性,但并非“没有关于人生、人性的剖析和哲理”。
答案:B
8.对中国戏剧特点形成的原因,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中国戏剧悲喜相间结构是中国人辩证思维方式在文艺创作上的具体体现。
B.因为中国古典戏曲大多数是在逢年过节、喜庆吉日、迎神赛会时演出的,所以如若一悲到底,人们难以接受。
C.中国人的审美心理定式是中国戏曲悲中夹喜、喜中寓悲,最后以大团圆收场的主要原因。
D.中国文学与政治道德伦理的关系极其密切,所以,中国的戏曲要达到“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社会政治效果。
解析:C项,这些特点是中国人审美心理定式,是否是“中国戏曲悲中夹喜、喜中寓悲,最后以大团圆收场的主要原因”,文中未明确体现。
答案:C
9.下面对中西方戏剧差异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西方的悲、喜剧是泾渭分明的,悲则一悲到底,喜则皆大欢喜;而中国戏曲则难分难解,忽悲忽喜,喜乐相间。
B.中国古典戏曲源于民间,要满足平民百姓消闲娱乐的需要,因此,有娱乐性和消遣性的特点,西方戏剧则不然。
C.西方的悲剧极少亮色的结尾,中国悲剧则是大悲带小喜,小喜带大悲,悲中夹喜,喜中寓悲。
D.西方戏剧强调的是真与美的结合,强调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摹仿、再现和反映。
解析:B项,西方的戏剧也并非没有“娱乐性”和“消遣性”。
答案:B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24分)
泰坦尼克号(节选)
彼得·斯通
外景 海洋
杰克和罗斯在眨眼的星星下漂浮。海水像玻璃,只有细微的起伏波动。罗斯确实能看到大海这面镜子上星星的反光。
杰克拧干她那件长大衣的水,把它紧紧塞在她双腿周围。他揉她的双臂。黑暗中他的脸呈灰白色。他们周边的黑暗中传来微弱的呻吟声。
罗 斯 愈来愈安静了。
杰 克 再等几分钟,他们需要一点儿时间去安排妥救生艇。
罗斯一动不动,只凝视天空。她知道真相。不会有什么救生艇了。她看见杰克背后的官员怀尔德已经停止不动了。他缩在他的救生衣里,像是睡着了。他已经冻死了。
杰 克 我不了解你,可是我打算用强硬的措辞写一封信给白星条航运公司讲清这全部事件。
罗 斯 我爱你,杰克。
他拿起她的手。
杰 克 不……不要告别,罗斯。你别放弃,不能放弃。
罗 斯 我太冷了。
杰 克 你会摆脱困境的……你会活下去,你会生儿育女,看着他们长大成人,你会成为老太太后才死在暖和的床上。不是这儿,不是今天晚上。明白我说的话吗?
罗 斯 我感觉不到自己的身体。
杰 克 罗斯,听我说,听着。赢得那张船票是我有生以来遇到过的最好的事。
杰克说话已经没有力气了。
杰 克 船票把我带到你面前。我感激不尽,罗斯。我感激不尽。
他的声音由于冷而发颤,寒气进入心肺了。
杰 克 你必须赏给我这个面子……答应我,你要活下去……你永远不会放弃……无论发生什么事……无论怎样没希望……现在答应我,永远遵守诺言。
罗 斯 我答应。
杰 克 永远不放弃。
罗 斯 我保证。我永远不放弃,杰克。我永远不放弃。
她抓住他的手,他们头靠头地躺着,现在安静下来了,只有海水的拍击声。
10.罗斯说:“愈来愈安静了。”请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解释这句话的真正含意。(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她知道真相。不会有什么救生艇了。
11.罗斯说:“我爱你,杰克。”这句话有其丰富的言外之意,请写出来,并说明理由。(6分)
言外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言外之意:我快不行了,永别了,杰克,让我们死在一起吧。
理由:杰克接着说:“不……不要告别,罗斯。你别放弃,不能放弃。”罗斯说:“我太冷了。”“我感觉不到自己的身体。”
12.这个节选是男女主人公诀别时的对话,仔细阅读,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8分)
(1)面对死亡,男女主人公表现了怎样的态度?(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杰克自始至终没有说:“我爱你,罗斯”,但自始至终都在表达着对罗斯的忠贞的爱,他是以什么方式表达的?罗斯又是以怎样的态度来接受杰克的爱的?(各用一句话回答)(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他们没有畏惧死亡,而是坦然面对,表达了忠贞不渝的爱情,并以爱的力量来激励对方活下去。
(2)杰克以美好的生活祝愿表达对罗斯的爱。罗斯以坚定地活下去的许诺来接受杰克的爱。
13.请选用文中的一个短语,给这一选段拟一个恰当的标题。(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永远不放弃
(三)阅读下面戏剧选段,完成14~17题。(24分)
日 出(节选)
曹 禺
剧情简介:四幕话剧《日出》以都市生活为背景,以交际花陈白露的活动为线索,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本文节选的是李石清和潘月亭在第二幕中明争暗斗的一场戏。
(潘月亭由中门进。)
潘月亭 石清!你回来了。
李石清 (恭谨地)早来了。我听说您正跟报馆的人谈天,所以没敢叫人请您去。报馆有什么特别关于时局的消息吗?
潘月亭 你不用管,叫你买的公债都买好了吗?
李石清 买了,一共二百万,本月份。
潘月亭 买了之后,情形怎么样?
李石清 我怕不太好。外面有谣言,市面很紧,行市只往下落,有公债的都抛出,可是您反而——
潘月亭 我反而买进。
李石清 (表示殷勤)经理,平常做存货没什么大风险,可现在情形特别,行市一个劲儿往下跌。要是平定一点,行市还有翻回来的那一天,那您就大赚了。不过这可是由不得我们的事。
潘月亭 (拿吕宋烟)你怎么知道谣言一定可靠?
李石清 (卑屈地笑)是,是,您说这是空气?这是空户们要买进,故意造出的空气?
潘月亭 空气不空气,我想我干公债这么多年,总可以知道一点真消息。
李石清 (讨好地)不过金八的消息最灵通,我听说他老人家一点也没有买进,并且——
潘月亭 (不愉快)石清先生,一个人顶好自己管自己的事,在行里,叫你做的你做,不叫你做的就少多事,少问。这是行里做事的规矩。
李石清 (被这样顶撞,自然不悦,但极力压制着自己)是,经理,我不过是说说,跟您提个醒。
潘月亭 银行里面的事情,不是说说讲讲的事,并且我用不着你提醒。
李石清 是,经理。
潘月亭 你到金八爷那儿去了吗?
李石清 去过了。我跟他提过这回盖大丰大楼的事情。他说银行现在怎么会有钱盖房子?后来他又讲市面太坏,地价落,他说这楼既然刚盖,最好立刻停工。
潘月亭 你没说这房子已经订了合同,定款已经付了吗?
李石清 我自然说了,我说包给一个外国公司,钱决不能退,所以金八爷在银行的存款一时实在周转不过来,请缓一两天提。
潘月亭 他怎么样?
李石清 他想了想,他说“再看吧”,看神气仿佛还免不了有变故。
潘月亭 这个流氓!一点交情也不讲!
李石清 (偷看他)哦,他还问我现在银行所有的房地产是不是已经都抵押出去了。
潘月亭 怎么,他会问你这些事情?
李石清 是,我也奇怪呢,可是我也没怎么说。
潘月亭 你对他说什么?
李石清 我说银行的房地产并没有抵押出去。(停一下。又偷看潘的脸,胆子大起来)固然我知道银行的产业早已全部押给别人了。
潘月亭 (愣住)你——谁跟你说押给人了?
李石清 (抬起头)经理,您不是在前几个月把最后的一片房产都给押出去了吗?
潘月亭 笑话。这是谁说的?
李石清 经理,您不是全部都押给友华公司了吗?
潘月亭 哦,哦,(走了两步)哦,石清,你从哪儿得来这个消息?(坐下)怎么,这件事会有人知道吗?
李石清 (明白已抓住了潘月亭的短处)您放心,放心,没有人知道。就是我自己看见您签字的合同。
潘月亭 你在哪儿看见这个合同?
李石清 在您的抽屉里。
潘月亭 你怎么敢——
李石清 不瞒您说,(狞笑)因为我在行里觉得很奇怪,经理忽而又是盖大楼,又是买公债的,我就有一天趁您见客的那一会工夫,开了您的抽屉看看。(笑)可是,我知道我这一举动是有点多事。
潘月亭 (呆了半天)石清,不不——这不算什么。不算多事。(不安地笑着)互相监督也是好的。你请坐,你请坐,我们可以谈谈。
李石清 经理。您何必这么客气?
潘月亭 不,你坐坐,不要再拘束了。(坐下)你既然知道了这件事,你自然明白这件事的秘密性,这决不可泄露出去。
李石清 是,我知道最近银行大宗提款的不算少。
潘月亭 好了,我们是一个船上的人啦。我们应该互相帮助,团结起来。这些日子关于银行的谣言很多,他们都疑惑行里的准备金不够的。
李石清 (故意再顶一句)的的确确行里准备金不足,而且有点周转不灵。金八爷这次提款不就是个例子吗?
潘月亭 (不安地)可是,石清——
李石清 (抢一句)可是,经理,自从您宣布银行赚了钱,把银行又要盖大楼的计划宣布出去,大家提款的又平稳了些。
潘月亭 你很聪明,你明白我的用意。所以大楼必须盖,哪一天盖齐不管他,这一期的建筑费拿得出去,那就是银行准备金充足,是巩固的。
李石清 然而不赚钱,行里的人是知道的。
潘月亭 所以抵押房产,同金八提款这两个消息千万不要让人知道。
李石清 我自然会小心,伺候经理我一向谨慎,这件事我不会做错的。
潘月亭 这一次公债只要买得顺当,我们就可以平平安安地度过去。这关度过去,你这点功劳我要充分酬报的。
李石清 我总是为经理服务的。呃,呃,最近我听说襄理张先生要调到旁的地方去?
潘月亭 (沉吟)是,襄理,——是啊,只要你不嫌地位小,那件事我总可以帮忙。
李石清 谢谢,谢谢,经理,您放心,我总是尽我的全力为您做事。
潘月亭 好,好。
……(潘下)
14.文中句“可是我也没怎么说”,能否换成“可是我也没说什么”?为什么?(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能换。
(1)“可是我也没说什么”表明我什么也没说,“可是我也没怎么说”意思是我也说了一些事。
(2)“可是我也没怎么说”引起了潘月亭对李石清的追问,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15.潘月亭、李石清二人说话的态度、语气前后变化极大,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当李石清说出了他趁潘月亭不在,打开了潘的抽屉,偷看了潘月亭把最后的一片房产都押给友华公司签字的合同,知道了银行的准备金不足之后,潘月亭怕李石清将这一秘密暴露出去,而李石清又想借此谋得升迁,于是二人说话的态度、语气前后都发生了极大变化。
16.请逐一分析下面三处舞台说明所揭示的人物心理。(6分)
①李(故意再顶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潘(不安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潘(沉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有意再抛出事实,向潘施加压力,逼其就范,以便谋得升迁。②秘密被揭穿,惊恐,想对策。③对手下人乘机要挟谋利有些意外,眼下先稳住对方,有机会再除去他。
17.请简要分析潘月亭、李石清的性格特征。(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潘:狡诈奸猾、投机钻营、唯利是图。
李:卑鄙阴险,别有用心。
三、创新语用(15分)
18.将下列语段改写为句式整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可调整个别词语和句子的顺序,但不得改变句子原意。(5分)
我喜欢自然风光,还喜欢生活中的故事,情节曲折的小说更让我喜爱,也喜欢大自然的音响,富于魅力的风光摄影更让我着迷,当然,那美妙动听的音乐尤其让我陶醉。
改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喜欢自然风光,更喜爱富于魅力的风光摄影;我喜欢大自然的音响,更喜爱美妙动听的音乐;我喜欢生活中的故事,更喜爱情节曲折的小说。
19.仿照句子,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要求:句式相同,字数可稍有不同。(4分)
到了丹麦,才知道写个童话可以不打草稿;
到了希腊,才知道迷人的地方其实是个破庙;
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到了巴西,才知道不懂得足球会被人嘲笑;
到了奥地利,才知道流浪汉也都有音乐细胞。
答案:(示例)(到了)埃及 才知道金字塔竟会如此奇妙 (到了)印度 才知道千头牛也能占据交通要道
20.仔细欣赏下面这幅漫画,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1)请介绍这幅漫画的主要内容。(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了这幅漫画,你有何感受?请写一段话表达自己的看法。(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漫画表现了一个人的四个阶段。阶段一,他右手提着一个小礼品盒往前走;阶段二,他右手夹着一个稍大的礼品盒往前走;阶段三,他右手托着一个很大的礼品盒往前走;阶段四,他右手举着一个更大的炸药包往前走。
(2)俗话说得好:“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其实,为官也是如此,小的贪欲往往能够引起自己的物欲膨胀,最后就会变成炸弹,随时都会引爆。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戒贪欲是保持自己良好节操的灵丹妙药。
四、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人生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但当你回头的时候,你能否找到自己的脚印呢?也许很难。你会发现,当你在没有人走过的地方,甚至是在泥泞之中行走时,才会留下深深的脚印,成功亦如此。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行文的关键是读懂材料、理解材料内涵。
审题时首先应理解材料的意思及主旨,把握好命题的方向。材料有三层意思,分别围绕怎样才能留下深深的“脚印”展开。理解材料主旨须挖掘“泥泞”“脚印”等词语的象征意义,领会关键词句的意旨,从而把握其中的哲理。
材料末句画龙点睛,对整个材料做了拓展、升华,点明了主旨:常常走老路,尽管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但未必会有所收获;只有敢闯新路、创新求变、在艰难困苦中锐意进取,才会不断取得成功。审题时可将其作为突破口,为思维提供明确的导向,打开行文思路。
写作时要努力突出特色和亮点,或以理性感悟表达新时代青年对社会和人类发展、个人奋斗的深刻思考,展示积极上进的人生风貌;或以感性情怀抒发对奋斗的人生、对积极的精神和正气人格的热情讴歌。总之,热情奔放的青春岁月、勇往直前的奋斗历程、实现自我理想、吹响人生号角等均为作文出彩之处。
[参考例文]
在夜的缝隙里看见生活
在黑夜里前行/生活依然灿烂如光/在泥泞中前进/生活依然有滋有味
——题记
渴望拥有阳光,期盼黎明时分,等待那一抹彩霞,却不知阳光的恩赐仅限于黑夜的来临,成功的背后是无尽的付出。
“山中音乐梦,脚下风景无限。”刘伟用双脚诠释了成功之道。
命运对他很不公平,一场意外的变故使他失去了双臂,但是他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从此游泳池中多了一个特别的人。他每天锻炼,要比别人多付出百倍的努力,终于有一天,失去双臂的他,站在了高高的领奖台上。看着他脸上洋溢的笑容,观众十分欣慰。然而,命运总是捉弄人,因为过度劳累,他患病了,从此再也不能下水,对于将游泳视为生命的他无疑是巨大的打击。但是,他依然没有放弃,仍然和命运做坚决的斗争。
挫折愈发激起了他的斗志,他转而将目标对准了音乐,用脚弹琴是他唯一的选择。很多人发出了哀叹:这根本不可能。但刘伟却用事实阐释了“我能行,只要努力没有什么做不到”。
从此,家中多了一架特别的琴,他勤奋练习,克服用脚弹琴的种种困难,多次从琴上摔下来,但他依然坚持,最终实现了音乐梦。
刘伟向我们诠释了成功路上那些坚实的脚印。这些成功的脚印会深深烙在我们记忆里,永不会随时间而风化。
面对高考,我们一直坚持圆梦的理想。高中漫长而艰辛的历程满载着我们的梦想,而梦想的背后却是数不清的泪水和汗水。高中校园里,每一个地方,都见证着我们趟过泥泞时洒落的滴滴汗水;每一个角落,都遗留着我们从失败中奋起的艰辛和苦难;每一个片断,都记录着我们与坎坷徒手交战的勇敢与顽强……
日日夜夜,我们完全将自己交给了学习,交给了梦想,交给了奋战……每天的生活都按分秒去计算,这样的生活因为艰辛而甜蜜,我们不曾忘记。
因为,每时每刻,内心始终有一个声音在呼喊、召唤、鼓舞。行走于黑夜里,那美好的生活在前方等待,既然选择了地平线,留给自己的只能是孑孓孤行,但注定一切与悔恨无缘!
做别人不能做的事,让自己的脚印深深地烙刻在记忆深处,任凭岁月去回味,才能让自己站在梦想之巅,成功终究会属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