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雷 雨
那个夏天,烦躁多事,酷热会逼走人的理智,人们会时常身不由己地,要回归原始的野蛮的路,那里流着血,不是恨便是爱,不是爱便是恨。一切都容易走向极端,要如电如雷地轰轰地烧一场,中间不容有一条折中的路。
这就是《雷雨》。《雷雨》犹如一场狂风暴雨,震惊了当时的剧坛,从此以后,我国有了可与世界优秀剧本相媲美的话剧。
美字体
庭
院
深
深
锁
情
仇
,
雷
雨
阵
阵
了
恩
怨
。
赏美文
纠葛难休情与仇——《雷雨》读后感总有一种感情,会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段经历,会让我们心潮澎湃。然而一个故事,一个注定没有结局的故事,它所包含的爱恨情仇与纠葛,却让所有人的心为之一颤。高大的院墙,厚厚的铁门,紧紧地锁住了一个家庭的悲哀,锁
住了难以言说的秘密,门里门外,徘徊着两代人感情的纠葛,游走着两个家庭不断的恩怨。三十年的悲哀,三十年的爱恨,三十年的惶惶不安,三十年的痛苦煎熬,就这样命运又让他们相遇,这一切后果,便尘埃落定。一段本不该有的感情,却让它在深宅大院中悄悄滋长。长子与继母,该有着怎样一段不为人知的秘密?是爱情?是悲情?尽管历尽艰辛与波折,却仍旧在感情的漩涡中苦苦挣扎。后母摆脱不了的命运,继子摆脱不了的继母的纠缠,就这样,仇恨在悄悄地蔓延。郁闷,死气沉沉的房间里所有的人都有一段或喜或悲的往事。只有他——周冲,仍旧怀着一颗充满阳光与活力的心。他不会钩心斗角,他不懂尔虞我诈,他没有恩怨,唯一的是他深深喜欢着那个在自己心里清纯、善良的女佣——四凤,他只知道爱情没有界限,他只是单纯地爱,没有一点瑕疵。阳光照不进偌大的厅堂,可他的心里却很温暖。日子在一点一点地流逝,而周公馆,鲁家,所有的人心里都有什么在潜滋暗长着。他们本该是兄妹,却不明情由而种下了最终的苦果,命运折磨毁坏了两个无知的孩子。纵使情意绵绵,却只能泪眼望穿;纵使柔肠百转,却只换得撕心裂肺的呼唤。哭天喊地的埋怨,再大的雷雨也冲不掉这铁证的事实。不经意的相遇,一切依旧,而过去的甜言蜜语和幸福时光,都在三十年间悄悄发霉变质了。他们不再期待比翼齐飞,不再渴望情意深长,时光已经将记忆打磨得黯淡无光。此时,他们有的只是彼此的怨恨与提防。岁月的尘土风霜,消磨了侍萍的容貌,她不再美丽,不再年轻,她变得连曾经朝夕相处的周朴园也无法辨认,悲哀与心痛渐渐地生长,并蔓延、蔓延……一段凄惨的感情,两代的悲情,两个封建的家庭,一个腐朽的社会,每天都在上演一段段悲情大戏,剧中人谁也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在那些虚伪的面具背后,呈现给我们的是爱?是恨?这无尽的纠葛悠悠,何时是个尽头?
【课内挖掘】
⊙课内素材
丰富复杂的人性世界
文中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态度,深刻地揭露出他虚伪、自私、冷酷、残忍的本性,说明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伪君子。鲁侍萍是一个下层劳动妇女,既善良温柔,又不乏坚强。她深刻认识到周朴园自私虚伪的本质,拒收周朴园的钱,表现了她对残酷现实的清醒认识;她心地的磊落及对周朴园的轻蔑和愤恨,体现了她的尊严、骨气以及对命运的抗争。
周、鲁之间的冲突具有复杂的矛盾性,既是资本家和下层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也是封建家庭的矛盾,甚至可以理解为男女之间情感的矛盾,但是从本质上看还是人性的真与伪的冲突:鲁侍萍是真,周朴园是伪;鲁侍萍是善良,周朴园是自私。只要有人,只要有生活,人性就会演绎出多彩的故事,而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则是它反复呈现的主题,让我们睁开一双慧眼,把这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运用角度]“尊严”“论人性之美”“慧眼看世界”等。
⊙运用示例
经历了三十年的艰辛与磨难的鲁侍萍用血泪告诉我们,人的尊严是:用强有力的反抗维护弱女子的自尊。
经过长期研究论证并发展了“日心说”而被教会判处火刑的布鲁诺用悲壮的人生最后一幕告诉我们,人的尊严是:智力永远不会停留在已经认识的真理,它将永远向前,走向未知的真理。
宁可舍弃师生之情,也要坚持真理的亚里士多德凝重地告诉我们,人的尊严是: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
尊严是一个人品德的基础,尊严是一种高贵的美德。尊严是大无畏的勇气和一往无前、敢于拼搏的气概,尊严是懂得自觉把个人命运和捍卫祖国荣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最幸福的人们书写的人生光辉篇章!
(节选自《尊严是什么》)
【课外运用】
雷雨·网·天地间
王 运
题记:
三十年的恩仇,两代人的纠葛。
命运如网,死死缠绕住这些网罗其间的世间凡人,天地间的残忍充盈弥漫。
他们有罪么?他们无辜么?
上帝言:“我差你们去,如同羊入虎群。”
于是曹禺笔下,诞生人间如此种种。
人物速写:
1.蘩漪:有人说她果敢阴鸷,有人说她魅惑野性,但无论世人怎样的爱恨褒贬,她却只是沉静一笑,任谁也看不到她心中那团熊熊燃烧的郁积烈火。她是周朴园的妻子,她是周冲的母亲,她是周萍的情人,一个柔弱的女子,却肩负如此的多重身份,可想而知她的撕裂与挣扎。然而,她这样的决绝却也正表明了她那“雷雨”般爆裂激荡的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蘩漪如是。
2.周萍:这是一棵柔弱的植物,随着暴风骤雨飘摇跌宕。也许它也有着细腻的根、葱郁的叶,甚至带有点淡淡清香的花,只是如此渺小得不为人知。每当看到东摇西倒的它,人们只有叹气,而它却悄悄收闭起花叶,唯有选择逃避。周萍的选择是一种自赎,岂料用以拯救他的却是另一种更大的罪恶。人生即是如此,处处充满了悖论,而诚挚的感情和真心的忏悔招致的往往只是命运的无情嘲弄。
3.周朴园:坚毅和威严是他的外貌,虚伪和冷漠却是他的内心,自以为是控制住别人命运的人,其实只是命运掌心的傀儡。暴雨的午夜,孤单的时间,这个即将失去一切的老人是否正在思念记忆中的往昔,那朵永远成为心结的逝水梅花。在这个危机四伏的家庭里,处处都是漏洞和陷阱,而愚蠢的周朴园却想当然地认为一切尽在掌握之中。愚顽得近于天真,虚伪得外强中干,在最终一切毁灭后,也只能单留下他去苦尝辛酸。
4.鲁侍萍:灰暗的雪夜,只有她身孤影单,怀抱着一个儿子,思念着另一个儿子,被情人抛弃,把母亲气死。于此之时年轻的侍萍才真正开始了她一生的悲惨。“为什么不再次去死?不,我要活!为了他们能活下去!”老天!这样的理由够不够充分、简单?侍萍的悲剧在于她是所有真相的唯一见证者。最终与儿女的别离,这位坚强的母亲承载了巨大的情感伦理双重压力,然而她还是决定由自己来承担一切罪责,只不过这个时候她的理由已然改变——“为了他们能活下去……”
5.鲁贵:窥人隐私,以求一逞——这是鲁贵的原则,也是绝大多数没有顾忌敢做坏事的人的准则,为了享乐于物欲,他们拜倒在金钱之下。那万能而至高无上的造物主,带给这世间怎样的寡廉鲜耻与奴颜婢膝!像一只老鼠一样窥探,像一条蛇一样静观,像一只猪那样贪婪。这是奴才们的生存准则,不能及时出击,只能被动遭罪。不能良心沦丧,否则自食苦果。他把一切都看得太过于物质和实在,正因如此,才有“花开花谢年年有,人过了青春不再来”的处世箴言。只是那个雷雨的夜后,同样失去了一切的他还将会有怎样的生存体验?
6.鲁大海:雷雨落下,融于川海。火山爆裂般的性格却搭配着大海的名字,这或许正是曹禺的本意,因为年轻才有希望,因此作者放了他走,逃离出这死气沉沉的大网。走得刚毅,走得决绝,走得及时而正确。大海的心中是藏着褊狭的,同一切贫苦出身的孩子一样,他的心中天生就具备反叛破坏的力量,于是他敢指着鼻子骂老板父亲,敢与大少爷哥哥还手,拒绝四凤和二少爷周冲来往,一切归结为一句话——“他是一个穷人的孩子……上学、念书,那是一个小姐的梦!”大海不信梦,他只相信贫富的差距,仇恨轻易导致褊狭。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雪茄(jiā)
暂时(zǎn)
哺育(pǔ)
混账(hùn)
B.弥补(mí)
谛听(dì)
蘩漪(yī)
窟窿(kū)
C.昧心(méi)
累赘(léi)
郁热(yù)
离间(jiàn)
D.笑靥(yè)
颤抖(zhàn)
伺候(cì)
挨打(āi)
解析:A项,“暂”应读zàn,“哺”应读bǔ;C项,“昧”应读mèi;D项,“颤”应读chàn,“挨”应读ái。
答案:B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烦燥 敲诈 憔悴 陨落
B.贤惠 交涉 寒暄 掬躬
C.蛊惑 阻挠 针砭 赡养
D.造孽 脉膊 侍候 恩怨
解析:A项,燥—躁;B项,掬—鞠;D项,膊—搏。
答案:C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我们________不提这一层。那么,我先说我的意思。
②我的眼泪早哭干了,我没有________,我有的是恨,是悔。
③《雷雨》写了周、鲁两家八个人由于血缘________和命运巧合而造成的矛盾冲突。
A.暂时 委屈 纠缠
B.暂且 委曲 纠缠
C.暂时 委曲 纠葛
D.暂且 委屈 纠葛
解析:暂时:名词,指短时间。暂且:副词,暂时,姑且。委屈: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委曲:勉强迁就。纠缠:搅在一起,理不出头绪。纠葛:纠缠不清的事情。
答案:D
4.根据剧情的发展、人物的心情和神态,下面所缺的四个舞台说明最恰当的一组是( )
周朴园 (①)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 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 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 (②)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 (③)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鲁侍萍 (④)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
了……
A.①忽然严厉地 ②怨愤 ③冷冷地 ④悲愤
B.①忽然严厉地 ②悲愤 ③冷冷地 ④怨愤
C.①冷冷地 ②悲愤 ③忽然严厉地 ④怨愤
D.①冷冷地 ②怨愤 ③忽然严厉地 ④悲愤
解析:舞台说明提示了人物的神态和心情,对情节起推动作用。周朴园在确定鲁妈是侍萍之后的“忽然严厉”表现了他的色厉内荏,之后的“冷冷地”则反映了他冷酷无情的真实面目。鲁侍萍由“悲”到“怨”的变化也反映了她愤怒情感的加深。
答案:B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雷雨》中的戏剧冲突之所以如此尖锐复杂,原因在于剧中人物之间有阶级的对立和思想的分歧形成的。
B.“问世间,情是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的流行竟缘于电视剧,元好问怕是想不到的。
C.在戏曲艺术不景气的形势下,粤剧要带头出精品,演好戏,赢得观众,占领市场,弘扬民族文化。
D.“扬州八怪”并非都是扬州人,其实指的是形成于扬州的八位画家的某些共同特征,或曰扬州画派。
解析:A项,句式杂糅,可以把“形成的”去掉;C项,有歧义,“演好戏”有“演/好戏”和“演好/戏”两种理解;D项,语序不当且成分残缺,造成搭配不当,应是“形成于扬州的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八位画家”。
答案:B
二、阅读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周朴园 (四凤端茶,放朴园前)四凤,——(向周冲)你先等一等。——(向四凤)叫你跟太太煎的药呢?
鲁四凤 煎好了。
周朴园 为什么不拿来?
鲁四凤 (看蘩漪,不说话)
蘩 漪 (觉出四周的征兆有些恶相)她刚才给我倒来了,我没有喝。
周朴园 为什么?(停,向四凤)药呢?
蘩 漪 (快说)倒了。我叫四凤倒了。
周朴园 (慢)倒了?哦?(更慢)倒了!——(向四凤)药还有么?
鲁四凤 药罐里还有一点。
周朴园 (低而缓地)倒了来。
蘩 漪 (反抗地)我不愿意喝这种苦东西。
周朴园 (向四凤,高声)倒了来。
[四凤走到左面倒药]
周 冲 爸,妈不愿意,您何必这样强迫呢?
周朴园 你同你母亲都不知道自己的病在哪儿。(向蘩漪低声)你喝了,就会完全好的。(见四凤犹豫,指药)送到太太那里去。
蘩 漪 (顺忍地)好,先放在这儿。
周朴园 (不高兴地)不。你最好现在喝了它吧。
蘩 漪 (忽然)四凤,你把它拿走。
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喝了它,不要任性,当着这么大的孩子。
蘩 漪 (声颤)我不想喝。
周朴园 冲儿,你把药端到母亲面前去。
周 冲 (反抗地)爸!
周朴园 (怒视)去!
[周冲只好把药端到蘩漪面前。]
周朴园 说,请母亲喝。
周 冲 (拿着药碗,手发颤,回头,高声)爸,您不要这样。
周朴园 (高声地)我要你说。
周 萍 (低头,至周冲前,低声)听父亲的话吧,父亲的脾气你是知道的。
周 冲 (无法,含着泪,向着母亲)您喝吧,为我喝一点吧,要不然,父亲的气是不会消的。
蘩 漪 (恳求地)哦,留着我晚上喝不成么?
周朴园 (冷峻地)蘩漪,当了母亲的人,处处应当替孩子着想,就是自己不保重身体,也应当替孩子做个服从的榜样。
蘩 漪 (四面看一看,望望朴园,又望望萍。拿起药,落下眼泪,忽而又放下)哦,不!我喝不下!
周朴园 萍儿,劝你母亲喝下去!
周 萍 爸!我——
周朴园 去,走到母亲面前!跪下,劝你的母亲。
[萍走至蘩漪前]
周 萍 (求恕地)哦,爸爸!
周朴园 (高声)跪下!(萍望蘩漪和冲;蘩漪泪痕满面,冲全身发抖)叫你跪下!(萍正向下跪)
蘩 漪 (望着萍,不等萍跪下,急促地)我喝,我现在喝!(拿碗,喝了两口,气得眼泪又涌出来,她望一望周朴园的峻厉的眼和苦恼着的萍,咽下愤恨,一气喝下!)哦……(哭着,由右边饭厅跑下)
6.节选段落中戏剧冲突表面上是什么矛盾?实际上是什么矛盾冲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表面上是蘩漪喝药与不愿喝药之间的矛盾。实际上是专制独裁与个性自由之间的冲突斗争。
7.这场戏里,写了周朴园哪些行动?用一句话来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周朴园先是叫四凤,接着叫周冲,最后叫周萍,逼蘩漪喝药。
8.周朴园的台词,特别是画线部分,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周朴园是封建家庭的一家之长。为维护自己的权威身份,说一不二的地位,上尊下卑的秩序,不惜用威逼手段使妻子就范,专横、专制,根本不考虑家庭成员的感受。
9.品味关于蘩漪的舞台说明,概述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蘩漪被逼喝药,内心痛苦至极,但仍然“顺忍”地消极反抗,“声颤”“恳求”显示了她不愿屈从于丈夫的淫威,但在周朴园的强迫下,内心的桀骜使她表现得很激烈:“忽然”叫四凤拿走,“拿起药”“又放下”。最终,周朴园叫周萍下跪,她强忍住心头的怨愤,“一气喝下”。舞台说明揭示了蘩漪痛苦、复杂的内心变化。
三、创新语用
10.某校举行由学生把所学课文改编成独幕话剧的演出晚会。下面是这次演出的节目单。
晚会节目单
(1)《孔雀东南飞》(原作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
演出:高一(2)班
(2)《雷雨》(原作曹禺《雷雨》)
演出:高二(5)班
(其他略)
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常常需要在节目之间加上一段衔接的话,以增强晚会的整体感。请你在《孔雀东南飞》与《雷雨》之间,为主持人设计一段这样的话。要求:所写内容与串联的节目密切相关,衔接自然,不少于6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合葬化鸟,夜夜相鸣。高一(2)班同学的演绎,给一个催人泪下的爱情悲剧点染了浪漫的色彩。但面对封建礼教,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结局只能如此。东汉末年是这样,20世纪30年代还是这样,悲剧在延续。不信的话,请看高二(5)班的同学为我们演出的《雷雨》。
(示例二)感谢高一(2)班的同学为我们再现了美丽贤惠的刘兰芝、痴情执着的焦仲卿,他们让我们看到了爱情的坚贞和永恒。但爱情的悲剧似乎还在延续。接下来高二(5)班的同学为我们演出的《雷雨》,又要讲述一个和爱情有关,却不仅仅是爱情的故事。
11.对下面每组提供的《雷雨》原稿与对应的修改稿,认真阅读,说说修改后的好处。
(1)原稿:周朴园 我看过去的事不必再提起来吧。
修改稿:周朴园 我看过去的事不必再提了吧。
修改后的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稿:鲁侍萍 哦,你以为我会哭哭啼啼地叫他认母亲么?我不会那样傻的。我难道不知道这样的母亲只能给自己的儿子丢人吗?我明白他的地位,他的教育不容他承认这样的母亲。
修改稿:鲁侍萍 哦,你以为我会哭哭啼啼地叫他认母亲么?我不会那样傻的。我明白他的地位,他的教育,不容他承认这样的母亲。
修改后的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提起来吧”语言啰唆,而且有从旁促使别人注意或指点别人的意味。“提了吧”有淡化事态的意思。
(2)原稿表明她自惭形秽,自轻自贱,这与侍萍奋力抗争、自尊自重的性格不相符。
12.根据画线内容仿写句子。
在《雷雨》中,阶级冲突使夫妻相见不相认却相恨;父子相见____________;母子相见____________;兄弟相见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不相亲却相斗 不相亲却相怨 不相认却相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