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综合测评(一)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6·松原高一检测)读太阳系局部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行星M是( )
【导学号:63380053】
A.土星 B.水星
C.火星 D.金星
2.与其他三个天体相比,地球的特殊性体现在( )
A.进行公转运动 B.进行自转运动
C.有生命存在 D.本身发射可见光
【解析】 第1题,依据距离太阳的远近,从近到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M为火星。第2题,太阳系八颗行星中,只有地球上存在生命,体现了地球的特殊性。
【答案】 1.C 2.C
(2016·赣州高一检测)读甲图“地球自转速度随纬度变化”和乙图“地球公转速度变化”, 回答下题。
甲 乙
3.甲图M点的纬度,乙图N点的月份分别是( )
A.30°;1月 B.60°;7月
C.60°;1月 D.30°;7月
【解析】 读图,根据甲图中的M点线速度,数值是赤道的一半,判断M点的纬度是60°,在乙图中N点的公转速度最小,所以应是在远日点,应是7月份。
【答案】 B
4.下列地理现象与太阳活动无关的是( )
A.无线电短波通讯暂时中断
B.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C.高纬地区出现极光
D.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解析】 太阳活动可能引起无线电短波通讯暂时中断,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高纬地区出现极光等现象,A、B、C有关。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引起的,与太阳活动无关。
【答案】 D
(2016·临沧高一检测)读下图,回答5~6题。
5.与①地相比,⑤地随地球自转的速度( )
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大
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小
C.角速度相等,线速度小
D.角速度小,线速度相等
6.当③地为5时时,北京时间是( )
【导学号:63380054】
A.5时 B.12时
C.17时 D.22时
【解析】 第5题,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所以②位于赤道,⑤是30°S,两者相比,⑤地随地球自转的速度角速度相等,线速度较小。第6题,图示③地的经度为 135°W,北京为120°E,两地相差255°,时间差为17小时,所以北京时间为5时+17小时=22时。
【答案】 5.C 6.D
(2016·益阳高一检测)读以下两幅经纬网图,完成7~8题。
7.关于甲、乙、丙、丁四地方位的正确叙述是( )
A.甲在乙的东南方向
B.丙在乙的东北方向
C.丁在甲的西北方向
D.乙在丁的西南方向
8.若此时国际标准时间为3月21日8时整,则( )
A.甲地处于昼半球范围内
B. 乙地的区时为17时
C.丙地与甲地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日期
D.丁地的地方时是11时20分
【解析】 第7题,根据纬度判断,左图是南极部分图,右图是北极部分图。根据经度,甲地经度顺时针减小,是西经度,约是135°W。乙地经度约是129°W,甲在乙的东方。根据纬度,甲在乙的北方。合在一起,甲在乙的东北方向,A错;同理判断,丙在乙的西北方向,B错;丁在甲的东北方向,C错;乙在丁的西南方向,D对。第8题,若此时国际标准时间为3月21日8时整,即0时区的区时是3月21日8点,时刻为0点的经线是120°W,另一日期分界线是日界线。120°W以西是另一个日期,丙地与甲地分属于两个不同日期,C对;该日6点日出,18点日落,甲地约135°W,时间是20日23点,处于夜半球范围内,A错;乙地区时为23时,B错;丁地的地方时是10时40分,D错。
【答案】 7.D 8.C
(2016·济宁高一检测)我国民间从冬至算起,每9天为一个阶段,称作“冬九九”,并有“数九歌”,如“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看杨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据此完成9~10题。
9.数九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速度变快
B.南极长城站(62°13′S、58°58′W)有极昼现象
C.济宁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
D.太阳直射点北移至北半球
10.据数九歌谣推断,其流传地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
A.西南地区 B.青藏地区
C.华南地区 D.华北地区
【解析】 第9题,根据“冬九九”定义可知,数九期间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在1月初到近日点时候最快,后变慢,A错;南极长城站在极圈以外,没有极昼现象,B错;冬至日时,济宁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冬至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南移,该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C正确;数九期间,太阳直射点南移至赤道附近,D错。第10题,根据“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可知,此时为春分,是开始春耕的时间,故而可知此地最可能位于华北地区,D正确。
【答案】 9.C 10.D
11.(2016·保定高一检测)广州塔(23°N,113°E)又称广州新电视塔,昵称小蛮腰,是广州最高建筑,与珠江新城隔江相望。春分日这天,“小蛮腰”( )
【导学号:63380055】
A.塔影正午朝向正南
B.北京时间12点塔影最短
C.正午塔影与塔身等长
D.塔影移动时长约12小时
【解析】 春分日这天,太阳直射赤道,广州塔塔影正午朝向正北,故A错;根据广州塔的经纬度位置可知,其地方时要晚于北京时间,北京时间12点时,广州地方时约11:32,塔影没有达到最短,故B错;这一天广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67°,大于45°,故塔身长于塔影, C错;春分日全球昼夜平分,塔影移动时长约12小时,故D正确。
【答案】 D
二、综合题(共56分)
12.(2016·晋江高一检测)读太阳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非阴影表示白天),回答下列问题。(34分)
(1)此图表示北半球的__________(节气),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6分)
【导学号:63380056】
(2)在图中画出太阳光线,并用字母M标注太阳直射点的位置。(6分)
(3)位于B点的物体向东作水平运动,其方向向__________(南或北)偏移。(3分)
(4)图中A、B、C、D、E五地中,地方时相同的是__________,自转线速度相同的是__________。(6分)
(5)这一天,图中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__(写度数)。(3分)
(6)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7)A点的昼长__________小时,此后的三个月C点及其以北地区的极昼极夜范围变化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解析】 第(1)题,北极圈及其以北全部位于昼半球,出现极昼现象,为北半球夏至日。第(2)题,太阳光线垂直于晨昏线,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和12时经线的交点。第(3)题,北半球偏转规律是右偏。第(4)题,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同一纬线或者南北半球纬度相同的地方自转线速度相同。第(5)题,B点位于直射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第(6)题,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是从太阳直射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第(7)题,赤道上昼夜平分,夏至到秋分,北极极昼范围从北极圈缩小到北极点。
【答案】 (1)夏至 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
(2)画图略。
(3)南
(4)CE AE或CD
(5)90°
(6)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7)12 极昼范围变小,无极夜
13.(2016·荆州高一检测)下图为太阳光照图,其阴影部分表示黑夜,C点位于昏线上。据图回答下列问题。(22分)
(1)在图中标出地球自转的方向。(2分)
(2)这一天是南半球的_______________(节气),判断的理由是 ___________,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导学号:63380057】
(3)A、B、C相比,自转线速度较小的是______________,三地正午太阳高度按从大到小的排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白昼时间最短的是________。(6分)
(4)此时,英国处于( )(2分)
A.刚刚日落
B.接近中午
C.已经日出2小时以上
D.喝下午茶的时间
(5)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小值的地区范围是___________,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范围是_____________。(4分)
(6)这一天荆门(31°N)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_________。(2分)
【解析】 第(1)题,图中C点位于昏线上,其东侧为夜半球,据此可知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第(2)题,从上题可知,该图为北半球俯视图,此时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表示北半球的夏至日,此时南半球为冬至日。第(3)题,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升高而降低,图中三地中C地纬度最高,线速度最小;该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其余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因此三地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的排序是A>B>C;该日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长越长,三地中A地纬度最低,昼长最短。第(4)题,图中A点所在经线为昼半球中央经线,其地方时为12:00,0°经线位于该经线以东45°,其地方时为15:00,即英国的地方时接近15:00,D正确。第(5)题,北半球夏至日,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小值,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全年最大值。第(6)题,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H=90°-纬度差”可知,荆门(31°N)的正午太阳高度为82.5°。
【答案】 (1)逆时针 (2)冬至 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 23°26′N,45°W (3)C A>B>C A
(4)D (5)赤道及其以南地区 整个北半球
(6)82.5°
单元综合测评(一)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6·松原高一检测)读太阳系局部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行星M是( )
【导学号:63380053】
A.土星 B.水星
C.火星 D.金星
2.与其他三个天体相比,地球的特殊性体现在( )
A.进行公转运动 B.进行自转运动
C.有生命存在 D.本身发射可见光
【解析】 第1题,依据距离太阳的远近,从近到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M为火星。第2题,太阳系八颗行星中,只有地球上存在生命,体现了地球的特殊性。
【答案】 1.C 2.C
(2016·赣州高一检测)读甲图“地球自转速度随纬度变化”和乙图“地球公转速度变化”, 回答下题。
甲 乙
3.甲图M点的纬度,乙图N点的月份分别是( )
A.30°;1月 B.60°;7月
C.60°;1月 D.30°;7月
【解析】 读图,根据甲图中的M点线速度,数值是赤道的一半,判断M点的纬度是60°,在乙图中N点的公转速度最小,所以应是在远日点,应是7月份。
【答案】 B
4.下列地理现象与太阳活动无关的是( )
A.无线电短波通讯暂时中断
B.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C.高纬地区出现极光
D.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解析】 太阳活动可能引起无线电短波通讯暂时中断,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高纬地区出现极光等现象,A、B、C有关。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引起的,与太阳活动无关。
【答案】 D
(2016·临沧高一检测)读下图,回答5~6题。
5.与①地相比,⑤地随地球自转的速度( )
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大
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小
C.角速度相等,线速度小
D.角速度小,线速度相等
6.当③地为5时时,北京时间是( )
【导学号:63380054】
A.5时 B.12时
C.17时 D.22时
【解析】 第5题,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所以②位于赤道,⑤是30°S,两者相比,⑤地随地球自转的速度角速度相等,线速度较小。第6题,图示③地的经度为 135°W,北京为120°E,两地相差255°,时间差为17小时,所以北京时间为5时+17小时=22时。
【答案】 5.C 6.D
(2016·益阳高一检测)读以下两幅经纬网图,完成7~8题。
7.关于甲、乙、丙、丁四地方位的正确叙述是( )
A.甲在乙的东南方向
B.丙在乙的东北方向
C.丁在甲的西北方向
D.乙在丁的西南方向
8.若此时国际标准时间为3月21日8时整,则( )
A.甲地处于昼半球范围内
B. 乙地的区时为17时
C.丙地与甲地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日期
D.丁地的地方时是11时20分
【解析】 第7题,根据纬度判断,左图是南极部分图,右图是北极部分图。根据经度,甲地经度顺时针减小,是西经度,约是135°W。乙地经度约是129°W,甲在乙的东方。根据纬度,甲在乙的北方。合在一起,甲在乙的东北方向,A错;同理判断,丙在乙的西北方向,B错;丁在甲的东北方向,C错;乙在丁的西南方向,D对。第8题,若此时国际标准时间为3月21日8时整,即0时区的区时是3月21日8点,时刻为0点的经线是120°W,另一日期分界线是日界线。120°W以西是另一个日期,丙地与甲地分属于两个不同日期,C对;该日6点日出,18点日落,甲地约135°W,时间是20日23点,处于夜半球范围内,A错;乙地区时为23时,B错;丁地的地方时是10时40分,D错。
【答案】 7.D 8.C
(2016·济宁高一检测)我国民间从冬至算起,每9天为一个阶段,称作“冬九九”,并有“数九歌”,如“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看杨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据此完成9~10题。
9.数九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速度变快
B.南极长城站(62°13′S、58°58′W)有极昼现象
C.济宁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
D.太阳直射点北移至北半球
10.据数九歌谣推断,其流传地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
A.西南地区 B.青藏地区
C.华南地区 D.华北地区
【解析】 第9题,根据“冬九九”定义可知,数九期间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在1月初到近日点时候最快,后变慢,A错;南极长城站在极圈以外,没有极昼现象,B错;冬至日时,济宁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冬至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南移,该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C正确;数九期间,太阳直射点南移至赤道附近,D错。第10题,根据“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可知,此时为春分,是开始春耕的时间,故而可知此地最可能位于华北地区,D正确。
【答案】 9.C 10.D
11.(2016·保定高一检测)广州塔(23°N,113°E)又称广州新电视塔,昵称小蛮腰,是广州最高建筑,与珠江新城隔江相望。春分日这天,“小蛮腰”( )
【导学号:63380055】
A.塔影正午朝向正南
B.北京时间12点塔影最短
C.正午塔影与塔身等长
D.塔影移动时长约12小时
【解析】 春分日这天,太阳直射赤道,广州塔塔影正午朝向正北,故A错;根据广州塔的经纬度位置可知,其地方时要晚于北京时间,北京时间12点时,广州地方时约11:32,塔影没有达到最短,故B错;这一天广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67°,大于45°,故塔身长于塔影, C错;春分日全球昼夜平分,塔影移动时长约12小时,故D正确。
【答案】 D
二、综合题(共56分)
12.(2016·晋江高一检测)读太阳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非阴影表示白天),回答下列问题。(34分)
(1)此图表示北半球的__________(节气),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6分)
【导学号:63380056】
(2)在图中画出太阳光线,并用字母M标注太阳直射点的位置。(6分)
(3)位于B点的物体向东作水平运动,其方向向__________(南或北)偏移。(3分)
(4)图中A、B、C、D、E五地中,地方时相同的是__________,自转线速度相同的是__________。(6分)
(5)这一天,图中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__(写度数)。(3分)
(6)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7)A点的昼长__________小时,此后的三个月C点及其以北地区的极昼极夜范围变化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解析】 第(1)题,北极圈及其以北全部位于昼半球,出现极昼现象,为北半球夏至日。第(2)题,太阳光线垂直于晨昏线,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和12时经线的交点。第(3)题,北半球偏转规律是右偏。第(4)题,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同一纬线或者南北半球纬度相同的地方自转线速度相同。第(5)题,B点位于直射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第(6)题,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是从太阳直射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第(7)题,赤道上昼夜平分,夏至到秋分,北极极昼范围从北极圈缩小到北极点。
【答案】 (1)夏至 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
(2)画图略。
(3)南
(4)CE AE或CD
(5)90°
(6)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7)12 极昼范围变小,无极夜
13.(2016·荆州高一检测)下图为太阳光照图,其阴影部分表示黑夜,C点位于昏线上。据图回答下列问题。(22分)
(1)在图中标出地球自转的方向。(2分)
(2)这一天是南半球的_______________(节气),判断的理由是 ___________,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导学号:63380057】
(3)A、B、C相比,自转线速度较小的是______________,三地正午太阳高度按从大到小的排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白昼时间最短的是________。(6分)
(4)此时,英国处于( )(2分)
A.刚刚日落
B.接近中午
C.已经日出2小时以上
D.喝下午茶的时间
(5)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小值的地区范围是___________,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范围是_____________。(4分)
(6)这一天荆门(31°N)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_________。(2分)
【解析】 第(1)题,图中C点位于昏线上,其东侧为夜半球,据此可知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第(2)题,从上题可知,该图为北半球俯视图,此时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表示北半球的夏至日,此时南半球为冬至日。第(3)题,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升高而降低,图中三地中C地纬度最高,线速度最小;该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其余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因此三地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的排序是A>B>C;该日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长越长,三地中A地纬度最低,昼长最短。第(4)题,图中A点所在经线为昼半球中央经线,其地方时为12:00,0°经线位于该经线以东45°,其地方时为15:00,即英国的地方时接近15:00,D正确。第(5)题,北半球夏至日,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小值,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全年最大值。第(6)题,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H=90°-纬度差”可知,荆门(31°N)的正午太阳高度为82.5°。
【答案】 (1)逆时针 (2)冬至 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 23°26′N,45°W (3)C A>B>C A
(4)D (5)赤道及其以南地区 整个北半球
(6)82.5°
学业分层测评(二)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读下面四幅图,完成1~2题。
1.图中四点处于黄昏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四点所在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第1题,由于昏线是沿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线,所以图中四点只有②是处在昏线上。第2题,晨昏线所在的平面始终是与太阳光线垂直的,所以图中四点所在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都是垂直的。
【答案】 1.B 2.D
据图,回答3~4题。
3.B处此时的时刻是( )
【导学号:63380008】
A.12:00 B.6:00
C.18:00 D.0:00
4.A点的经度为( )
A.90°E B.90°W
C.135°E D.135°W
【解析】 第3题,B点位于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上,地方时为12时。第4题,根据图示地球自转方向及0°经线所标注位置可判断A点的经度。
【答案】 3.A 4.C
下图为某半球俯视图,读图,回答5~6题。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该图为北半球
②b、c、d三点角速度相等
③该图的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
④该图的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a、b、c、d四点线速度按大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a>b>c>d B.d>c>b>a
C.a>c>b>d D.d>b>c>a
【解析】 东经度向东度数增大,因此图中地球自转为顺时针方向,e点是南极点,故所示地区为南半球。除极点外,地球表面各点自转角速度相等,都是15°/小时。e点位于南极点,无角速度。地球表面线速度的分布规律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答案】 5.C 6.A
我们在观看中央电视台直播美国职业篮球联赛的时候经常在上午,而美国当地时间却是晚上。据此回答7~8题。
7.造成中美两国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
A.地球的公转
B.地球的自转
C.地转偏向力的存在
D.纬度的不同
8.2014~2015赛季,CCTV-5于11月16日上午9点直播休斯敦火箭队主场迎战黄蜂队的比赛。则比赛开始于当地的(休斯敦使用西六区区时)( )
A.11月16日19点 B.11月16日23点
C.11月15日19点 D.11月15日18点
【解析】 第7题,由于地球不停的自西向东自转,不同经度出现不同的时刻。第8题,中国使用的是北京时间,即东八区的区时,休斯敦使用的是西六区的区时,两地的时区差14个时区,根据区时的计算公式: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时区差,且已知东时区的区时求西时区的区时时应该减去两者的时区差,可知当比赛开始时,休斯敦的时间是11月15日19点。
【答案】 7.B 8.C
9.读地球自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北极点附近,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2)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为________。
(3)A、B、C、N四点中线速度为0的是________点,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点。
(4)L线是______(晨、昏)线,A点地方时为______时。
(5)如果C点所在经线经度为0°,那么B点经度是________,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
【解析】 第(1)题,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北极点附近呈逆时针方向旋转。第(2)题,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为1恒星日。第(3)题,线速度在极点处为0,赤道地区线速度最大。第(4)题,L线为晨线,A点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故地方时为6时。第(5)题,若C点经度为0°,则A点经度为60°W,故北京时间为18时。
【答案】 (1)略。
(2)23时56分4秒
(3)N A
(4)晨 6
(5)30°E 18时
[能力提升]
读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地球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甲地时间为( )
A.8时
B.9时
C.15时
D.16时
11.如果阴影部分为5月1日,非阴影部分为5月2日,则甲地时间为( )
A.15时 B.9时
C.3时 D.12时
【解析】 第10题,该图以北极点为中心,由图可知,甲点所在经线和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差经度45°,即时差为3小时,又根据晨线与赤道的交点的地方时为6点,可知甲的时间为9点。第11题,根据0时经线的东侧比西侧早一天,结合地球逆时针自转的方向可判断出甲的时间应为3时。
【答案】 10.B 11.C
(2016·郑州高一检测)读下图,A、B、D、E在晨昏线上,据此完成下题。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D点将进入白昼 B.C在子夜
C.D、E将日落西山 D.AB是昏线
【解析】 从图中可直观的看出AB是晨线,D位于晨线上,地方时为6时,C为2时,E位于晨线上,地方时为10时。
【答案】 A
13.读“西半球侧视图”,若西半球和夜半球完全吻合,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70°E经线的地方时是__________时,此时晨昏圈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是晨线,__________是昏线。
(2)将上图利用下图转换为昼夜各半的侧视图,标注经度。
(3)写出B点的经度,并在新画的图上标出其位置。
(4)此时,图中A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__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__。
【解析】 第(1)题,题图若西半球和夜半球完全吻合,则平分昼半球的经线是70°E经线,此时该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此时晨昏圈与(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相重合,20°W是晨线,160°E为昏线。第(2)题,昼夜半球各半说明图中最中间的经线是晨线或昏线。第(3)题,B点经度为110°W。第(4)题,A点位于昏线上,地方时为18时,北京时间可通过A点(160°E)为18时,计算出120°E的地方时。
【答案】 (1)12 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 160°E
(2)如图:
(3)110°W。如图:
(4)18 15时20分
学业分层测评(三)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昼夜更替,潮起潮落,地球自转运动产生了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据此回答1~2题。
1.在下列现象中,可以成为地球自转证据的是( )
A.日月升落 B.极昼极夜
C.月相变化 D.四季转换
2.以太阳为参照点,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为( )
A.23小时56分 B.24小时零4分
C.24小时56分 D.24小时
【解析】 第1题,A为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B、D为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C为月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第2题,一个太阳日为24小时,以太阳为参照物;一个恒星日为23时56分4秒,以恒星为参照物。
【答案】 1.A 2.D
3.东经121°比东经120°的地方( )
A.区时早 B.地方时早
C.一定先看到日出 D.地方时晚
【解析】 C项最具有迷惑性,只能说同纬度地区,东经121°比东经120°的地方一定先看到日出。
【答案】 B
4.如果用a表示晨线,b表示昏线,下列图中表示正确的是( )
【解析】 由晨昏线判定的方法可知,如A图所示,随地球自转,过a进入夜半球,则a为昏线;过b进入昼半球,则b为晨线,与题干要求不符;同理推断C图中b为晨线,D图中a为昏线,均与题干要求不符。
【答案】 B
羊年春节联欢晚会于2015年2月18日20时,在中央电视台演播大厅隆重开演,精彩的节目吸引了全世界华人的目光。据此回答5~6题。
5.在美国纽约(西五区)的华人华侨同步收看晚会现场直播的当地时间(区时)是( )
【导学号:63380014】
A.2月17日7时 B.2月18日9时
C.2月17日19时 D.2月18日7时
6.联欢晚会开始时,全球处于2月18日的理论范围是( )
A.一半 B.全球
C.三分之一 D.四分之三
【解析】 第5题,北京时间采用的是东八区的区时,而美国纽约位于西五区,两地相差13个时区,故春节联欢晚会开始时,纽约时间应为2月18日20时-13小时=2月18日7时。第6题,国际日期分界线为零时经线和180°经线(国际日界线),此时东经120°为2月18日20时,那么180°经线为24时,即零时,两个日期分界线重合,全球处于同一日期。
【答案】 5.D 6.B
下图中虚线箭头表示的是物体原来的受力方向,实线箭头表示受地转偏向力后物体的运动方向。读图,回答7~8题。
7.A、B、C、D、E五处箭头所表示的物体实际运动方向正确的是( )
A.AB B.BD
C.DE D.AE
8.该图示反映的地理规律不能解释( )
A.河流泥沙的沉积与冲刷
B.洋流的偏向
C.长距离运行的火车对铁轨的摩擦
D.黄河泥沙含量大
【解析】 第7题,本题考查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偏移。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第8题,该图反映了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规律,黄河泥沙含量大与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有关,与地转偏向力无关。
【答案】 7.B 8.D
9.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画出昏线,用表示夜半球。
(2)图中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是________(晨/昏)线,它与太阳光线的关系是________。
【导学号:63380015】
(3)B即将进入________(昼/夜)半球。
(4)图中各点中,时刻为正午12:00的点是________,比B晚2小时的点是________。
(5)按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把图中各点排列为________________。
(6)某物体由D到C做水平运动,先向________偏,后向________偏。
【解析】 该题以一幅侧视日照图为切入点,综合考查了地球自转线速度的纬度变化规律、晨昏线的判读、时间的换算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由于太阳光线与晨昏线所在的平面垂直,因此在侧视的日照图中过圆心(非地球的球心)作太阳光线的垂线即为晨(昏)线;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所以地球上各点不停地自西向东经过晨(昏)线;由于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因此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上各点的地方时均为12:00;平分昼半球的经线也就是地方时为12:00的经线(即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由D到C运动的物体由北半球到南半球,先右偏,后左偏。
【答案】 (1)略。 (2)晨 相互垂直 (3)昼 (4)C、D F、H (5)B=H>D=E=F>A=C (6)右(西) 左(东)
[能力提升]
(2016·海宁高一检测)下图中D地此时是2012年12月21日的正午时刻,此时一艘轮船从A地出发,航行6天后到达B地,然后又继续航行10天,到达目的地C地(32°N)。据图回答10~11题。
10.轮船出发时,与A地处在同一天的日期范围约占全球的比例( )
A.等于1/2 B.大于1/2
C.小于1/2 D.全球同在一天
11.轮船到达C地时,该地的时间为( )
【导学号:63380016】
A.2013年1月6日16时
B.2013年1月5日8时
C.2013年1月5日16时
D.2013年1月6日8时
【解析】 第10题,图示时刻,180°经线为12时,则0°经线为0时,0时经线与国际日期变更线相对,故全球两个日期各占一半。第11题,C地位于120°W经线上,C地时间的计算步骤如下:轮船到达B地时,用时6天,又因向东跨越了日界线,日期应减一天,故到达B地时的时间为2012年12月26日12时;C地在B地以东,相差4个时区,故此时C地时间为2012年12月26日16时,期间轮船由B地航行到C地用时10天,故到达C地时的时间为2013年1月5日16时。
【答案】 10.A 11.C
12.地转偏向力只在物体相对于地面有水平运动时才产生,它只能改变水平运动物体运动的方向,不能改变物体运动的速率。读右面某河流水系图,在河流A处逆水行船,仅从节省动力角度考虑,船的航线应选在( )
A.靠近河中心航行
B.在航道最深处航行
C.靠向逆水的右岸航行
D.靠向顺水的右岸航行
【解析】 根据纬度判断该地位于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受到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图示河段河水向南岸偏转,北岸附近流速慢。从A处逆水航行,宜靠近北岸(右岸)更省力,C对。在河中心或航道最深处,流速快,不省力,A、B错。顺水的右岸流速快,最费力,D错。
【答案】 C
13.读地球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是以________极点为中心的示意图,P点在N点的________方向,P点地方时为________时。
(2)在图中添画出太阳光线。
【导学号:63380017】
(3)为________线,其中是________线,是________线。
(4)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时。
(5)有一发炮弹从E点射向F点方向,炮弹将落在EF线的________(东、西)侧。
【解析】 第(1)题,根据箭头所示地球自转方向可知此图为南半球;P点相对N点位置偏东、偏南,应为东南方向;P点在夜半球正中经线上,时间为0(24)时。第(2)题,根据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的特点及图中昼半球的分布,可知太阳光线应从右侧水平照过来。第(3)题,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和昼夜半球的分布,过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为晨线;过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为昏线。第(4)题,根据0°经线及自转方向,可知P点为135°W,为0时,45°E为12:00,可计算北京时间为17时。第(5)题,由第(1)题知此图为南半球图,从E点向南发射炮弹,将向左侧偏转,应为东侧。
【答案】 (1)南 东南 0(24)
(2)画图略(水平从右侧照过来)
(3)晨昏 晨 昏 (4)17 (5)东
学业分层测评(四)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下图是地球公转的轨道示意图,图中P点是近日点,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均分成四等份,且甲、乙两点关于P点对称。读图回答1~2题。
1.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是( )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丁→甲
2.2016年2月7日是中国传统节日“除夕”,此时地球所在位置最接近( )
【导学号:63380022】
A.甲点 B.乙点
C.丙点 D.丁点
【解析】 第1题,地球的公转速度在近日点最快。图中甲、乙两点距近日点较近,所以由甲到乙段,所用时间最少。第2题,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图中P点是近日点,所以2016年2月7日时地球距离乙点最近。
【答案】 1.A 2.B
(2016·平凉高一检测)北京时间2014年3月8日凌晨2点40分,马来西亚航空公司一架航班号为MH370客机与地面失去联系。据此回答3~4题。
3.此日过后两个月内,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是( )
A.逐渐加快 B.逐渐减慢
C.先加快,后减慢 D.先减慢,后加快
4.此后两个月内,平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 )
A.先变小后变大
B.先变大后变小
C.一直变大
D.一直变小
【解析】 第3题,失联日期是3月8日,两个月后是5月8日,期间地球公转轨道上向远日点靠近。公转速度在近日点最快,远日点最慢,所以,此日过后两个月内速度逐渐减慢。第4题,结合前面分析可知,两个月内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北移,平凉位于北温带,正午太阳高度一直变大。
【答案】 3.B 4.C
(2016·莆田高一检测)李某乘车在莆田街道上等红灯时,随手拍下了前方的太阳能红绿灯。右图为拍摄的红路灯照片,据此完成5~6题。
5.李某车辆行驶的方向为( )
【导学号:63380023】
A.正南 B.正北
C.正东 D.正西
6.如果可以通过电脑调控太阳能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以获得最多的太阳辐射能,该太阳能板一年中调整角度范围是( )
A.90° B.66°44′
C.23°26′ D.46°52′
【解析】 第5题,太阳能红绿灯上的太阳能光板要面向太阳,即朝向南方,图中为李某在乘车时等红绿灯拍的照片,可知此时李某车辆正在向北行驶。第6题,莆田位于北半球,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能光板与地面的夹角小;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太阳高度角小,太阳能光板与地面的夹角大,因此该夹角的调整范围就是南北回归线之间的范围,即46°52′。
【答案】 5.B 6.D
7.(2016·亳州高一检测)6月22日,北京、重庆、广州三地的同学在当地正午时观察同高度物体的日影,按观察记录的日影由长到短顺序排列的是( )
【导学号:63380024】
A.北京——广州——重庆
B.北京——重庆——广州
C.广州——北京——重庆
D.广州——重庆——北京
【解析】 结合地球公转示意图可知,一年中,日出最早是在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影子最短,越靠近北回归线,影子则越短。三个城市中,纬度由低到高排列为广州、重庆、北京,因而日影由长到短顺序排列的是北京——重庆——广州。
【答案】 B
8.(2016·东莞高一检测)北半球夏至日,下列地点:北京(39°54′N)、新加坡(1°N)、汕头(23°26′N)、海口(20°N),正午太阳高度角从大到小的排列是( )
A.新加坡、海口、汕头、北京
B.北京、汕头、海口、新加坡
C.汕头、海口、北京、新加坡
D.汕头、海口、新加坡、北京
【解析】 北半球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正午太阳高度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离北回归线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汕头位于北回归线,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海口位于20°N,离北回归线最近,故太阳高度角较大;新加坡比北京距离北回归线远,故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新加坡,故从大到小顺序为汕头、海口、北京、新加坡。
【答案】 C
9.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上画出晨昏线,并指出所画的是晨线还是昏线。
(2)此时太阳直射的纬度是________,北半球是________(节气)。
(3)此时,__________________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4)此时在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北极圈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__,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是________。
【导学号:63380025】
【解析】 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可知,在图中画出的部分晨昏线附近的地区正由昼转向夜,因此是一条昏线。从图中看出,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是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赤道与南回归线(H=90°)的纬度差是23°26′,因此赤道的正午太阳高度是66°34′,北极圈与南回归线的纬度差是90°,正午太阳高度则为0°。在晨昏线上,太阳与地平面的夹角是0°。
【答案】 (1)图略 昏线
(2)23°26′S 冬至日
(3)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4)66°34′ 0° 0°
[能力提升]
(2016·山东实验中学高一检测)下图甲、乙表示地球公转轨道上一分点和一至点。读图回答10~11题。
10.当地球公转到甲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为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并向北移动
B.此时为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并向南移动
C.此时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为90°
D.此时黄赤交角变为0°
11.地球由甲处公转到乙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移动过的纬度数为( )
A.等于23°26′ B.小于23°26′
C.大于23°26′ D.等于46°34′
【解析】 第10题,由图可知地球公转到乙位置时北极圈及其以北为极夜,为北半球的冬至,根据地球绕日公转方向知甲位置时,北半球为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并向南移动。第11题,地球由甲处公转到乙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从赤道移至南回归线,移动过的纬度数为23°26′。
【答案】 10.B 11.A
12.分析下列①②③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图,判断三地纬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
【导学号:63380026】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①③② D.③②①
【解析】 依据图中三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变化可知,①地应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②地为赤道地区,③地在南回归线上。
【答案】 C
13.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甲 乙
(1)在甲图中画出晨昏线,并用阴影标出夜半球。
(2)甲图是__________(日期)前后的地球光照图,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_____,对应在乙图中的位置应该是①②③④中的__________。
(3)此时A地的太阳高度为__________。此日A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__________。
【导学号:63380027】
(4)在乙图中__________点附近时,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较快,在乙图中__________点附近时,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较慢。
(5)在②点时,地轴与公转轨道间的夹角为__________,此时,黄赤交角为__________。
【解析】 第(1)题,晨昏线应与太阳光线垂直并且平分赤道。第(2)题,由甲图判断为冬至日,对应乙图中④位置,④为冬至日,①为春分日,②为夏至日,③为秋分日。第(3)题,甲图中的A点位于赤道与晨昏线的交点上,此时的太阳高度为0°,A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应为:90°-23°26′=66°34′。第(4) 题,在④点(冬至日)附近接近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在②点(夏至日)附近接近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第(5)题,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任何地点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都是66°34′,黄赤交角是23°26′。
【答案】 (1)略 (2)12月22日 冬至 ④
(3)0° 66°34′
(4)④ ②
(5)66°34′ 23°26′
学业分层测评(五)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下图是位于120°E经线上不同纬度三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读图,回答1~2题。
1.三地的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序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
2.此日昼长时间从短到长的排序是(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解析】 第1题,据图可以看出,夏至日正午太阳均位于三地天顶以南的天空中,说明三地均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结合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所以三地纬度由高到低为①②③,故A项正确。第2题,夏至日是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的一天,纬度越高,白昼越长,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可得出此日昼长从短到长的排序为③②①,故C选项正确。
【答案】 1.A 2.C
读下图,回答3~4题。
3.图中C点的昼长为( )
【导学号:63380032】
A.24小时 B.12小时
C.20小时 D.10小时
4.图中所示日期,下列各地白昼最长的是( )
A.太原 B.长春
C.南昌 D.昆明
【解析】 第3题,从图中的信息可知,图中C点所在的纬线上昼弧与夜弧的比例是5∶1,昼夜之和是24小时,所以其昼长约是20小时。第4题,图中所示日期为夏至日,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白昼时间达到一年中最大值,且位置越往北,白昼时间越长。
【答案】 3.C 4.B
(2016·玉溪高一检测)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过程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是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的。据此完成5~6题。
5.2016年春节(2月8日)期间,玉溪市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趋势是( )
A.昼渐长,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小
B.昼渐短,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大
C.昼渐长,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大
D.昼渐短,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小
6.玉溪市在下列日期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 )
A.5月1日 B.7月1日
C.11月1日 D.2月1日
【解析】 第5题,2016年春节是在阳历2月初,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且向北移动,北半球玉溪的白昼将会越来越长,正午太阳高度也越来越大。第6题,太阳直射点离南回归线最近时,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四个选项中2月1日距12月22日最近。
【答案】 5.C 6.D
7.北京地区10月份属于( )
【导学号:63380033】
A.我国传统季节划分中的夏季
B.欧美国家传统季节划分中的夏季
C.季节与气候相结合划分中的夏季
D.上述三种划分方法中的秋季
【解析】 10月份在各种季节划分方法中都属于秋季。
【答案】 D
8.(2016·乌兰察布高一检测)如果黄赤交角为20°,则( )
A.五带中的热带范围将为20°
B.五带中的温带范围将变小
C.五带中的寒带范围将变大
D.五带中的热带范围将变小
【解析】 黄赤交角的大小与回归线的度数相同,与极圈的度数相加等于90°,而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是五带的界线,所以当黄赤交角为20°时,回归线为20°,极圈为70°,因此,热带范围减小,温带范围扩大,寒带范围减小。
【答案】 D
9.读下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的节气为________,日期为________月________日前后。
(2)A点的地理坐标为经度________,纬度________。
(3)图中A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时。
(4)A、B、C、D四点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序为________________。
(5)A、B、C、D四点,昼长由长到短排序为________,白昼将变长的有________。
(6)B点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________时日出;D点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________时日落。
【导学号:63380034】
【解析】 该题以侧视日照图综合考查了经纬网、地方时、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等多方面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提取出以下信息:①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为至日);②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和A点经线;③图中相邻两经线之间经度相差30°,由0°经线可推知其他经线度数。
【答案】 (1)北半球夏至 6 22
(2)150°E 60°N (3)12 10
(4)C、B、A、D (5)A、C、B、D D
(6)12 6 8 16
[能力提升]
我国古人根据日月运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把一年分为二十四等份,这就是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下面图甲为二十四节气分布图,图乙为北半球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甲 乙
10.下列各组节气中,昼长时间最接近的是( )
A.清明、惊蛰 B.立冬、立春
C.小雪、小寒 D.雨水、处暑
11.对图乙中四点日期所处的节气判断正确的是( )
A.①点可能为小雪或大雪
B.②点可能为立春或立秋
C.③点可能为春分或秋分
D.④点可能为芒种或大雪
【解析】 第10题,利用对称原则解本题。读图可知,春分与秋分都是昼夜平分,从秋分到立冬昼长变短,经过三个节气;从立春到春分,由昼短到昼夜平分,也经过三个节气,所以立冬、立春的昼长时间最接近。第11题,北半球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在北极圈与北极点之间移动(含北极圈与北极点),①点位于北极圈到北极点之间,且距离北极圈较近,所以最可能的节气是小暑或小寒;②点位于北极点到北极圈之间,所以最可能的节气是立夏或立冬;③点位于北极圈,所以最可能的节气是夏至或冬至;④点位于北极点到北极圈之间,且距离北极圈较近,所以最可能的节气是芒种或大雪。
【答案】 10.B 11.D
12.一架在北半球飞行的飞机,飞越晨昏线上空时,当地为8日19时。在下图所示的四个地区中,它飞越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飞机飞越晨昏线时地方时为19时,位于正午12时之后,应该为昏线,19时日落,当地昼长夜短,为夏季,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长,昏线向右倾斜,晨线向左倾斜,故正确答案为B项。
【答案】 B
13.读极地投影太阳光照图,虚线表示极圈和回归线,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图反映的日期是________前后,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
(2)abc是晨昏线,其中晨线为________段。
(3)此时A、B、D、E四地的地方时应是:A________时,B________时,D________时,E________时。
(4)此时A、E昼夜长短是:A昼长________小时,E昼长________小时。
(5)再过三个月,B地处于________季。
【导学号:63380035】
【解析】 第(1)题,由图中地球自转方向知此图为北极俯视图,北极圈内出现极昼说明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直射点坐标为(23°26′N,45°W)。第(2)题,根据自转方向及昼、夜半球分布判断bc段为晨线。第(3)题,E点处于正午,地方时为12时,A点位于E点以东,经度相差45°,地方时为12+45°÷15°=15时,B点在E点以西,经度相差90°,地方时为12-90°÷15°=6时;D点在E点以东,经度相差135°,地方时为12+135°÷15°=21时。第(4)题,A点在北极圈上,昼长是24小时,E点位于赤道上昼长12小时。第(5)题,夏至日过三个月是秋分日左右。
【答案】 (1)6月22日 23°26′N,45°W (2)bc (3)15 6 21 12 (4)24 12 (5)秋
学业分层测评(六)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右图为某村平面图,有一辆汽车沿着图上的公路自左向右行驶,有关汽车行驶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先由西向东行驶,转而向东南行驶
B.先是由西南向东北方向行驶,转而向正东方向行驶
C.先是由东北向西南方向行驶,转而向正西方向行驶
D.先是由西南向东北方向行驶,转而向东南方向行驶
【解析】 由图中指向标箭头指向正北方向,可知图中公路自左向右是先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延伸,转而由正西向正东方向延伸。
【答案】 B
2.读下图判断,甲地在乙地的( )
【导学号:63380045】
A.东南 B.西北
C.正南 D.正北
【解析】 先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出两地的经纬度位置,再辨别两地的相对方位。甲地的经纬度位置是(0°,45°W),乙地的经纬度位置是(30°N,135°W),因此甲地在乙地的东南方。
【答案】 A
3.读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位于B点的西北 B.A点位于C点的东北
C.C点位于A点的西南 D.B点位于A点的正东
【解析】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读图可知各点的地理坐标:A(20°N,20°W),B(0°,0°),C(20°S,20°E),因此,A点位于B点的西北,A点位于C点的西北,C点位于A点的东南,B点位于A点的东南。
【答案】 A
4.下列哪种情况使用罗盘测出的方向是准确的( )
A.太阳黑子增多时
B.在攀枝花矿区
C.刻度0°对准目标放平罗盘
D.在南极点上
【解析】 罗盘是利用指北针指向来工作的,太阳黑子增多时,太阳活动强烈,会产生“磁暴”现象,影响指北针工作;攀枝花矿区以磁铁矿为主,也影响指北针工作;地球的极点与地磁场的极点不重合,而指北针指向的应是地磁场的极点,故在南极上不能准确用罗盘定向。
【答案】 C
5.某旅行团到北京(116°E)旅游。北京时间12:16时,人们看到阳光恰好从旅行车左前方射入车内,那么此时旅行车行驶的方向大致为( )
【导学号:63380046】
A.东南 B.西南
C.东北 D.西北
【解析】 北京时间12:16时,北京(116°E)的地方时正好为12:00,太阳应在正南方,阳光从车的左前方射入车内,说明该车向西南方行驶。
【答案】 B
6.下图表示怎样根据北斗七星寻找北极星。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北斗七星属于仙后座
B.图中北极星属于大熊星座中一颗亮星
C.图中天璇到北极星的距离是天璇到天枢距离的5倍
D.北极星不随季节而移动
【解析】 根据大熊星座可以很容易地找到北极星。北斗七星也叫勺子星,属于大熊星座,北极星属于小熊星座;从天璇到北极星的距离是天璇到天枢距离的6倍;由于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所以北极星不随季节而移动,也就可以很好地指示北方。
【答案】 D
7.下图是大兴安岭林区砍伐的一个树桩的年轮图,图中甲、乙、丙、丁分别是( )
【导学号:63380047】
A.东、西、南、北 B.西、南、东、北
C.南、北、东、西 D.北、南、西、东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方向上两侧年轮疏密差异较大,甲一侧最稀疏,说明朝向阳光,生长迅速。对于北半球大兴安岭林区来说,向阳方向为南方,所以甲、乙、丙、丁应为南、北、东、西。
【答案】 C
8.下列关于火地岛居民间接利用太阳辨别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山的北坡积雪融化较慢
B.树干长满苔藓的一侧是北侧
C.树木枝叶茂盛的一侧是北侧
D.大窗户一般朝向南,以避风
【解析】 火地岛位于南美洲最南端。它的北坡向阳,窗户一般朝向北,以获得更多的阳光;树木枝叶茂盛的一侧是北侧;山的南坡气温低,积雪融化较慢;南坡背阴,树干南侧长满苔藓。
【答案】 C
9.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A、B、C、D四点标出东、西、南、北方位。
(2)图中①②③三条表示太阳视运动的曲线中,表示夏至日的是________,表示冬至日的是________,表示春秋分日的是________。
(3)若太阳视运动轨迹为曲线①时,30°N~60°N范围该日正午日影指向是________。
【导学号:63380048】
(4)图中太阳东升西落的实质是________。
(5)太阳视运动轨迹为①③所示时,日出、日落方位分别是:
①日出:________,日落:________;
③日出:________,日落:________。
【解析】 由图中北极星可知,A点方向为正北,与之相反的为正南,据此可判断C为东方,D为西方。三条视运动曲线中,①曲线所示正午时太阳高度最大,故为夏至日;③曲线所示正午时太阳高度最小,故为冬至日;②曲线所示为春、秋分日。太阳视运动为①曲线时,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日影指向北。据夏至日太阳视运动轨迹可看出,该地夏至日时,太阳从东北升起,西北落下;冬至日时,太阳从东南升起,西南落下。
【答案】 (1)A.北 B.南 C.东 D.西 (2)① ③ ② (3)北 (4)地球自转 (5)东北 西北 东南 西南
[能力提升]
10.有一位建筑师,想要建造一座房子,房子四面的窗户都对着北方,应当说,建造这样的房子是可能的,你认为应该建在( )
A.北极点
B.南极点
C.赤道和0°经线的交叉点上
D.赤道和180°经线的交叉点上
【解析】 这是考查特殊点方向判断的问题。 根据方向的定义,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由于经线会聚到南北极点,所以在南北极点只有南北方向,没有东西方向。 南极点为南,其余方向都是北。
【答案】 B
利用太阳辨别方向与当地所处的纬度相关。据此回答11~12题。
11.下列有关A(30°N,115°E)和B(30°S,150°E)两地方向辨别依据的说法,正确的是( )
【导学号:63380049】
A.A地南坡积雪融化快,北坡积雪融化慢
B.A地树木年轮北疏南密
C.B地不能利用太阳的东升西落辨别方向
D.B地房屋一般坐北朝南
12.甲(70°N,120°W)和乙(50°S,60°W)两地利用太阳辨别方向,说法正确的是( )
A.6月22日前后,甲地最小的太阳高度出现在正北方
B.12月22日前后,甲地最大的太阳高度出现在正南方
C.乙地与甲地相比太阳高度太大,对利用太阳位置辨别方向不利
D.乙地太阳东升西落,正午时太阳在正南方
【解析】 第11题,A地位于北半球,南坡是阳坡,积雪融化快;树木年轮北密南疏。B地位于南半球,太阳在北方,房屋一般坐南朝北,可以用太阳的东升西落辨别方向。第12题,6月22日前后,甲地出现极昼现象,最小太阳高度出现在子夜0时、正北方;12月22日前后,甲地出现极夜现象,不会有太阳出现。乙地位于中纬度地区,利用太阳位置辨别方向非常方便;乙地太阳东升西落,但是正午时太阳在正北方。
【答案】 11.A 12.A
13.夏至日北京时间下午1时整,我国某地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观测到旗杆的影长最短,并测得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为73.5°。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该地的纬度是________,经度是________。
(2)图1是四幅该日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图,其中与当地情况相符的图是(填代号)________。
图1
(3)北京时间下午3时,该兴趣小组在该地借助太阳的位置用手表确定正南方向(表面朝上)。图2所示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填代号)________。
【导学号:63380050】
图2
【解析】 第(1)题,据北京时间下午1时时,该地的旗杆影长最短(即太阳高度最大、地方时12时),可知该地的地方时要比北京时间迟1小时,应位于北京时间所在的120°E经线以西15°,即105°E。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而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73.5°,代入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可算出该地位于40°N(39°56′N)。第(2)题,判断曲线图时,要注意两个细节,一是太阳高度的最大值应出现在北京时间的下午1时;二是该地的昼长应大于12小时。第(3)题,较好地体现了要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这一原则,要求学生掌握如何根据手表确定方向。最简单的办法是将时针指向太阳,该线与12时所构成的角的平分线即为正南方。但这主要是针对地方时而言的,因此要考查它和北京时间存在1个小时的时差。
【答案】 (1)39°56′N(或40°N);105°E (2)b (3)a
课件22张PPT。巩固层拓展层单元综合测评经纬网的判读时间的计算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单元综合测评(一)
点击图标进入… 课件29张PPT。阶段一阶段二阶段三学业分层测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北方纬度高低变化北经度变化顺实地转动地图照准水平指北针正北 北斗七星勺子星天枢方向中间朝北朝南向阳背阳坐北朝南 在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学业分层测评(六)
点击图标进入… 课件55张PPT。阶段一阶段二阶段三学业分层测评时间空间物质 恒星星云相互吸引银河系太阳系金星地球火星核聚变反应 地表温度 日冕 耀斑黑子
黑子耀斑11磁暴极光无线电短波运动特征类地大小行星光照条件液态氮和氧季节日天体的物质性和运动性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太阳系示意图学业分层测评(一)
点击图标进入… 课件30张PPT。阶段一阶段二阶段三学业分层测评自西向东逆时针顺时针23时56分4秒15°赤道向两极不发光不透明晨昏地球自转24地球的自转晨昏线的判断和特点学业分层测评(二)
点击图标进入… 课件39张PPT。阶段一阶段二阶段三学业分层测评早经度相同2415°中央经线东部时区1个时区北京时间180°减加地球自转右左赤道洋流 时间计算日期分界线和日期范围的判读学业分层测评(三)
点击图标进入… 课件50张PPT。阶段一阶段二阶段三学业分层测评太阳黄道自西向东椭圆1恒星年1月初远日点较慢23°26′ 66°34′ 南北回归线 1回归年 夏至日 3月21日 9月23日 12月22日 太阳光线地平面最大值太阳直射点太阳直射点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南半球各纬度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黄赤交角及其影响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二分二至时地球的位置学业分层测评(四)
点击图标进入… 课件39张PPT。阶段一阶段二阶段三学业分层测评晨昏线短于等长 春分日至秋分极昼最大值极昼极夜极夜最大值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太阳辐射能赤道高纬度中纬度立春立秋夏至冬至回归线 昼夜长短的规律、计算和应用二分二至日不同纬度的昼长学业分层测评(五)
点击图标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