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时同步:第16课过小孤山大孤山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时同步:第16课过小孤山大孤山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1-14 21:56: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16课时
过小孤山大孤山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屏风(pínɡ)  宿松县(xiǔ)  
嵌岩窦穴(qiàn)
B.惠济(jì)
载其事(zài)
楼观亭榭(ɡuān)
C.渺弥(ní)
泊湓浦(bó)
徙倚久之(yǐ)
D.溯流(sù)
烽火矶(jī)
鸥鹭灭没(mò)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火中取栗/沧海一粟
大桥竣工/疏浚河道
深邃/列置烽燧
B.嘎然而止/真知灼见
吞声踯躅/踟蹰不前
彻悟/清澈见底
C.信手拈来/沾花惹草
贻笑大方/遗臭万年
砥砺/为丛驱雀
D.拨云见日/俏拔秀丽
天然屏障/乌烟瘴气
荧屏/色泽莹润
3.下列各项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信造化之尤物也    
造化:指天地、自然界。
B.又有一石……杰然特起
杰然特起:高峻雄伟地拔地而起。
C.舟中估客莫漫狂
估客:饮酒者。
D.四际渺弥
渺弥:形容水势浩淼,广阔无边。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信造化之尤物也
B.与江山相发挥
C.江水浑浊,每汲用
D.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
5.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项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倒影水中
B.泛彭蠡口
C.今为定江军
D.其间一日阻风不行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科学工作者在工作中既要实事求是,严谨治学;又要行思坐想,大胆假设,这才有助于事业的发展。
B.后母戊大方鼎的气韵和纹饰,妇好墓玉器的繁多和精美,让海内外艺术家叹为观止,视为人类不可重复的惊天奇迹。
C.我们虽然缺乏管理经验,但可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子来。
D.谈起垃圾短信,广大手机用户深恶痛绝。当有关媒体记者探访发送垃圾短信的企业负责人时,他们往往三缄其口,讳莫如深。
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发散思维有多种表现形式,

。多向思维要求从尽可能多的方面来考虑同一问题,使思维不要局限于一种模式。侧向思维要求把自己的研究领域与别的领域交叉起来,

,用来解决本领域内的问题。鲁班从草拉破了手得到启示,发明了锯,就是侧向思维。反向思维也称求异思维,

。法拉第从电产生磁得到启示,反问自己磁能不能产生电,最后制成了发电机。
8.下面是我国颁布的“中国家庭服务徽标”,请描述该徽标的中心图案,并说明其中的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l
"blogid=3e996b5c0102wnnz&url=http:
/
/

/
pic
/
00194HTegy6Zjm6CYdVff"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八月一日,过烽火矶。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此山当是其一也。自舟中望山,突兀而已。及抛江过其下,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亦与它石迥异。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是日风静,舟行颇迟,又秋深潦缩,故得尽见,杜老所谓“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也。
过澎浪矶、小孤山,二山东西相望。小孤属舒州宿松县,有戍兵。凡江中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名天下,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但祠宇极于荒残,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庙在山之西麓,额曰“惠济”,神曰“安济夫人”。绍兴初,张魏公自湖湘还,尝加营葺,有碑载其事。又有别祠在澎浪矶,属江州彭泽县,三面临江,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胜。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盖以此得名也。昔人诗有“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之句,传者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晚泊沙夹,距小孤一里。微雨,复以小艇游庙中,南望彭泽、都昌诸山,烟雨空濛,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徙倚久之而归。方立庙门,有俊鹘抟水禽,掠江东南去,甚可壮也。庙祝云,山有栖鹘甚多。
二日早,行未二十里,忽风云腾涌,急系缆。俄复开霁,遂行泛彭蠡口,四望无际,乃知太白“开帆入天镜”之句为妙。始见庐山及大孤。大孤状类西梁,虽不可拟小姑之秀丽,然小孤之旁,颇有沙洲葭苇,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江水浑浊,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过夕乃可饮。南江则极清澈,合处如引绳,不相乱。晚抵江州。州治德化县,即唐之浔阳县,柴桑、栗里,皆其地也;南唐为奉化军节度,今为定江军。岸土赤而壁立,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赪”者也。泊湓浦,水亦甚清,不与江水乱。自七月二十六日至是,首尾才六日,其间一日阻风不行,实以四日半溯流行七百里云。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信造化之尤物也   
造化:这里指天地、自然界。
B.与江山相发挥
发挥:辉映。
C.舟中估客莫漫狂
漫狂:纵情,放荡。
D.徙倚久之而归
徙倚:依靠。
10.下列对原文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过小孤山大孤山》是一篇日记体的游记散文,描写了饶有韵味的山川景物形象。
B.这篇游记写山川景物形象,并在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情趣和韵味。在记述事物的同时,插入了适当的议论及说明。
C.作者在文中写了多个景点,在各个景点中,对大孤山的描写最为充分。作者用笔灵活多变,从多个角度写这一江中绝景。
D.作为游记,作者以记述为主,随时融合抒情和议论,还引用有关传闻轶事和前人诗句等,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等到抛锚停船后,作者走过山下,看到裂缝的岩石和各式岩洞,奇形怪状,色彩光亮润泽,和别的石头大不一样。
B.所有江中的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山之类,都是名闻天下的,作者认为,从峭拔秀丽上看,小孤山不能和它们相比。
C.大孤山的样子像西梁山,虽然比不上小孤山那样秀丽,但大孤山的四周却是广阔无边的江水,望上去它好像浮在水面上,在作者看来,这也是一种奇景。
D.这一段长江的水很浑浊,每逢要汲用时,都需用杏仁来澄清,过一个晚上才能喝。但长江从湖口分出的一支称为南江的水却很清,两江水的合流处像用绳尺划分过一样,不相混淆。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绍兴初,张魏公自湖湘还,尝加营葺,有碑载其事。
译文:
方立庙门,有俊鹘抟水禽,掠江东南去,甚可壮也。
译文:
三、课外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
朱寿昌字康叔,扬州天长人。以父巽荫守将作监主簿,累调州县,通判陕州、荆南,权知岳州。州滨重湖,多水盗。寿昌籍民船,刻著名氏,使相伺察,出入必以告。盗发,验船所向穷讨之,盗为少弭,旁郡取以为法。
富弼、韩琦为相,遣使四出宽恤民力,择寿昌使湖南。或言邵州可置冶采金者,有诏兴作。寿昌言州近蛮,金冶若大发,蛮必争,自此边境恐多事,且废良田数百顷,非敦本抑末之道也,诏亟罢之。
知阆州,大姓雍子良屡杀人,挟财与势得不死。至是,又杀人而赂其里民出就吏。狱具,寿昌觉其奸,引囚诘之曰:“吾闻子良与汝钱十万,许纳汝女为妇,且婿汝子,故汝代其命,有之乎?”囚色动,则又擿之曰:汝且死书券抑汝女为婢指钱为顾直又不婿汝子将奈何囚悟泣涕覆面曰囚几误死以实对。立取子良正诸法。郡称为神,蜀人至今传之。
知广德军。寿昌母刘氏,巽妾也。巽守京兆,刘氏方娠而出。寿昌生数岁始归父家,母子不相闻五十年。行四方求之不置,饮食罕御酒肉,言辄流涕。用浮屠法灼背烧顶,刺血书佛经,力所可致,无不为者。熙宁初,与家人辞诀,弃官入秦,曰:“不见母,吾不反矣。”遂得之于同州。刘时年七十余矣,嫁党氏有数子,悉迎以归。京兆钱明逸以其事闻,诏还就官,由是以孝闻天下。自王安石、苏颂、苏轼以下,士大夫争为诗美之。寿昌以养母故,求通判河中府。数岁母卒,寿昌居丧几丧明。既葬,有白乌集墓上。拊同母弟妹益笃。
又知鄂州,提举崇禧观,累官司农少卿,易朝议大夫,迁中散大夫,卒,年七十。寿昌勇于义,周人之急无所爱,嫁兄弟两孤女,葬其不能葬者十余丧,天性如此。
(选自《宋史·朱寿昌传》)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汝且死书券/抑汝女为婢/指钱为顾直/又不婿汝/子将奈何/囚悟/泣涕覆面/曰/囚几误/死以实对
B.汝且死/书券抑汝女为婢/指钱为顾直/又不婿汝子/将奈何/囚悟/泣涕覆面/曰/囚几误死/以实对
C.汝且死/书券抑汝女为婢/指钱为顾直/又不婿汝/子将奈何囚/悟/泣涕覆面/日/囚几误/死以实对
D.汝且死书券/抑汝女为婢/指钱为顾直/又不婿汝子/将奈何囚/悟/泣涕覆面/日/囚几误死/以实对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知州,是“知某州军州事”的简称,其中“军”指地方军队,“州”指民政,宋代由中央派员前往管理州政。
B.“军”是宋代行政区域,与府、州、监同隶属于路。《文献通考·舆地》:“凡十八路,州、府军、监三百二十二”。
C.这里的“氏”是古代对已婚女子的称呼,常于其父姓之后称氏。如《左传·隐公元年》:“姜氏欲之,焉辟害?”
D.“熙宁”是年号,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从汉武帝开始,一个皇帝一般只使用一个年号。
15.下列关于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朱寿昌治理境有方。岳州水盗很多,他在代理岳州知州期间,通过登记民船,刻下姓名,互相伺察,出人报告等一套措施,逐渐消除水盗,被其他地方效法。
B.朱寿昌善于断案。在他担任阆州知州时,有一个大姓雍子良杀了人,却贿赂乡人出来接受审讯。朱寿昌发觉了隐情,把雍子良正法,郡里百姓称他为神人。
C.朱寿昌事母至孝。为了寻找母亲,他苦身力行,别家弃官,四方奔走。接回母亲,为便于奉养,他请求做河中府通判。母亲去世,他守丧几乎双目失明。
D.朱寿昌急人之难。他生活中没有其他爱好,天性喜欢周济别人的急难之事,他曾经把兄弟的两个孤女嫁出去,帮助没有能力埋葬死人的人埋葬死人十多次。
16.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废良田数百顷,非敦本抑末之道也,诏亟罢之。
译文:
(2)京兆钱明逸以其事闻,诏还就官,由是以孝闻天下。
译文: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16课时
过小孤山大孤山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语言文字运用
1.D【解析】A项,“宿松县”中的“宿”应读“sù”;B项,“载其事”中的“载”应读“zǎi”,“楼观亭榭”中的“观”应读“ɡuàn”;C项,“渺弥”中的“弥”应读“mí”。
2.A【解析】B项,“嘎然而止”中的“嘎”应写作“戛”。C项,“沾花惹草”中的“沾”应写作“拈”。D项,“俏拔秀丽”中的“俏”应写作“峭”。
3.C【解析】“估客”这里指“贩货的行商”。
4.C【解析】A项,“造化”文中指天地、自然界;今义指福气、运气。B项,“江山”文中指长江与小孤山;今义多指国家或国家的政权。C项,“浑浊”古今义相同,都指(水、空气等)含有杂质,不清洁,不明澈。D项,“江西”文中指长江的西面;今义指江西省。
5.D【解析】D项为被动句,A、B、C为省略句。
6.C【解析】A项,行思坐想:不停地思考。B项,叹为观止: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C项,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此处望文生义。D项,讳莫如深:原意为事件重大,讳而不言。后指把事情隐瞒得很紧。
7.①主要有多向思维、侧向思维、反向思维
②并从别的领域取得思想上的启发
③就是从相反的方向来考虑问题
【解析】先读懂语段的大意后,就发现第一句话是总领句,那么,2第①处应该填入的就是“有多向思维、侧向思维、方向思维”意思句子;第②处是对侧向思维的阐释,根据前后文,应该填入是“从别的领域得到启示”之类意思的句子;第③处是对反向思维的解释,结合多向思维解释句子,可以填入“就是从反方向来考虑问题”之类意思的句子。
8.图形:一根线条完成三个同行环,构成房屋、门窗和爱心的形状。寓意:广大家庭服务劳动者满怀爱心提供服务,“把爱送到家、服务做到家”。
【解析】徽标是各种图标里最难读懂的一类,尤其是寓意的解释,所以要以“图标”为中心,仔细揣摩,才能读出大意来。语言表达要简明、连贯、准确。
二、课内阅读
答案
9.D【解析】D项,徙倚:徘徊不忍离去。
10.C【解析】“对大孤山的描写最为充分”表述错误,应为“对小孤山的描写最为充分”。
11.B【解析】应该是“从峭拔秀丽上看,它们不能和小孤山相比”。
12.(1)绍兴初年,魏国公张浚从湖南回来,曾经修缮过,有座碑记载了这件事。(2)刚到庙门口站着,(就看到)有一只健美的老鹰正用利爪抓住水鸟,掠过江面东南方向飞去,非常壮观。
【解析】第(1)题,“尝加营葺,有碑载其事”是翻译难点,译出实词“尝”(曾经)、“葺”(修缮),还要译出虚词“其”(这件)的含义。第(2)题,“有俊鹘抟水禽,掠江东南去,甚可壮也”是翻译难点,要译出实词“俊”(健美)、“抟”(持,抓)、“掠”(掠过),虚词“也”为语气助词,不译。
三、课外拓展阅读
答案
13.
B【解析】首先要读懂文章的内容,正确理解语境意思,然后比较四个选项,再选出断句正确的一项。
14.
D【解析】“一个皇帝一般只使用一个年号”错。
15.
D【解析】“周人之急无所爱”此处的“爱”是“吝惜”的意思。
16.(1)况且废弃了几百顷良田,这不是重视农业抑制工商业的方法,朝廷下诏立即停止了这种做法。
(2)京兆钱明逸把他的事情报告朝廷,朝廷下诏让他回来担任官职,从此他凭借孝行闻名天下。
【解析】第(1)题要准确译出“敦本”“道”“亟”的含义,正确译出句意。第(1)题要准确译出“闻”“就官”“以孝”的含义,正确译出句意。
參考译文:
朱寿昌字康叔,是扬州天长县人。因父亲朱巽的荫庇任将作监主簿,累调州县,通判陕州、荆南,权知岳州。阳光高考门户考后首发。州濒临重湖,有很多水盗。朱寿昌登记民船,刻下姓名,让他们互相窥伺侦察,出入一定要报告。水盗出发,验明船的方向穷追讨伐他们,水盗逐渐消除,别的郡都加以效法。
富弼、韩琦任宰相,派使者到四方宽缓体恤民力,选择朱寿昌出使湖南。有人说邵州可以设置冶匠采金,皇上下诏动工。朱寿昌说邵州接近蛮人地区,金矿如果被开发,蛮人必定会争抢,从此边境恐怕生出很多是非,况且废掉几百顷良田,不是重视农业抑制工商业的办法,皇上下诏立即停止了这件事。
知阆州,大姓雍子良多次杀人,依仗钱财和势力没有被判死罪。到这时,又杀了人却贿赂他的里人出来接受审讯。已经判罪定案,朱寿昌发现其中的奸诈,把囚犯带出来责问他说:“我听说雍子良给了你十万钱,答应娶你的女儿为媳妇,并且让你的儿子做女婿,所以你代他受罪,有这种事吗?”囚犯脸色动了一下,就又指责他说:“你就要死了,书券上把你的女儿作为婢女,把钱说成是雇佣劳动的报酬,又不让你的儿子做女婿,你又能怎么样呢?”囚犯醒悟,泪流满面,说:“我差一点错死。”就把实情说了。朱寿昌立即把雍子良抓来法办了。郡里称赞他是神人,蜀地人至今传颂他。
知广德军。朱寿昌的母亲刘氏,是朱巽的妾。朱巽守京兆时,刘氏正在怀孕而离家出走。朱寿昌出生几年后才回到父亲家里,母子有五十年没有相见。他走遍四方寻找他的母亲没有找到,饮食很少喝酒吃肉,一说起就流泪。用浮屠的方法灼背烧顶,刺血写佛经,只要力所能及的,他没有不做的。神宗熙宁初年,他和家里人告别,丢掉官职进入秦地,说:“不见到母亲,我就不回来了。”于是在同州找到了他的母亲。刘氏时年已经七十多岁了,嫁给党氏生有几个孩子,他全都把他们迎回来。京兆钱明逸把他的事情报告上去,皇上下诏让他回来担任原来的官职。从此他以孝闻名天下。从王安石、苏颂、苏轼以下,士大夫都争着写诗赞美他。朱寿昌因为要供养母亲的缘故,请求做河中府通判。几年后母亲去世,朱寿昌守丧几乎双目失明。埋葬了母亲之后,有白鸟聚聚在墓上。抚养同母的弟妹更加深厚。
又知鄂州,提举崇禧观,积功升官至司农少卿,改为朝议大夫,迁为中散大夫,去世,时年七十岁。朱寿昌勇于为义,解救别人的危急没有什么吝惜的,把兄弟的两个孤女嫁出去,帮助没有能力埋葬死人的人埋葬死人十多次,他的天性就是这样。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