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18课时
项羽之死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时不利兮骓不逝
逝:奔驰。
B.项羽乃复引兵而东 引:率领。
C.然今卒困于此
卒:终了。
D.马童面之
面:面对。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直夜溃围南出。
B.项王则夜起。
C.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D.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B.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C.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
D.我何面目见之。
4.选出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①项王乃大惊曰
②平明,汉军乃觉之
B.①以故汉追及之
②乃分其骑以为四队
C.①汉围之数重
②乃分军为三,复围之
D.①吾为公取彼一将
②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与例句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以故汉追及之
A.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B.及抛江过其下
C.望尘莫及
D.始见庐山及大孤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杨老师在职工微信群里对校长进行批评,校长对杨老师做出停职停薪的处罚,并让全体老师表决,有
的嫌疑。
②巴萨三位球星在各自国家队都是头号巨星,但在巴萨从来不会
,而是彼此相亲相爱,相互包容,互不埋怨。
③历时半年的缜密侦查,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侦破一起涉嫌
低价出售国有资产的滥用职权案件。
A.假公济私
徇私舞弊 自私自利 B.假公济私
自私自利 徇私舞弊
C.自私自利
假公济私 徇私舞弊 D.徇私舞弊
自私自利 假公济私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教育部近日印发的《关于做好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指出,严禁开展特殊类型招生的高校组织或参与考前辅导、应试培训。
B.杰出的流行音乐创作者将严肃音乐的表现力与通俗音乐的积极因素相互交融,巧妙嫁接多种艺术元素,拓宽流行音乐的表现内涵和审美空间。
C.我们平时所用的调味品醋,含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被皮肤吸收后可以改善面部皮肤营养缺乏。
D.中餐之所以在申遗路上屡屡受挫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提交的美食,虽然是色香味俱全的美味,只给人们带来更好的口味体验,却很难让人体会到文化上的深意。
8.根据下面两份表格所提供的信息,就2015年中国经济形势写一段评述的话。要求:内容贴切,语言表达简明、准确、连贯,100字以内。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王:让……称王。
B.吾知公长者
长者:年龄大的人。
C.持短兵接战
兵:武器。
D.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被:受。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B.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C.不忍杀之,以赐公。
D.马童面之,指王翳曰。
11.下列句子中,不能表现项羽知耻的一项是(
)
A.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B.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C.乃自刎而死。
D.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译文:
(2)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译文:
三、课外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任环,字应乾,长治人。嘉靖二十三年进士。历知黄平、沙河、滑县,并有能名。迁苏州同知。倭患起,长吏不娴兵革。环性慷慨,独以身任之。三十二年闰三月御贼宝山洋,小校张治战死。环奋前搏贼,相持数日,贼遁去。寻犯太仓环驰赴之尝遇贼短兵接身被三创几殆宰夫捍环出死之贼亦引去。已而复至,裹出海击之。怒涛作,操舟者失色。环意气弥厉,竟败贼,俘斩百余。复连战阴沙、宝山、南沙,皆捷。擢按察佥事,整饬苏、松二府兵备。倭剽掠厌,悉归,惟南沙三百人舟坏不能去,环与总兵官汤克宽列兵守之。数月,贼大至,与旧倭合,掠华亭、上海。环等被劾,得宥。逾年,贼犯苏州。城闭,乡民绕城号。环尽纳之,全活数万计。副将解明道击退贼,论前后功,进环右参政。贼掠常熟,环率知县王鈇破其巢,焚舟二十七。未几,贼掠陆泾坝,都督周于德败绩。环偕总兵官俞大猷击败之,焚舟三十余。贼犯吴江,环、大猷击败之莺脰湖,贼奔嘉兴。顷之,三板沙①贼夺民舟出海,环、大猷击败之马迹山。其别部屯嘉定者,火爇之,尽死。论功,荫一子副千户。母忧夺哀。贼屯新场,环与都司李经等率永顺、保靖兵攻之,中伏,保靖土舍、彭翅等皆死,环停俸戴罪。贼平,乞终制,许之。逾二年卒、年四十。给事中徐师曾颂其功,诏赠光禄卿,再荫一子副千户,建祠苏州,春秋致祭。环在行间,与士卒同寝食,所得赐予悉分给之。军事急,终夜露宿,或数日绝餐。尝书姓名于肢体曰:“战死,分也。先人遗体,他日或收葬。”将士皆感激,故所向有功。
(选自《明史·任环传》,有删节)
[注]①三板沙:明代地名。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寻犯太仓/环驰赴之/尝遇贼/短兵接/身被三创几殆/宰夫捍环出/死之/贼亦引去/
B.寻犯太仓/环驰赴之/尝遇贼短兵接/身被三创/几殆/宰夫捍环/出死之/贼亦引去/
C.寻犯/太仓环驰赴之/尝遇贼/短兵接/身被三创/几殆/宰夫捍环出/死之/贼亦引去/
D.寻犯太仓/环驰赴之/尝遇贼短兵接/身被三创几殆/宰夫捍/环出死之/贼亦引去/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士:隋唐科举考试设进士科,其时凡举人试于礼部合格者,称为“进士”。明、清之制,殿试后赐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皆通称为“进士”。
B.“迁苏州同知”“擢按察佥事”“进环右参政”中的“迁”“擢”“进”三个词语,在古代都是晋升官职的意思。
C.荫:庇荫,庇护。封建时代官僚的子孙因先代有功勋而受到封赏。“封妻荫子”中的“荫”就是此意。
D.母忧:母丧的婉辞。文言文中常有“丁父忧”“丁母忧”的说法,即遭逢父亲丧事和遭逢母亲丧事。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任环一向精明能干。历任黄平、沙河、滑县知县时就很闻名,后来率领士兵多次打败入侵的倭寇,立下汗马功劳,也多次因功而升职。
B.任环勇于担当,敢于冲锋陷阵。倭寇进犯江南沿海,苏州府长吏不熟兵事,任环甘愿承 担抗倭大任,在宝山洋与倭贼短兵相接,身负重伤。
C.任环虽作战勇敢,也曾因犯错而受罚。先因同总兵官汤克宽未敢出击滞留的三百旧倭寇而遭弹劾,后因攻击倭贼时中了埋伏,被停了俸禄。
D.任环能够与士兵同甘共苦,并且激励部属的斗志。他常与士兵同寝共食,所得朝廷赏赐悉数分给下属;军事紧急,彻夜露宿,有时绝食好几天。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顷之,三板沙贼夺民舟出海,环、大猷击败之马迹山。
(2)尝书姓名于肢体曰:“战死,分也。先人遗体,他日或收葬。”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18课时
项羽之死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语言文字运用
1.C
【解析】卒:终于。
2.D【解析】D项,名词用作动词。A、B、C项为名词作状语。
3.D
【解析】A项,地方:今义:①泛指空间的一部分。②民间。③地区。句中指土地方圆;B项,山东:今义:山东省。句中指山的东面。C项,左右:今义:①大致范围(方位词)。②控制(动词)。句中指侍卫人员。
4.C【解析】A项,副词,于是、就/副词,才。B项,因此/介词,把。D项,介词,给、替/语气词。
5.C【解析】C项的“及”与例句的“及”意义相同,都当“赶上”讲
6.B【解析】假公济私:指假借公事的名义,谋取私人的利益。词义轻,所做之事不一定触犯法律,适合第①句语境,排除C、D。徇私舞弊:指为了私利而用欺骗的方法做违法乱纪的事。词义重,所做之事触犯法律,适合第③句语境。
7.A【解析】B项,动宾搭配不当,“拓宽……内涵”不搭配。C项,成分残缺,“有”后面缺“的”,“改善”缺宾语,在“缺乏”后加“的情况”。D项,句式杂糅,应删去“的原因”。
8.示例:2015年,中国经济得到稳健发展。全国就业人员比上一年略有增加,其中城镇就业人员同比增长一千多万;与此同时,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4%,城乡居民收入都有相应增加。
【解析】首先,要读懂试题要求,注意试题提示,然后理解两份表格所提供的信息,再写出一段评述的话。
二、课内阅读
答案
9.B【解析】B项,长者:品德高尚的人。
10.A【解析】A项,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C、D三项均为代词。
11.D【解析】D项表现的是项羽的勇猛。
12.(1)上天要亡我,我还渡江干什么!
(2)项王于是说:“我听说汉王用重价千金、封邑万户来悬赏我的头,我送给你个人情吧!”
【解析】第(1)题翻译时应注意“何……为”的固定结构。第(2)题要正确译出“购”(悬赏)和“吾为若德”(我送给你个人情吧)的意思。
三、课外拓展阅读
答案
13.A【解析】首先,要读懂文章的内容,把握语境意,理解需要断句处的事件和人物关系,然后将四个选项进行比较,再对照原文内容,选出断句正确的一项。
14.B【解析】迁: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
15.B【解析】“与倭贼短兵相接,身负重伤”是在太仓。
16.(1)不久,三板沙的倭寇抢夺民船出海,任环、俞大猷在马迹山打败了他们。
(2)(任环)曾将白己的姓名写在肢体上,并说:“战场战死,是军人本分。(不过)父母给的身体,将来或许(要靠这来辨认)收殓。”
【解析】第(1)题要准确译出“顷之”“夺”的含义,注意状语后置句,正确译出句意。第(2)题要准确译出“分”“或”的含义,注意判断句,正确译出句意。
参考译文:
任环,字应乾,今山西长治人。嘉靖二十三年进士。曾历任黄平、沙河、滑县知县,在任期间皆以精明能干闻名,因而升调苏州同知。倭寇进犯江南沿海,苏州府长吏不熟兵事。任环性情慷慨,甘愿承担抗倭大任。嘉靖三十二年闰三月,任环率兵阻击倭寇于宝山洋,其小校张治战死。任环率兵奋力向前与敌拼杀,相持数日,倭寇逃走。不久倭寇侵犯太仓,任环率兵乘快马疾驰前线,与贼相遇,短兵接战,身负三处重伤几近死去,其随行宰夫(指行军厨师)保护任环突出敌围而自身战死,倭寇见状亦引众散去。没多久倭寇复来,任环包扎过伤口便率兵出海迎敌。此时海涛狂作,船工心存恐惧。任环执意前行且声色俱厉,结果大败倭寇,俘获、斩首百余级。紧接着任环又率兵在阴沙、宝出、南沙阻击倭寇,皆获全胜。故被提拔为按察佥事,专管整饬苏州、松州二府兵备。倭寇劫掠满足,全部退去,唯独南沙岛三百倭寇因战船坏损不能离去,而任环同总兵官汤克宽却陈兵固守营地未敢出击。数月后,海上倭寇复来,与南沙岛三百旧倭寇合兵,剽掠华亭、上海。任环等因此遭弹劾降罪,但不久被赦免。次年,倭寇侵犯苏州城,城门紧闭,城外的百姓绕城哭号。任环随即开城纳入百姓,经查活着进入城里的百姓不下几万人。彼时其副将解明道出城击溃倭寇,此役结束,明朝廷论议近年任环抗倭功绩,遂升迁任环为苏、松两府右参政官职。倭寇攻掠常熟县,任环率常熟知县王鈇袭击倭寇老巢,焚毁战船二十七艘。数日后,倭寇攻袭陆泾坝,守军都督周于德战败。任环同总兵官俞大猷率军击败敌军,焚毁战船三十余艘。倭寇进犯吴江,任环与大猷大败倭寇于莺臆湖,倭寇逃往嘉兴。不久,三板沙倭寇抢夺民船出海,任环、俞大猷在马迹山打败倭贼。另有屯驻在嘉定的倭寇,放火烧杀,全部焚死。此役论功,授任环一子为副千户。任环之母病故,其服丧期限未满(明廷规定,当官者为父母守丧须满三年限期,此间不得居官到任),明廷即命任环离乡奔赴前线迎敌。此时倭寇驻兵新场,任环与都司李经等率永顺、保靖二县官兵攻击倭贼,不想中了埋伏,保靖县彭翅等纷纷战死,任环被停俸以期戴罪立功。新场倭寇最终被任环剿平后,其上疏请求继续为母守孝服丧,明廷准其请求。两年后,任环病故。给事中徐师曾向明廷赞颂任环的抗倭功绩,朝廷遂下诏追赠任环为“光禄卿”,再授其另一子为副千户,并于苏州府建造祠堂,春、秋祭享。任环于行伍期间,常与士兵同寝共食,所得朝廷赏赐悉数分给下属。军事紧急,彻夜露宿,有时绝食好几天。其曾将姓名写在肢体上,并对士兵说:“战场战死,乃军人本分。(不过)父母给的身体,将来或许(要靠这来辨认)收殓。”将士听罢都非常感激,因而其部属在战场上拼杀屡建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