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第10课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1.背景2.形式著书立说,聚众讲学,阐述主张,传播观点。战国时期,社会发生着深刻而广泛的变化。思想家称为“诸子”,
因学派众多,故称“百家”。3.百家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纵横家阴阳家农家兵家4.百家争鸣各学派围绕治国方略、统一方式、天人关系等重要问题彼此批评,相互论辩,唇枪舌剑,针锋相对,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二、战国著名思想家1.墨子?主张“兼爱”:?提出“非攻”:墨子,名翟,鲁国人,生活于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代表:墨子、孟子、庄子、荀子和韩非——墨家学派创始人宣扬没有差别的爱;反对大国侵略小国的不义战争。墨子故里
位于山东省滕州市东北部墨子
墨翟(dí )约前479~前381《墨子》书影《墨子》是研究墨翟思想的最重要资料,现存53篇,大部分是弟子或再传弟子对墨翟言论的记述。 子墨子曰:“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国家喜音湛湎,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淫僻无礼,则语之尊天、事鬼;国家务夺侵凌,则语之兼爱、非攻。故曰:择务而从事焉。”
——《墨子·鲁问》2.孟子?主张“仁政”学说,以德服人;?提出“民贵君轻”的治国原则;孟子,名轲,皱人,生活于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认为爱有“差等”,主张“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
约前372~前289
孟轲 字子舆后世尊为“亚圣”
继承并发展孔子思想孟子故居
位于山东省邹城市孟庙(位于山东省邹城市) 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据说,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孟子》书影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饲)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孟子·滕文公上》3.荀子——儒家学派代表荀子,名况,赵国人,生活于战国时期。?政治主张:礼法结合,“隆礼重法”;?哲学思想:认为天人可分,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主张。荀子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唯物论学者。荀子
荀况 字卿 约前313~前238《荀子》书影4.庄子庄子,名周,宋国人,生活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代表?政治主张:君主“无欲”,天下满足;君主宁静,百姓安定;?哲学思想:主张“天人合一”。庄子
庄周
约前369~前286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利益幻想返回原始时代 思想比老子消极《庄子》书影庄周梦蝶
《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从前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一会儿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
这则寓言是表现庄子齐物思想的名篇。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庄子的思想继承了老子,
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5.韩非韩非,韩国人,生活于战国时期。——法家学派创始人?政治主张:主张建立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全面加强君权;?学说:批判儒学和墨学。《韩非子》书影韩非
前280~前233战国时期集法家之大成主张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口吃、不善言辞 擅长写作 韩非集法家之大成,形成法(法律)、术(权术)、势(权势)相结合的法家思想新体系。孙膑
字伯灵
今山东鄄(Juàn)城县红船镇孙老家村人西汉竹简《孙膑兵法》
山东临沂市银雀山出土 战国中期齐国人,孙武的后代,著名军事家,曾创下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围魏救赵”的光辉战例。著有《孙膑兵法》89卷,图4卷。战国时期主要学派简表三、百家争鸣的影响1.为当时的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2.这一时期创造出来的思想文化成果,丰富了中华民族和人类世界的精神宝库3.这一时期的思想家提出和阐述的很多理念,至今仍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 1.“推动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频繁的争霸战争
B.生产工具的改进
C.社会大变革
D.新兴阶级产生巩固练习2.春秋战国是我国社会大变革时期,围绕如何治理国家,四位学者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其中代表儒家学派的是
A.用仁政治理天下
B.进行改革,依法治国
C.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D.虔诚信佛,行善积德3.提出“天(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人 力可以征服自然。”的战国时期著名唯物主义思想家是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墨子4.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韩非5.在校园文化节的主题演讲会上,小明同学引用了中国古代思想家的一句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位思想家是
A.老子
B.庄子
C.墨子
D.孟子6.“当仁不让”“随遇而安”“守株待兔”这三个成语分别渗透了下列哪三家学派的精神
A.道、儒、墨
B.道、墨、法
C.墨、儒、法
D.儒、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