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总结与提升
一、单元基础知识梳理
第五单元
INCLUDEPICTURE
"../../../积累字.EPS"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F:\\00\\语文\\方正文件\\典中点九年级语文下(R)传\\典中点九年级语文下(R)\\积累字.EPS"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我的文档\\Tencent
Files\\923213587\\FileRecv\\9语文下典中点R、SJ、YW三本,方正转word(直接转)\\9R\\积累字.EPS"
\
MERGEFORMATINET
1.易错字音
公输盘(bān) 郢(yǐng) 犀兕(sì) 鲋(fù)鱼
文梓(zǐ) 守圉(yù) 禽滑(gǔ)厘 畎(quǎn)亩 傅说(yuè) 拂(bì)士 辟(bì)患 一箪(dān)食
蹴(cù)尔 相(xiàng)梁 鹓
INCLUDEPICTURE
"../../../鸟V.EPS"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F:\\00\\语文\\方正文件\\典中点九年级语文下(R)传\\典中点九年级语文下(R)\\鸟V.EPS"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我的文档\\Tencent
Files\\923213587\\FileRecv\\9语文下典中点R、SJ、YW三本,方正转word(直接转)\\9R\\鸟V.EPS"
\
MERGEFORMATINET
,·
(yuān
chú)
醴(lǐ)泉 鸱(chī) 濠(háo)梁
INCLUDEPICTURE
"../../../鱼V.EPS"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F:\\00\\语文\\方正文件\\典中点九年级语文下(R)传\\典中点九年级语文下(R)\\鱼V.EPS"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我的文档\\Tencent
Files\\923213587\\FileRecv\\9语文下典中点R、SJ、YW三本,方正转word(直接转)\\9R\\鱼V.EPS"
\
MERGEFORMATINET
,·
(tiáo)鱼
2.易错字形
敝舆 荆之地 麋鹿 以牒为械 米粟 一豆羹
3.通假字
(1)知而不争(“争”通“诤”,谏诤,规劝。)
(2)子墨子九距之(“距”通“拒”,抵抗,抵御。)
(3)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圉”通“御”,抵挡。)
(4)公输盘诎(“诎”通“屈”,理屈。)
(5)公输盘不说(“说”通“悦”,高兴。)
(6)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7)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
(8)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衡”通“横”,梗塞、不顺。)
(9)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
(10)故患有所不辟也(“辟”通“避”,躲避。)
(1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通“辨”,辨别。)
(1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与”通“欤”,语气助词。)
(13)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
INCLUDEPICTURE
"../../../积累成语.EPS"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F:\\00\\语文\\方正文件\\典中点九年级语文下(R)传\\典中点九年级语文下(R)\\积累成语.EPS"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我的文档\\Tencent
Files\\923213587\\FileRecv\\9语文下典中点R、SJ、YW三本,方正转word(直接转)\\9R\\积累成语.EPS"
\
MERGEFORMATINET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舍生取义 嗟来之食
INCLUDEPICTURE
"../../../积累实词.EPS"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F:\\00\\语文\\方正文件\\典中点九年级语文下(R)传\\典中点九年级语文下(R)\\积累实词.EPS"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我的文档\\Tencent
Files\\923213587\\FileRecv\\9语文下典中点R、SJ、YW三本,方正转word(直接转)\\9R\\积累实词.EPS"
\
MERGEFORMATINET
1.起于鲁:出发,动身
2.胡不已乎:停止
3.荆之地方五千里:方圆
4.而待楚寇:入侵
5.委而去之:放弃
6.人恒过:犯错误
7.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任用、选拔,这里是被选拔的意思
8.而后喻:通晓
9.蹴尔而与之:用脚踢
10.失其本心:天性,天良
11.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国都
12.非醴泉不饮:甘泉,甜美的泉水
13.非梧桐不止:栖息
INCLUDEPICTURE
"../../../积累虚词.EPS"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F:\\00\\语文\\方正文件\\典中点九年级语文下(R)传\\典中点九年级语文下(R)\\积累虚词.EPS"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我的文档\\Tencent
Files\\923213587\\FileRecv\\9语文下典中点R、SJ、YW三本,方正转word(直接转)\\9R\\积累虚词.EPS"
\
MERGEFORMATINET
之:请说之(代词,指这件事)
宋何罪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
以:将以攻宋(用)
以牒为械(把)
于:舜发于畎亩之中(从)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给)
征于色(在)
而:呼尔而与之(连词,表修饰)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连词,表转折)
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欤”,语气助词)
为与此同类(介词,和)
INCLUDEPICTURE
"../../../一词多义.EPS"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F:\\00\\语文\\方正文件\\典中点九年级语文下(R)传\\典中点九年级语文下(R)\\一词多义.EPS"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我的文档\\Tencent
Files\\923213587\\FileRecv\\9语文下典中点R、SJ、YW三本,方正转word(直接转)\\9R\\一词多义.EPS"
\
MERGEFORMATINET
已
类
利
发
拂
INCLUDEPICTURE
"../../../古今异义.EPS"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F:\\00\\语文\\方正文件\\典中点九年级语文下(R)传\\典中点九年级语文下(R)\\古今异义.EPS"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我的文档\\Tencent
Files\\923213587\\FileRecv\\9语文下典中点R、SJ、YW三本,方正转word(直接转)\\9R\\古今异义.EPS"
\
MERGEFORMATINET
请献十金 古义:请允许我 今义:请求
子墨子起,再拜 古义:两次 今义:表示又一次
荆之地方五千里 古义:方圆 今义:方向,方法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古义:即使如此 今义:连词,常和“但是”等连用,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为甲事而不成立
委而去之 古义:离开 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古义:限制 今义:疆域
池非不深也 古义:护城河 今义:池塘
兵革非不坚利也 古义:兵器 今义:士兵
委而去之 古义:放弃 今义:把事情交给别人去办
所以动心忍性 古义:用这些办法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古义:通晓 今义:比方
INCLUDEPICTURE
"../../../词类活用.EPS"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F:\\00\\语文\\方正文件\\典中点九年级语文下(R)传\\典中点九年级语文下(R)\\词类活用.EPS"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我的文档\\Tencent
Files\\923213587\\FileRecv\\9语文下典中点R、SJ、YW三本,方正转word(直接转)\\9R\\词类活用.EPS"
\
MERGEFORMATINET
吾义固不杀人 名词用作动词,坚守道义
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名词用作动词,入侵
义不杀少而杀众 都是形容词用作名词,分别译为:少数人;多数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形容词用作动词,巩固
必先苦其心志 使动用法,使……痛苦
所以动心忍性 都是使动用法,分别译为:使……惊动;使……坚强
INCLUDEPICTURE
"../../../综合.EPS"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F:\\00\\语文\\方正文件\\典中点九年级语文下(R)传\\典中点九年级语文下(R)\\综合.EPS"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我的文档\\Tencent
Files\\923213587\\FileRecv\\9语文下典中点R、SJ、YW三本,方正转word(直接转)\\9R\\综合.EPS"
\
MERGEFORMATINET
1.关于战争的名言:
战争来临时,真理是第一个牺牲品。——海·约翰逊
不为战争和毁灭效劳,而为和平与谅解服务。——海塞
2.孟子的名言: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INCLUDEPICTURE
"../../../作家.EPS"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F:\\00\\语文\\方正文件\\典中点九年级语文下(R)传\\典中点九年级语文下(R)\\作家.EPS"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我的文档\\Tencent
Files\\923213587\\FileRecv\\9语文下典中点R、SJ、YW三本,方正转word(直接转)\\9R\\作家.EPS"
\
MERGEFORMATINET
1.《公输》选自《墨子·公输》,墨子,春
( http: / / www.21cnjy.com )秋战国之际的思想家、学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一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
2.《〈孟子〉两章》中的两篇文章分别选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孟子·公孙丑下》《孟子·告子下》,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后人常将其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并尊称其为“亚圣”,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3.《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孟子·告子上》的主要内容是阐明“性善说”,即人性里天生就有向善的种子,这种善的种子就是“本心”,认为人应该推求本心,并将它发扬光大,从而成为道德高尚的人,本文就突出地表现了孟子重义轻利、舍生取义的思想。
4.《〈庄子〉故事两则》节
( http: / / www.21cnjy.com )选自《庄子·秋水》,庄子,战国时宋国蒙人,哲学家。他继承并发扬了老子的思想,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老庄”。
二、单元检测卷
第五单元达标检测卷
(120分,90分钟)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得 分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36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畎(quán)亩 醴(lǐ)泉
米粟(shù)
短褐(hè)
B.蹴(cù)尔
箪(dǎn)食
文梓(zǐ)
墨翟(dí)
C.胶鬲(gé)
敝舆(yú)
拂(bì)士
守圉(yù)
D.傅说(yuè)
相(xiàng)梁
公输盘(pán)
禽滑(gǔ)厘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吾义固不杀人(坚守道义)
失其本心(天性,天良)
B.然胡不已乎(停止)
寡助之至(到)
C.欲代子相(做宰相)
得道者多助(施行)
D.行拂乱其所为(违背)
请循其本(最初)
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B.万钟于我何加焉
大王加惠
C.子墨子起,再拜
主人日再食
D.非梧桐不止
一狼得骨止
4.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故患有所不辟也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C.乡为身死而不受
D.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5.下列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2分)
A.吾义固不杀人 B.必先苦其心志
C.蹴尔而与之
D.惠子相梁
6.下列各句中加线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B.夫环而攻之
C.吾知所以距子矣
D.池非不深也
7.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庄子/往见之
B.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C.夫子何/命焉为
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8.填空。(4分)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中表达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是“人和”,关于这一点,《孟子》中早有论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欲也。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_____________。”当我们面临道义与生死的选择时,想一想这两句话,会帮我们作出正确的选择。
9.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虽杀臣,不能绝也:虽然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国的抵抗者)。
B.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高位厚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
C.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样之后(才)知道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D.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一点)是可以确定的。
10.下面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墨子,名翟,是春秋战国之际的思想家、政治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最重要的政治主张是“兼爱、非攻”,提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点在《公输》一课中有明显体现。
B.孟子是战国中期伟大的思
( http: / / www.21cnjy.com )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宣扬“仁政”“王道”的主张。南宋朱熹将《孟子》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为“四书”。
C.庄子,名周,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是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世人将其二人称为“老庄”。《惠子相梁》一文选自《庄子·秋水》。
D.《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一篇很有气势的议论文,选自《孟子·公孙丑下》,其中充分展现了以“仁政”统一天下的主张。
11.有的同学喜欢引用孔子或者孟子的名句写毕业赠言,下列赠言不得体的一项是
( )(3分)
A.初中三年,你始终坚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原则,这让我十分敬佩。
B.希望你时时刻刻记住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劝诫,争取早日成为受欢迎的人。
C.铭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地利”勿强求,“人和”不能丢。
D.困难是暂时的,切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12.
名著阅读(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我挣脱了跟着我并想留住我的圣·约翰。这轮到我处于支配地位了。我的力量在起作用,在发挥威力了。我告诉他不要再提问题,或是再发议论了。我希望他离开我。我必须而且也宁愿一个人待着……我从感恩中站起来——下了决心,随后躺了下来,并不觉得害怕,却受到了启发——急切地盼望着白昼的来临。
白昼来临,拂晓时我便起身了……
以上这段文字是小说《简·爱》中的选段,根据小说情节发展,“我”下的“决心”具体指什么?请概括作答。
13.
综合性学习。(8分)
光华中学正开展“墨香书法”语文实践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1】 学校大屏幕展示的实时新闻
2016年5月1
( http: / / www.21cnjy.com )5日晚,嘉德“大观之夜”专场拍卖举行。“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的唯一传世作品《局事帖》以2.07亿元成交。消息瞬间传遍收藏圈,也引起了大众的普遍关注。“一个字相当于167万元,真可谓天价书法!”不少网友对于疯狂的亿元书法很吃惊。其实自2010年中国艺术品市场达到火爆顶峰起,已经有多件拍品价格过亿,这也标志着中国书画步入亿元时代。
【材料2】 学校“墨缘”书法社展出的部分书法作品
INCLUDEPICTURE
"../../../Y4.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D:\\我的文档\\Tencent
Files\\923213587\\FileRecv\\9语文下典中点R、SJ、YW三本,方正转word(直接转)\\9R\\Y4.TIF"
\
MERGEFORMATINET
【活动一】热点追踪。为材料1的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2分)
【活动二】名作欣赏。依次写出材料2中三幅书法作品的字体。(3分)
【活动三】创意先锋。为推动“书法艺术进校园”活动,请依据前一句格式,在横线上补全宣传标语。(1分)
弘扬书法艺术,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四】名家讲堂。学校拟邀请著名书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陈振濂先生下周四下午3点到学校礼堂,为全体同学作书法欣赏指导讲座。假如你是学校“墨缘”书法社的李华,要前去邀请陈先生,你该如何说?(2分)
李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34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4.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①米粟非不多也:
②委而去之:
15.《孟子》说服力极强,结合全文分析其语言特色。(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5分)
归钺①,早丧母,父娶后妻,生子,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失爱。家贫,母即喋喋②罪过钺,父大怒逐之。钺数③困,匍匐道中。比归,母又复杖之,屡濒于死。钺依依④户外,俯首窃⑤泪下,族人莫不怜也。
父卒,母与其子居,钺贩盐市中,时私其弟,
( http: / / www.21cnjy.com )问母饮食,致⑥甘鲜焉。后大饥⑦,母不能自活。钺往涕泣奉迎⑧,母自惭,从之。钺得食,先予母、弟,而己有饥色。奉母终身怡然。既老且死,终不言其后母事也。
归氏孝子,身微贱而其行卓⑨,独其宗亲邻里知之,于是思以广其传焉。
(选文有改动)
【注释】①归钺:人名。②喋喋:说话没
( http: / / www.21cnjy.com )完没了。③数:屡次。④依依:依恋的样子。⑤窃:偷偷地。⑥致:送达。⑦饥:饥荒,年成不好。⑧奉迎:迎接。奉,敬辞。⑨卓:高。
16.《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比”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义项有:①并列,挨着;②顺从,和顺;③比较;④及,等到。“比归,母又复杖之”中的“比”的意思,应选( )(填序号)(2分)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①父大怒逐之 ②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B.①母与其子居 ②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
C.①独其宗亲邻里知之 ②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①身微贱而其行卓 ②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1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父娶后妻,生子,由是失爱
由是:____________
(2)钺贩盐市中 市:____________
(3)而己有饥色 色:____________
(4)奉母终身怡然 怡然:____________
19.对选文加横线句子展开合理想象,写一段对话,表现人物情感。(3分)
20.归钺的哪些孝行让人感动?请根据选文第二自然段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3分)
(三)阅读文章,回答问题。(14分)
豪气干云
陈鲁民
①有个词语叫“豪气干云”,形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豪气高到触碰到云的地步。倘举例说明,那就是荆轲吧,他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大家都知道,其实后边两句“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更有气势,简言之就是“气贯长虹”。
②做人贵在有豪气。
③有了豪气,襟怀、志向、胆识就有了立足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地。西汉人陈汤,素有大志,他给皇帝的战报中,汇报了消灭入侵匈奴人数后,加了一句千古名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啥时候想起来都叫人热血沸腾。有了这样豪迈、雄壮、凛然的气势,国家就不可战胜,民族就不会受辱,秦时明月的皎洁,汉时雄关的巍峨,就会代代相传,中华子民就会永享安康。
④有了豪气,就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敢于担当
( http: / / www.21cnjy.com )。宋人张孝祥,绍兴二十四年举进士第一,上疏请昭雪岳飞。那时,秦桧正一手遮天,权倾朝野,好友劝其不该锋芒太露,担心秦桧报复。张孝祥回答得十分痛快:“无锋无芒,我举进士干什么?有锋有芒却要藏起来我举进士干什么?秦桧当政我怕他,我举进士干什么?”这三问酣畅淋漓,荡气回肠,足以告慰古今一切豪放之士。
⑤有了豪气,就有了霍去病“匈
( http: / / www.21cnjy.com )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襟怀与壮志,就有了李太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____甲____,就有了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____乙____,就有了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____丙____……
⑥豪气与大话有时很难分清,区别的关键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是否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即是豪气;说了做不到,则为大话。钱锺书在清华放出豪言:“要横扫清华图书馆。”他基本做到了,那些他认为有价值的值得看的书,扫荡了不止一遍,后来熟悉到哪本书放在哪一架,哪一格都清清楚楚。这,就是豪气。
⑦个人有豪气,才能活得有声有色;国家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族有豪气,才能不被人欺负,领土、领海才能不被人蚕食。豪气要以实力为后盾,没有实力的豪气,如同纸上画饼,只是自欺欺人。读南宋时期那些主战派诗人的豪言壮语,常觉心酸和无奈,国家积贫积弱,朝廷昏聩无能,根本没有实力与女真人的虎狼之师抗衡,曾经“气吞万里如虎”的辛弃疾,也只能“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以史为鉴,我们唯有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发奋拼搏,富国强兵,才能不怒自威,不言自雄,堂堂正正,顶天立地。
(选自《演讲与口才》2014年第12期,略有改动)
21.文章主要论述了什么观点?(2分)
22.研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6分)
事例
作用
荆轲刺秦王,义无反顾
(1)
(2)
有力地证明了“有了豪气,就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敢于担当”。
辛弃疾空怀报国志
(3)
23.下面三个短语是从选文第⑤段中抽出来的,请根据文意,将它们还原到文中的甲、乙、丙处。(3分)
悲壮与不朽 从容与决绝 潇洒与自信
甲: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
丙:____________
24.文章第⑥段是否离题?请简述理由。(3分)
三、作文(50分)
25.请以“咀嚼生活的真味”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如需要可用“××”代替;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如写诗歌不要少于20行)。
答案:
第五单元达标检测卷
一、1.C 点拨:A项中“畎”应读quǎ
( http: / / www.21cnjy.com )n,“粟”应读sù;B项中“箪”应读dān;D项中“盘”应读bān。要特别注意同一个字在古文中的音和现在有可能不一样,如:盘、说、滑。
2.B 点拨:B中“寡助之至”的“至”应解释为“极点”。
3.C 点拨:A中的“国”:国都/国家。B中的“加”:益处/施与。C中的“再”:都是两次的意思。D中的“止”:栖息/停止。
4.D 点拨:A中“辟”通“避”,躲避;B中“畔”通“叛”,背叛;C中“乡”通“向”,从前。
5.C 点拨:A中“义”,名词作动词,坚守道义。B中“苦”,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痛苦。D中“相”,名词作动词,做宰相。
6.B 点拨:A项中“虽然”古义是“即使如此”,今义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常与‘但是’连用”。B项中“攻”的古今义相同,攻打。C项中“所以”古义是“用来……的方法”,今义是“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常与‘因为’连用”;D项中“池”古义是“护城河”,今义是“池塘”。
7.C 点拨:本题运用【古诗文朗读节奏划分法】。C项应划分为“夫子/何命焉为”。
8.(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舍生而取义者也
9.A 点拨:本题运用【文言语句翻译法】。A中的“虽”,应解释为“即使”。
10.A 点拨:“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孟子提倡的,且在《公输》中有明显体现的是“非攻”。
11.B
12.“我”下的“决心”具体指:离开圣·约翰去找罗切斯特。
13.【活动一】示例:曾巩书法作品以2.07亿元天价成交
【活动二】楷书,行书,草书。
【活动三】示例:彰显书法魅力
【活动四】示例:陈老师,您好!我是光华中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墨缘”书法社的李华。我们学校想邀请您下周四下午3点到学校礼堂为全体同学作书法欣赏指导讲座,不知您是否方便?
二、(一)14.①粮食(1分)
②放弃(1分)
15.示例:运用排比和对比,增强语势,有说服力;整散结合,句式灵活,表达自由奔放。(3分)
(二)16.④(2分)
17.A(3分) 点拨:A项中“之”分别是:代词,他,指归钺;动词,去、往。
18.(1)因为这样(因此)(1分) (2)市场(集市)(1分)
(3)脸色(1分) (4)高兴的样子
(1分)
19.示例:归钺流着泪说:“母亲,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接您来了。现在闹饥荒,请您住到我家来吧!我会好好照顾您的!”后母说:“孩子,过去是我糊涂啊,让你受委屈了。那我就跟你走吧。”(3分)
点拨:对话内容要符合当时情境和人物的身份,语句要通顺。
20.示例:①关心后母送食物;②灾荒年接后母到自己家住;③忍饿让食给后母;④侍奉后母始终很高兴;⑤从不说后母不好。(答出任意3点给3分)
参考译文:
归钺,早年丧母,父亲娶了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妻,生了个儿子,归钺因此失去父爱。家中贫穷,后母就没完没了地说归钺的过错,父亲大怒,赶走了他。归钺屡次遭到困难(挨饿),在路上爬行。等到回家,后母又用棍子打他,多次快被打死。归钺在门外留恋不舍,低着头偷偷地流泪,族人没有不怜悯他的。
父亲死去,后母和她儿子居住,归钺在集市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卖盐,时常偷偷地见他的弟弟,询问后母的饮食,送给他们美味新鲜的食物。后来发生严重饥荒,后母不能养活自己。归钺流着泪前往接她,后母自感惭愧,(最终)跟随归钺去了。归钺有了食物,先给后母和弟弟,而自己有挨饿的脸色。他很高兴地侍奉后母直到后母去世。归钺老之将死,始终不说后母的事。
归氏家族的孝子,(虽然)身份低贱但行为高尚,只有他同宗的亲属和邻居知道他的事迹,于是想扩大他的名声。
(三)21.做人贵在有豪气(个人、国家、民族都必须有豪气)。(2分)
点拨:本文开篇由荆轲刺秦王义无反顾的事例,引出中心论点。
22.示例:(1)解释什么是豪气干
( http: / / www.21cnjy.com )云,引出中心论点。(2)张孝祥上疏请昭雪岳飞,不怕报复。(3)有力地证明了豪气要以实力为后盾。(6分;每空2分,意近即可) 点拨:开篇写荆轲刺秦王,义无反顾,主要是为了引出中心论点;有力地证明“有了豪气,就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敢于担当”的是张孝祥上疏请昭雪岳飞,不怕报复的事例;写辛弃疾空怀报国志,是为了论证豪气要以实力为后盾。
23.甲:潇洒与自信 乙:悲壮与不朽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丙:从容与决绝(3分;每空1分) 点拨:李太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表现的是“潇洒与自信”;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表现的是“悲壮与不朽”;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表现的是“从容与决绝”。
24.不离题。第⑥段论述有豪气应言行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致,深入论证了中心论点(使论证更深入)。(3分;论述内容和作用各1.5分;只答“不离题”不给分) 点拨:本题运用【内容是否离题分析法】。判断某个内容是否离题,首先要明白所判断的内容讲的是什么,其次要明白全文的主旨是什么,最后要判断这两者之间是一致还是矛盾。如果这一内容可以突出文章主旨甚至使文章主旨更深入,当然就切合题意;如果其与主旨冲突,当然就离题。值得注意的是,此类题的答案一般是不离题。本题考查议论文结构的严谨性。第⑥段写豪气与大话的区别,深入论证了中心论点,所以不离题。
三、25.写作思路:1.题目理解要到位:“咀嚼”即品味,“真味”即真实的意旨或意味。那么这个题目我们可以理解为“品味生活的真谛”。
2.精当选材:从生活中取材,
( http: / / www.21cnjy.com )只要你是一个生活中的细心人,有善感的心灵和多思的头脑,生活中的一件事、一句话或一种情绪、一件物品都会给你带来感悟,好文章自然会从你的笔端流出。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来写。可写真情,如亲情、友情、师生情等;可围绕生活经历,写五味杂陈或围绕一种滋味,表情达意……
3.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结合自己的素材,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记叙时要注意有所侧重,而恰到好处地议论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适当地抒情能让读者产生共鸣。注意选择感受深刻的情景进行细致描写,触动读者,突出中心。
例文:咀嚼生活的真味这枣,我嚼一下,再嚼一下。?接着我听见嘴里“咯啦”一声,便捂着腮一声惨
( http: / / www.21cnjy.com )叫。“哈哈!咬着枣核了吧?”我胖胖的篆刻老师在一旁幸灾乐祸。“呜——老师你怎么这样?”“行了,反正你也嚼不动,咱们开始刻了。”我揉揉腮,拿起比枣核硬十倍的刻刀。我学篆刻已经两年了,各色石头也都刻过,可我刻印有个特点,就是追求完美,像大师陈巨来那样,不希望有任何瑕疵。可我总是做不到,这次也不例外。?我紧紧握着刀,一点点抠出平直的线条;一点点处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转折的轻重,一点点挑出线条的缺口,?我的脸都快贴到石头上了,刮线条和刮胡子似的,发出“哧哧”的响声,掉落的也尽是些面粉一样细的石粉。而老师呢,一把刀在石面上左突右冲,刀锋所至,石块迸溅,到转折处则借刀头冲劲儿将刀一转,又溅出一片碎石,刀起刀落,有轻有重。?老师的眉毛仿佛跟着刻刀在动,刀走偏锋眉毛倾斜,刀走直线,眉毛上抬,眼珠随刀头摇晃而转动不停,倒像是用眼睛刻石,?我走神儿了——又是“咯啦”一声,我走刀了,震得刚才那枣核落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地上。我很沮丧,老师的刀子顿了一下,“走刀了?”“嗯,老师,让我看看你刻的印,你怎么不走刀?”老师笑着将印递给我。这,这哪是不走刀!老师的印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处都是刀子冲出石头的边缘的痕迹,可给人的感觉却很好,印的气势也随刀子冲了出来。“芃子啊,你老是想着不走刀,想着留得越多越好,可印的精气神在这石头下面,为什么不多砍掉些呢?”?老师笑了,我捡起枣核,也笑了。石
( http: / / www.21cnjy.com )头里总会有杂质,枣也总会有核,生活不也一样吗?在我们咀嚼生活的五味时,谁又能保证不咬着核呢?生活本来便不是为了保留的,我们将自己的印记刻在生活的大石头上时,不免会出现些无所谓的碎石。枣有核,吐了便是,石中有沙粒,敲掉便是,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嚼碎便是。只有嚼碎了,才能尝到生活的真味,不是吗??我俩笑?得更开心了。“再吃个枣吧!”这生活,我嚼一下,再嚼一下。然后我操起老师的刀,一刀将那走刀的线条捅了出去。?
点评:?设置情景,简洁明了。?交代“我”刻印的特点和无法做到的事实,引起下文。?细节描写,把“我”刻印时的情状描摹了出来。?老师的“左突右冲”“石块迸溅”与“我”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刮线条和刮胡子似的”“掉落的也尽是些面粉一样细的石粉”形成鲜明的对比,表明老师和“我”刻印时的气势和刀法完全不同。?通过细节描写,把老师刻印时眉毛、眼珠跟着刀走的样子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充满了镜头感。?这句话看似不经意,却别有深意,点出了刻印的精髓。
?构思巧妙,点题深刻,将吃枣、刻印、生活的哲理在简单的几句话中阐释得很透彻。?“我”“笑”是因为懂得了刻印的精髓和生活的真味,老师“笑”则是为“我”的领悟而欣慰。?结尾含蓄而意味深长。
总评:作者借助“枣核”这个道具,扣
( http: / / www.21cnjy.com )住“咀嚼”这个关键词,并由吃枣巧妙地引入刻印一事。细致地刻画了自己和老师在刻印时的不同,由此品味出“生活中要大胆地取舍才能活出自己的精气神”的道理。结尾处由刻印到生活,“这生活,我嚼一下,再嚼一下”,回扣题目,使主题得到了升华,意味深长。
三、单元考点方法专项练
第五单元
文言文专项
翻译句子)
一、考点解说
句子翻译属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型。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文言句子进行翻译时,要尽力做到“信、达、雅”,即忠实于原文、表意明确、简洁优美。文言句子翻译的常见题型主要表述为:(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下面选项的句子翻译最恰当的是( )。
二、解题方法
此类题型可运用文言语句翻译法,具体阐述如下:
方法一:保留法。文言文里的专有名
( http: / / www.21cnjy.com )词,如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谥号、书名、器具名称等,都可以不翻译而照录下来。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庆历”是年号,“四年”是时间,“滕子京”是人名,“巴陵郡”是地名,这些在翻译时都可原文照录。翻译为: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
方法二:替换法。即对那些词义已经发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法已经变化,说法已经不同的词语,翻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使译文通达明快。如翻译“齐师伐我”时,句中的“师”“伐”现在都用另外一个意义相当的词来表达了,“师”现在说为“军队”,“伐”现在说为“攻打”,通过这样的替换,句子就可以翻译为“齐国的军队攻打我们鲁国”。
方法三:删除法。即删除不必译出的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翻译时便可以删去。如“夫战,勇气也”中的“夫”是句首发语词,翻译时应删去;“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中的“之”只起凑足音节的作用,翻译时可不译。
方法四:补充法。就是将文中省略的成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翻译时恰当地补充出来。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一句,翻译时省略的主语、宾语要补充出来,译为“(村中人)见了渔人,竟然非常吃惊,问(渔人)从哪里来”。
方法五:调整法。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的特殊句式,如定语后置、宾语前置、状语后置、主谓颠倒等,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如“受地于先王”是状语后置句,翻译时要按“于先王受地”的语序进行。
方法六:意译法。对少数文言词不能紧扣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逐字逐句翻译的,可把大意翻译出来,不强求与原文一一对应,而只求在整体上使译文的内容与原文的内容保持一致。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句,翻译时可用意译法译为“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或喜或悲”。
三、考点训练
1.(2016·苏州)读短文,完成问题。【导学号:76142071】
刘凝之,字志安,小名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年,南郡枝江人也。父期公,衡阳太守。兄盛公,高尚不仕①。凝之慕老莱、严子陵为人,推家财与弟及兄子,立屋于野外,非其力不食。州里重其德行。州三礼辟②西曹主簿③,不就。妻梁州刺史郭铨女也,遣送丰丽,凝之悉散之亲属。妻亦能不慕荣华,与凝之共安俭苦。
(选自《宋书》,有删改)
【注】①仕:做官。②辟:征召。③主簿:官职名。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立屋于野外,非其力不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凝之悉散之亲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6·淄博)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太宗尝谓中书令岑文本①曰:
( http: / / www.21cnjy.com )“夫人虽禀性定,必须博学以成其道,亦犹蜃②性含水,待月光而水垂;木性怀火,待燧动而焰发;人性含灵,待学成而为美。是以苏秦③刺股,董生④垂帷。不勤道艺,则其名不立。”文本对曰:“夫人性相近,情则迁移,必须以学饬⑤情,以成其性。《礼》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所以古人勤于学问,谓之懿⑥德。”
(节选自[唐]吴兢《贞观政要》)
【注释】①岑文本:唐太宗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宰相,文学家。②蜃:大蛤蜊,古人认为其性含水,月光出现时晶莹剔透。③苏秦:战国纵横家。④董生:即董仲舒,西汉政治家。讲学时以帷幕遮掩,以求专心。⑤饬:整理。⑥懿:美好。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大意。(2分)
夫人性相近,情则迁移,必须以学饬情,以成其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谈感悟、启示、观点、评价)
一、考点解说
许多经典的文言短文寓意深刻。我们读过之后,对其或多或少都应有所评议,或从中受到启发教育。
谈感悟、启示、观点、评价类题属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揣摩评价探究”题,所谓“揣摩”就是学生对所阅读的文言材料中的某些内容反复进行思考;“评价”是指学生对材料的某些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探究”是指对文言材料中的某些问题有所发现。
二、解题方法
此类题型可运用四步揣摩评价探究法:
1.审清题意,把握要点。题意是答题的方向,只有审清题意才能正确答题。
2.扣住文本,有的放矢。不能脱离文本而随意发挥,应注意观点从文本中来。
3.观点明确,体现探究。答题开始要鲜明地亮出观点,观点要有探究意味,体现个性阅读。
4.结构完整,表达充分。解答时要周密思考,审慎落笔,做到有头有尾。
三、考点训练
1.(2016·杭州)【导学号:7614207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夏翁,江阴巨族。尝舟行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市桥,一人担粪,倾入其舟,溅及翁衣。其人旧识也,僮辈怒,欲殴之。翁曰:“此出不知耳,知我宁肯相犯!”因好语遣之。及归,阅债籍,此人乃负三十金无偿,欲因以求死。翁为之折券①。
长洲尤翁开钱典②。岁底,闻
( http: / / www.21cnjy.com )外哄声,出视,则邻人也。司典者前诉曰:“某将衣质钱,今空手来取,反出詈语③,有是理乎!”其人悍然不逊,翁徐谕之曰:“我知汝意,不过为过新年计耳。此小事,何以争为?”命检原质,得衣帷四五事④,翁指絮衣曰:“此御寒不可少。”又指道袍曰:“与汝为拜年用,他物非所急,自可留也。”其人得二件,默然而去。是夜竟死于他家,涉讼经年。盖此人因负债多,已服毒,知尤富可诈,既不获,则移于他家耳。或问尤翁:“何以预知而忍之?”翁曰:“凡非理相加,其中必有所恃,小不忍则祸立至矣。”人服其识。
(冯梦龙《智囊·知微》)
【注】①折券:撕毁债券,不再索取,即免债的意思。②钱典:当铺。③詈(lì)语:骂人的话。④事:量词。件,样。
(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5分)〈考点1〉
①此出不知耳,知我宁肯相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凡非理相加,其中必有所恃,小不忍则祸立至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夏翁、尤翁各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请结合其言行分析。(4分)〈考点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5·金华)
徐伯珍字文楚,东阳太末人也。伯
( http: / / www.21cnjy.com )珍少孤贫,学书无纸,常以竹箭、箬叶、甘蕉及地上学书。山水暴出,漂溺宅舍,村邻皆奔走;伯珍累床而坐,诵书不辍。积十年,究寻经史,游学者多依之。太守琅琊王昙生、吴郡张淹①并加礼辟②,伯珍应召便退,如此者凡十二焉。吴郡顾欢擿出《尚书》滞义,伯珍训答,甚有条理,儒者宗之。
宅南九里有高山,班固谓之九岩山,后汉龙丘苌③
( http: / / www.21cnjy.com )隐处也。二年,伯珍移居之。门前生梓树,一年便合抱。家甚贫窭④兄弟四人皆白首相对时人呼为四皓。建武四年,卒,年八十四。受业生凡千余人。
(选自《南史》卷七十六,有删节)
【注释】
①琅琊王昙生、吴郡张淹:与下文的“吴郡顾欢”都是地名人名。
②辟:征召(为官)。③龙丘苌:人名。④窭:贫穷。
(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考点1〉
伯珍累床而坐,诵书不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短文给了你哪些人生启示?请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考点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中考·南宁)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王罴性俭率
王罴①性俭率,不事边幅。尝有台使②,
( http: / / www.21cnjy.com )罴为其设食。使乃裂其薄饼缘,罴曰:“耕种收获,其功已深,舂爨③造成,用力不少。尔之选择,当是未饥。”命左右撤去之。使者愕然大惭。又有客与罴食瓜,客削瓜侵肤稍厚,罴意嫌之。及瓜皮落地,乃引手就地,取而食之。客甚有愧色。
(选自《周书·王罴传》)
【注释】①王罴(pí):
( http: / / www.21cnjy.com )北周大将。
②台使:中央最高行政机构尚书省派出的使者。③舂爨(cuàn):用杵捣去谷物的皮壳或捣碎,生火做饭。
(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考点1〉
客削瓜侵肤稍厚,罴意嫌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怎样看待王罴的“直率”?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2分)〈考点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考点方法专项练
考点1:
三、1.(1)在野外建造了房屋,不是自己劳动所得就不享用。(2分)
(2)刘凝之把它们都分给了亲友。(2分)
点拨:(1)句的重点词是“立”,“立屋于野外”是状语后置句,注意翻译时的顺序;(2)句的重点词是“悉”,翻译为“都”。
参考译文:刘凝之,字志安,小名长年,南郡枝江人。父亲期公,任衡阳太守;哥哥盛公,性情高傲,没有做官。凝之倾慕老莱、严子陵的为人,把家里的财产全部给弟弟和侄子,在野外建造了房子,不是自己劳动所得就不享用。州里的人都很推重他的道德品行。州里多次以礼征召他为西曹主簿,他都没有就任。妻子是梁州刺史郭铨的女儿,陪嫁很丰厚,刘凝之把它们都分给了亲友。妻子也能不羡慕荣华富贵,与凝之一起安于勤俭贫苦的生活。
2.人的本性都很相近,情趣却有所差别,必须用学习来修养情趣,使本性完善。(2分)
点拨:重点词为“性”“迁移”“
饬情”“
成”,要翻译准确。
参考译文:唐太宗曾对中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令岑文本说:“人虽然秉有一定的天性,但必须博学才能有所成就,就好比蜃的本性含有水,要见到月光才能吐水;木的本性含有火,但要燧石敲打才能发火;人的本性含有灵气,可是要通过学习,才能美好完善。所以历史上有苏秦刺股读书,董仲舒放下帷帐讲学的美谈。不勤奋于道艺,功名是不会树立的。”岑文本回答说:“人的本性都很相近,情趣却有所差别,必须用学习来修养情趣,使本性完善。《礼记》说:‘玉石不经雕琢就不会成为器具,人不学习就不会懂得道理。’所以古人以勤于学习为美德。”
考点2:
三、1.(1)①这是出于不知道罢了,(如果)知道是我,怎么会冒犯我呢!(2分)
②凡是无理取闹的,其中一定有所依仗,小事不忍让,那么灾祸就会立即到来。(3分)
点拨:①句的重点词是“出”“犯”;②句的重点词是“恃”“立”。
(2)夏翁没有为难将粪倒向自己的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还主动撕毁他的债券。他的涵养和大度值得我们学习。(2分)尤翁忍受邻人的无理取闹,并无偿还他衣服;从其异常举动中预知潜在的危险,从而避免了灾祸。这种容人的度量和非凡的见识值得我们学习。(2分)
参考译文:夏翁(的家族)是江阴县的大族
( http: / / www.21cnjy.com )。(夏翁)曾坐船经过市桥,有一个人挑粪,倒入他的船,(粪)溅到夏翁的衣服上。此人还是旧相识,僮仆很生气,想打他。夏翁说:“这是出于不知情罢了,(如果)知道是我,怎么会冒犯我呢!”于是用好话把他打发了。回家后,夏翁翻阅债务账册,(发现)原来这个人欠了三十金无法偿还,想借此求死。夏翁因此撕毁了债券。
长洲尤翁开当铺。年末,听到门外有吵闹声,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门一看,原来是邻居。管理典当的职员上前对尤翁诉说:“此人拿衣服来典押借钱,现在却空手前来赎取,而且出口骂人,有这种道理吗!”此人(还是)一副蛮横无理的样子。尤翁慢慢地告诉他说:“我知道你的心意,不过是为过新年打算而已。这种小事何必争吵?”(尤翁)命令(职员)检查此人原来抵押的物品,共有四五件衣服。尤翁指着棉衣说:“这件是御寒不可少的。”又指着长袍说:“这件给你拜年用,其他的不是急需的,自然可以留在这里。”这个人拿了两件衣服,默默地离去。当夜(此人)竟然死在别人家,官司打了一年。原来这个人因为负债太多,已经服毒,知道尤翁有钱,好做讹头,既然不成,又转移到别人家。有人问尤翁:“为什么事先知道而忍让此人?”尤翁说:“凡是无理取闹的,其中一定有所依仗,小事不忍让,那么灾祸就会立即到来。”人人都佩服他的见识。
2.(1)徐伯珍把床叠架起来,坐在上面,读书不停。(2分)
点拨:重点词为“累”“辍”,注意人名直接保留就可以。
(2)示例:不为名利等外物所惑,坚持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己的选择;只有勤奋刻苦、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成就;人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学识修养,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每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 点拨:本题属于启示类题,注意要联系文章的主旨和生活实际作答。
参考译文:徐伯珍,字文楚,东阳太末人。徐伯珍
( http: / / www.21cnjy.com )幼年丧父,家境贫困,学写字没有纸,常在箭竹叶、箬竹叶、芭蕉叶及地上练字。山洪暴发,淹没了房屋,村里人都逃走了;徐伯珍却把床叠架起来,坐在上面,读书不停。经过十年,对经史子集都很有研究,游学的人大多跟随着他。琅琊太守王昙生、吴郡人张淹都曾礼聘他,徐伯珍应召后便立即退归,这样做共有十二次。吴郡人顾欢摘取出《尚书》中含义不通的地方,徐伯珍训释回答得很有条理,儒学之士很尊崇他。
他家南边九里有座高山,班固称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九岩山,是后汉龙丘苌隐居的地方。二年,徐伯珍移居到这里。门前长着一棵梓树,一年便长得很粗壮。他家境很贫困,兄弟四人,都白首相对,时人称之为“四皓”。建武四年,徐伯珍去世,享年八十四岁。接受他教诲的学生共有一千余人。
3.(1)客人把果皮削得稍微厚了点,王罴心里厌恶他这种行为。(2分)
点拨:本句的重点词为“嫌”,要翻译准确。
(2)示例一:我赞赏王罴的直率。(1分)王罴敢于用自己的言行制止浪费的行为,让浪费者感到惭愧。(1分)
示例二:我不赞赏王罴的直率。(1分)王罴制止浪费的言行太直接,不顾及他人的感受,让人感到尴尬,这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1分)
点拨:先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做到观点明确,然后结合原文阐明理由。
参考译文:王罴本性俭朴直率,不修边幅。曾经有一次,朝廷派来一位使者,王罴为他安排饭食。使者竟然把薄饼的边缘撕去,王罴说:“耕种收获,已下了很大功夫,去壳加火,费力不少。你却挑挑拣拣,应当是不饿。”命令随从将饭食撤走。使者大惊,十分惭愧。又一次,一位客人与王罴吃瓜,客人把瓜皮削得稍微厚了点,王罴心里厌恶他这种行为。等到瓜皮落到地上,王罴伸手就从地上捡起来吃。客人神色显示其很惭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