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2016—2017学年(上)焦作市高二学业水平测试
历史试卷
本试题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
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
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战国时期的统治者毅然决然地抛弃了夫子之道,毫无保留地选择了法家之道。这
主要是因为法家之道在当时
A.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
B.强调君主应以法治国
C.迎合了大一统历史趋势
D.为君主提供治国之道
2.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载,西汉自宣、元以后,任职丞相者共18人,其中就有14人以
明习经学起家。上述现象
A.是“独尊儒术”实施的结果
B.表明儒学已成为正统思想
C.说明丞相素质得到了提升
D.有助于广大平民参与政治
3.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中正评议人物时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南朝时期,中央重视
的只是魏晋间远祖的名位,中正的品第成了无足轻重的例行公事。这一变化反映出
A.世家大族完全垄断了中央的权力
B.原选官标准被彻底废除
C.中正官开始成为世家大族代言人
D.中正官的权威日益下降
4.《全唐诗》中收录了许多和尚、道士、尼姑、宫人、歌妓以及无名氏的作品。唐代的小说、
其他通俗文学作品也大量引用五言、七言诗歌作唱词。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唐代
A.具有重诗的社会风气
B.对等级制度执行不力
C.文学创作日趋平民化
D.官府垄断教育被打破
5.“对文钱”为宋太宗首创,是指同一年号钱,大小、重量、形制和币文内容完全相同,但币
文的书法则不同。图1为宋太宗手书“淳化元宝”真行草三枚。这三种字体反映了
De
图1
历史试题第1页(共8页)
A.当时政府对书法书写的重视
B.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C.当时社会流行字体的多元化
D.汉字应用已深入社会各领域
6.无论是在谪居之所、边徼之地,还是在平乱征途中,王阳明都热衷于聚众讲学,以指点
良知、倡行心学为务。王阳明热心讲学的主要目的是
A.传播心学思想
B.挽救统治危机
C.确立私学地位
D.教化广大民众
7.晚清学者俞樾“奉亭林为我(清)朝治汉学之先河”。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中道,“论清学开山之祖,舍亭林没有第二人”。二者称赞的是
在卷
A.李贽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
B.黄宗羲反君主专制的思想
C.顾炎武对清代儒学的奠基
D.王夫之唯物思想意义巨大
8.图2是根据《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整理的中国古代农学家历史分布示意图
人6
数
页是
这
8年
图2
图2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A.农业经济得到急剧发展
B.社会发展促进农学兴盛
以
C.民众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D.抑商政策加强日趋明显
9.鸦片战争前,湖州辑里丝销路限于国内。鸦片战争后,“首先经广州,后经上海,大量输
出国外”。这一变化表明
A.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
B.列强加大对中国原料掠夺
重视
C.中国市场受到了列强控制
D.中国商品竞争力日益提高
10.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临时约法》,将已经开始实施运作的总统制改为责
任内阁制。这一改动的主要目的是
A.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B.获得更多列强支持
说
C.保障宪法更好实施
D.维护革命胜利果实
11.在新文化运动过程中,古代文学艺术的大部分都得到了应有的推崇,特别是小说,白
话文文学等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很高的评价。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新文化运动
但币
A.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发展
B.致力于古代文艺的传播
C.为近代文学确立了规范
D.具有借古为今服务特点
12.日本把武汉作战作为其“解决中国事件”战略决策,为此几乎是倾其全力以摧毁中国
军队主力并夺取了武汉。当时的国际舆论认为:武汉的失陷于中国抗战无重大影响。
国际舆论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A.增强了战胜日本的信心
B.消耗了日本有生力量
C.获得了广泛的国际援助
D.实现了原定战略计划
历史试题第2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