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分层测评(六)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关于电场的性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场线一定密,电势也一定高
B.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场线一定密,但电势不一定高
C.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电势一定为零
D.电势为零的地方,电场强度一定为零
【解析】 由电场线的特点和场强与电势的关系可判断选项B正确.
【答案】 B
2.在静电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场强度为零的点,电势一定为零
B.电场强度处处相同的区域内,电势也一定处处相同
C.电势降低的方向,一定是电场强度的方向
D.匀强电场中的等势面是一簇彼此平行的平面
【解析】 电势是一个相对量,某一点的电势值与零电势点的选取有关,场强为零,电势不一定为零,故A错;在匀强电场中,其等势面是一簇相互平行的平面,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并降低得最快,故B、C均错,D正确.
【答案】 D
3.由如图2-2-8所示的电场线,可判定( )
图2-2-8
A.该电场一定是匀强电场
B.A点的电势一定低于B点的电势
C.负电荷在B点的电势能比A点的电势能大
D.负电荷在B点所受的电场力方向向右
【解析】 只有一条电场线,无法判断电场的疏密(即场强大小),故A错;顺着电场线,电势降低,B错;负电荷受电场力方向向左,从A→B,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所以C对,D错.
【答案】 C
4.如图2-2-9所示的情况中,a、b两点电势相等,电场强度矢量也相等的是( )
甲 乙 丙 丁
图2-2-9
A.甲图中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金属板之间的两点
B.乙图中离点电荷等距的任意两点
C.丙图中两等量同种电荷其连线的中垂线上离垂足等距的任意两点
D.丁图中两等量异种电荷其连线的中垂线上离垂足等距的任意两点
【解析】 匀强电场的等势面是一系列的平行平面,甲图中a、b两点不在同一等势面上,所以,这两点的电势是不相等的,但这两点的场强相等;乙图中a、b两点在同一个等势面上,电势相等,但这两点的场强矢量大小相等,方向不同;丙图中a、b两点对称于两电荷的连线,所以电势相等,但在中垂线上场强矢量的方向是平行于中垂线的,而且都向外侧,故两点的场强矢量的方向不同;在丁图中,a、b两点的电势相等,场强矢量的方向是平行于两点电荷连线的,而且方向相同,D项正确.
【答案】 D
5.关于避雷针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制作避雷针要选用绝缘性能好的材料
B.避雷针避雷是将云层中积聚的电荷导入大地
C.为了美观通常把避雷针顶端设计成球形
D.避雷针安装在高大建筑物的顶端,而不必接地
【解析】 带电云层靠近建筑物时,会在建筑物上感应出异种电荷,在云层与建筑物之间形成电场.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强烈放电现象,可能发生雷击.如果建筑物安装了避雷针,云层中积聚的电荷会通过避雷针导入大地,逐渐中和云层的电荷,保护建筑物,使其免遭雷击.避雷针应选用导体材料,所以选B.
【答案】 B
6.某静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2-2-10所示,图中P、Q两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分别为EP和EQ,电势分别为UP和UQ,则( )
图2-2-10
A.EP>EQ,UP>UQ
B.EP>EQ,UPC.EPUQ
D.EP【解析】 由于P点电场线比Q点密,故EP>EQ,电场线方向由P指向Q,沿电场线方向电势越来越低,故UP>UQ,故A正确,B、C、D错误.
【答案】 A
7.(多选)如图2-2-11所示,某区域电场线左右对称分布,M、N为对称线上的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2-2-11
A.M点电势一定高于N点电势
B.M点场强一定大于N点场强
C.正电荷在M点的电势能大于在N点的电势能
D.将电子从M点移动到N点,电场力做正功
【解析】 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所以M点电势一定高于N点电势,A正确;电场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电场的强弱,由图可知,M点场强一定小于N点场强,B错误;正电荷q在M点的电势能EpM=qφM,在N点的电势能EpN=qφN,由于φM>φN,所以EpM>EpN,C正确;电子在电场中受电场力的方向沿NM指向M,故从M移动到N,电场力做负功,D错误.
【答案】 AC
8.如果把q=1.0×10-8 C的电荷从无穷远处移至电场中的A点,需要克服电场力做功W=1.2×10-4 J,选取无穷远处为零势能点,那么:
(1)A点的电势及q在A点的电势能各是多少?
(2)q未移入电场前A点的电势是多少?
【解析】 (1)根据电势能的规定可知q在A点的电势能EpA=W=1.2×10-4 J
正电荷在A点的电势φA>0
φA===1.2×104 V.
(2)A点的电势由电场本身决定,跟A点是否有电荷无关,所以q未移入电场前,A点的电势也为1.2×104 V.
【答案】 (1)1.2×104 V 1.2×10-4 J (2)1.2×104 V
[能力提升]
9.一正电荷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从A点运动到B点,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2-2-12所示.下列关于A、B两点电场强度E的大小和电势φ的高低的判断,正确的是( )
图2-2-12
A.EA>EB,φA>φB
B.EA=EB,φA=φB
C.EA<EB,φA>φB
D.EA<EB,φA<φB
【解析】 电荷仅受电场力作用,合力不会为零,由运动图象可知速度的大小没有变化,故电荷只能做匀速圆周运动,故选B.
【答案】 B
10.如图2-2-13所示,将带正电的甲球放在不带电的乙金属球左侧,两球在空间形成了稳定的静电场,实线为电场线,虚线为等势线.A、B两点与两球球心连线位于同一直线上,C、D两点关于直线AB对称,则( )
图2-2-13
A.A点和B点的电势相同
B.C点和D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C.正电荷从A点移至B点,电场力做正功
D.负电荷从C点移至D点,电势能增大
【解析】 A点比乙球面电势高,乙球面比B点电势高,故A点和B点的电势不相同,A错;C、D两点场强大小相等,方向不同,B错;φA>φB,电场力对正电荷做的功WAB>0,C对;C、D两点位于同一等势面上,D错.
【答案】 C
11.如图2-2-14所示,虚线a、b、c是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间的电势差相同,实线为一个带正电的质点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的运动轨迹,P、Q是轨迹上的两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2-2-14
A.三个等势面中,等势面a的电势最高
B.带电质点一定是从P点向Q点运动
C.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加速度比通过Q点时小
D.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动能比通过Q点时小
【解析】 先画出电场线,再根据速度、合力和轨迹的关系,可以判定:质点在各点受的电场力方向是斜向左下方.由于是正电荷,所以电场线方向也沿电场力斜向左下方.
【答案】 D
12.如图2-2-15所示,在电场强度E=104 N/C的水平匀强电场中,有一根长l=15 cm的细线,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系一个质量m=3 g、电荷量q=2×10-6 C的带正电小球,当细线处于水平位置时,小球从静止开始释放,g取10 m/s2.
(1)小球到达最低点B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电势能分别变化了多少?
(2)若取A点电势为零,小球在B点的电势能、电势分别为多大?
(3)小球到B点时速度为多大?绳子张力为多大?
【解析】 (1)根据功能关系有ΔEp=-mgl=-4.5×10-3 J
ΔEp电=Eql=3×10-3 J.
(2)ΔEp电=EpB-EpA
EpB=3×10-3 J
EpA=φAq
EpB=φBq
φB= V=1.5×103 V.
(3)小球从A到B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mgl-Eql=mv
所以vB=1 m/s
在B点对小球分析得
T-mg=
代入数据解得T=5×10-2 N.
【答案】 (1)重力势能变化了-4.5×10-3 J 电势能变化了3×10-3 J (2)3×10-3 J 1.5×103 V
(3)1 m/s 5×10-2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