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分层测评(七)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将正电荷从A点移到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功
B.电势差是一个矢量,故有正值和负值之分
C.由于电场力所做的功跟移动电荷的路径无关,所以电势差也跟移动电荷的路径无关,只跟某两点的位置有关
D.A、B两点间的电势差是恒定的,不随零电势点选取的不同而改变,所以UAB=UBA
【解析】 由电势差的定义式和电势差的性质知,A、B错误,C正确;因UAB=-UBA,故D错误.
【答案】 C
2.如图2-3-10所示,a、b是电场线上的两点,将一带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从a移到b,电场力做功为W,且知a、b间的距离为d,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图2-3-10
A.a、b间的电势差为 B.a处的场强为E=
C.b处的场强为E= D.a点的电势为
【解析】 由W=qU知,U=,且a点的电势比b点的高,所以A项正确.由于不知是不是匀强电场,所以a、b两点的电场强度不能使用E=进行计算,所以B、C项错.如果取b点的电势为零,a点的电势才是,而题中并没有说明何处为零电势点,所以D项错.正确的选项只有A.21教育网
【答案】 A
3.正常情况下空气是不导电的,但是如果空气中的电场很强,空气也可以被击穿,空气被击穿时会看到电火花或闪电.若观察到某次闪电的火花长约100 m,且已知空气的击穿场强为3×106 V/m,那么发生此次闪电的电势差约为( )
A.3×108 V B.3×106 V
C.3×104 V D.3×10-5 V
【解析】 将空气中的电场视为匀强电场,由U=Ed,可得U=3×108 V,A正确.
【答案】 A
4.A、B、C是匀强电场中的三个点,各点电势φA=10 V,φB=2 V,φC=6 V,A、B、C三点在同一平面上,下列各图中电场强度的方向表示正确的是( )
【解析】 由已知得,A、B间存在电势为6 V的点,为AB连线的中点,该点与C点等势,连接该点与C点,得到一个等势面,电场线与该等势面必定垂直.又沿电场线方向电势应是降低的,所以电场线方向应指向电势低的点,从而得出D正确.21cnjy.com
【答案】 D
5.如图2-3-11所示,a、c、b为同一条电场线上的三点,c为ab中点,a、b电势分别为φa=5 V,φb=3 V.则( )21·cn·jy·com
图2-3-11
A.c点的电势一定为4 V
B.a点的场强一定比b点场强大
C.正电荷从c点运动到b点电势能一定减少
D.负电荷从a点运动到b点动能一定增加
【解析】 正电荷从c点(高电势)运动到b点(低电势),电场力做正功,电荷的电势能一定减少.C正确.
【答案】 C
6.如图2-3-12所示,在电场强度E=2×103 V/m的匀强电场中,有三个点A、M和B,AM=3 cm,MB=4 cm,AB=5 cm,且AM边平行于电场线,把一带电荷量q=2×10-9 C的正电荷从B点移到M点,再从M点移动到A点,电场力做功为(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图2-3-12
A.0.6×10-6 J B.0.12×10-6 J
C.-0.6×10-6 J D.-0.12×10-6 J
【解析】 AB两点间的电势差
UAB=Ed=E·AM=2×103×0.03 V=60 V,
所以电场力做功
WBA=qUBA=2×10-9×(-60) J=-0.12×10-6 J.
【答案】 D
7.(多选)如图2-3-13所示的同心圆(虚线)是电场中的一簇等势线,一个电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着直线由A向C运动时的速度越来越小,B为线段AC的中点,则有( )21·世纪*教育网
图2-3-13
A.电子沿AC运动时受到的电场力越来越小
B.电子沿AC运动时它具有的电势能越来越大
C.电势φA>φB>φC
D.电势差UAB=UBC
【解析】 由题给的等势线为同心圆可知场源为位于圆心处的点电荷,越靠近点电荷,电场强度越大,所以电子沿AC运动时受到的电场力越来越大,选项A错;由电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由A向C运动时速度越来越小,可知电场力做负功,电子势能越来越大,选项B正确;电子所受电场力方向沿CA方向,即电场方向沿AC方向,场源点电荷为负电荷,A、B、C三点电势A点最高,C点最低,选项C正确;由A到C电场增强,因为B为AC中点.根据U=Ed定性分析可以得出UAB【答案】 BC
8.有一个带电荷量q=3×10-6 C的负点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移动到B点,克服电场力做功6×10-4 J,从B点移动到C点,电场力做功9×10-4 J,求:
(1)AB、BC间的电势差分别为多少?
(2)若以B点为零势能点,则电荷在A、C两点的电势能各为多少?
【解析】 (1)UAB== V=200 V,
UBC== V=-300 V.
(2)以B为零势能点时,φA=200 V,φC=300 V,
所以EpA=qφA=-3×10-6×200 J=-6×10-4 J,
EpC=qφC=-3×10-6×300 J=-9×10-4 J.
【答案】 (1)200 V -300 V (2)-6×10-4 J -9×10-4 J
[能力提升]
9.(多选)如图2-3-14所示,实线为电场线,虚线为等势线,且AB=BC,电场中的A、B、C三点的场强分别为EA、EB、EC,电势分别为φA、φB、φC,AB、BC间的电势差分别为UAB、UBC,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有( )www-2-1-cnjy-com
图2-3-14
A.φA>φB>φC B.EC>EB>EA
C.UAB<UBC D.UAB=UBC
【解析】 由图中电场线的分布规律可知,电场不是匀强电场,C附近稠密,A附近稀疏,C附近的场强大于A附近的场强,选项B正确;由公式U=Ed知:UBC>UAB,选项C对,D错;由电场线的方向是电势降低的方向可知选项A正确.
【答案】 ABC
10.静电场中,带电粒子在电场力作用下从电势为φa的a点运动至电势为φb的b点.若带电粒子在a、b两点的速率分别为va、vb,不计重力、则带电粒子的比荷q/m为( )2-1-c-n-j-y
A. B.
C. D.
【解析】 根据动能定理:Wab=ΔEk列式得:q(φa-φb)=mv-mv
整理得:==.
【答案】 C
11.如图2-3-15所示,a、b、c、d是匀强电场中的四个点,它们正好是一个矩形的四个顶点.电场线与矩形所在平面平行.已知a点的电势为20 V,b点的电势为24 V,d点的电势为4 V,由此可知c点的电势为( )
图2-3-15
A.4 V B.8 V
C.12 V D.24 V
【解析】 Uad=φa-φd=20 V-4 V=16 V,在匀强电场中,相互平行的等长线段两端点电势差相等,故Ubc=Uad,又Ubc=φb-φc,所以φc=φb-Uad=24 V-16 V=8 V,B正确.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答案】 B
12.如图2-3-16所示的匀强电场中,有a、b、c三点,ab=5 cm,bc=12 cm,其中ab沿电场线方向,bc和电场线方向成60°角,一个电荷量为q=4×10-8 C的正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功为W1=1.2×10-7 J,求:www.21-cn-jy.com
图2-3-16
(1)匀强电场的场强E;
(2)电荷从b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功W2;
(3)a、c两点间的电势差Uac.
【解析】 (1)设a、b两点间的距离为d,由题设条件得W1=qEd.
E== V/m=60 V/m.
(2)设b、c两点间的距离为d′,b、c两点沿场强方向距离为d1.
W2=qEd1=qEd′cos 60°
=4×10-8×60×12×10-2×0.5 J=1.44×10-7 J.
(3)电荷从a移到c电场力做功W=W1+W2,
又W=qUac,则
Uac=
= V=6.6 V.
【答案】 (1)60 V/m (2)1.44×10-7 J (3)6.6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