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分层测评(十)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关于电流和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流的方向与导体中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相同
B.金属导体温度升高时,由于自由电子的热运动加速,所以电流增大
C.由R=可知,I一定时,导体的电阻R与U成正比,U一定时,导体的电阻R与I成反比
D.对给定的导体,比值是个定值,反映了导体本身的性质
【解析】 电流方向为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故A错;电流的大小与自由电荷的热运动无直接关系,故B错;电阻由导体本身性质决定,不随U、I改变,故C错;电阻可用R=来计算,故D正确.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答案】 D
2.关于电阻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阻率是表征材料导电性能好坏的物理量,电阻率越大,其导电性能越好
B.各种材料的电阻率大都与温度有关,纯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所谓超导体,是当其温度降低到接近绝对零度的某个临界温度时,它的电阻率突然变为无穷大
D.某些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通常都用它们制作标准电阻
【解析】 电阻率是表征材料导电性能好坏的物理量,电阻率越大,说明其导电性能越差,A错;各种材料的电阻率大都与温度有关,纯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超导体是当温度降低到绝对零度附近某个临界温度时,电阻率突然减小到无法测量,B、C均错;某些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通常用于制作标准电阻,D对.21教育网
【答案】 D
3.(多选)如图3-2-3所示,A、B、C、D是滑动变阻器的4个接线柱.现把此变阻器串联接入电路中,并要求滑片P向接线柱C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减小,则接入电路的接线柱可能是( ) 21cnjy.com
图3-2-3
A.A和B B.A和C
C.B和C D.B和D
【解析】 当滑片P向左滑动时,电路中电流减小,则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大,即连接B、C端或B、D端.
【答案】 CD
4.一只“220 V 100 W”的灯泡工作时电阻为484 Ω,拿一只同样的灯泡来测量它不工作时的电阻应( )21·cn·jy·com
A.小于484 Ω B.大于484 Ω
C.等于484 Ω D.无法确定
【解析】 考虑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灯泡工作时,灯泡中有电流通过,灯泡发热,温度升高.由于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灯泡工作时电阻的阻值比不工作时要大.故选项A正确.www.21-cn-jy.com
【答案】 A
5.一段粗细均匀的镍铬丝,横截面的直径是d,电阻是R,把它拉制成直径为的均匀细丝后,它的电阻变为( )2·1·c·n·j·y
A.10 000R B.
C.100R D.
【解析】 均匀镍铬丝拉制成直径d′=时,其横截面积减小到S′=,由于镍铬丝的体积不变,则其长度变为l′=100l.根据电阻定律,拉长后的电阻为:R′=ρ=ρ=10 000ρ=10 000R.故A正确.【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答案】 A
6.一根粗细均匀的导线,当其两端电压为U时,通过的电流是I,若将此导线均匀拉长到原来的2倍时,电流仍为I,导线两端所加的电压变为( )
A.U/2 B.U
C.2U D.4U
【解析】 导线拉长后,体积不变,故V=lS=2l·,则R=ρ,R′=ρ=4ρ=4R.由I=,I==,得U′=4U,故D正确.21*cnjy*com
【答案】 D
7.两电阻R1、R2的电流I和电压U的关系如图3-2-4所示,可知电阻大小之比R1∶R2等于( )【来源:21cnj*y.co*m】
图3-2-4
A.1∶3 B.3∶1
C.1∶ D.∶1
【解析】 ==.
【答案】 A
8.测量液体的电阻率,工业上采用一种称为“电导仪”的仪器,其中一个关键部件如图3-2-5所示,A、B是两片面积为1 cm2的正方形铂片,间距为d=1 cm,把它们浸在待测液体中,若通过两根引线加上一定的电压U=6 V时,测出电流I=1 μA,则这种液体的电阻率为多少?2-1-c-n-j-y
图3-2-5
【解析】 由R== Ω=6×106 Ω
由题意知l=d=10-2 m,S=10-4 m2
由R=ρ得
ρ== Ω·m=6×104 Ω·m.
【答案】 6×104 Ω·m
[能力提升]
9.一根粗细均匀的电阻丝截成长度相等的三段,再将它们并联起来,测得阻值为3 Ω,则此电阻丝原来的阻值为( )21·世纪*教育网
A.9 Ω B.8 Ω
C.27 Ω D.3 Ω
【解析】 设原来长度为l,横截面积为S,则截后的长为l,横截面积为3S,则R=ρ,R′=ρ=ρ=3 Ω.【出处:21教育名师】
=,即R=9R′=27 Ω,故C正确.
【答案】 C
10.某一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3-2-6AB段(曲线)所示,关于导体的电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版权所有:21教育】
图3-2-6
A.B点的电阻为12 Ω
B.B点的电阻为40 Ω
C.导体的电阻因温度的影响改变了1 Ω
D.导体的电阻因温度的影响改变了9 Ω
【解析】 根据电阻的定义式可以求出A、B两点的电阻分别为RA= Ω=30 Ω,RB= Ω=40 Ω,所以ΔR=RB-RA=10 Ω,故B对,A、C、D错.
【答案】 B
11.如图3-2-7甲所示为一测量电解液电阻率的玻璃容器,P、Q为电极,设a=1 m,b=0.2 m,c=0.1 m,当里面注满某电解液,且P、Q加上电压后,其U-I图线如图乙所示,当U=10 V时,求电解液的电阻率ρ是多少?
甲 乙
图3-2-7
【解析】 由图题乙可求得电解液的电阻为
R== Ω=2 000 Ω
由图甲可知电解液长为:l=a=1 m
截面积为:S=bc=0.02 m2
结合电阻定律R=ρ
得ρ== Ω·m=40 Ω·m.
【答案】 40 Ω·m
12.神经系统中,把神经纤维分为有髓鞘与无髓鞘两大类型.现代生物学认为,髓鞘是由多层(几十到几百层不等)类脂物质——髓质累积而成的,髓质具有很大的电阻.已知青蛙有髓鞘神经,髓鞘的厚度只有2 μm左右.而它在每平方厘米的面积上产生的电阻却高达1.6×105 Ω.若有一圆柱体是由髓质制成的,该圆柱体的体积为32π cm3,当在其两底面上加上1 000 V的电压时,通过该圆柱体的电流为10π μA,求此圆柱体的圆面半径和高.www-2-1-cnjy-com
【解析】 由电阻定律:R=ρ得ρ=,
已知S=1 cm2=1×10-4 m2,l=2 μm=2×10-6 m,
R=1.6×105 Ω.
所以ρ= Ω·m=8×106 Ω·m
由欧姆定律、电阻定律和圆柱体体积公式建立方程组
【答案】 4 cm 2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