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 高一下学期语文课外拓展训练(一)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 高一下学期语文课外拓展训练(一)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1-15 12:42: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课外拓展训练
高一年级(下)语文(一)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古典诗文中的“扁舟”意象
“扁舟”是中国古典诗文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承载着中国古代文人淡泊世事、悠然自得的情感,形成了独特的扁舟情结。最早的“扁舟”,并非失意文人所特有,也不具备悲凉或者超脱的韵味。《史记》载:“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乘扁舟浮于江湖。”这里的“扁舟”有隐遁之味,丝毫没有落魄江湖、身处世外的冷寂色彩。
“扁舟”在古代文人眼里,不仅仅是一只小船,它随着无数文人跌宕坎坷命运的无限延伸,演化为一种绝处逢生的处世观。在儒家提倡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准则支配下,古代文人或积极入世,或隐身出世。对于潦倒困厄的人来说,“扁舟”是他们寻求再生的一支苇草。
“漂泊”是古代知识分子的宿命,也是“扁舟”意象的基本蕴含。古代知识分子或为生计、或为科举、或被放逐,他们背井离乡,天涯漂泊,充满无尽的羁旅乡愁。“扁舟”既是游子漂泊的凭靠,也是其羁旅之愁的寄托。唐代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有“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的诗句,其中“扁舟”承载着游子无尽的漂泊之苦和思乡之情。杜甫诗中的“扁舟”意象出现得最频繁,表现漂泊思乡的意绪也最强烈。他诗中的“扁舟”意象,承载着诗人生活的苦难和不幸,是古代知识分子追求理想、历尽艰辛的典型写照。
“扁舟”意象的另一典型蕴含是“自由”。庄子说“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这是古代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现实有太多压抑和束缚,他们渴望在“扁舟”中获得精神的自由。苏轼在《前赤壁赋》中借“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这一境象,表达了他面对被贬谪的处境,渴望摆脱精神苦闷,追求自由生活的强烈愿望。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以温和沉浸的心态,表达了与苏轼同样的心境:“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一条小船附着于万顷碧波之上,在碧波中自由自在地轻漾,充溢着一种皈依自然、天人合一的“宇宙意识”和自由精神。
隐居是古代知识分子仕途失意的无奈选择及功成身退的理想归宿,是他们最后的精神家园。“扁舟”意象中既蕴含着他们人生的理想与期冀,也蕴含着他们失意的痛苦和灵魂的呼唤。范蠡是古代文人功成身退的典范,但更多人却是因仕途坎坷和无奈而萌生隐居念头,使“扁舟”成为他们仕途失意而隐居的一个意象。苏轼被贬黄州,写下“小舟从此逝,沧海寄余生”的诗句,流露出过隐居生活的念头。李白“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表明了他在现实压抑下,欲放浪江湖,过隐逸生活的强烈愿望。
在常见的“扁舟”意象中,无论是矢志漂泊,还是追求自由,抑或是失意隐居,无不是中国古代文人心路历程的写照,虽蕴含仕途坎坷失意的无奈与消极,但为后世树立了忧国爱民、愤世嫉俗、自由洒脱的光辉典范。
(有删改)
1.关于“扁舟”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典诗文中“扁舟”最常见的意象寄托着中国古代文人淡泊世事、悠然自得的情感。
B.最早的“扁舟”意象,有着隐遁之味,也充溢着悲凉或超脱的韵味。
C.在中国古代文人眼里,“扁舟”不仅是一只小船,它演化为文人在跌宕坎坷命运中绝处逢生的处世观。
D.对潦倒困厄的文人来说,“扁舟”是他们心路历程的写照,是他们寻求再生的一支苇草。
2.关于“最常见的扁舟意象蕴含”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古代羁旅乡愁中,“扁舟”承载着游子无尽的漂泊之苦和思乡之情,成为羁旅之愁的寄托。
B.“扁舟”意象的典型蕴含寄托着古代知识分子追求自由生活、渴望摆脱精神苦闷的愿望,具有一种皈依自然的意识。
C.常见的“扁舟”意象往往蕴含着古代知识分子过隐逸生活的愿望,让人感受到他们失意的痛苦和灵魂的呼唤。
D.范蠡和李白、苏轼一样,因仕途坎坷和无奈而萌生隐居念头,使“扁舟”成为他仕途失意而隐居的意象。
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最早的“扁舟”,并非失意文人所特有,它涂满了落魄江湖、身处世外的冷寂色彩。
B.杜甫诗中的“扁舟”意象,最强烈地表现了漂泊思乡的意绪,蕴含着作者生活的苦难和不幸。
C.“扁舟”意象蕴含着古代知识分子仕途失意的无奈选择及功成身退的理想,成为他们最后的精神家园。
D.常见的“扁舟”意象蕴含了古代知识分子忧国爱民、愤世嫉俗、自由洒脱的情怀,也流露出了仕途坎坷失意的倾诉。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殷孝祖,陈郡长平人也。曾祖羡,晋光禄勋。父祖并不达。孝祖少诞节,好酒色,有气干。太祖元嘉末,为奉朝请,员外散骑侍郎。世祖以其有武用,除奋武将军、济北太守。入为积射将军。大明初,索虏寇青州,上遣孝祖北援,受刺史颜师伯节度,累与虏战,频大破之。还授太子旅贲中郎将,加龙骧将军。竟陵王诞据广陵为逆,孝祖隶沈庆之攻诞,又有战功,迁西阳王子尚抚军、宁朔将军、南济阴太守。
前废帝景和元年,以本号督兗州诸军事、兖州刺史。太宗初即位,四方反叛,孝祖外甥司徒参军颍川葛僧韶建议衔命征孝祖入朝,上遣之。时徐州刺史薛安都遣薛索兒等屯据津径,僧韶间行得至,说孝祖曰:“景和凶狂,开辟未有,朝野危极,假命漏刻。主上圣德天挺,神武在躬,曾不浃辰,夷凶翦暴,更造天地,未足为言。国乱朝危,宜立长生,公卿百辟,人无异议,泰平之隆,非旦则夕。而群小相煽,构造无端,贪利幼弱,竞怀希望。使天道助逆,群凶事申,则主幼时艰,权柄不一,兵难互起,岂有自容之地。舅少有立功之志,长以气节成名,若便能控济、河义勇,还奉朝廷,非唯匡主静乱,乃可以垂名竹帛。”孝祖具问朝廷消息,僧韶随方酬譬,主上欲委以前驱之任。孝祖即日弃妻子,率文武二千人随僧韶还都。
孝祖负其诚节凌轹诸将台军有父子兄弟在南者孝祖并欲推治由是人情乖离莫乐为用时贼据赭圻孝祖将进攻之。与大统王玄谟别,悲不自胜,众并骇怪。泰始二年三月三日,与贼合战,常以鼓盖自随,军中人相谓曰:
“殷统军可谓死将矣。今与贼交锋,而以羽仪自标显,若善射者十士攒射,欲不毙,得乎?”是日,于阵为矢所中死,时年五十二。追赠散骑常侍、征北将军,持节、都督如故。封秭归县侯,食邑千户。四年,追改封建安县,谥曰忠侯。孝祖子悉为薛安都所杀,以从兄子慧达继封。齐受禅,国除。
(选自《宋书·殷孝祖传》,有删改)
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孝祖负其诚/节凌轹诸将/台军有父子兄弟/在南者/孝祖并欲推治/由是人情乖离莫乐/为用时/贼据赭圻/孝祖将进攻之
B.孝祖负其诚/节凌轹诸将/台军有父子兄弟在南者/孝祖并欲推治/由是人情乖离莫乐/为用时贼据赭圻/孝祖将进攻之
C.孝祖负其诚节/凌轹诸将/台军有父子/兄弟在南者/孝祖并欲推治/由是人情乖离/莫乐为用/时贼据赭圻/孝祖将进攻之
D.孝祖负其诚节/凌轹诸将/台军有父子兄弟在南者/孝祖并欲推治/由是人情乖离/莫乐为用/时贼据赭圻/孝祖将进攻之
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根据汉律,诸侯春天朝见皇帝称为朝,秋天朝见皇帝称为请,泛指朝见皇帝。这里奉朝请,是一个官名。
B.旅,是古代军队编制单位,五百人为旅,也有说两千人为旅的。《周礼·地官·小司徒》记载: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
C.古代使臣奉命出使时,需要执符节以为凭证,被称为持节。魏晋以后有使持节﹑持节﹑假节﹑假使节之谓,指的是官名,其权力有大有小有,皆为刺史总军戎者。
D.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大臣、后妃等去世后,根据其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的称号,历、灵、平、冲往往都是恶谥。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殷孝祖年轻的时候放从不羁,好酒好美色,但是也很气魄才干,他的曾祖官至晋光禄勋,但是他的父祖并不富有。
B.太宗即位不久,四方叛乱。殷孝祖的外甥司徒参军葛僧韶向皇帝提议由自己带着朝廷的命令去征调孝祖到朝廷。殷孝祖问清了情况后,当天就离开了妻子,率领部队随葛僧韶还都。
C.殷孝祖与敌人交战时,一直让仪仗跟在身边。将士们认为殷孝祖用仪仗显示自己的做法非常不好,容易被敌人射杀。果真当日殷孝祖被射死了。
D.殷孝祖去世后,被追赠为散骑常侍、征北将军,后被追改为食邑建安县,由于他的儿子都被薛安都杀害,所以殷孝祖所受封的封地被取消了。
三、语言文字运用(14分)
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外交调研的最后一环是撰写报告,成文讲究
,言之有据、表达清晰、观点鲜明、用词准确。
②对于一些复杂的中医学问题,王玉润往往能运用所学到的现代医学理论去阐明,
,颇中肯綮。
③写文章要
,万不可堆砌生僻的言语,说一些大家都听不懂的话,以求字面上的“深刻”。
④有效的沟通并不只是说话就行的,应该是
,万不可一番长篇大论却疏漏百出。
A.短小精悍
要言不烦
言近旨远
言简意赅
B.要言不烦
言简意赅
短小精悍
言近旨远
C.言近旨远
短小精悍
言简意赅
要言不烦
D.言简意赅
言近旨远
要言不烦
短小精悍
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如果我们今天的决定与当初坚持的宗旨 ,公司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②成功需要脚踏实地地努力,只靠烧香拜佛,这是 ,其结果可想而知。
③有些企业一面想要以诚信示人,另一面却在制造假冒伪劣产品,如此 ,企业的信誉怎么能树立起来。
A.南辕北辙 背道而驰
缘木求鱼
B.背道而驰 缘木求鱼
南辕北辙
C.背道而驰 南辕北辙
缘木求鱼 D.南辕北辙 缘木求鱼 背道而驰
9.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皇家书画的收藏,到了清朝经过前代的累积,让皇家有足够的实力对历代书画进行保护、辨伪和集中。
B.或许实际上,投资的成功与否的确是能由一些因素决定的,而且这些因素还能用一个精确的模型来度量,但是这个模型就像一个黑匣子一样永远没人知道。
C.在全国棚户区改造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李克强总理进一步做好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等有关工作,要求相关部门制定“三年工作计划”。
D.“一带一路”和“新丝绸之路”在政策的推动下,国内的中欧货运班列自2011年重庆首开后,以“条条大路通罗马”的气势驶向欧洲。
10.下列语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由于各方面因素,包括自然灾害比较多,需求比较旺盛,美元贬值,影响到国际市场的石油、农产品、粮食、棉花等价格上涨。
B.
生态哲学是走向生态文明的理论准备,是人与自然关系反思后的生态觉悟,以及作为这种觉悟的生态智慧和理念在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推进。
C.
经历了独夺两金的荣誉之后,又经历一次惨重的失败;经历了激流勇退的寂寞,又经历东山再起的坎坷,奥运冠军、中国速滑运动员杨扬在短道1500米比赛失利之后表示:失败的比赛收获更大。
D.
如何让富人不再只想着投资移民,让穷人尽快摆脱贫困,让全国的百姓真正走向“共同富裕”,这显然需要国家从宏观政策方面做出调整。
11.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人格恰如一种魔力,从人格上发出来的言行,自然使人受到感化。
。这就是有人格的背景与否的区别。空城计只能由诸葛亮摆,换了其他人便会失败。
  A.同是一句话,德高望重者说出来,大家就容易接受。
B.同是一句话,因说话人有两种人格,效果就不一样。
C.同是一句话,因说话人的人格不同,效力亦往往不同。
D.同是一句话,说话人的人格不一样,大伙儿就觉得劲头不一样。
12.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鲁迅先生就认为它导致保守、卑怯的人格。
②包括被斥不负责任,缺乏担当;或缩头藏尾,唯命是从。
③真正的中庸,追求至善、至诚、至仁、至德,通过“慎独自修”、“反求诸己”,使人合乎内外之道。
④中庸长期以来尤其是近现代被许多人抨击。
⑤但是,此类中庸其实是“伪中庸”,完全是变种乃至被妖魔化的中庸。
⑥毫无疑问,国人的一些劣根性有着文化“病根”,中庸也因之挨了不少“板子”。
A.③⑥②④①⑤ B.④⑥①②⑤③ C.④①⑥②⑤③ D.③④①⑥②⑤
1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牛奶,最古老的天然饮料之一,被誉为“白色血液”,对人体的重要性可想而知,牛奶也就成了人们喜欢的食用营养品。

,每一百克牛奶中含脂肪就在4克以上,这个脂肪含量对那些身体肥胖和血脂较高的人来说,是个不利因素。目前市面上牛奶的添加物也相当多,如高钙牛奶,



,但对于老年人来说,过多饮用牛奶补钙得不偿失,因为牛奶也能促使老年白内障的发生。其原因是牛奶含有5%的乳糖,极易沉积在老年人的眼睛晶状体,并影响其正常代谢,而且蛋白质易发生变性,导致晶状体透明度降低,而诱发老年性白内障,或者加重其病情。
高一年级(下)语文拓展卷(一)答案
1.B(最早的扁舟不具备悲凉或超脱韵味)2
2.D(“范蠡是功成身退的典范”)
3.A(文中说“丝毫没有落魄江湖、身处世外的冷寂色彩”)
4.C
5.D。平、冲不是恶谥。
6.C.(A,错在“达”的理解,“达”是得志、显贵的意思B妻子的解释不对D错在“由于他的儿子都被薛安都杀害”)
7.A短小精悍,形容人身躯短小,精明强悍。也形容文章或发言简短而有力。要言不烦,指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不繁琐。言近旨远,语言浅近而含义深远。言简意赅,形容言语简练而意思完整。
8.B
9.B(A语序不当,应为“集中、辨伪和保护”C介词残缺,在“进一步”前加“就”D不合逻辑,
“在”提到“一带一路”前)
10.A【解析】滥用介词“由于”造成主语缺失,“影响到……价格上涨”句式杂糅。
11.C
(在这段话中,“这就是有人格的背景与否的分别”中的“与否”说明句子是从“有人格背景”“无人格背景”两方面来表述的。A项只说出了其中“有人格背景”的方面,所以不正确。而“空城计只能由诸葛亮摆”这个举例又表明是“说话者人格的不同”而不是“说话者有两种人格”,所以排除B项。“换了他人便会失败”讲的是效力,而不是“大伙的劲头”,所以D项也排除了。)
12C
13.①但牛奶中含有较多的脂肪
②其中就增添了钙质
③虽然说牛奶是补钙的良好来源
参考译文:
殷孝祖,陈郡长平人。他的曾祖父殷羡是晋朝的光禄勋。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没有做大官。殷孝祖年轻时放荡不羁,喜欢喝酒玩女人,但也有气魄才干。文帝元嘉末年,殷孝祖当奉朝请和员外散骑侍郎。世祖因为他有军事才能,便任命他为奋武将军,济北太守。入朝又担任积射将军。大明初年,北魏人侵略青州,皇上派谴殷孝祖北上增援,听从刺使颜师伯的节制调度,多次与敌人交战,屡次打败敌人。凯旋后被授予太子旅贲中郎将,另加龙骧将军。竟陵王刘诞占据广陵造反,殷孝祖在沈庆之的指挥下进攻刘诞,又有战功,便荣升西阳王刘子尚的抚军,宁朔将军、南济阴太守。
前废帝景和元年(465),殷孝祖以宁朔将军都督兖州诸军事、兖州刺史。明帝刚即位,藩镇同时反叛中央,孝祖的外甥司徒参军颍川葛僧韶,提议自己带朝廷命令,征调孝祖到朝廷,明帝便派遣僧韶去。当时徐州刺史薛安都派薛索儿等人占据河流渡口,僧韶从小路抵达兖州,游说殷孝祖说:“景和帝狠毒疯狂,自古以来从未有过,朝廷和民间都感到危险万分,人们性命几乎保不住。当今皇上天生贤德,神武超人,在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里,便消灭了这昏君,重新缔造天地,这也不用多说。国家危急,应该立成年的人做国君。公卿大臣们都没有反对意见,和平之时指日可待。但是一些小人相互煽动,制造邪恶的阴谋,贪图立小孩做皇帝从中谋利,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假使老天保佑坏人,小人们的打算得逞,那么一定会导致国君年幼无知社会混乱,小人掌权,战争政变不断发生,人们怎么会有容身之地?舅父大人自小便有建功立业的大志,成年后又因英勇慷慨著名。如果您能控制河济一带的勇士,回来拥护朝廷,不仅仅会拯救朝廷消除祸乱,而且会名垂史册,流芳百世。”殷孝祖详细地询问了朝廷的消息,葛僧韶根据形势回答晓喻,皇帝想要把冲锋的任务委任给他。殷孝祖便当天离开妻子儿女,率领文武人员二千人随僧韶回到京城。
殷孝祖倚仗着他的忠诚,对将领们颐指气使,中央军队中有些人的父子兄弟在南方叛军中,殷孝祖都审治问罪,于是人心愤怒,没有谁想为他出力。当时叛军占据赭圻,殷孝祖将进攻那里。他先和大帅王玄谟告别时,曾经非常悲痛,众人无不惊异。泰始二年(466)三月三日,殷军和敌人交战,孝祖一直让仪仗跟在身边,军中将士们便互相议论说:“殷统军可以说是必死的将军,今日与敌人交战,却用官位仪盖显示自己,如果善于射箭的敌人十人一齐向他射去,想不死,能吗?”当天,在战斗中被敌人射死,时年五十二岁。他死后被追认为散骑常侍、征北行参军,持节、都督照旧。追封秭归县侯,享有一千户租税。泰始四年(468),又改追封他为建安县侯,谥号为忠侯。殷孝祖的儿子都被薛安都杀死,朝廷用他的堂兄的儿子慧达继承。齐国建国,殷慧达的封爵被取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