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下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44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下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44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1-15 22:09: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4张PPT。世界现代史
是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
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相互对抗。是世界各国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和平与发展的历史。也是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的历史世界现代史①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是什么?
第一次伟大实践/尝试/政权?
②俄国于19世纪60年代进行了什么改革?
领导者?内容?作用?俄国革命爆发的原因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后的俄国
——帝国主义链条中的薄弱环节材料一:一战前夕,各主要国家工业总产值所占比例

第一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俄国十月革命2.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俄国革命爆发的原因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内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列宁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后的俄国
——帝国主义链条中的薄弱环节 因大量劳动力投入一战,全国播种面积较之1909年下降85%,食品供应紧张,军队仅能得到原来供应量的一半。1916年,仍有20万士兵没有武器,到1917年3月,俄国约150万人死于战争,四百多万人伤残。
???
1917年3月(俄历2月)推翻沙皇专制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前奏:二月革命两个政权并立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
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
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
织程度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
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
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列宁《四月提纲》 1917年4月,列宁回到彼得格勒临时政府继续执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并力图扑来国内的革命火焰。七月流血事件“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十月革命十月革命前奏时间背景地点指挥部领导任务结果性质巩固意义二月革命1917年11月彼得格勒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斯莫尔尼宫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革命)苏维埃政府采取的措施:
1、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
2、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实行工人对企业的监督;
3、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4、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切政权转归苏维埃,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土地的要求。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和平的要求。比较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1917年3月1917年11月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无产阶级革命)推翻沙
皇统治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推翻了沙皇统治
两个政权并存推翻了临时政府
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国内: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国际: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1、“列宁同志清扫地球”具体指俄国发生的什么事件?
2、列宁清扫的对象主要指什么?十月革命帝国主义图为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部分书刊中国当年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共的成
立等重大历史事件,都受惠
于十月革命的鼓舞和推动。“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
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你怎样理解这句话?十月革命前奏时间地点指挥部领导任务结果性质意义二月革命1917年11月彼得格勒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斯莫尔尼宫列宁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革命)国内: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国际: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疯狂记忆①列宁回到彼得格勒②“阿芙乐尔”号巡洋舰③彼得格勒武装起义④攻占冬宫⑤列宁同志清扫地球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11月什么性质?任务?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美国南北战争近代现代马克思主义①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②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次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实践③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理论文献实践现实理论文献实践现实1.从世界历史上看,社会主义第一次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从理想到现实巨大飞跃的重大事件是
A.巴公社的成立 B.俄国十月革命
C.“苏联”成立 D.宪章运动
2.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下列关于十月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列宁亲自领导和指挥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B.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是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
D.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B3.列宁说:“战争使最文明的、文化最发达的国家陷于饥饿的境地。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战争这一巨大的历史过程又空前的加速了社会的发展。”以一战为例,对列宁这句话的理解是
A.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 B.印度独立和印巴分治
C.两极格局的形成 D.纳米比亚的独立
4.十月革命胜利后,一批工人、农民和士兵代表走上了各级苏维埃政权的领导岗位,代表人民行使权力或监督权利的实施。苏维埃政权颁布了工人监督条例,由工人对生产和分配进行监督等。上述材料反映出十月革命的意义是
A.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
B.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思想
C.废除了封建农奴制
D.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一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俄国十月革命2.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在极端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中,有效地集中全国人力物力,最终战胜了敌人。但是,也引起了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的不满,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生产下降,社会不稳定。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在经济上采用了什么政策?苏维埃政权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结果如何?说一说
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后A、“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指的是什么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列宁说这话时,苏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时间:
内容:
作用:
特点: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新经济政策1921年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习题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 1922年12月最初加盟的是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后来扩大到15个。成立时间:
全称:
最初 个成员:
扩大到 个加盟共和国
解体时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俄罗斯、白俄罗斯、
乌克兰、外高加索联邦1922年15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苏联成立41991年1.1952年,我国邮电部发行了一套名为“伟大的苏联十月革命35周年纪念”邮票,但此套邮票却是错体票,其错误在于
A.邮票名称中的国家称谓 B.邮票发行的时间 C.邮票的发行者 D.周年纪念的时间
2.美国人哈默最早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他还劝说坚决反共的大资本家亨利·福特到苏俄开办企业。后来,福特成了在苏俄经销福特汽车和拖拉机的唯一代理人,美国其它公司也一涌而上。该现象的出现是因为苏俄
A.全面实施新经济政策
B.让外商经营重要工矿企业
C.与帝国主义矛盾消除
D.推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列宁新经济政策苏联成立1921年允许……,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1922年4个——15个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项目之一——第聂伯河上的大坝苏联
“一五、二五计划”
重点项目社会主义工业化重点发展重工业两个五年计划完成之后,苏联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工业总产值超过德、英、法,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工业生产占世界工业生产的比重,由沙皇时代的2.6%上升到1937年的13.7%。农民加入集体农庄集体农庄庄员在田间用餐农业集体化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建设
——斯大林模式基 础:
时 间:
标 志:
特 点:
形成背景:
评 价: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1936年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外——
内——评价积极:
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
消极:
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第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
第三,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地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
第四,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
从长远看:
斯大林模式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4、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A、“列宁的思路”好在哪里?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俄国国情决定的。这一创新精神直到今天仍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B、“后来苏联的模式”也被称为什么?C、这个模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斯大林模式能回答吗?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列宁新经济政策苏联成立1921年允许……,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斯大林促进……,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1922年4个——15个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重工业1928-1937年的第一、二个五年计划欧洲第一,世界第二1936年通过新宪法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给了我们什么启示?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切实保护人民的利益;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等等。1.列宁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采取什么措施?何时?特点?
2.苏联成立的时间?第一任领导人是谁?
3.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重点是发展什么行业?有何结果?
4.苏联的模式就是谁提出的什么模式?该模式的特点?
形成标志?1.右图为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其中影响1921~1925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2.引起右表数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发展商品经济
B.实行农业集体化
C.赫鲁晓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3.右图为《1913年和1937年各国工业总产值在世界工业产值中的比例图》,其中20世纪30年代,苏联工业产量快速增长的原因是
A.俄国农奴制废除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推行
C.新经济政策实施
D.斯大林模式推动苏联农民加入集体农庄户数及比例 世界现代史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国际关系/格局俄国十月革命1917.11列宁1921年
新经济政策1922年
苏联成立斯大林1928-1937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1936斯大林模式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