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十章第二节滑轮及其应用练习题及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十章第二节滑轮及其应用练习题及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9.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7-01-17 10:00: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十章第二节滑轮及其应用练习题及答案
基础训练
一、填空题
1.使用 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这种滑轮相当于一个 杠杆。使用 滑轮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这种滑轮相当于一个 的杠杆。
2.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的装置叫 ,它既可以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3.将两个滑轮装配成如图1所示,用力F拉动绳端时,物体会向 移动。其中A是 滑轮,B是 滑轮。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如图2所示,有四个滑轮组,若分别用来把60N的重物提起。在动滑轮、绳重和摩擦不计的情况下,则F1=_____N,F2=_____N,F3=_____N,F4=_____N。
5.用一个动滑轮来提升重物,若动滑轮重为10N,物重为40N(摩擦不计),则当物体匀速上升时,作用在绳端的动力F是 N;若动力移动20cm,则物体上升 cm。
(中)6.如图3所示,每只滑轮重都是2N,当拉力F为5N时,物体G可保持静止。则物重G为 N,图中所标a绳承受的力是 N,b绳承受的力是 N。
7.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升重物时,人对绳子的拉力是70N,则可匀速提起_____N或_____N的重物。21cnjy.com
二、选择题
8.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任何一个滑轮组都具备既省力又改变动力方向的优点
B.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决定于动滑轮的个数
C.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决定于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D.任何滑轮组都具有既省力又省距离的优点
(中)9.如图4所示,不计摩擦及滑轮重,重为G1、G2的两个物体现在处于静止,则( )
A.G1=2G2 B.G1=G2 C.2G1=G2 D.G1=3G2
10.一位同学双手的最大拉力为500牛,现在他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最多能提起的物重为( )21·cn·jy·com
A.500牛 B.1000牛 C.1500牛 D.250牛
提高训练
一、填空题
1.如图1所示,重物G重40牛,若不计摩擦,匀速提起重物所用拉力为22牛,则动滑轮的重力是____牛,钩子1受到绳子的拉力为____牛,钩子2受到重物G的拉力为____牛。
2.如图2所示的滑轮组,不计滑轮重和摩擦,则F1=____G,F2=____G。
3.如图3所示,绳子与滑轮重不计,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如果M1=5kg,那么M2应等于________kg。www.21-cn-jy.com
二、选择题
4.如图4所示,用三个滑轮分别拉同一个物体,沿同一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的拉力分别是F1、F2、F3,比较它们的大小应是( )2·1·c·n·j·y
A、F1>F2>F3 B、F1<F2<F3 C、F2>F1>F3 D、F2<F1<F3
5.如图5所示,动滑轮重2N,弹簧秤的示数为10N,则拉力F和物体的重为( )
A.20N,18N B.10N,18N C.18N,10N D.20N,20N
6.如图6所示不计绳重与摩擦,且动滑轮重G动小于物重G,用它们分别将物重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甲、F乙,它们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甲、η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21教育网
A.F甲F乙 C.η甲<η乙 D.η甲=η乙
7.利用如图7所示的甲、乙两滑轮组,在相同的时间内用大小相同的力F1、F2分别把质量相等的重物提升到相同的高度,则(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力F1做功的功率小 B.甲滑轮组的额外功较小
C.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高 D.甲、乙两个滑轮组的总功相同
8.如图8甲、乙两个滑轮组,它们吊着的物体重都是G,滑轮重及摩擦均不计。当绳端拉力分别为F甲和F乙时,物体匀速上升。则F甲与F乙之比是( )21·世纪*教育网
A.l∶l B.2∶3 C.3∶2 D.4∶5
(难)9.如图9所示,吊篮的重力为400N,动滑轮重力为50N,定滑轮重力为40N,人的重力为600N,人在吊篮里拉着绳子不动时需用力( )www-2-1-cnjy-com
A.218N B.220N C.210N D.236N
三、作图题
10.用滑轮组提升重物,请在图10中画出拉力F=G/3的绳子的绕法。(不计动滑轮、绳重和摩擦)
【答案】
1.定;等臂;动;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
2.滑轮组
3.左;动;定
4.15;12;20;15
5.25;10
6.8;12;5
7.140;210
8.C
9.A
10.C
【答案】
1.4;22;40
2.1/5;1/4
3.10
4.D
5.B
6.B
7.C
8.B
9.C
10.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