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口
产叶起四
反世受风
十
士受
语文
回第4课走进纽约(课件+练习)添加word模板(1/)
4.51MB
0.00%
27世纪载言
备课组卷更轻松
.2
21世纪载言(共27张PPT)
《走进纽约》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4课
激趣导入
黄土高坡
纽约
知识积累
作者,刘成章,当代作家。
体裁:游记
联合国总部
了解纽约
纽约是美国第一大城市和最大海港,是联合国总部所在地。它的人口约1080万,为世界最大城市之一。市中心在曼哈顿区,多摩天大楼,故有“站着的城市”之称。
激趣导入
曼哈顿
自由女神
纽约华人街林则徐塑像
纽约汽车排起的长队
图为在美国发生的什么事件?
纽约世界贸易中心 2001年“9 11”事件
9、11事件就发生在纽约
初读感知
沟壑 巉岩 浸淫
皑皑 镢头 奇崛
哐当 嘈杂 倏地
杂沓 砭骨 分道扬镳
给画横线的字注音
hè
chán
jìn
ái
jué
jué
kuāng
cáo
shū
tà
biān
biāo
初读感知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
走进纽约,纽约给作者的第一印象是怎样的?
文中描写了纽约的哪些景物?它们各有何特点?作者用什么样的观察角度来描写景物?
文中哪些段落应用了静态描写?哪些段落应用了动态描写?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作者观赏纽约后有什么样的感受?体会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初读感知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
以时间为顺序:白天——晚上。
本文以游踪为线索:走在高楼大厦之间——登上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走在大街上——观赏夜景;
初读感知
高楼林立,多如群山——“看纽约,看这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都市,好像全球五大洲将近200个国家的一切山,一切岳,一切岭,一切峰峦,都一起汇拢到这儿来了!……”
走进纽约,纽约给作者的第一印象是怎样的?
概括每段的段意
第1段:写纽约高楼林立,街道纵横交错。
第2段:写纽约的帝国大厦与世贸中心及登上后的所见所感。
第3段:写作者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与对纽约现代文明的赞叹。
第4段:写作者汇入喧嚣忙碌的人流中的感受。
第5段:写夜色中的纽约。
初读感知
精读探究
作者分别从仰视、俯视、平视三个角度对纽约的景物进行了描写。
请阅读课文,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说说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便于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地展示纽约市的面貌。
精读探究
描写景物,有静态描写,有动态描写。
文中描写景物,哪些地方用静态描写?哪些地方用动态描写?请找出相关的语句。并思考: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中写纽约的高楼大厦:“人走在阴森森的……也映照出朵朵白云。”
中写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以及在上面俯视看到的景物:“俯首望去……很像一颗画在纸上的地球了。”
中写纽约的夜景:“不知什么时候,暮色已从纽约的每个墙角每棵树后钻出……都还是一片明艳的阳光。”
第1自然段
第2自然段
第5自然段
A、静态描写:
俯瞰纽约
★静态描写的好处:
勾勒出纽约景物的轮廓,让我们比较完整地清晰地看到客观景物的全貌、实况。
B、动态描写:
1、第2自然段 写巨风:“万里长风……无法站稳。”
2、第4自然段 写纽约的交通状况:“乘电梯耳膜受着强压……尽可以坐在街心岛上享受免费按摩。”
“甲虫以铁为甲……美丽动听。”
这些动态描写将景物写活,充分反映出纽约充满活力和快速的生活节奏。
这样描写,充分表现了纽约上空风力之大,也衬托出大厦之高。
描写对象 原句 动或静 这样写的好处
高楼大厦
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 夜景 飓风
交通
人走在阴森森的峡谷中……
他们是一片蒿草……
不知什么时候,暮色从纽约的每个角落每棵树后钻出…
万里长风如……无法站稳
乘电梯耳膜……
静
静
静
动
动
勾勒景物轮廓,让读者清晰的看到客观事物的实况
风力之大,大厦之高
将景物写活,反映纽约充满活力和快速的生活节奏
梳理结构
观察角度:
所观事物:
事物特点:
表现手法:
街道仰视
大厦俯视
街道平视
高楼大厦
整个纽约
车、路、桥、灯
重峦叠幛
纸上地球
虫、线、琴、花
比 喻
比 喻
比 喻
繁华喧嚣节奏紧张
走进纽约
品味语言
本文多处运用比喻、夸张,请找出相关的语句并体会其作用。
(1)比 喻:
1、“它们是一片蒿草,而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是三棵擎天的椰子树;它们是一堆玩具,而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是三只啃食月中桂叶的长颈鹿。”
2、“万里长风如透明的长天巨龙,正以七八十里的时速掠过, 龙爪和龙鳞,碰撞着、撕扯着每个人的衣裳和头发,使每个人都狼狈得如同龙的掌中玩物,无法站稳。”
形象生动地突出了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的高峻。
极力表现纽约高处风速之快、风力之大;
衬托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之高。
品味语言
(2)夸 张:
登上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有如越过雪线,登上珠穆朗玛峰。…… (极言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之高)
帝国大厦
世贸中心
品味语言
揣摩作者蕴涵其中的思想感情
1、我知道我不属于纽约,我的家乡在地球的那一边,我出生在北中国的一个飘荡着最美的民歌的地方,那是一片被老镢头和暴风雨剥夺得缺少生命之色和缺少植被的黄土高原。
2、啊,纽约,这就是纽约!面对它的奇崛,伟岸,生命力勃发的现代文明,我必须调整我的乡野放羊人一般的呼吸和脚步。
表达作者既为自己的故乡感到骄傲,又对故乡的无限期望,希望祖国故乡早日摆脱贫穷,富强起来。
这是作者由衷的赞叹,面对纽约的现代文明,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为了缩短差距,调整前进步伐,力争迎头赶上。
品味语言
文中使用了一连串短句,请找出,并体会其特点及表达效果。
特点:语句简洁,铿锵有力,气势激越、昂奋。
作用:反映出纽约紧张的生活节奏及四通八达的交通状况。
作为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纽约充满勃勃生机。同时文中也反映了纽约的另一方面: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大。文中写只有小松鼠“没有追求,没有压力”,反衬出生活在纽约这样的环境中的人们,“远不像小松鼠那么自在”,褒中有贬。
拓展迁移
出国热一度成为一种现象,至今仍是高温不减。很多学子学成之后为了更好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选择留在国外。据教育部统计:1978年到2003年出国留学人员的回国率只占出国人数的四分之一左右。针对这种现象,结合本文,谈谈你对此现象的看法。
如果是你,你将做出怎样的选择?
中心归纳
本文描写了美国第一大城市纽约的繁荣景象,既表现了它的勃勃生机,又反映了另一面---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大。同时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渴望祖国早日富强起来。
曼哈顿暮色
课外延伸
写作的要点——游记
1、游览过程要交代清楚,“我”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的所见所闻所感应按顺序描述出来,整个过程中始终有“我”的足迹。(巴东三峡)
2、在众多景物中取一种最特别的来详写。
(周庄水韵)
3、文中写景量多,应采用大量修辞手法,将 “我”的游览情感巧妙地表现出来,而这种情感无疑应该是积极向上的。
(青海湖,梦幻 般的湖)
作业布置
写一篇游记,注意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并尽量做到景中有情,写在字词抄写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