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学案:09一个学派的诞生(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学案:09一个学派的诞生(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1-16 20:09: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9 一个学派的诞生
本课话题 ——团结协作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
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1969年,中国中医科学院接受抗疟药研究任务,屠呦呦担任该项目的组长。
1971年,在失败了百余次之后,项目组终于通过低温提取、乙醚冷浸等方法,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并在接下来的反复试验中得出了青蒿素对疟疾抑制率达到100%的结果。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科研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屠呦呦带领着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终于胜利完成科研任务。未来,屠呦呦希望通过研究,让青蒿素应用于更多地方,为更多人带来福音。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
1.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
——《吕氏春秋》
2.人心齐,泰山移。
——中国谚语
3.五人团结一只虎,十人团结一条龙,百人团结像泰山。
——邓中夏
4.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逊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
——叔本华
5.不管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不管他干什么,他单枪匹马总是没有力量的。合群永远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
——歌德
[知识·梳理]
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一、单音字
寥(  )寥无几   战战兢(  )兢   烹(  )调
绰(  )号 皈(  )依 诞(  )生
栗(  )色 鬈(  )发 慰藉(  )
【答案】 liáo jīnɡ pēnɡ chuò ɡuī dàn lì quán jiè
二、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1)迫     (2)扎
【答案】 (1)pò pǎi (2)zhā zā zhá
2.语境辨析法
(3)球场上遇到劲(  )敌,倒使他干劲(  )更足了。
(4)我不喜欢抽雪茄(  )烟,但我喜欢吃番茄(  )。
【答案】 (3)jìng jìn (4)jiā qié
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
(1)    (2)
(3) (4)
【答案】 (1)栗 粟 (2)蔼 霭 (3)焕 涣 (4)腾 滕
第3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
(1)制定·制订
两者都有“制订”之意。“制定”指创制决定,强调动作已完成,常有“制订妥当”的意思,对象是纲领、方针、政策、路线、规则、章程等;“制订”多指协商创制拟定,只说动作本身,不指动作已完成,常有“起草制定”的意思。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很长一段时间后,又调任中书舍人,主管________(制定/制订)朝廷的政令。
②这些动向,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并尽早________(制定/制订)中医药标准向国际推行,以掌握中医药文化的主导权。
【答案】 ①制定 ②制订
(2)推托·推脱
两者都有“摆脱”之意。“推托”专指借故拒绝,即婉言表示不接受,后面常常带上托词或拒绝的原因,多指让自己做不愿意做的事情;“推脱”着重指摆脱、开脱、使事情与自己无关,多指责任、问题或与己有关的事情。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领导想让老王周日加班,老王却借故有病________(推托/推脱)掉了。
②我们来你们公司领取材料,你们的保管员却相互________(推托/推脱),支吾搪塞。
【答案】 ①推托 ②推脱
第4步辨熟语——于细微处细斟酌
请判断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1)近两三年来,某市大型商场所增营业面积相当于过去十年所增营业面积的三倍,但前往购物的消费者却寥寥无几,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  )
请说明理由:

【答案】 √ 寥寥无几:非常稀少,没有几个。寥寥,形容数量少。此处符合语境。
(2)为了买房卖房,离婚时着急,离婚协议内容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导致一方利益严重受损,甚至人财两空;复婚时又为婚前财产问题纠结,给今后的婚姻生活埋下隐患。(  )
请说明理由:

【答案】 √ 深思熟虑:反复深入地考虑。此处符合语境。
(3)“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百姓梦寐以求的。但我们在高兴之余,心中仍有一种“望梅止渴”的感觉。(  )
请说明理由:

【答案】 √ 梦寐以求:做梦的时候都在追求。形容迫切地期望着。寐,睡着。此处符合语境。
(4)这所学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生活态度、文化素养、举止言谈等都显得格格不入。(  )
请说明理由:

【答案】 × 格格不入:有抵触,不投合。形容彼此不协调,不相容。格格,阻碍,隔阂。此句没有“有抵触,不投合”之意,使用错误。
(5)演员在舞台上看到台上台下千百双眼睛,就有些战战兢兢,当然演不好戏,因此当演员要“目中无人”。(  )
请说明理由:

【答案】 √ 战战兢兢: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战战,恐惧的样子;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此处符合语境。
[常识·速记]

劳拉·费米(1901—1954),当代著名的美籍意大利物理学家,是物理学罗马学派的创始人之一,恩里科·费米的夫人。著有《费米传》。

在五十年前逝世的费米,在物理学理论和实验这两个方面,都做出了第一流的贡献。他是最后一位硕果仅存的“文武双全”的物理学大师。费米有他独特的研究风格,不可以用常规来衡量。1901年9月29日生于罗马,父亲是铁路职工,母亲是中学教师。中学时是模范学生,各方面名列前茅。从小对机械着迷,曾和哥哥一起设计与制造电动机,设计飞机引擎等。在比萨大学,他被认为是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的最高权威。在他周围形成著名的罗马学派,1928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后移居美国。1939~1942年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1942~1945年任芝加哥大学教授,1944~1945年任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主任,1946年起任芝加哥大学核物理研究所教授。他主要从事统计物理、原子物理、原子核物理、粒子物理、天体物理和技术物理等方面的研究。
[整体·感知]
本文通过介绍以费米为中心的当代物理学的意大利学派诞生的过程,为我们展现了学派内部自由而简便的合作方式、成员之间强烈的友爱联系,启发人们:一支团结友爱的队伍才是无往而不胜的队伍。我们从中也可以看出费米作为科学家的严肃、认真、执着,作为常人又是顽皮、爱开玩笑的真实形象。
[文脉·梳理]
一个学派的诞生

【答案】 ①招收到杰出学生 ②学派内部的友爱[文本·层析]
一、阅读课文第1~17自然段,回答问题。
1.“一个学派的诞生”中的一个学派是指什么学派?这个学派是怎样形成的?




【答案】 这个学派是指物理学罗马学派也就是费米学派。首先是意大利物理学家、参议员柯尔比诺有一个雄心——复兴意大利的物理学,为此,他着手建立罗马学派。其次,费米和他的朋友拉赛蒂,尤其是费米,拥有出类拔萃的物理学天才,以及对物理学,尤其是现代物理学的超乎寻常的热情。而他们的学生阿马尔迪、塞格雷和马约拉纳,也被导师们的天才和热情打动。他们有着对物理学的热情,对富于挑战和创造性的人生的热情。
2.文中说费米学派的成员“共同具有一种顽皮的态度,那是一种对开玩笑和无聊行为的天真爱好,他们把这一点带进了他们的严肃工作里”。你觉得科学工作中可以容许这样的态度吗?为什么?




【答案】 科学研究是严肃的,需要认真的态度,但严肃认真并不意味着不能拥有自己的个性。相反,如果把欢乐带进工作中可以缓解紧张的工作气氛。科学研究是最需要人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的。而创造力的发挥与一个人的个性成长有着密切的关系。费米学派的成员都拥有鲜明的个性,并把这带进了自己的科学的研究中,实际上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学习风气和研究风格,这对学派的成长是有益处的。值得注意的是,费米等人的玩笑仍然是紧紧围绕着物理学以及其他科学的问题的,并不是空虚无聊的游戏。如课文中他们问焦韦内小姐的问题,就是一个物理学问题。这表明费米等人对待科学研究的态度仍然是十分认真、十分执着的。
三、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3.现代科学研究工作很少是单个科学家独立完成的,常常需要若干科学家的合作。根据费米学派的情形,谈谈科研团体对培养学者、推动学术发展有何作用。




【答案】 现代科学研究越来越依赖团体的合作,重要的科学学派不仅是做出奠基性、里程碑式和开拓性的工作的群体,而且也是涌现新的学界领袖的摇篮;既是科学知识的生产基地,又是培植新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温床。像李比希学派在有机化学领域、哥本哈根学派在量子力学领域都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4.本文是怎样将费米的成就和罗马学派的诞生结合在一起的?




【答案】 费米自27岁成为罗马大学的物理学教授以后,他的成就就是伴随着罗马的物理学派的诞生而创造出来的。作为这一学派的创始人,他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包括对世界物理学界的贡献。
5.本文和《在哈金森工厂》一样,都是由亲人为传主写传。请结合本文谈谈由亲人为传主写传的好处是什么。




【答案】 由于作者的身份特殊,她能够与这些人朝夕相处,所以了解到许多真切的细节;同样也由于她这种特殊的身份,她对这些人的观察和记叙的视角是家人与朋友的视角,更注重生活的细节,并贯注了深厚的情趣,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6.本文和《幸福从细小处开始》一样,都是介绍一位科学家,但在形式上两文是不同的,有什么不同?




【答案】 《幸福从细小处开始》是富兰克林一个人的传记,但本文却不仅是费米个人的传记,更是费米学派核心人物的一个集体画像。这可以说是一种独特的传记形式,一个科学团体的合传。
[话题·互动]
话题:课文中引用了佩尔西科的叙事长诗,这首诗在文中有何作用?你觉得这首诗从诗歌的角度看,它优美吗?为什么?说出你判断的理由。
学生甲:这首诗歌在文中的作用是进一步渲染了这篇课文的风趣活泼的文风。但从诗歌本身的角度看,它的艺术价值是不高的,称不上优美。它其实只是首先开玩笑而信手写的打油诗。
我的观点:



【参考答案】 这首诗在文中形象地表达了罗马学派的宣传结果,较为形象化。其中把科学道理比成“教义”,把不相信他们理论的人比作“异教徒”形象生动而幽默。
[写法·借鉴]
清晰的结构 真切的细节
本文不仅是费米个人的传记,更是罗马学派核心人物的一个集体画像。这可以说是一种独特的传记形式——一个科学团体的合传。在宏观描述整个学派的共同活动的同时,又散点凸显出各个人物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及所起的作用,这不仅使记叙笔法统一中有变化,严整中有散漫多姿的韵致,而且令这篇罗马学派的合传既有全面的宏观观照,又有不失个性的亮点渲染。
由于作者的身份特殊,她能够与这些人朝夕相处,所以了解到许多真切的细节;同样也由于她这个特殊的身份,她对这些人的观察和记叙的视角是家人与朋友的视角,并紧紧围绕着罗马学派的形成这条线索,主干十分清晰。首先是意大利物理学家、参议员柯尔比诺有一颗雄心——复兴意大利的物理学,为此,他着手建立罗马学派并搜罗优秀的人才,接着讲他们的教学方式和研究方式,最后讲罗马派的理论和学说的推广。内容叙述得条理得当、结构清晰,让人读了清楚明白。
[佳作·领悟]
孟子,我们的文化宝藏
①带着一颗朝拜的心,我又一次走近经典,聆听孟子。书香扑面的时候,心被虔诚塞得满满的。在字里行间中寻访,在故事寓言里感叹,在会意共鸣中缅怀,在体味博大时礼赞——折服我的,是他的思想、他的学识、他的襟怀、他的文采。
②这是一个秉持忧患、心怀天下的孟子——生于乱世,勇于济世;游于列国,长途跋涉;晓之以理,苦口婆心;他奔走在游说的路上,执着而坚定,焦灼而真诚。20多年的游说生涯,他辗转奔走,他不辞劳苦,留下了悠长的足迹,留下了经典的语句,也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激情的孟子。那份知识分子的良知,给后人留下经久不息的感动。
③这是一个满怀智慧、为民呼号的孟子——民生的艰辛与百姓的困苦触动着他的心灵。他重视民心的向背,深谙人民与天下的载舟覆舟关系;他向往理想社会图景,规劝统治者安定人民,善待民生。听:“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的话精髓而深情。锲而不舍宣扬民本思想,持之以恒做百姓代言人,他那份深刻,他那份执着,他那份大爱,让千年后的我们读到岁月的回声。
④这是一个气节超然、卓然出众的孟子——呼唤高尚人格,是孟子不变的主题;追求气节超然,是孟子永恒的追求;注重人格修养,是孟子真挚的宣言。“养心莫善于寡欲”“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样的语言烙在心灵深处,指导着我们的做人,影响着我们的做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成了很多人的精神坐标,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性格塑造,尤其对中国历代优秀知识分子的性格塑造,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想到孟子,常常想到这样四个字:浩然正气。他在文字中说到了,他在生活中做到了。
⑤这是一个才学渊博、文采飞扬的孟子——《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孟子的言辞形象生动、寓意深刻并耐人寻味。那些精彩的比喻,那些巧妙的构思,那些练达的语句,构成了孟子作品特别的气象。“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五十步笑百步”“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的作品乃中国文坛之瑰宝。
⑥这是一个提倡社会和谐的孟子,他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一个睿智理性的孟子,他说“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这是一个自信的孟子,他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是一个笑傲困难的孟子,他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⑦作为思想家的孟子,作为教育家的孟子,作为政治家的孟子,作为文学家的孟子,是一座解读不尽的文化宝藏。忽然想起有本书上这样说过:阅读孟子,让经典进入民间,让传统回归现实,让历史告诉未来。
1.学拟题
文章运用比喻手法拟题,形象生动地概括出孟子其人的丰富文化内涵。
2.学总领
开头段总领全文。“折服我的,是他的思想、他的学识、他的襟怀、他的文采”从四个方面概括出孟子这座“文化宝藏”的内涵,总领着全文。
3.学引用
第③段及全文都大量引用孟子的经典名句,好处有三:第一,引用名句增添文章文采,使整篇文章的语言文采飞扬;第二,丰富文章内容,所引名句多是千百年来《孟子》的浓缩和精华,增加文章的文化底蕴;第三,使文章更有说服力、权威性。
4.学整句
全文大量使用整句,如第④段的“呼唤高尚人格,是孟子不变的主题;追求气节超然,是孟子永恒的追求;注重人格修养,是孟子真挚的宣言”,句式整齐,声韵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文章流光溢彩,活力四射,成为文章中的一个亮点。
5.学结构
文章主体部分运用了排比式结构,五个“这是一个……的孟子”分别作为五个自然段的中心句,放在段首,内容明晰,层次井然,结构优美。
6.学总结
第⑦段的四个“作为……”照应了开头提到的四个方面,总结有力,首尾呼应,结构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