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八上第8课 新文化运动(27张)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八上第8课 新文化运动(27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1-17 13:45: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走进历史人物 感受社会变迁新文化运动读一本杂志,品一段历史励志中学
廖明军陈独秀“欲使共和名副其实,
必须改变人的思想,
要改变思想,须办杂志”
—陈独秀
一、创刊缘起—新文化运动背景篇一、创刊缘起—新文化运动背景篇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深受知识阶层欢迎
袁世凯为实现独裁专制,在社会上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新旧思潮发生激烈冲突一、创刊缘起—新文化运动背景篇材料二: “吾国之维新也,·······,共和也,帝制也,······,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用心。 ·······国人思想倘未有根本之觉悟,直无非难执政之理由。”欲使 共和名副其实,必须改变人的思想”。——陈独秀 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从根本上改造国民的思想自主学习—新文化运动概况《新青年》杂志创刊 1915年“民主”(德先生)“科学”(赛先生)《新青年》杂志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迷信宣传马克思主义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915 1917 1918 1920 1926 二、风雨兼程—新文化运动过程篇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刊《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兴起。1917年,《新青年》迁到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1920年,《新青年》编辑部又迁回上海,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机关刊物。1926年,《新青年》正式停刊。探究一:阅读下列材料: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 … 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本志罪案答辩书》
1919年《新青年》第6卷第1号
请回答:
材料中的“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
三、经典解读—新文化运动内容篇民主科学 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 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精神学习西方思想文化三、经典解读—新文化运动内容篇提倡民主 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 反对迷信
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资产阶级新文化 PK
封建主义旧文化三、经典解读—新文化运动内容篇镜头一:辛亥革命后百姓门户前的对联专制思想仍旧根深蒂固三、经典解读—新文化运动内容篇镜头二:鲁迅的《药》描述的人血馒头  华老栓是市镇市民,夫妻辛勤操持着一个小茶馆,是普通的劳动人民。他的儿子华小栓患有严重的痨病,他不去求医,却相信别人说的人血馒头可以治病。于是他千方百计去找人血,他拼命积攒铜钱,只想着尽快把人血馒头取到手,好医治他儿子的痨病。至于流血的是谁?为什么被杀以及人血馒头到底能不能治病?他不用也根本没有去想过这些问题。愚昧迷信三、经典解读—新文化运动内容篇  民国初年,北京《中华新报》曾登了一则新闻,有一女子唐氏19岁,许配张家 ,还未嫁过门,未婚夫就死了,为了做烈女,唐氏选择自杀殉夫,历尽了喝符灰水、吞金、上吊、投河及三次绝食,最后服用砒霜结束了年轻的生命。镜头一:唐氏自杀殉夫成就烈女称号旧道德草菅人命三、经典解读—新文化运动内容篇 谈谈你对“孝”的认识三、经典解读—新文化运动内容篇 胡适 三、经典解读—新文化运动内容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朋友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远,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中国第一首白话诗)
——胡适 希 望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希望开花好。 一日望三回,望到花时过; 急坏看花人,苞也无一个。 眼见秋天到,移花供在家; 明年春风回,祝汝满盆花!
——胡适 三、经典解读—新文化运动内容篇“你的太太死了!赶快回来呀!”
“妻亡速归”
——黄侃调侃白话文啰嗦
“才学疏浅,恐难胜任,恕不从命。”
“不干了,谢谢。”
——胡适反击文言文繁琐 三、经典解读—新文化运动内容篇镜头二:新、旧文学的激烈交锋 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中国的传统道德和文化?三、经典解读—新文化运动内容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探究一:阅读下列材料:
《新青年》像春雷初动一般… …惊醒了整个时代的青年,他们首先发现自己是青年,又粗略地认识到了自己的时代,一些青年逐渐地以至于突然地打碎了身上的枷锁,歌唱着冲出了封建的堡垒… …
——杨振声
请回答:
1、“惊醒了整个时代的青年”说明了什么?
2、“冲出了封建的堡垒”又是什么意思?
四、读者心声—新文化运动影响篇“当我在师范学校做学生的时候,我就开始读这一本杂志。”
“有很长一段时间,看书,看《新青年》 ;谈话,谈《新青年》 ;思考,也思考《新青年》上所提出的问题。”
——毛泽东 四、读者心声—新文化运动影响篇 当时一位敬国军旅长在朋友那里读到思想激进的《新青年》不久他毅然抛弃了月薪两千大洋的优越生活,决定出国寻求真理。 四、读者心声—新文化运动影响篇四、读者心声—新文化运动影响篇 将所有的古籍束之高阁,废除汉字,采用“世界语”。 ——钱玄同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 ……”。“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
4、局限: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是片面的,偏激的。四、读者心声—新文化运动影响篇四、读者心声—新文化运动影响篇积极性: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2、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与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3、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局限性:4、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是片面的,偏激的。一本激情洋溢的杂志,
回响着思想解放的春雷;
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永载着思想解放的史册。读一本杂志,品一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