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 课外文言文、古诗词赏析练习(原卷+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 课外文言文、古诗词赏析练习(原卷+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1-17 15:52:26

文档简介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
课外文言文、古诗词赏析练习答案
(一)
1.A
2.B
3.A
4.C
参考译文
战国时,齐国大将田单设下反间计,使燕国任用骑劫代替乐毅为燕军主帅。田单又下令城中居民吃饭前一定要在庭院中祭祀祖先。于是飞鸟就常常飞来啄食,燕军在城外看见齐国城内群鸟飞翔,感到十分惊异。田单就到处扬言:“这是天神降临来教化我齐国。”每次发出法令,必称是神的教诲。又从民间募集到千镒金钱,让即墨城里的富豪将这笔钱贿路燕军将领,说:“即墨城里的齐军就要投降了,希望得城后不要掳掠我们的族人。”燕军将领高兴地允诺了。燕军自此更加松懈。田单于是集中了城中一千多头牛,为牛披上红绸衣,画上五彩的龙纹,在牛角上绑上利刃,把沾满油脂的苇草系在牛尾上,用火点燃,又在城墙周围挖了几十个通向城外的地道。到了晚上,把牛放出城去,五千名勇士随牛出战。牛尾着火后,狂怒地冲向燕军,被狂牛撞到的非死即伤,燕军在黑夜里乱作一团。齐军五千勇士潜行疾走,奋勇杀敌。城中战鼓激越,男女老弱都登城敲击铜器,发出震天动地的声响。燕军惊慌失措,大败而走。齐军杀死了燕军将领骑劫,追杀逃亡的燕军。收复了齐国失去的土地。
(二)
1.A
2.A
3.C
4.C
参考译文
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县人。孙权主持东吴大政之后,优待文人,征召是仪。吕蒙企图偷袭关羽,孙权向是仪咨询,是仪很赞同吕蒙的主张,劝孙权予以采纳。随同大军征讨关羽,拜为忠义校尉。平定荆州之后,东吴定都武昌,拜是仪为裨将军,后又封为都亭侯,任守侍中。孙权欲授给他兵权,是仪认为自己不是带兵的人才,坚决推辞,拒不接受。黄武年间,派是仪到皖城刘邵那里,设计引诱曹休前来。曹休来到后,遭到惨败,是仪因功迁升为偏将军。
东吴向东迁都之后,是仪辅佐太子。后来随从太子回到建业。典校郎吕壹诬告前江夏太守刁嘉诽谤国家政策,孙权大怒,将刁嘉逮捕入狱,彻底追查审问。当时与刁嘉一起在座的人都惧怕吕壹,同声说刁嘉曾有过此事,只有是仪说没听到过。当时追究深查,诘问数日,诏令愈来愈严厉,群臣吓得连大气都不敢出。是仪回答说:“如今刀锯已压在臣的脖子上,臣下怎敢为刁嘉隐瞒自取灭亡,成为对君王不忠之鬼!但是知与不知当有始未。”他据实回答,毫不改口。孙权只好把他放了,刁嘉也因此而免遭处罚。
是仪不治自家产业,不受人恩惠,所居的房子刚够自家居住。他有位邻居盖起大宅院,孙权外出时看见了,便问这所大宅院的主人是谁,左右随从回答说:“大概是是仪的家。”孙权说:“是仪很俭朴,肯定不是。”一询问,果然是别人的房子。
是仪经常向孙权提出建议,从不谈论他人的短处。
他为国家服务数十年,未曾有过过错。
(三)
1.D
2.
D
3.B
4.A
我读书的房屋,它旁边有一棵桂树。桂树上每天有叫声,靠近一看,是两只鸟在枝干之间做巢,离地不到五六尺,人的手可以碰到它。巢像小杯子一样大小,精密完整而牢固,用细草缠结而成。鸟是一雌一雄,小的不能满一捧,
毛色明亮而洁净,美好洁白可爱,不知道是什么鸟。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雏鸟将要出壳了,雌鸟用翅膀盖着它,雄鸟去捕食。每次得到食物,就栖息在屋上,不马上下来。房屋的主人戏弄地用手摇它的巢,它们就向下看着鸣叫,轻摇它轻叫,重摇它就大叫,手拿下来,鸣叫就停。
后来有一天,我从外面来,见鸟巢掉在地上,找两只鸟和雏鸟不见了。问它们的去向,是屋主的童仆抓走了。21cnjy.com
唉!因为这鸟的羽毛洁白而且鸣叫声音好听,为什么不到深山里去寻找茂林栖息呢,托付身体到不合适的地方,
才会被奴仆屈辱而死。那人生上的路就很宽吗?!
(四)
1.伴着淙淙的泉水,走过板桥;鸡鸣声声,太阳高高地照在山农家的茅檐上。
2.“莫嗔”写出了山农劝说客人不要嫌怨焙茶烟雾熏蒸的歉意之情;“却喜”写出了山农看到天晴,想到可以晒谷的欣喜之情。21·cn·jy·com
(五)
(1)含义,实指诗人远谪行走的路,寓指诗人的仕途之路(或人生之路、进谏之路等)。
(2)答案示例:①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忠直遭忌、无罪被贬的痛楚、愤恨之情;②表达了诗人面对仕途俯仰、人生起伏而无悔无愧的感情。21教育网

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
课外文言文、古诗词赏析练习
(一)
田单①既设间,令燕以骑劫②代乐毅。乃令城中人,食必祭其先祖于庭。飞鸟悉翔舞下食,燕人怪之。田单因宣言曰:“神来下教我。每出约束,必称神师。又收民金得千镒,令即墨富豪遗燕将,曰:“即墨即降,愿无虏掠吾族。”燕将大喜许之。燕军由此益懈。田单乃收城中牛千余,为绛缯衣,画以五采龙纹,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束苇于其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燕军,所触尽死伤,燕军夜大乱。五千人因衔枚③奋击,而城中鼓噪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天地。燕军大骇败走。齐人遂杀其将骑劫,追亡逐北,尽复其地。

选自《经世奇谋》

【注释】①甶单:战国时期齐国名将。②骑劫:战国时期燕国将领。③衔枚:是一种古代行军时士卒口衔用以防止喧哗的器具,形如筷子。21教育网
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燕人怪之 怪:责怪
B.令即墨富豪遗燕将 遗:赠送
C.燕将大喜许之 许:答应
D.燕军由此益懈 懈:松懈
2.下面语句中加点的“以”与“令燕以骑劫代乐毅”中的“以”相同的一项(
)(2分)
A.以乐其志
B.
盖以诱敌2·1·c·n·j·y
C.皆以美于徐公
D.
不以千里称也
3.选出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
愿无虏掠吾族(希望得城后我们齐国的族人不要掳掠别人)
B.
束兵刃于其角(在牛角上绑上利刃)
C.
燕军大骇败走(燕军惊慌失措,大败而走)
D.
追亡逐北(追杀逃亡的燕军)
4.下面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田单首先设反间计让燕国换了主帅乐毅,剪除大障碍。
B.田单让百姓吃饭时祭祖,引飞鸟啄食,是为了制造舆论让人相信齐军获得神明护佑。
C.田单将千余头牛打扮成神兽,披上深红色绸衣,画上五彩花纹,将兵器藏于衣角。
D.田单让齐人点着牛尾上蘸满油的苇草,狂奔的牛为五千精兵做先锋,令燕军大骇。
(二)
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也。孙权承摄①大业,优文②征仪。吕蒙图袭关羽,权以问仪,仪善其计,劝权听之。从讨羽,拜忠义校尉。既定荆州,都武昌,拜裨将军,后封都亭侯,守侍中。欲复授兵,仪自以非才,固辞不受。黄武③中,遣仪之皖④就将军刘邵,欲诱致曹休。休到,大破之,迁偏将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大驾东迁,使仪辅太子。后从太子还建业。典校郎吕壹诬白故江夏太守刁嘉谤讪国政,权怒,收嘉系狱,悉验问。时同坐人皆怖畏壹,并言闻之,仪独云无闻。于是见穷诘累日,诏旨转厉,群臣为之屏息。仪对曰:“今刀锯已在臣颈,臣何敢为嘉隐讳,自取夷灭,为不忠之鬼!”据实答问。权遂舍之,嘉亦得免。21cnjy.com
是仪不治产业,不受施惠,为屋舍财足自容。邻家有起大宅者,权出望见,问起大室者谁,左右对曰:“似是仪家也。”权曰:“仪俭,必非也。”问果他家。
是仪时时有所进达,未尝言人之短。事国数十年,未尝有过。
(选自《三国志 是仪胡综传第十七》,有删改。)
【注释】①承摄:继承掌管。②优文:意思是专门下文,给是仪优厚的待遇。③黄武:年号。④皖:地名。下文“建业”也是地名。www.21-cn-jy.com
1.选出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既定荆州,都武昌
既:既然
B.后从太子还建业

:跟从,跟随
C.权遂舍之
遂:于是
D.左右对日:“似是仪家也。”
左右:身边的人,近臣
2.选出下列句中的“之”与“未尝言人之短”的“之”意思相同的一项:(
)(2分)
A.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B.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C.
宋何罪之有
D.
休到,大破之
3.
选出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
仪自以非才,固辞不受。(是仪自己认为没有才能,坚决推辞而没有接受。)
B.
权以问仪,仪善其计,劝权听之。(孙权把这件事拿来问是仪,是仪认为这个计谋很好,就劝孙权听他的。)【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
时同坐人皆怖畏壹,并言闻之,仪独云无闻。(当时与刁嘉一起在座的人都惧怕吕壹,并说听说过吕壹这个人,只有是仪说没听说过。)21·世纪
教育网
D.
于是见穷诘累日,诏旨转厉,群臣为之屏息。(当时追究深查,诘问数日,诏令愈来愈严厉,群臣吓得连大气都不敢出。)2-1-c-n-j-y
4.
下面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是仪被派遣到皖县见将军刘邵,准备引曹休出战。
B.
当众官因害怕吕壹而诬蔑刁嘉诽谤国政时,是仪不畏权势,坚守自己做人的原则。
C.
是仪不懂得置办产业,但拥有一栋大宅,从不接受别人的施舍惠赐。
D.
是仪经常举荐人才,勤政为国数十年,不曾有过失。
(三)
余读书之室,其旁有桂一株焉。桂之上,日有声啁啾者,即而视之,则二鸟巢于其枝干之间。去地不五六尺,人手能及之。巢大如盏,精密完固,草节盘而成。鸟雌一雄一,小不能盈掬,色明洁,娟皎可爱。不知其何鸟也。21·cn·jy·com
雏且出矣,雌者覆翼之,雄者往取食,辄息于屋上,不即下。主人戏以手撼其巢,则下瞰而鸣,小撼则小鸣,大撼之即大鸣,手下鸣乃已。他日,与从外来,见巢坠于地,觅二鸟及雏,无有。问之,则某氏僮奴取以去。21
cnjy
com
嗟乎!以此鸟之羽毛洁而鸣好也,奚不深山之适而茂林之栖?乃托身非所,见辱于人奴以死,彼其以为世路为甚宽也哉!www-2-1-cnjy-com
(选自《鸟说》,作者戴名世)
1.
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
去地不五六尺(距离)
B.
精密完固(牢固)
C.
辄息于屋上(就)
D.
雏且出矣(而且)
2.
选出下列句中的“之”与“其邻人之父亦云”的“之”用法意思相同的一项:(
)(2分)
A.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B.
渔人甚异之
C.
怅恨久之
D.
桂之上
3.
选出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
即而视之,则二鸟巢于其枝干之间(靠近一看,是两只鸟在枝干之间做巢)
B.
小撼则小鸣,大撼之即大鸣(轻轻摇动则小鸟鸣叫,大力摇动则大鸟鸣叫)
C.
嗟乎!以此鸟之羽毛洁而鸣好也(唉!因为这鸟的羽毛洁白而且鸣叫声音好听)
D.
乃托身非所,见辱于人奴以死(托付身体到不合适的地方,才会被奴仆屈辱而死)
4.
选出下列对文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
作者写小鸟的可爱,调动了多种感官,从视觉、听觉和嗅觉多角度来刻画。
B.
作者借鸟喻人,发出感慨,意图在于揭露封建社会使人无法生存的残酷现实。
C.
认为有识之士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处所去发展,免得“托身非所,见辱于人奴以死”。
D.
本文与韩愈的《马说》在写法上异曲同工。
(四)
过山农家
(唐)顾况
板桥人渡泉水,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话描述。(2分)
(2)后两句诗中的“莫嗔”、“却喜”,反映出山农怎样的心情?(3分)
(五)
咏路
宋·邹浩①
赤路②如龙蛇,不知几千丈。
出没山水间,一下复一上。
伊③予独何为,与之同俯仰?
【注释】①邹浩,宋代学者、诗人、诤臣,敢直谏,遭佞臣诋毁,屡被贬谪而无愧悔。本诗便写于被朝廷逐放岭南期间。②赤路:炎荒之路③伊:句首语气助词。
(1)诗中所咏之“路”具有什么含义?(2分)
(2)本诗最后的问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