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7.1.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能力目标】
学会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关注生物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养成保护有益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青蛙的生殖过程和发育特点
难点:早期蝌蚪与成蛙在外部形态上的不同点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具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
青蛙发育过程的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情景引入
欣赏古诗词,讨论诗词中青蛙属于哪类动物
展示
宋·赵师秀的《约客》,组织学生讨论青蛙属于哪类动物?
新知探究
一.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1.欣赏不同的两栖动物,讨论两栖动物的概念两栖动物:幼体只能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可以生活在水中,又可在陆地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2.小组讨论、交流,自学课本P14,初步认识青蛙的生殖3.观看视频资料,进一步加深对青蛙生殖和发育的认识受精:水中(体外)受精发育: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的差异,为变态发育。卵----蝌蚪----幼蛙-----青蛙蝌蚪:像一条小鱼,用鳃呼吸。青蛙: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4.跟随课件,小组讨论,进一步了解两栖动物,完成学案表格比较早期蝌蚪青蛙四肢尾呼吸器官生活环境食物
1.课件展示不同的两栖动物,引导学生总结两栖动物的概念2.再次出示《约客》,提出问题:诗人等人至夜半时分,为何知道青草池塘边到处都有青蛙呢?蛙是如何鸣叫的?为什么要鸣叫?蛙的生殖和发育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3.多媒体展示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青蛙生殖发育过程的特点。出示思考问题(1)青蛙都能鸣叫吗?(2)雌雄蛙的抱对对生殖有什么意义?(3)青蛙的受精发育过程在什么环境中进行?(4)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没有差异?4.
多媒体展示青蛙的整个发育过程,总结青蛙和蝌蚪的异同点进一步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质
疑:
青蛙、扬子鳄、龟都是两栖动物吗?
二.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和环境的关系
1.观看图片,分组讨论环境污染、栖息地缩小等都可导致两栖动物减少2.阅读资料,小组内分析讨论环境影响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青蛙的生殖发育离不开水
1.图片展示濒危的两栖动物,指导学生分析是什么因素影响了两栖动物的生长和繁殖?2.出示资料,组织学生进行资料分析
三.小结
两栖动物体外受精,体外发育: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的差异,为变态发育。
组织学生大胆发言,总结本节主要内容
四.巩固练习
课本练习题
分析解答
六、板书设计
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两栖动物
二.生殖和发育方式
1.生殖方式:有性生殖
2.发育方式:变态发育
三.环境影响两栖动物的生长发育
七、课下作业
完成教材课后练习
八、教学反思
对于两栖类的生殖和发育,学生缺乏感性认识,面对教材,只是泛泛两三页介绍。学生对于两栖类动物的了解,停留在科普童话《小蝌蚪找妈妈》的认知水平,就需要关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充分挖掘课程资源,构建有效课堂。由小蝌蚪为什么找不到妈妈的原因,再通过观察课本第14页的图片,进而了解两栖动物的发育过程。学生凭借积累的知识经验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教学过程中,还采用比较法来比较青蛙与家蚕、蝗虫生殖发育的异同,通过新旧知识的碰撞,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以及通过师生共同完成青蛙生殖和发育整个过程的板书,从而使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有个清晰的脉络。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