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7.2.5生物的变异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认识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2.
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
3.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的影响。
【能力目标】
1.初步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调查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2.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调查结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生物变异的事例,增强学生对生物世界探究的好奇心和保护意识,培养学生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热爱科学的兴趣。21教育网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举例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
2.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的影响。
难点:
1.举例说出引起变异的原因
2.变异在生产中的应用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具准备
图片、花生、尺子、适当测量工具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情景引入
观看图片,引起兴趣讨论总结:生物存在变异现象
图片展示“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提出问题“同样都是由一个母亲生出的猪仔为什么会不一样?
1.变异的概念
1.观看图片,总结变异的概念2.积极发言,得出变异的普遍性
1.图片展示生活中的变异现象2.组织学生发言,你还知道哪些变异现象?
2.探究一种变异现象
1.观看图片,分组讨论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组实验
(1)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分小组就花生的果实大小的差异这一内容,分别提出本组的问题,并作出相应的假设。(2)
制定计划并实施小组成员围绕问题,制定实施方案,并分工合作进行方案的实施。教师巡视,适当给予指导。(3)
得出结论并进行交流将本组的实验结果进行展示和交流,并说明本组的实验结论。3.小组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1.图片展示“小熊和同学们在奶奶家吃花生的场景”的图片。组织小组讨论交流2.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强掉学生测量时注意事项,应尽量减少误差。与学生一起分析处理实验结果3.出示思考题:①从花生果实在不同长度范围内的数量分布,你能得出什么结论?②如果小花生在肥沃土壤中,大花生在贫瘠土壤中,结果怎样?依据是什么?③从大花生选择饱满粒大的种子种下去,所收获的种子都是大的吗?为什么?
3.
认识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1.观看案例2.分组讨论3.小组交流总结:1、3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2、4是由于环境影响(太阳晒黑;受粉不足导致)引起的,不会遗传给后代。小结:性状是受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差异可以由基因不同引起,也可以由环境不同引起。生物的变异根据遗传物质是否发生变化可以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4.以小组为单位,分析周围人的变异类型
1.多媒体呈现案例(1)图片(肤色正常夫妇和1个白化孩子)(2)同卵双生兄弟,哥哥长期在野外工作,弟弟长期在室内工作,几年后,哥哥比弟弟脸黑;(3)
图片(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成因过程)(4)图片(缺粒的和饱满的玉米棒子)2.出示思考题:他们的变异分别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这两种变异是不是都能遗传给后代 3.多媒体出示我们周围的人的变异现象,组织学生进行分析判断变异类型
4.人们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1.阅读教材,分组讨论2.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出结论。
1.引导学生根据教材中的育种实例,尝试说出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2.出示思考题(1)选择繁育高产奶牛思考:为什么经过几代的选择繁育可以培育出高产奶牛?(2)高产抗倒伏小麦培育过程思考:为什么高产易倒伏小麦和低产抗倒伏小麦杂交能培育出高产抗倒伏小麦
(3)太空椒的培育思考:为什么普通甜椒的种子经过太空漫游后播种,品质大为改善?
课堂小结
1.变异是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2.根据遗传物质是否发生变化,变异分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3.人类可以利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组织学生大胆发言,总结本节主要内容
巩固练习
完成课后练习
点拨总结
六、板书设计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
一.生物的变异现象
1.概念:
2.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二.变异的类型
可遗传的变异
不可遗传的变异
三.人类利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七、课下作业
完成教材课后练习
八、教学反思
让学生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更应该注重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正确的解释身边的遗传和变异现象,进一步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可以更好的利用教学课件让课堂更充实,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这节课我也明白,学生讨论,动手动脑能打开智慧之门.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