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福建省三明市清流一中高一(上)第三次段考语文试卷
一、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1)鱼翔浅底, 。
(2)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3)满载一船星辉, 。
(4)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5)离三月十八日也已有两星期, 。
(6) ,靡有朝矣。
(7)佩缤纷其繁饰兮, 。
(8)还顾望旧乡, 。
(9) ,悠悠我心。
(10)羁鸟恋旧林, 。
二、课内文言文.(每题2分,共12分)
2.下列画横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愆期(yán)
垝垣(ɡuǐ)
陨落(yǔn)
帷裳(chánɡ)
B.攘
诟(ɡòu)
溘死(hé)
侘傺(chì)
公姥(mǔ)
C.伶俜(pīnɡ)
遗施(wèi)
否泰(pǐ)
鲑珍(xié)
D.拾掇(chuò)
吐哺(bǔ)
羁鸟(jī)
樊笼(fán)
3.下列各组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B.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C.失其所与,不知
D.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常以身翼蔽沛公 ②群臣怪之 ③此其志不在小 ④越国以鄙远 ⑤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⑥素善留侯张良 ⑦吾得兄事之 ⑧项伯杀人,臣活之 ⑨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⑩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A.①⑦/②③/④⑤⑧/⑥⑨⑩
B.①③⑩/②④⑤/⑥⑦/⑧⑨
C.①⑦⑩/②⑤/③④/⑥/⑧⑨
D.①/②③④/⑤/⑥⑨⑩/⑦⑧
5.下列句式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是寡人之过也
B.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C.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D.此亡秦之续耳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7.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常用义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
A.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
B.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C.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D.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刘汲,字直夫,眉州丹棱人。绍圣四年进士。金人再犯京师,诸道不知朝廷动息者三月。冯延绪传诏抚谕,谓车驾出郊定和议,令诸道罢兵。汲谓副总管高公纯曰:“诏书未可遽信。”公纯问故,汲曰:“诏下以去年十二月,邓州去京七百里,今始至州,何也?安有议和以三月,而敌犹未退乎?此必金人胁朝廷以款勤王之师尔,可速进兵。”公纯难之,汲请自行,公纯不得已俱至南阳,不进,汲独驰数十骑赴都城,二帝已北行,汲素服恸哭。寻代公纯摄帅事,捐金帛飨士,为
战守计。就加直龙图阁、知邓州兼京西路安抚使。
金人复渡河,谍知邓州为帝行在所,命其将银朱急攻京西,汲遣副总管侯成林守南阳。金人奄至,杀成林。汲集将吏谓曰:“吾受国恩,恨未得死所!金人来必死,汝有能与吾俱死者乎?”皆流涕曰:“惟命!”民有请涉山作寨以避敌者,汲曰:“是弃城矣。然若属俱死无益。”乃下令曰:“城中有材武愿从军者听留,余从便。”得敢死士四百人,又令曰:“凡仕于此,其听送其家,寅出午反,违者从军法。”众皆感服,无一人失期。
及南阳陷,命将戚鼎将兵三千逆战,及命靳仪与赵宗印分西、南门犄之。汲自以牙兵四百登阵望,见宗印从间道遁,即自至鼎军中,麾其众阵以待,敌至皆死斗,敌却。俄而仪败,金人攻之益急,矢下如雨,军中请汲去,汲不许,曰:“使敌知安抚使在此为国家致死。”敌大至,汲死之。事闻,赠太中大夫,谥忠介。
﹣﹣选自《宋史 列传第二百七 忠义三》(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必金人胁朝廷以款勤王之师尔
款:缓和
B.公纯难之
难:诘难,责难
C.寅出午反
反:通“返”,返回
D.敌大至,汲死之
死:为……而战死
(2)下列各组中画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麾其众阵以待
辱其群臣
B.诸道不知朝廷动息者三月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C.凡仕于此
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D.使敌知安抚使在此为国家致死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者
(3)以下各组句子中,都能表现刘汲“有谋略”的一组是
①此必金人胁朝廷以款勤王之师尔,可速进兵
②是弃城矣。然若属俱死无益
③凡仕于此,其听送其家,寅出午反,违者从军法
④麾其众阵以待,敌至皆死斗
⑤矢下如雨,军中请汲去,汲不许
⑥使敌知安抚使在此为国家致死
A.①②③B.①④⑥C.②④⑤D.③⑤⑥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安有议和以三月,而敌犹未退乎?
②寻代公纯摄帅事,捐金帛飨士,为战守计。
四、诗歌鉴赏题
9.积雨辋[(wǎng)川庄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zī]。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注】:辋(wǎng)川庄:即王维在辋川的宅第,在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中,是王维隐居之地。积雨:久雨。藜(lí):一年生草本植物,嫩叶可食。黍(shǔ):谷物
名,古时为主食。野老:指作者自己。争席罢:指不争锋。
(1)本诗颔联描写景物运用了多种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本诗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五、现代文阅读
10.春到齐鲁
余光中①清明节前一星期,我乘坐的飞机降落在济南的遥墙机场。邀请我去齐鲁访问的虽然是山东大学,真正远去郊外欢迎的,没有料到,却是整个春天。从机场进城,三十公里的高速公路上,车辆稀少,但两侧的柳树绿阴不断,料峭的晴冷天气,千树新绿排成整齐的春之仪队,牵着连绵的青帐翠屏,那样盛况的阵仗,将我欢迎。
②从城之东北进入山东大学的新校区,外事处长把我安顿在专家楼,就将我留给了济南的春天。一千年前,济南的才女李清照说:“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我在山东十天,尽管春寒风劲,欺定我这南人,却是一天暖过一天,晴得十分豪爽。愈到后来,益发明媚,虽然说不上春深似海,却几乎花香如潮了。不,如潮也还没有,至少可以说沦纹回漾。
③专家楼外,有几树梨花,皓白似雪,却用淡绿的叶子衬托,分外显得素雅,那条巷子也就叫梨花路。偌大的山大校园虽然还只是初春,却已经众芳争妍,令惊艳的行人应接不暇了。桃花夭夭,冶艳如点点绛唇。樱花串串,富丽得不留余地给丛叶。海棠树高花繁,淡红的风姿端庄而健美,简直是硕人其颀。
④但令我一见就倾心,叹为群艳之尤的,是丁香。这名字太美了,美得清纯而又动听,令人生起爱情的联想,“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的名句谁读了能忘记呢?丁香与豆蔻同为桃金娘家的娇女,东印度群岛中的马鲁古群岛,即因盛产这两种名媛,而有“香料群岛”的美称。早在战国末期,中国的大臣上朝,就已用丁香解秽。干燥的花蕾可提炼丁香油做香料,也可以入药,有暖胃消胀之功。此花属聚伞花序,花开四瓣,辐射成长椭圆形,淡绿的叶子垂着心形,盛开时花多于叶,簇簇的繁花压低了细枝,便成串垂在梢头,简直要亲人,依人。你怎能不停下步来,去亲她,宠她,嗅她,逗她。
⑤后来我写了《丁香》一诗,便有“叶掩芳心,花垂寂寞”之句,不但写实,也借以怀念李清照,中国最美丽的寂寞芳心。
⑥初春的济南,到处盛开着丁香,简直要害人患上轻度的花魇、花癫,整天眼贪鼻馋,坐立不安。山大校园里的丁香就有乳白、浅绯、淡紫三种,好像春天是各色佳丽约好了一齐来开游园会,你不知该对谁笑才好。
⑦同为地灵所育,灼灼群芳只争妍一季,堂堂松柏却支撑着千古。从济南的千佛山到灵岩寺,从岱庙到孔庙与孟庙,守护着圣贤典范、英雄侠骨的,正是这一排排一队队肃静而魁梧的金刚。阴翳的树影萧森,轻掩着屋脊斜倾的鳞鳞密瓦,或是勾心斗角的犄望屋檐,再往下去,覆盖在横匾与楹联上,或是土红粉白的墙头,或是字迹漶漫的石碑。若是树顶有鸦鹭之类来栖,则磔磔怪号声中更添寒禽古木的沧桑。
⑧鲁中寺庙里巍巍矗立的,多半是柏,本地人把它念成“北”。那十天我至少观叹过上千株古柏,其风骨道貌却令人引颈久仰,一仰难尽。那气象,岂是摄影机小气的格局所能包罗?从千佛山到灵岩寺,从孟庙到孔林,那成千上万的木中长老,柏中华胄,哪一树不是历经风霜,饱阅世变,沧桑的记忆那么露骨地深刻在糙皮上面?朝代为古柏纹身,从蟠根到盖顶,顺着挺峻高昂的巨干,一直削上天去,像是凿得太痛,苍老而坚毅的霜皮竟都按着反时钟的方向朝上面拧扭,回旋成趣。
⑨岱庙里有五株汉柏,传说是当年汉武帝来泰山封禅,亲自手栽。耿耿汉魂,历劫犹健,但毕竟是两千多岁了,槎桠的枝柯早已炭化,霜皮大都剥落,只靠残余的片段向古根汲水,去喂顶上虬蟠的苍青。问他们建元的往事,问张骞和苏武几时才回国,古木穆穆,只鸦啼数声便支吾了过去。泰山上的五大夫松,相传是因秦始皇在树下避雨而受爵,虽然更老,却不如汉柏长寿,早在明朝就被山洪冲走,要到康熙年间才加补植,现在也只剩下两株。
⑩古来松柏并称,而体态不同。大致而言,柏树挺拔矗立,松树夭矫回旋。譬之书法,柏姿庄重如篆隶,松态奔放如草书。泰山上颇有一些奇松,透石穿罅,崩进而出,顽根宛如牙根,紧咬着岌岌的绝壁,翠针丛丛簇簇,密鳞与浓鬣蔽空,黛柯则槎桠轮困,能屈能伸,那淋漓恣肆的气象,简直是狂草了。
杜甫的《古柏行》说古树“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不过是修辞的夸张。就算加州海边的巨杉,俗称红木者,最高拔的也不过三百六七十英尺。加州海边的怪松,天长地久,被太平洋的烈风吹成蟠曲百折的体态,可称“风雕”,而以奇石累累为其供展的回廊,神奇也不下于泰山之松,只可惜奇石怪松独缺名士品题,总觉得有景无句,不免寂寞。所以山水再美,也需要人文来发挥,需要传说来画龙点睛,才算有情。
(本文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的题目“春到齐鲁”,既指春回齐鲁大地,又指作者在春天时节来到济南,一语双关,意味深长。
B.在作者的眼中,济南的春天具有人的灵性和情怀,她敞开胸怀,满腔热情地欢迎远走他乡的游子的归来。
C.文章说“花香如潮”,又说“如潮也还没有”,准确地写出了济南的春天变化多端、难以捉摸的特点。
D.文中称济南古柏为“柏中华胄”,将其比作华夏后裔,借以表达对历经沧桑而坚毅不屈的民族精神的赞颂。
E.齐鲁大地的景物众多,作者却只选取丁香和松柏来写,是因为这些景物最能够用来承载作者的精神寄托。
(2)作者为什么对丁香“一见就倾心,叹为群艳之尤”?请简要概括。
(3)请以第⑦段为例,简要分析本文在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六、语言文字与运用
11.下列各句中,画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随着电影《小时代》的热映,掀起了一股“郭敬明热”,郭敬明已成为粉丝眼中最炙手可热的人物
B.美国政府在对台军事问题上给予大的支持,其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势必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唾弃
C.独立橘子洲头,眼前是广阔壮丽的沧海桑田,毛泽东不禁心潮澎湃,浮想联翩,忆起自己在这里战斗的峥嵘岁月
D.密考伯夫妇负债累累,被关进债务人监狱,两人哭得肝肠寸断,“债多不愁、乐天知命”的观念让他们又快活起来
1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林书豪从默默无闻的龙套迅速变身为超级球星的短暂过程中,奥巴马总统一直关注这名华裔控卫,并且已经成为林书豪的狂热球迷
B.宠物家政市场的潜力越来越大,但汕头的宠物保姆却没有“火”起来,主要原因是大多数人存有“伺候宠物丢人”的观念在作怪
C.虽然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可使农民收入有所增加,但这并不很大的收益却会由于其他商品价格的上涨而被抵销,结果其实际总收入还有可能下降
D.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实现从“制造型国家”向“创造型国家’’的战略转型,最关键的是要大幅度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而这又有赖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13.我们在诗文中接触到大量富有文化内涵的专有名词,请你从下面名词中任选一个作为陈述的对象,为所给的上联写一句下联。
橘子洲
雨巷
易水
鸿门
上联:康河桥边多情游子作别西天云彩
下联: 。
七、作文
14.一次挫败的经历,一个难忘的胜利,一篇睿智的文章,一句善意的劝慰,一种特别的爱好……凡此种种,会使你的知识得以丰富,智慧得以增长,让你站上人生新的高地。
请你以“那一刻,我迈上了新台阶”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2015-2016学年福建省三明市清流一中高一(上)第三次段考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1)鱼翔浅底, 鹰击长空 。
(2) 像梦中飘过一支丁香的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3)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
(4)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5)离三月十八日也已有两星期, 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 。
(6) 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
(7)佩缤纷其繁饰兮, 芳菲菲其弥章 。
(8)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 。
(9)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10)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字形.
【分析】古诗文默写首先要能够背诵相关古诗词,不能多字或者少字,多字或少字都不得分;其次更重要的是能够正确书写,只要有错别字就不得分,因此,答题时书写一定要仔细,不能出现书写错误.
【解答】(1)鹰击长空
(2)像梦中飘过一支丁香的
(3)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重点字:斑斓)
(4)风萧萧兮易水寒
(重点字:萧)
(5)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
(6)夙兴夜寐
(重点字:寐)
(7)芳菲菲其弥章
(重点字:章)
(8)长路漫浩浩
(重点字:浩)
(9)青青子衿
(重点字:衿)
(10)池鱼思故渊
二、课内文言文.(每题2分,共12分)
2.下列画横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愆期(yán)
垝垣(ɡuǐ)
陨落(yǔn)
帷裳(chánɡ)
B.攘
诟(ɡòu)
溘死(hé)
侘傺(chì)
公姥(mǔ)
C.伶俜(pīnɡ)
遗施(wèi)
否泰(pǐ)
鲑珍(xié)
D.拾掇(chuò)
吐哺(bǔ)
羁鸟(jī)
樊笼(fán)
【考点】字音.
【分析】此题考查语音.考点主要涉及形似字误读.
【解答】A、“愆期”的“愆”应读qiān;
B、“溘死”的“溘”应读kè,“侘傺”的“侘”应读chà;
C、正确;
D、“拾掇”的“掇”应读duo;
故选C.
3.下列各组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B.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C.失其所与,不知
D.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考点】通假字.
【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中的通假字.识别古籍中的通假字,是提高古书阅读能力必须逾越的一关.因此,各类古代汉语教材都列有古音通假一项,并列有一定数量的通假字以帮助读者掌握.而同学们在现阶段要做的,就是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多归纳,多识记.
【解答】A“蚤”通“早”,早一点;
B.“卒”通“猝”,突然;
C.“知”通“智”,明智;
D.没有通假字;
故选D.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常以身翼蔽沛公 ②群臣怪之 ③此其志不在小 ④越国以鄙远 ⑤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⑥素善留侯张良 ⑦吾得兄事之 ⑧项伯杀人,臣活之 ⑨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⑩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A.①⑦/②③/④⑤⑧/⑥⑨⑩
B.①③⑩/②④⑤/⑥⑦/⑧⑨
C.①⑦⑩/②⑤/③④/⑥/⑧⑨
D.①/②③④/⑤/⑥⑨⑩/⑦⑧
【考点】词类活用.
【分析】本题考查古文词类活用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熟记课本中的例子,同时还要掌握各活用类型的特点,做到举一反三,解题时可以使用排除法.
【解答】①翼,名词作状语,整句译文:经常用身体像鸟翅膀一样遮挡沛公;
②怪,意动用法,整句译文:群臣觉得他很奇怪;
③小,形容词作名词,整句译文:这说明他的志向不在小的方面;
④远,形容词作名词,整句译文:越过别的国家把边远的地方当作边境;
⑤迟,意动用法,整句译文:过了不久没有出发,太子嫌他行动迟缓了;
⑥善,形容词作动词,整句译文:向来和留侯张良交好;
⑦兄,名词作状语,整句译文:我要像对待兄弟一样对待他;
⑧活,使动用法,整句译文:项伯杀人,我使他活了下来;
⑨从,使动用法,整句译文:沛公第二天使一百多骑兵跟随着来拜见项王;
⑩夜,名词作状语,整句译文:项伯于是连夜快马奔驰到沛公的军营;
故选:C.
5.下列句式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是寡人之过也
B.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C.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D.此亡秦之续耳
【考点】文言句式.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辨析文言句式的能力.
【解答】A.判断句,“也”判断句的标志,译文为:这是我的过错;
B.定语后置句,“宾客知其事者”为定语后置,译文为: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
C.判断句,“为”表判断,译文为:现在人家正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和肉;
D.判断句,没有判断词的判断句,根据句意进行判断,译文为:这是亡秦的延续啊;
故选:B.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考点】一词多义.
【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虚词的用法主要和几个方面有关系:在句中的位置、前后词的词性、固定句式.
【解答】A.①结构助词,的;②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B.①②均为连词,表修饰,表示动作的一种状态.
C.①介词,替,给;②动词,认为.
D.①动词,趁机;②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
故选:B
7.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常用义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
A.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
B.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C.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D.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考点】古今异义.
【分析】本题考查古今异义词.所谓“古今异义”是指文言词语古义与今义有差别,甚至词义相差很远.这种词义的差异,是由词义发展变化造成的.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等,都有可能造成古今异义词.辨清古今异义词对于了解古代文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积累的基础之上,要学会采用因文定义和代入分析的方法.
【解答】A.共事:古义,在一起过日子、相处;今义,一起工作;译文为“相处在一起不到二三年,生活才开始,还不算很久”;
B.自由:古义,自作主张;今义,自由自在;译文为“我早就憋了一肚子气,你怎么可以自作主张”;
C.信誓:古今同义,诚信的誓言;译文为“当年山盟又海誓,哪料反目竟成仇”;
D.泣涕:古义,泪水;今义,泪水和鼻涕;译文为“高台远眺仍然不见复关,止不住思念泪下涟涟”;
故选C.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刘汲,字直夫,眉州丹棱人。绍圣四年进士。金人再犯京师,诸道不知朝廷动息者三月。冯延绪传诏抚谕,谓车驾出郊定和议,令诸道罢兵。汲谓副总管高公纯曰:“诏书未可遽信。”公纯问故,汲曰:“诏下以去年十二月,邓州去京七百里,今始至州,何也?安有议和以三月,而敌犹未退乎?此必金人胁朝廷以款勤王之师尔,可速进兵。”公纯难之,汲请自行,公纯不得已俱至南阳,不进,汲独驰数十骑赴都城,二帝已北行,汲素服恸哭。寻代公纯摄帅事,捐金帛飨士,为
战守计。就加直龙图阁、知邓州兼京西路安抚使。
金人复渡河,谍知邓州为帝行在所,命其将银朱急攻京西,汲遣副总管侯成林守南阳。金人奄至,杀成林。汲集将吏谓曰:“吾受国恩,恨未得死所!金人来必死,汝有能与吾俱死者乎?”皆流涕曰:“惟命!”民有请涉山作寨以避敌者,汲曰:“是弃城矣。然若属俱死无益。”乃下令曰:“城中有材武愿从军者听留,余从便。”得敢死士四百人,又令曰:“凡仕于此,其听送其家,寅出午反,违者从军法。”众皆感服,无一人失期。
及南阳陷,命将戚鼎将兵三千逆战,及命靳仪与赵宗印分西、南门犄之。汲自以牙兵四百登阵望,见宗印从间道遁,即自至鼎军中,麾其众阵以待,敌至皆死斗,敌却。俄而仪败,金人攻之益急,矢下如雨,军中请汲去,汲不许,曰:“使敌知安抚使在此为国家致死。”敌大至,汲死之。事闻,赠太中大夫,谥忠介。
﹣﹣选自《宋史 列传第二百七 忠义三》(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此必金人胁朝廷以款勤王之师尔
款:缓和
B.公纯难之
难:诘难,责难
C.寅出午反
反:通“返”,返回
D.敌大至,汲死之
死:为……而战死
(2)下列各组中画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
A.麾其众阵以待
辱其群臣
B.诸道不知朝廷动息者三月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C.凡仕于此
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D.使敌知安抚使在此为国家致死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者
(3)以下各组句子中,都能表现刘汲“有谋略”的一组是 A
①此必金人胁朝廷以款勤王之师尔,可速进兵
②是弃城矣。然若属俱死无益
③凡仕于此,其听送其家,寅出午反,违者从军法
④麾其众阵以待,敌至皆死斗
⑤矢下如雨,军中请汲去,汲不许
⑥使敌知安抚使在此为国家致死
A.①②③B.①④⑥C.②④⑤D.③⑤⑥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安有议和以三月,而敌犹未退乎?
②寻代公纯摄帅事,捐金帛飨士,为战守计。
【考点】文言文阅读.
【分析】参考译文
刘汲,字直夫,眉州丹棱人.绍圣四年进士.金人再次侵犯京师,各道(行政区域)有三个月不知道朝廷的情况.冯延绪传达诏书并安抚通告,说皇帝出郊外签订和议,命令各道罢兵.刘汲对副总管高公纯说:“诏书不能立刻相信.”高公纯询问缘故,刘汲说:“诏下从去年十二月就下达了,邓州离京城七百里,现在才到达邓州,是为什么呢?怎么会用三个月来议和,但是敌人还没有退兵的呢?这一定是金人胁迫朝廷来缓和保卫朝廷的部队罢了,可以迅速进兵.”高公纯感到为难,刘汲请求自己出发,高公纯不得已和他一起到了南阳,不能进城,刘汲独自率领几十名骑兵奔赴都城,二帝已经北行,刘汲穿上白衣服恸哭.不久他代替高公纯处理统率军队的事务,他捐出金帛慰劳战士,制定战守的计划(准备).随后,升任直龙图阁、知邓州兼京西路安抚使.
这时金人又渡过黄河,通过谍报知道邓州是皇帝所在的地方,命令他的大将银朱猛烈进攻京西.刘汲派遣副总管侯成林守卫南阳,金人忽然到来,杀死了候成林.刘汲召集将领和官吏对他们说:“我们承受国恩,恨没有找到死的处所,金人来了我们必定战死,你们有能和我一起去死的人吗?”众人都流着眼泪说:“听从你的命令.”有百姓请求在山上扎寨来躲避敌人的,刘汲说:“这是抛弃城池.然而,你们都去死,也没有什么意义.”就下令说:“城中有才能和武力从军的人听任他们留下来,其余的人听从他们的方便.”得到敢死的战士四百人.又下令说:“凡是在这里做官的人,听任他们把家人送走,寅时出去午时返回,违者依军法惩办.”众人都感动佩服,没有一个过期不到.
等到南阳失陷,命令大将戚鼎率领三千名士兵迎战,并且命令靳仪与赵宗印分守西门、南门牵制敌人.刘汲自己率领牙兵四百人登上城墙瞭望,看到赵宗印从小道逃走,就自己来到戚鼎的军队中,指挥他的部下布阵来等待敌人,敌人到来之后他们都殊死战斗,敌人退却.一会儿靳仪战败,金人进攻他们更加猛烈,箭下如雨,军队的人请求刘汲离去,刘汲不答应,说:“让敌人知道安抚使在这里为国家尽死力.”敌人大举到来,刘汲为国家而战死.事情报告皇上,赠他为太中大夫,谥号为忠介.
【解答】(1)B.难:以…为难(意动用法)
(2)A.其:代词,他的.B.者:语气助词,表停顿;定语后置的标志.C.于:在;对.D.为:介词,为了;表被动.故选:A.
(3)④⑤⑥指刘汲勇敢无畏、精忠报国.运用排除法,选A.
(4)①“以”,介词,用;“退”,退兵.
②“寻”,不久;“摄”,处理;“飨”,犒劳,慰劳.
答案
(1)B
(2)A
(3)A
(4)①怎么会有用三个月来议和(谈判).但是敌人还没有退兵的呢?
②不久,他(刘汲)代替高公纯处理统率军队的事务,他捐出金帛慰劳战士,制定战守的准备(计划).
四、诗歌鉴赏题
9.积雨辋[(wǎng)川庄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zī]。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注】:辋(wǎng)川庄:即王维在辋川的宅第,在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中,是王维隐居之地。积雨:久雨。藜(lí):一年生草本植物,嫩叶可食。黍(shǔ):谷物
名,古时为主食。野老:指作者自己。争席罢:指不争锋。
(1)本诗颔联描写景物运用了多种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本诗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考点】古诗词阅读;写景诗.
【分析】这首七律,形象鲜明,兴味深远,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流露出诗人对淳朴田园生活的深深眷爱,是王维田园诗的一首代表作.
(1)此题考查了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答题模式:明确表达技巧;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使用了这种表达技巧;运用这种表达技巧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或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等.
(2)此题考查了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答题步骤:结合诗歌的有关内容具体分析该句所描述的内容;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解答】(1)“飞”是眼见之景,“啭”是耳闻之声;“漠漠”“阴阴”是运用叠词,这两点是最鲜明最好把握的.
(2)尾联用了典故,在注释中已将典故的意思解释出来了,情感理解根据典故意思再结合诗句即可.
答案:
(1)①动静结合(以动写静):广漠空蒙的水田,蔚然深秀的密林,此为静;白鹭翩翩起飞,黄鹂互相唱和,动静结合,体现田园风光优美,富有生机.
②对比、映衬:雪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鹂,浓绿的夏木,在视觉上自有色彩浓淡的差异,相映成趣.
③多角度描写:绘形绘声绘色,“阴阴”写夏木茂密之形,“飞”写白鹭翩翩起飞之状;“啭”写黄鹂啼啭之声;白鹭、黄鹂、浓绿的夏木,色彩鲜明.
④运用叠词: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描状夏木茂密,境界幽深.突出强调了景物的特点.
(每点3分,答出两点可给满分.意思对即可.)
(2)尾联运用两个典故,表达自己与人相处,不狂妄,不拘形迹,没有心机,恐怕连海鸥也不会猜疑.抒写诗人淡泊自然的心境和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
译文:
空林积雨,薪火难以点燃.午饭做完,马上送向田间.漠漠水田,飞起几只白鹭;阴阴夏树,传来婉转鸟鸣.惯于山间安静,早起遍地看花.松下长吃素食,采摘路葵佐餐.我与野老已融洽无间,海鸥为何还要猜疑?
赏析:
首联写田家生活,是诗人山上静观所见.诗人视野所及,先写空林烟火,一个“迟”字,不仅把阴雨天的炊烟写得十分真切传神,而且透露了诗人闲散安逸的心境;再写农家早炊、饷田以至田头野餐,展现一系列人物的活动画面,秩序井然而富有生活气息,使人想见农妇田夫那怡然自乐的心情.
颔联写自然景色,同样是诗人静观所得:“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辋川之夏,百鸟飞鸣,诗人只选了形态和习性迥然不同的黄鹂、白鹭,联系着它们各自的背景加以描绘:雪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鹂,在视觉上自有色彩浓淡的差异;白鹭飞行,黄鹂鸣啭,一则取动态,一则取声音;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描状夏木茂密,境界幽深.两种景象互相映衬,互相配合,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所谓“诗中有画”,这便是很好的例证.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诗人独处空山之中,幽栖松林之下,参木槿而悟人生短暂,采露葵以供清斋素食.这情调,在一般世人看来,未免过分孤寂寡淡了.然而早已厌倦尘世喧嚣的诗人,却从中领略到极大的兴味,比起那纷纷扰扰、尔虞我诈的名利场,不啻天壤云泥.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诗人在这里借用了《庄子 寓言》和《列子 黄帝》中的两个典故,快慰地宣称自己早已去心机绝俗念,随缘任遇,与世无争,再也不被人猜忌,足可以免除尘世烦恼,悠悠然耽于山林之乐了.这两个充满老庄色彩的典故,一正用,一反用,两相结合,十分恰切地表现了作者远离尘嚣、澹泊自然的心境,而这种心境,正是上联所写“清斋”“习静”的结果.
五、现代文阅读
10.春到齐鲁
余光中①清明节前一星期,我乘坐的飞机降落在济南的遥墙机场。邀请我去齐鲁访问的虽然是山东大学,真正远去郊外欢迎的,没有料到,却是整个春天。从机场进城,三十公里的高速公路上,车辆稀少,但两侧的柳树绿阴不断,料峭的晴冷天气,千树新绿排成整齐的春之仪队,牵着连绵的青帐翠屏,那样盛况的阵仗,将我欢迎。
②从城之东北进入山东大学的新校区,外事处长把我安顿在专家楼,就将我留给了济南的春天。一千年前,济南的才女李清照说:“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我在山东十天,尽管春寒风劲,欺定我这南人,却是一天暖过一天,晴得十分豪爽。愈到后来,益发明媚,虽然说不上春深似海,却几乎花香如潮了。不,如潮也还没有,至少可以说沦纹回漾。
③专家楼外,有几树梨花,皓白似雪,却用淡绿的叶子衬托,分外显得素雅,那条巷子也就叫梨花路。偌大的山大校园虽然还只是初春,却已经众芳争妍,令惊艳的行人应接不暇了。桃花夭夭,冶艳如点点绛唇。樱花串串,富丽得不留余地给丛叶。海棠树高花繁,淡红的风姿端庄而健美,简直是硕人其颀。
④但令我一见就倾心,叹为群艳之尤的,是丁香。这名字太美了,美得清纯而又动听,令人生起爱情的联想,“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的名句谁读了能忘记呢?丁香与豆蔻同为桃金娘家的娇女,东印度群岛中的马鲁古群岛,即因盛产这两种名媛,而有“香料群岛”的美称。早在战国末期,中国的大臣上朝,就已用丁香解秽。干燥的花蕾可提炼丁香油做香料,也可以入药,有暖胃消胀之功。此花属聚伞花序,花开四瓣,辐射成长椭圆形,淡绿的叶子垂着心形,盛开时花多于叶,簇簇的繁花压低了细枝,便成串垂在梢头,简直要亲人,依人。你怎能不停下步来,去亲她,宠她,嗅她,逗她。
⑤后来我写了《丁香》一诗,便有“叶掩芳心,花垂寂寞”之句,不但写实,也借以怀念李清照,中国最美丽的寂寞芳心。
⑥初春的济南,到处盛开着丁香,简直要害人患上轻度的花魇、花癫,整天眼贪鼻馋,坐立不安。山大校园里的丁香就有乳白、浅绯、淡紫三种,好像春天是各色佳丽约好了一齐来开游园会,你不知该对谁笑才好。
⑦同为地灵所育,灼灼群芳只争妍一季,堂堂松柏却支撑着千古。从济南的千佛山到灵岩寺,从岱庙到孔庙与孟庙,守护着圣贤典范、英雄侠骨的,正是这一排排一队队肃静而魁梧的金刚。阴翳的树影萧森,轻掩着屋脊斜倾的鳞鳞密瓦,或是勾心斗角的犄望屋檐,再往下去,覆盖在横匾与楹联上,或是土红粉白的墙头,或是字迹漶漫的石碑。若是树顶有鸦鹭之类来栖,则磔磔怪号声中更添寒禽古木的沧桑。
⑧鲁中寺庙里巍巍矗立的,多半是柏,本地人把它念成“北”。那十天我至少观叹过上千株古柏,其风骨道貌却令人引颈久仰,一仰难尽。那气象,岂是摄影机小气的格局所能包罗?从千佛山到灵岩寺,从孟庙到孔林,那成千上万的木中长老,柏中华胄,哪一树不是历经风霜,饱阅世变,沧桑的记忆那么露骨地深刻在糙皮上面?朝代为古柏纹身,从蟠根到盖顶,顺着挺峻高昂的巨干,一直削上天去,像是凿得太痛,苍老而坚毅的霜皮竟都按着反时钟的方向朝上面拧扭,回旋成趣。
⑨岱庙里有五株汉柏,传说是当年汉武帝来泰山封禅,亲自手栽。耿耿汉魂,历劫犹健,但毕竟是两千多岁了,槎桠的枝柯早已炭化,霜皮大都剥落,只靠残余的片段向古根汲水,去喂顶上虬蟠的苍青。问他们建元的往事,问张骞和苏武几时才回国,古木穆穆,只鸦啼数声便支吾了过去。泰山上的五大夫松,相传是因秦始皇在树下避雨而受爵,虽然更老,却不如汉柏长寿,早在明朝就被山洪冲走,要到康熙年间才加补植,现在也只剩下两株。
⑩古来松柏并称,而体态不同。大致而言,柏树挺拔矗立,松树夭矫回旋。譬之书法,柏姿庄重如篆隶,松态奔放如草书。泰山上颇有一些奇松,透石穿罅,崩进而出,顽根宛如牙根,紧咬着岌岌的绝壁,翠针丛丛簇簇,密鳞与浓鬣蔽空,黛柯则槎桠轮困,能屈能伸,那淋漓恣肆的气象,简直是狂草了。
杜甫的《古柏行》说古树“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不过是修辞的夸张。就算加州海边的巨杉,俗称红木者,最高拔的也不过三百六七十英尺。加州海边的怪松,天长地久,被太平洋的烈风吹成蟠曲百折的体态,可称“风雕”,而以奇石累累为其供展的回廊,神奇也不下于泰山之松,只可惜奇石怪松独缺名士品题,总觉得有景无句,不免寂寞。所以山水再美,也需要人文来发挥,需要传说来画龙点睛,才算有情。
(本文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CE
A.文章的题目“春到齐鲁”,既指春回齐鲁大地,又指作者在春天时节来到济南,一语双关,意味深长。
B.在作者的眼中,济南的春天具有人的灵性和情怀,她敞开胸怀,满腔热情地欢迎远走他乡的游子的归来。
C.文章说“花香如潮”,又说“如潮也还没有”,准确地写出了济南的春天变化多端、难以捉摸的特点。
D.文中称济南古柏为“柏中华胄”,将其比作华夏后裔,借以表达对历经沧桑而坚毅不屈的民族精神的赞颂。
E.齐鲁大地的景物众多,作者却只选取丁香和松柏来写,是因为这些景物最能够用来承载作者的精神寄托。
(2)作者为什么对丁香“一见就倾心,叹为群艳之尤”?请简要概括。
(3)请以第⑦段为例,简要分析本文在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考点】散文阅读.
【分析】(1)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解答】(1)C.“变化多端、难以捉摸”错.E.“只选取丁香和松柏”错,文章还写了梨花、桃花、樱花、海棠)
(2)此题是人物形象的变形题,即物象,分析时,可从作者对丁香的描写及议论评价性语句中进行直接引用或概括即可.如第四段,“这名字太美了,美得清纯而又动听,令人生起爱情的联想,”可直接引用.“干燥的花蕾可提炼丁香油做香料,也可以入药,有暖胃消胀之功.”可概括为实用性强.“你怎能不停下步来,去嗅她,逗她.”概括为欣赏性强.第五段“也借以怀念李清照,中国最美丽的寂寞芳心.”可概括为令人怀念李清照的寂寞芳心.
(3)此类题可结合着具体的语句从修辞手法、语句特点等角度分析.如“灼灼群芳只争妍一季,堂堂松柏却支撑着千古”为对偶的修辞手法;“正是这一排排一队队肃静而魁梧的金刚”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在字句方面,特征比较明显的是运用叠字,如“灼灼”“堂堂”“一排排”“一队队”“峭鳞”等.由“群芳”“争妍”等词语的运用可看出,作者将白话文与文言文词语混用,增添了趣味性.
答案:
(1)C
E
(2)①丁香的名字美得清纯而又动听,令人生起爱情的联想;②丁香实用,观赏性强;③丁香让人怀念李清照的寂寞芳心.(每点2分)
(3)①妙用修辞.如对比、比喻、衬托等
②善用叠字.如“灼灼”“堂堂”“一排排”“一队队”“峭鳞”等,增强韵律感.,
③文白互补.在白话中嵌进文言词语,增添文章韵味.如“群芳”“争妍”等.
六、语言文字与运用
11.下列各句中,画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随着电影《小时代》的热映,掀起了一股“郭敬明热”,郭敬明已成为粉丝眼中最炙手可热的人物
B.美国政府在对台军事问题上给予大的支持,其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势必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唾弃
C.独立橘子洲头,眼前是广阔壮丽的沧海桑田,毛泽东不禁心潮澎湃,浮想联翩,忆起自己在这里战斗的峥嵘岁月
D.密考伯夫妇负债累累,被关进债务人监狱,两人哭得肝肠寸断,“债多不愁、乐天知命”的观念让他们又快活起来
【考点】成语.
【分析】此题考查了正确使用词语.对成语的考查,主要是要求我们能根据具体的语境判断成语的运用是否恰当.而要正确判断成语运用是否恰当,就必须了解成语的意思,明确成语的使用范围、对象及褒贬色彩等情况.在复习中,只要针对这些情况,从了解成语的特点出发,加强练习,勤于积累,就可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解答】A.炙手可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色彩不当;
B.危言危行:危:正直.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望文生义;
C.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很大.望文生义;
D.正确;
故选:D.
1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林书豪从默默无闻的龙套迅速变身为超级球星的短暂过程中,奥巴马总统一直关注这名华裔控卫,并且已经成为林书豪的狂热球迷
B.宠物家政市场的潜力越来越大,但汕头的宠物保姆却没有“火”起来,主要原因是大多数人存有“伺候宠物丢人”的观念在作怪
C.虽然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可使农民收入有所增加,但这并不很大的收益却会由于其他商品价格的上涨而被抵销,结果其实际总收入还有可能下降
D.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实现从“制造型国家”向“创造型国家’’的战略转型,最关键的是要大幅度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而这又有赖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考点】病句辨析修改.
【分析】做好本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解句意:选项要表达什么意思,这是我们正确判断的前提和基础.(2)理主干:在理解语意的基础上,利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子成分,找到搭配不当、充分残缺等错误.(3)析关系:要分析句间关系.找到逻辑混乱和语序不当等错误.
【解答】A.成分残缺,在句首加上“在”;
B.句式杂糅,“主要原因是…在作怪”,删去“在作怪”;
C.表述正确;
D.成分残缺,“提高”缺少宾语中心语,在“创新”后加上“能力”.
故选:C.
13.我们在诗文中接触到大量富有文化内涵的专有名词,请你从下面名词中任选一个作为陈述的对象,为所给的上联写一句下联。
橘子洲
雨巷
易水
鸿门
上联:康河桥边多情游子作别西天云彩
下联: 橘子洲头有志少年指点多姿江山 。
【考点】对联.
【分析】此题考查了对联,考查形式为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拟对下联,为确保意念贯通,旨趣一致,必须认真品读上联,仔细揣摩关键字词,充分把握其特点,是赞美还是批评,是祝福还是勉励,题材是大还是小,风格是高雅庄重,还是清新明快、幽默诙谐,等等.
【解答】完成此题前四字是地点,中间四字是人物形象,结尾六字与前面地点相关,都是文学作品里面句子的化用.
答案:橘子洲头有志少年指点多姿江山
七、作文
14.一次挫败的经历,一个难忘的胜利,一篇睿智的文章,一句善意的劝慰,一种特别的爱好……凡此种种,会使你的知识得以丰富,智慧得以增长,让你站上人生新的高地。
请你以“那一刻,我迈上了新台阶”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考点】命题作文.
【分析】要认真读其前面的提示,由此可读出写作的内容,即“一次挫败的经历,一个难忘的胜利,一篇睿智的文章,一句善意的劝慰,一种特别的爱好”等,不仅如此,还可以读出文章的主题,即“使你的知识得以丰富,智慧得以增长,让你站上人生新的高地”.由此可知,我们应该选取那此曾经使我们得到收获、收益、教益、成长、改变的经历写出来.读提示后,再读题目就更印证了这一点,题目中的“新”即是让我们写出自己的变化,以前什么样,经历这次之后自己变得什么样了.如果写第二篇,则要想一想“成长的过程中”
“尝试的各种挑战和困难”给了自己什么启示,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写出自己对某件事或某种情感的体验等等.当然在写作之前首先要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确定主题.然后再缩小材料范围,组织起来完成作文.
【解答】那一刻,我迈上了新台阶
一轮明月挂在天上,四周一片寂静,在这月色如水的时刻,我的思绪凌乱而又清醒,任凭泪水滑落在脸上.唉!又是一滴水资源滑落在地.顿时,天阴晦了!
生活中往往有许多泪是伴着伤心悲哀而出,但我的泪却不仅如此.
“妈,怎么又停电了?”我大声地问道.
“刚才还有电呀!”妈妈随和地应了一句.
“我今晚还有很多作业要做,怎么办?”我生气地说.然而妈妈却没有作声,我只是听到门吱的一声.“妈妈怎么出去了,哼!真烦人,明知没电还要出去,留我一个人在家.”我埋怨着.
“哎呀!”外面怎么下雨了?屋里这么黑,只有我一个人,雷声震响,我感到是那么地孤独,没有依靠.仿佛此时此刻全世界只有我一人.虽说人要在生活中不断磨练自己,不要因小小恐惧便像懦夫一样畏首畏尾.但此时此刻我心里只明白自己是孤独的一滴水,要把它放进大海才能永不干涸的道理.我的大海却出去了.我能有依靠吗?刹那间一个惊雷又把我的思绪拉了回来﹣﹣又陷入恐惧中.
这时门吱一声开了,映着闪电我看到妈妈回来了.她那被雨水打湿了的头发紧紧贴在额头上.然面她却伸出双手面带微笑地说:“孩子,你可以做作业了.”天哪!是蜡烛,是蜡烛.原来妈妈冒雨出去就是为了给我买蜡烛.妈妈是如此的爱我,但我却不理解她,常常对她发脾气,我真后悔.
其实我是最幸福的人.一个能在夏天美好的森林中感受到舒适的绿荫、青草的温馨、明暗相间的阳光和这一切所具有的魅力.那么这个人就不会注意到脚下那些弯曲的枝条、腐烂的残株、密林中干瘪的枯枝.想到这里,不知怎么了,我的心像被醋浸泡了一样,是那么地酸.顿是,眼晴湿润了,模糊了,泪水顺着脸颊流入口中.“甜的”为什么它会是甜的呢?我怎么哭了?我又不伤心?
此时,我感觉自己是那么陌生,想着陌生的自己,我有些茫然.
看着窗外,雨停了,一轮明月又挂在了天上.衬着月光,我感觉到妈妈的身影是那么地高大.四周一片寂静.在这月色如水的时刻,我却心潮起伏,内心无比的激动,我感到我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2017年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