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2)
时间
地点
召集人
课题
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2)
课时
2
课时(总第
10
课时)
科任教师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举例说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2.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遗传特点。3.说明近亲结婚的危害。过程与方法:学生自学,小组合作探究,师生交流总结。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物,运用科学方法解释生活中的遗传现象。
重难点
重点: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遗传特点。难点: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遗传特点。
一、导入新课,提示目标(2分钟)
1、导入新课:复习上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引入本节课的教学。
2、出示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2.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遗传特点。3.
说明近亲结婚的危害。。二、学生自学,质疑问难(8--10分钟左右)1、出示自学提纲:1.举例说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2.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遗传特点。3.说出相对性状和基因的显隐性之间的关系,说明近亲结婚的危害。2、按自学提纲自学。自学时,对不会的问题要做好批注,作为合作探究的问题进行探究。3、教师检查学情,不指导、不提问、不干扰。三.、合作探究,建构知识(15--20分钟)1、组内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在组内互相交流。组内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2、师生互探。对自学提纲中重点的内容及学习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展示、纠错和点拨。3、教师小结本节课知识点。1.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2.体细胞中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生殖细胞只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
3.在子一代中,虽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不表现,但它还会遗传下去的。近亲结婚,后代出现遗传病的机会大大增加。4、让学生进上步熟记本节课的知识点(朗读或默记)(3—5分钟)四、巩固新知,学会运用(13分钟)1、教师出示训练题《基础训练》。2、检查完成情况
教研活动记录教研活动记录
自主备课记录自主备课记录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