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惰的智慧》练习
一、基础巩固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疲惫(bèi) 恶劣(liè) 活塞(sāi) 统筹(shòu)
B.裨益(bì) 滥用(làn) 训诫(jiè) 摞好(luò)
C.雇佣(ɡū) 阀门(fá) 碗碟(dié) 水泵(bènɡ)
D.螺栓(luó) 捷径(jié) 不堪(shèn) 亲躬(ɡōnɡ)
2. 下列句子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这个主意最先肯定是由想坐着干活的人想出来的。
B.这时第一条船就诞生了,它就是把一段树干淘空以后做成的。
C.等她长大了,就会总是忙忙碌碌,一副倦容。
D.他们探究各种互不相关的现象的根源,他们讨厌需要吃苦受累的事情。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张先生将坠地的小黄雀捡起来,小心翼翼地将其放到树上。
B.登山要根据个人的体力和身体素质而行,不要逞强好胜地一鼓作气爬上去,把自己搞得筋疲力尽。
C.每个人都曾经是那蒲公英,在老师循规蹈矩的教导下逐渐成熟,展翅高飞。
D.现代社会压力的增大,生活节奏的加快,让很多人都觉得身心疲惫不堪。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
换个角度看问题
①一家儿童玩具店购进许多新奇玩具,把它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很讲究地摆放在柜台里。出乎意料的是,儿童们来到商店却全然不顾,选择去附近其他玩具店买。后来老板发现了问题:原来,大人容易看到的地方,对于小孩子来说,却是一个死角。于是,店老板一面用膝盖在地板上行走、观测,一面按照小孩子的视线高度,把玩具重新摆放一遍。而后,这家儿童玩具店的生意便空前兴隆起来。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②由此可见,观察事物的角度,确实是一个十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要的课题。同是这座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诗);一部《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鲁迅语)。21cnjy.com
③只有从多角度、多侧面进行多向思考,才有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获得全面、正确的认识。可是,在日常实践中,我们却经常看到,有些同志坚持甲 思维,考虑问题往往局限在一个点、一条线、一个面上,一条道跑到黑,钻牛角尖,闯死胡同,而不愿多想几种可能性,多开辟几条解决问题的途径。比如,以前发生过的为了发展粮食生产而毁林开荒、拦海造田的失误,就同这种直线式思维有关系。有些同志坚持乙 思维,头脑僵化,习惯于用过去的教条解释现实,在已知的旧路上徘徊。比如,一谈到防治害虫,人们便习惯地想到种类繁多、浓度不断加大的化学农药。实际上,如果换个角度考虑问题,就会发现治虫是可以不用农药的。有些植物本身具有毒杀作用,而且为某些害虫所爱吃;有些植物的根、茎、叶、花含有挥发油、生物碱等化学物质,害虫对它们避而远之。如果我们在农作物区选择适当的农业生态体系,利用某些植物的毒杀、忌避作用,不施农药,同样可以防治害虫。
④作战有正攻、反攻和绕到敌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后面或侧面进攻的迂回战术;思维科学中也有反向思考、侧面思考、多向思考等形式。在中国古代,孙膑以减灶灭庞涓,而虞诩却以增灶破羌兵,因时因地制宜,变换战略战术,这是克敌制胜之道。思维活动也是如此,一个方向受阻了,不妨换个角度作逆向思考。《丝路花雨》中英娘反弹琵琶的舞姿,日常生活中“推推不成拉拉看”的俗语,对我们进行多种形式的思考,都有直接的启示。2·1·c·n·j·y
⑤从相反的事物有同一性、既对立又统一这个前提出发,明确思维的多向性,这是开阔思路,克服直线式、习惯性思维方式的有效途径。21·世纪*教育网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开头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
2.请仔细阅读第③段,根据上下文,在第③段的两个空白处分别填上相应的词语。
3.请指出本文②③④三段的论证方法。
4.本文启示我们在求知的时候要运用创造性思维,请联系你的生活体验,调动你的知识积累,试举一个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事例。21教育网
三、综合运用
1. 本文赞扬的“懒汉”指积极开动脑筋、善用心智技能、不断创新的人。阅读下面故事,回答问题。
一家商场里厕所的门坏了,是被人踢坏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许是厕所的门有点脏,人们总习惯于用脚踢,而不是用手开。商场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修理一次厕所门。人们都提议,必须采取措施加以制止。经理于是派人安上一个很别致的门:门上画了一幅图画。从此这个门再也没有坏过。21·cn·jy·com
请你想象并描绘这幅图画的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把经理的设想表达出来。
《懒惰的智慧》答案
一、1.选B。A项中的“筹”应读chóu;C项中的“雇”应读ɡù;D项中的“堪”应读kān。
2.选B。“淘”应为“掏”。
3.选C。“循规蹈矩”指遵守规矩,不符合语境。应改为“循循善诱”。
二、1.只有从多角度、多侧面进行多向思考,才有可能获得全面、正确的认识
用一个事例引出论题
2. (甲)直线(式) (乙)习惯(性)
3.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4. (示例):(1)有家旅馆,住 ( http: / / www.21cnjy.com )客乘电梯上下,抱 怨速度太慢,老板愁于重新设计安装花销巨大,接受了心理学家的建议,在电梯室里装上几面镜子,住客走进电梯室之后,都要对镜整装、梳理一番,这样,不但不嫌速度慢,反 而觉得电梯太快了。(2)大人切苹果一直习惯于纵切,而孩子却通过横切发现苹果里藏着一颗漂亮的五角星。(3)声音引起振动,反过来可以把振动还原成声音,这就是留声机的发明原理。www.21-cn-jy.com
三、1. (示例):图画:画上画着蓝天白云,青青的草地,花朵争妍斗奇,蝴蝶、蜜蜂翩翩起舞,可爱的小动物们在其中嬉戏。【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设想:运用逆向思维,设计一个美好的环境,来增加门的美感,在外观上使得人们能自觉地爱护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5张PPT)
《懒惰的智慧》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
激趣导入
懒惰是一切邪恶之门—— 一个懒惰的人,正如一所没有墙壁的房子,恶魔可以从任何一个方面。 ——乔叟
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恨读书迟——颜真卿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爱迪生
世界上只有一个怪物,就是懒汉。 ——卡莱尔
你发现了什么?
懒惰,象生锈一样,比操劳更能消耗身体;经常用的钥匙总是亮闪闪的。——富兰克林
走进作者
凯利,美国作家,是《纽约时报》、《新闻周报》等杂志的撰稿人。美国记者与作家协会曾授予她 “杰出作家奖”。
背景交代
作者在本文中为懒汉们“正名”,可谓别出心裁、发人深思,她认为:最优秀的工人、服务员、领导都是懒汉,懒汉创造了新成果,促进了人类的进步,过去是这样,将来人类的进步,还要靠懒惰的智慧。在瞬息万变的今天,我们也要在“懒惰”中出“智慧”,运用创新思维,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捷径。
检查预习
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luó )(shuān )
滥用:
(làn)
阀门:
(fá)
摞:
(luò)
亲躬:
(gōng)
捷径:
(jié)
水泵:
(bèng)
螺栓:
小心翼翼
邪恶
疲惫不堪
称职
乏味
非常疲惫的样子
没有趣味,缺少情趣
本意是虔诚,庄严。现在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性情、行为)不正而且凶恶
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都能胜任所担任的职务
初读感知
一、快速阅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作者评价懒汉的句子?
自读课文 整体感知
没有我们这些懒汉,恐怕就没有社会的进步;没有我们这些懒汉,勤劳的人面对的恐怕只会是单调乏味的劳作。
二、用“——”划出每段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
①没有我们这些懒汉,恐怕就没有社会的进步;没有我们这些懒汉,即使勤劳的人一生中也会充满单调乏味的劳作。
②人类的一切进步想必都出自懒汉们想少走几步路的良苦用心。
③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
④精神的懒惰也同样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⑤正是懒汉承担了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重任……
1、根据①④⑤句,概括出来的要点是:
懒惰 了人类的进步。
2、根据②③句,概括出来的要点是:
懒惰 了发明。
促进
激励
找出本文的论点
提示:论点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对某个话题的见解和主张,在形式上应是一个完整的议论性的语句。一般说来,它所处的位置相对固定,常常出现在文章的标题、开头、中间或者结尾。因此,我们提炼论点时,只要从这些固定的位置上去寻找和琢磨,仔细加以辨别,就能快速而正确有效地提取论点。本文议论的主要话题是“懒惰”,所以我们找论点时关键是找到文中作者对“懒惰”与“懒汉”的评论性的语句。
如果老师要你们把这两个要点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连成一句话,你想把哪一句放在前面?
懒惰激励了发明,
懒惰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加油呦?
(本文中心论点)
整体感知—— 论述结构
本文与常见的“总一分—总”的论证方式不同,提出观点的方式和论证过程不同常规,请大家细读课文,理清论述结构。
第一部分(1-5自然段)提出论点: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促进了人类进步。
第一层(1-3段)论据:社会普遍现象。
第二层(4-5段)论据:个别典型事例。
第二部分(6-7段)论证“懒惰促进了人类进步”。
深入探究
深入探读——新颖别致的论证
1、作者用了哪些事例来证明中心论点呢?
明确:本文所举事例如下:
1.因为不懒惰,家庭主妇总是一副忙碌的倦容
2.因为不懒惰,有些人疲惫不堪
3.因为懒惰,饭店服务员成为最令人满意的,最
优秀的员工
4.因为不懒惰,伙计让咖啡都变凉了
5.因为懒惰,远祖发明了水桶、水泵和水车
6.因为懒惰,祖先发明了第一条船
7.因为懒惰,波特发明了回复式发动机活塞原理
8.因为懒惰,人们发明了现代农业机械上的座位
9.因为懒惰,工人成为最优秀的
10.因为懒惰,领导成为最称职的
11.因为懒惰,建立了2+2=4的原则
12.因为懒惰,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自由落体定律。
我们说事实胜于雄辩,你们看,文中列举了大量事例,从日常生活到技术改造,再到科技发明、科学发现,充分论证了因为懒惰,人才有了发现和发明的动机,有了这些发现和发明,就促进了人类进步。这就是典型的运用举例论证来证明中心论点的议论文。
聆听了作者对懒惰和懒惰者所发表的议论,找出了不懒惰和懒惰的相关事实,你们认为作者对懒惰的见解有没有道理?这种用事实论据证明观点的论证方法叫什么?
举例论证的作用:以事实为依据,最有说服力
2、作者所举的事例有何特色(代表性) 有何作用
第一自然段列举的是家务劳动;
第二自然段列举的是职业劳动;
第三自然段列举的是社会发展进步;作用是:这些社会普遍现象的范围由小到大,说服力不断递增。
第四、五自然段列举了个别典型事例,有详有略。
因 不 懒 惰
露茜一副倦容
有人疲惫不堪
伙计凉了咖啡
工人优秀、领导称职
发明桶、水泵、船
发明了活塞、机座
发现了若干的定律
建立了若干的规则
因 为 懒 惰
反 面 论 据
正 面 论 据
对比论证
懒惰激励了发明,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中心论点)
事 实 论 据
举例论证
智慧
归纳总结
本文写作特点
3.语言特点:生动形象、幽默传神、不乏机敏。
1.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2.结构形式:总—分—分
如何理解“懒惰”的含义
讨厌吃苦受累,想通过脑力劳动寻找捷径。勤于动脑筋想主意,懒于动手出力气,不断思考省时省力的方法,追求科技进步与创新。
“懒惰”与智慧联在一起,其结果是激励了发明,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拓展思维
本文中作者运用大量事例来证明懒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这一中心论点,那么在我们生活中还有没有其他一些因为懒惰而有的发明呢?
我们应该善于运用创新思维,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捷径。结合文章就要不要做“懒汉”谈谈自己的看法。
逆向思维,就是从对立相反的角度思考问题。一切事物都有两面性,从相反的角度去思考,有时会有别有洞天的效果。
运用逆向思维,反向立意的文章,往往能写出新意,给读者以深刻的启示,让人难忘。
知识链接
作业布置
小作文:
1、证明“ 聪明反被聪明误”观点,要求举例,并小加议论;
2、谈论:如此“潇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