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2章 对环境的察觉复习
知识网络
对环境的觉察
触觉——皮肤(痛觉、冷热觉)
味觉(舌)
嗅觉(鼻)
形成
特点
听觉(耳)
声音
发生和传播
乐音的三大特性
噪声的控制
耳和听觉
视觉(眼)
光(光源、光速、光的直线传播)
颜色(透明物体、不透明物体)
光的反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
光的折射
折射定律
光的色散、凸透镜成像
眼和视觉
溶解在唾液中的化学物质
舌表面味蕾内的味觉细胞
味觉神经
大脑的味觉中枢
味觉
食物
口腔
刺激
传入
兴奋
苦
甜
酸
咸
返回
鼻腔
嗅觉神经末梢
刺激
嗅觉神经
大脑的嗅觉中枢
嗅觉
兴奋
传入
气味
5、嗅觉的特点:
(1)、大脑的嗅觉中枢易________;
(2)随着年龄的增长,嗅觉会逐渐_________;
(3)不同的动物的嗅觉敏感程度__________;
(4)动物对不同物质气味的敏感程度________。
疲劳
减弱
差异很大
不同
返回
声音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产生:物体(固体、液体、气体)的振动
(声源)
传播:通过介质以声波形式向外传播
(固体、液体、气体)
传播的速度:与介质和温度有关
(回声:声音在传播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现象)
1、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在同一温度 ,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
最快,液体中其次,气体中最慢。
2、声音在不同的温度下传播速度不同。
在同一物质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快。
乐音的特性
1.音调:声音的高低——由频率决定
2.响度:声音的强弱——由声音的振幅决定
3.音色:声音的特性——是辨别各种声音的依据
一般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20赫至20000赫
噪声的防止
▲防止噪声产生(禁鸣喇叭)
▲阻断它的传播(隔音屏、树林)
▲防止它进入耳朵(戴上耳塞)
声波
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
外耳道
鼓膜
(振动)
听小骨
(振动 放大)
耳蜗
刺激
兴奋
听神经
传入
大脑皮层听觉中枢
听觉
返回
光
一、光源:
二、光能的传播:
●光能在空气、水、玻璃等透明物质中传播,
光还能在真空中传播。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正在自主发光的物体。
▲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为3×105千米/秒。
▲由太阳光(白光)分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一条彩色光带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白光(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单色光:不能再分解的光;
▲复色光: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
一、透明物体的颜色:
▲有色的透明物体只透过与它本身相同颜色的光,
而其它颜色的光都被它吸收。
就是它透过的色光的颜色。
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
就是它反射的色光的颜色。
▲有色的不透明物体只反射与它本身相同颜色的
光,而其它颜色的光都被它吸收。
■白色的物体反射所有颜色的光。
■黑色的物体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记住特例:
返回
空气
水
N′
P
Q
A
O
C
N
(
(
入射光线AO
折射光线
OC
光的反射和折射
折
射
角
入
射
角
反射光线
OB
B
法线NN′
界面PQ
(
反
射
角
光的反射定律
1、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法线
在同一平面内;
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
法线的两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三线
二角
▲光路是可逆的
▲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成像
改变光路方向
平面镜的作用
S
S′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4、正立的虚像。
1、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3、像和物的大小相同;
●虚像:没有实际光线通过像点的像
叫虚像,如平面镜所成的像。
(垂直)
(等距)
(等大)
(正立)(虚像)
光的折射规律
1、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法线
在同一平面内;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
法线的两侧;
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
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
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
角大于入射角。
三线
二角
4、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表面时,
传播方向不改变。
F
F
F
O
O
F
透镜
凸透镜:会聚光线的作用
凹透镜:发散光线的作用
通过凸透镜的三种特殊光线
凸透镜:过焦平行,平行过焦
通过凹透镜的三种特殊光线
F
o
F
凹透镜:平行发散,发散平行
物距
像距
用简单的方法粗测透镜的焦距。
点燃蜡烛后,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看到一个最小、最亮的亮点,这时亮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凸透镜的焦距。
物距
(u)
像的性质
大小
正倒
虚实
像距(v)
u>2f
u=2f
2f>u>f
u=f
u缩小
倒立
实
f等大
倒立
实
v=2f
放大
倒立
实
v>2f
不成像
放大
正立
虚
与物同侧
----0
凸透镜成像规律
照相机
幻灯机
放大镜
像的特点:倒立、放大、实像; 物距< 像距
像的特点:倒立、缩小、实像; 物距 >像距
像的特点:正立、放大、虚像;物像同侧
规律一:
规律二:
物距大于焦距时
当物距增大时,像距在减小,像也随之减小
当物距减小时,像距在增加,像也随之增大
眼球的结构
1
2
3
4
5
6
7
8
9
10
角 膜
瞳 孔
视神经
玻璃体
晶状体
睫状体
视网膜
脉络膜
巩 膜
虹 膜
近视
矫正
远视
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