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十校联合体高三期末考试
高三年级地理学科
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选择题部分
1.“湖广熟,天下足。”过去一直是我国稻、棉重要产区的湖北江汉平原,近些年来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导致水稻、棉花的种植面积逐渐减少。主要原因是
A.市场需求变化
B.劳动力不足
C.城市化占用耕地
D.稻、棉的单产提高
2.下列现象与太阳辐射有直接关系的是
A.
wifi信号暂时中断
B.2013年世界农业增产
C.浙江气候的形成
D.北极绚丽的极光
专业人员将智能手机与地理信息技术相结合,开发出许多方便人们生活的软件。有一款叫做“随便走”的手机APP,可以解决“最后千米实景步行场景下”的找路问题。读图完成第3题。
3.下列有关用本手机软件找路的叙述,最恰当的是
A.图中实景图像由遥感技术而得
B.用本软件查询需要与北斗系统配合使用
C.用本软件查询需要用到地理信息系统
D.图中所示线路指向一定是正北—西北方向
日本传统民居多以木质结构为主,底部不用墙而用柱子支撑,“漂浮”在地面上,西北海岸民居的房顶坡度尤其大。读图完成第4、5题。
4.这种建筑的主要好处有
①便于就地取材
②可防潮
③通风好
④节省空间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该民居房顶坡度很大,最主要的原因是
A.提高防震级别
B.减少冬季积雪
C.利于房顶排水
D.增加保温效果
洋流模式图可以反映出世界洋流分布的总体规律,有人
将其画成如右示意图。回答6、7题。
6.有关世界洋流分布特点及成因的归纳,正确的是
A.南北纬30°附近大洋东部均为暖流
B.①处洋流由信风吹动形成
C.④洋流还有上升流补充
D.各洋流的位置基本不变
7.下列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说法,可信的是
A.①处大陆沿岸多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英国开往美国的货轮常选择②处航线
C.①②处洋流可向高纬度海区传递热量
D.④⑤洋流的交汇处常形成大渔场
2003年6月1日,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三峡工程正式下闸蓄水,下表为长江中下游主要水文站2003~2014年径流量和输沙量与三峡工程蓄水前多年平均量对比。完成8、9题。
项目
宜昌
枝城
沙市
汉口
年径流量(单位:108m3)
蓄水前
4369
4450
3942
7111
2003~2014年
3920
3981
3708
6734
变化率
-10%
-11%
-6%
-5%
年输沙量(单位:108t)
蓄水前
49200
50000
43400
39800
2003~2014年
7020
8510
9750
13300
变化率
-86%
-83%
-78%
-67%
8.属于三峡工程对长江中下游影响的是
A.减轻了大坝下游江水的污染程度
B.降低了长江入海口淤积造地的速度
C.湖水下泄会冲刷防洪大堤,增加大堤崩岸坍塌危险
D.降低了长江中下游的航运、灌溉、供水等功能
9.
三峡工程蓄水前后输沙量发生变化,主要是因为
A.建坝后,长江中下游流速减缓,输沙能力降低
B.近些年来长江上游山地修建梯田,水土保持转好
C.河道采沙增多
D.三峡工程拦沙作用明显
丹麦地处欧洲西北部,气候温和润湿,平均海拔仅30米,环境质量优美,是世界公认的发达国家和“欧洲食橱”。读丹麦地理位置及城市分布简图,回答10、11题。
10.有关丹麦农业生产及其影响条件的分析,正确的是
A.地形平坦,但热量、光照不足,基本无种植业
B.纬度高、气温低,很多地区不适合牧草生长
C.地势平坦,夏季暖湿,全国森林覆盖率较高
D.城市化水平高、技术先进,农业发达,产量大
11.日德兰半岛西部与东部岛屿的风电场相比
A.半岛西岸风力强劲,机组陆上安装、维护方便
B.半岛西岸风电场接近城市,电价可适量提高
C.东部岛屿地形崎岖,海上建站降低施工难度
D.东部岛屿海上建机组主要为了节省土地
我国某中学地理夏令营小组,暑假里对国外某地进行了一次野外考察。下图是绘图小组绘制的此地示意图。完成12、13题。
12.以下有关对图中各处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②处是河流冲积扇
B.③处可能有天然气
C.④处海拔约为0m
D.河谷R是背斜成谷
13.部分夏令营队员在QQ群中交流,可能在撒谎的队员是
A.冷
B.终南山
C.嗯哼大王
D.暴打Qunzhu
右图为某地理要素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下列现象中,符合该曲线变化特点的是
A.台风影响前后的气压变化
B.寒潮过境前后的气温变化
C.近千年来世界人口总量变化
D.城市化进程中的三个阶段
15.若此图代表鲁尔区某时间段内煤炭开采量的历史变化
情况,则
A.①阶段当地的人地关系紧张
B.②阶段需要运进大量铁矿石
C.③阶段环境污染减少
D.③阶段后不再进行钢铁生产
人口机械增长率指区域内一年平均每1000人中迁进人口总数减去迁出人口总数的差值。读某大城市近年来人口变化及卫星城增加情况图,回答16、17题。
16.目前该城市处于人口增长模式中的
A.“高-低-低”模式
B.“高-高-低”模式
C.“高-低-高”模式
D.“低-低-低”模式
17.本地区城市化有多种表现,但在图中未能显示
A.城市人口增加
B.城市面积扩大
C.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D.城市数量增多
图1和图2为某一时刻两个不同地区气压场分布与天气系统剖面图(仅考虑大气状况),完成18、19题。
18.比较图中各地天气特征
A.气压值:A处高于C处
B.风力:A处约为B处的2倍
C.降水范围:图1大于图2
D.日温差:B处小于C处
19.控制以下天气现象的天气系统与图1或图2相似的是
A.春季华北的沙尘暴天气--图1
B.夏季浙江的台风--图1
C.长江中下游的伏旱天气--图2
D.东北夏季的暴雨--图2
下图表示某种企业选址与企业在此地的生产原料运输费用、产品运输费用等值线分布图,数值表示每万元产值的运输费用(单位:百元)。甲、乙、丙、丁四地为该企业拟选址地点。读图回答14、15题。
20.该种企业
A.属于交通指向型工业
B.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
C.属于市场指向型工业
D.建在甲地最合适
21.图中乙、丁两地共同的区位特点是
A.临近农业发达地区
B.临近资源丰富地区
C.位于城市市区
D.临近交通干线
牛仔是指在美洲牧场上照顾牛、马的人,
他们常年穿着结实耐磨的牛仔衫,主要是为了防止穿行灌木丛时被撕破。读美国略图,回答22、23题。
22.美国的牛仔最可能出现在图中哪个地区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3.下列地理事物与图1景观形成原因最相似的是
A.
长江三峡
B.
挪威峡湾
C.
东非大裂谷
D.
渭河谷地
右图为某山地(局部)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24~25题。
24.M坡为
A.阳坡、夏季背风坡
B.阳坡、冬季背风坡
C.阴坡、冬季迎风坡
D.阴坡、夏季迎风坡
25.此山地
A.可能位于我国秦岭
B.山麓植均被为落叶阔叶林
C.可能有冰川
D.同一自然带坡北高于南坡
非选择题部分
26.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是我国地势高差最大、国界线最长的县级单位,驴友感慨这里“胜景无出其右”:冬泡温泉夏登雪山,一天几见日出日落……
材料二:该县A镇为治理土地盐碱化,开挖了深沟排碱渠,但因盐度太高碱渠多为“死水”。近来专业人员将这些“死水”改造后养鱼获得成功,成为当地致富增收的新途径。
材料三:图1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简图;图2为A地某处排盐沟养鱼工程示意图。
(1)帕米尔高原地势高耸,雪山连绵,山顶处___________(地质作用)明显;目前
图示地区岩浆活动较__;“一天几见日出日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3分)
(2)该县西部、南部地区的___、农田、交通干线等多沿____分布,其环境人口容量比泽普县__(大/小)。(3分)
(3)示意图2中各处地理事物分布的说明中有错误的一处是______,分析原因。(4分)
27.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0分)
材料一:秘鲁共和国位于南美洲西部,是典型的发展中国家。其国土分成东部雨林、中部山地和西部沿海地区三部分。秘鲁的锌、银、铅、铜、汞等有色金属矿产丰富,集中分布在安第斯山区,也是矿石出口大国。
材料二:秘鲁首都利马是世界著名的“无雨之都”,但与其它干旱城市不同的是,利马经常浓雾弥漫(尤其冬季),空气湿度甚至可达到90%,因此又被称为“迷雾之都”。
材料三:图1为秘鲁共和国简图;
图2为利马人发明的“捕雾网”
(1)推测秘鲁的支柱工业部门应是______;为了延长产业链,秘鲁的__________工业也得到了一定发展。(2分)
(2)秘鲁年降水量分布____多,_____少。(2分)
(3)利马人在郊区的斜坡上竖起很多捕雾网,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这些雾气主要来自
_______洋。(2分)。
(4)简析利马既是“无雨之都”又是“迷雾之都”的成因。(4分)
28.[加试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杭州湾沿岸城市是世界第六大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宽阔的杭州湾将北岸的上海、嘉兴与南岸的宁波隔开,对两岸城市的分工与协作产生了不利影响。
材料二:下图为杭州湾沿岸部分交通干线及城市分布图。图中①②为浙江省“十三五规划”中的跨海高铁线路备选方案,设计时速为350千米/小时。金山至虹桥段为上海市内轨道交通,时速约60千米/小时。
(1)图示地区区域性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2分)
(2)修建跨海铁路桥时,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3分)
(3)根据材料二,①②两种方案相比,多数专家支持方案①优先开工,分析原因(6分)
(4)为进一步加强宁波市与上海市之间的经济合作,除加强交通建设外,还应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4分)
29.[加试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年代最久、湖底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其入湖河流达300多条,但出湖河流仅有1条。湖水每年冬春季封冻,历时近5个月。湖边群山环抱,针叶林茂密,湖岸多峭壁,湖中动植物资源独特,形成了独一无二的贝加尔湖生物种群。该湖已成为新旅游胜地,但每年5月游客较少。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从地质构造上看,贝加尔湖底属于_______。判断理由是文字材料中有“___________
_____”等信息。(2分)
(2)分析色楞格河三角洲面积较大的形成原因。(5分)
(3)简述贝加尔湖的生态环境功能,评价该湖航运价值大小及原因。(5分)
(4)结合伊尔库次克气候统计图,分析贝加尔湖每年5月份游客较少的原因。(3分)
2016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十校联合体高三期末考试
地理学科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25
2=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B
C
C
A
B
C
C
B
D
D
A
A
A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D
B
D
C
C
D
B
D
B
A
C
A
解析
1
当地劳动力外出打工多
6
行星风系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故洋流位置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7
此洋流附近为冷、暖海水混合处
11
丹麦粮食可以大量出口,故题干有“欧洲食橱”提示
14
南半球冬季
20
此种企业成本与交通运输费用关系密切,而且单位产值的原料运费比产品运费高得多,所以只能是原料指向型工业
21
4地均处于运费的低谷处,说明交通便利,为交通干线附近
24
我国秦岭附近的山地适合
二、综合题
26.(1)冰川作用
强
地形
(3分)
(2)聚落
河谷
小
(3分)
(3)养鱼处
养鱼应该在排盐深沟的上游(图示处为下游);下游水位浅,水面大,蒸发快,为积盐区;上游沟深水多,蒸发慢;水的盐度过高时可先经水闸放水,然后通过调节渠适量引入淡水,调节盐度,以符合鱼类生长。(4分)
27.(1)采矿业
金属冶炼
(2分)
(2)东北
西南(2分)
(3)收集雾水
太平(2分)
(4)无雨之都:利马地处东南信风的背风坡;加上寒流降温减湿,因此降水稀少。
迷雾之都:热带洋面上蒸发的水汽遇到强大的秘鲁寒流和较冷的地面(冬季),冷却成雾;空气下层冷上层热,逆温层稳定,雾气难以对流凝云致雨。(4分)
28.(1)水污染
大气污染(2分)
(2)台风
暴雨
雾霾
(3分)
(3)①方案相比②优点:①的总长度稍长,但跨海距离仅为②方案的1/2,施工难度低,总造价低;嘉兴至虹桥现有铁路时速快,而金山至虹桥段市内铁路速度慢,宁波至上海市区所需总时间相差无几;加强浙北与浙中的联系,经过海盐等地,为当地提供便利。(6分)(4)减少不同区域间的行政壁垒;完善信息网络联系通道;优势互补,加强港口服务等产业间的分工与协作;宁波市承接上海的辐射与产业转移。(4分)
29.
答案:(1)地堑
湖岸多峭壁(湖底最深,湖边群山环抱)(2分)
(2)流域面积大,支流汇集后水量较丰富;上中游地区植被发育差,地表多沙粒物质;上中游地区多风沙天气,河水沙尘来源丰富;降水强度变化大,有暴雨冲刷,河水含沙量大;河口附近地势低洼,水流缓慢;三角洲附近的湖底较浅。(任答5点,得5分)
(3)调节了当地的气候;保护了物种多样性;调节了安加拉河的流量(2分)
航运价值较小
主要原因是结冰期长(近5个月);湖岸多山地,城市分布少,经济不发达,运输需求小(3分)
(4)5月份贝加尔湖及附近地区冰雪融化,冬景消失,而春景未现;此时冰雪融化,道路泥泞,交通不便;湖边山体多且地势高差大,山体融冻后发生雪崩、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增加。(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