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
题
7.4温度和温标
第
2
课时
计划上课日期:
教学目标
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2.理解摄氏温标的定标规定.3.会估测温度,并能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教学重难点
使用温度计易错之处、
摄氏温标刻度的标定
教学流程\内容\板书
关键点拨加工润色
1.下列状态中处于热平衡态的是( ).A.将一金属块放在沸水中加热足够长的时间B.冰水混合物处在0
℃环境中C.一个装有气体的密闭绝热容器匀速运动,容器突然停止运动,容器内的气体D.开空调2分钟内教室内的气体解析 系统处于热平衡态时,其状态参量稳定不变,金属块放在沸水中加热足够长的时间,冰水混合物在0
℃环境中,其温度、压强、体积都不再变化,是平衡态,故A、B对;一个装有气体的密闭绝热容器匀速运动突然停止时,容器内气体的温度升高,压强变大,故其不是平衡态,C错;开空调2分钟内教室内的气体、温度、体积均要变化,故其不是平衡态,D错.答案 AB2.有关热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两个系统在某时某刻处于热平衡状态,则这两个系统永远处于热平衡状态B.热平衡定律只能研究三个系统的问题C.如果两个系统彼此接触而不发生状态参量的变化,这两个系统又不受外界影响,那么这两个系统一定处于热平衡状态D.两个处于热平衡状态的系统,温度可以有微小的差别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热平衡.处于热平衡状态的系统,如果受到外界的影响,状态参量会随之变化,温度也会变化,故A错;热平衡定律对多个系统也适用,故B错;由热平衡的意义知,C正确;温度是热平衡的标志,必须相同,故D错.答案 C3.描述系统的各状态参量中温度不断发生变化,就说系统处于非平衡态吗?解析 当系统的各状态参量都不再变化时,系统处于平衡态,当存在任一状态参量变化时,系统都处于非平衡态.答案 见解析知识点二 温度与温标4.下列有关温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标不同,测量时得到同一系统的温度数值可能是不同的B.不同温标表示的温度数值不同,则说明温度不同C.温标的规定都是人为的,没有什么理论依据D.热力学温标是从理论上规定的解析 不同温标下,同一温度在数值上可能不同,A正确;相同的冷热程度,用不同的温标表示,数值可以是不同的,B错;热力学温标是从理论上做出的规定,C错、D正确.答案 AD5.关于温度的物理意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是物体冷热程度的客观反映B.人如果感觉到某个物体很凉,就说明这个物体的温度很低C.热量会自发地从含热量多的物体传向含热量少的物体D.热量会自发地从温度较高的物体传向温度较低的物体解析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但人们对物体冷热程度的感觉具有相对性,A正确、B错误;热传递的方向是热量自发地从温度较高的物体传向温度较低的物体,而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热量,C错误、D正确.答案 AD6.下列有关温标的说法正确的是( ).A.温标不同,测量时得到同一系统的温度数值可能是不同的B.不同温标表示的温度数值不同,则说明温度不同C.温标的规定都是人为的,没有什么理论依据D.热力学温标和摄氏温标是两种不同的温度表示方法,表示的温度数值没有关系解析 温标不同,测量同一系统的温度数值一般不同,A对、B错.每一种温标的规定都有一定意义,如摄氏温标的0
℃表示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100
℃为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C错.热力学温标和摄氏温标,数值上有T=t+273
K,D错.答案 A知识点三 温度与温度计7.当甲、乙两物体相互接触后,热量从甲物体流向乙物体,这样的情况表示甲物体具有何种特性( ).A.较高的热量
B.较大的比热容C.较大的密度
D.较高的温度解析 根据热量的传递特性:热量总是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因此决定热能传递方向的决定因素是温度,A、B、C各选项所提到的条件均与此无关,故D正确.答案 D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不断冷冻,物体的温度就不断地下降,没有止境B.目前尚不知最低温是多少,最高温是多少C.摄氏零下373度是低温的下限D.任何物体,温度下降到某一点就不能再降解析 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最低温可使铜原子核降至10-6
K,但是极不稳定无法持久,故A、B错误.摄氏零下273.15
℃是低温的极限,故C错.运用热平衡原理可知D是正确的.答案 D9.根据温度计的测温原理,回答下列问题:(1)测温物质应具备怎样的特性?(2)测温物质具有怎样的特性,刻度才能均匀?(3)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解析 (1)测温物质的特性(细管中水银柱高度、封闭气体的体积或压强、热敏电阻的电流)随温度发生单调的、显著的变化.(2)测温物质的特性随温度线性变化时,温度计刻度是均匀的.(3)使用时应使温度计的测温物质部分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读数时温度计一般不离开待测物体等.答案 见解析10.小明自定一种新温标p,他将冰点与沸点之间的温度等分为200格,且将冰点的温度定为50
p,今小明测量一杯水的温度为150
p时,则该温度用摄氏温度表示时应为( ).A.30
℃
B.40
℃
C.50
℃
D.60
℃解析 每格表示的摄氏度为=0.5
℃,比冰点高出的温度为(150-50)×0.5
℃=50
℃,C对,A、B、D错.答案 C11.小丽测量烧杯中热水的温度时,将热水倒入另一烧杯中很少一部分,然后如图7-4-1中那样去测量和读数,她这样做被小宁发现了,小宁指出她的错误如下,你认为小宁找得对的是( ).图7-4-1A.不应倒入另一烧杯中,这会使温度降低B.水倒得太少,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完全浸泡C.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刻度线相平,而不应斜视D.应该将温度计取出读数,而不应该放在水里读解析 题中将少量水倒入另一烧杯,测量有两种错误:其一,少量水不能浸没温度计玻璃泡,达到热平衡时测量的不是水的温度,其二,少量水倒入另一烧杯,这少量水与另一烧杯又达到一个热平衡,温度已改变,再用温度计测量时,测出的是这个热平衡状态的温度,而不是待测水的温度了.题中C选项读数小宁找得对,但是小宁在D选项中要把温度计取出来读数就不对了.当把温度计取出来时,在空气中它与空气间存在温度差,有热交换,会破坏原来的热平衡,示数变化.答案 ABC12.实验室有一支读数不准确的温度计,在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其读数为20
℃;在测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其读数为80
℃.下面分别是温度计示数为41
℃时对应的实际温度和实际温度为60
℃时温度计的示数,其中正确的是( ).A.41℃、60
℃
B.21
℃、40
℃C.35
℃、56
℃
D.35
℃、36
℃解析 此温度计每一刻度表示的实际温度为
℃=
℃,当它的示数为41
℃时,它上升的格数为41-20=21(格),对应的实际温度应为21×
℃=35
℃;同理,当实际温度为60
℃时,此温度计应从20开始上升格数=36(格),它的示数应为36+20=56
℃,所以C正确.答案 C13.一般实验室里常用的一种摄氏温度计摄氏温标:在1954年以前,标准温度的间隔是用两个定点确定的.它们是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汽化点)和冰在标准大气压下与饱和空气的水相平衡时的熔点(冰点).摄氏温标(以前称为百分温标)是由瑞典物理学家摄尔修斯设计的.如图7-4-2所示,以冰点定为0
℃,汽化点定为100
℃,因此在这两个固定点之间共为100
℃,即一百等份,每等份代表1度,用1
℃表示,用摄氏温标表示的温度叫做摄氏温度.摄氏温标用度作单位,常用t表示.热力学温标由英国科学家威廉·汤姆逊(开尔文)创立,把-273.15
℃作为零度的温标,叫做热力学温标(或绝对温标).热力学温标用K表示单位,常用T表示.
作业布置
教学心得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