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
题
7.4
物体的内能
第
3
课时
计划上课日期:
教学目标
(1)知道分子的动能,分子的平均动能,知道物体的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标志;(2)知道分子的势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知道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变化而变化的定性规律;(3)知道什么是物体的内能,物体的内能与哪个宏观量有关,能区别物体的内能和机械能。
教学重难点
区分温度、内能、热量三个物理量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势能曲线是教学上的另一难点。
教学流程\内容\板书
关键点拨加工润色
1.下列关于物体的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B.物体的内能越大,所含热量越多C.物体的温度越高,它的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大D.物体的温度不变,其内能就不变解析 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大,内能由物体的质量、温度和体积共同决定,并且内能是状态量,而热量是过程量,它表示由于热传递而引起的内能变化过程中转移的能量.答案 C2.若一气泡从湖底上升到湖面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则在此过程中关于气泡中的气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增大B.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C.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D.气体的分子势能增大解析 气体在上升的过程中,温度不变,体积增大,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平均速率不变,分子间的作用力减小,气体的分子势能增大.答案 D3.下列关于分子动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升高,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加B.物体的温度升高,分子的总动能增加C.如果分子的质量为m,平均速率为v,则平均动能为mv2D.分子的平均动能等于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之和与所有分子的总数之比解析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但是其中个别分子的动能却有可能减小,A错、B对.分子的平均动能等于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之和与所有分子总数的比值,所以C错、D对.答案 BD4.分子间距增大时,分子势能将(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解析 分子势能的变化与分子力做功紧密联系;当分子力做正功时,分子势能减小;当分子力做负功时,分子势能增加.(1)当r>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引力,将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2)当r000
kg的汽锤从2.5
m高处落下,打在质量为200
kg的铁块上,要使铁块的温度升高40
℃以上,汽锤至少应落下多少次?设汽锤撞击铁块时做的功有60%用来升高铁块的温度(取g=10
m/s2,铁的比热c=0.11
cal/g·℃).解析 由机械能守恒可知,汽锤下落撞击铁块时刻的动能Ek=mgh=103×10×2.5
J=2.5×104
J由动能定理得,汽锤撞击铁块所做的功W=Ek-0=2.5×104
J使铁块温度升高40
℃所需的热量Q=cmΔt=0.11×103×200×40
cal=8.8×105
cal=3.696×106
J设汽锤应下落n次,才能使铁块温度升高40
℃,则由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得n·W·η=Q故n==≈247(次).答案 247次12.已知无烟煤的热值约为3.2×107
J/kg,一块蜂窝煤约含煤250
g,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若煤完全燃烧释放出的热有60%被水吸收,求一块蜂窝煤完全燃烧后可将多少水从10
℃加热到100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解析 煤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为:Q1=3.2×107×250×10-3
J=8×106
J由题意Q1×60%=cmΔt,且Δt=(100-10)
℃=90
℃,解得m=12.7
kg.答案 12.7
kg
作业布置
教学心得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