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新版七上第18课 从西晋统一到南北对峙(24张)

文档属性

名称 川教版新版七上第18课 从西晋统一到南北对峙(24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1-19 21:12: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摩天岭摩天岭摩天岭摩天岭阴平古道唐家河清溪古镇清溪古镇南坝镇
蜀汉江油关南坝镇
蜀汉江油关第18课 从西晋统一
到南北对峙一、西晋的统一1.魏灭蜀 265年,司马炎建立晋朝,都城洛阳,史称西晋,司马炎就是晋武帝。2.西晋建立 263年,魏国进攻蜀国,后主刘禅投降,蜀国灭亡。3.西晋灭吴 316年,西晋灭亡,中国短暂的统一后,再次走向分裂。4.西晋灭亡 280年,西晋军队攻占建业,吴国灭亡,中国结束分裂,走向统一。三国尽归司马氏 邓艾暗度阴平,星夜倍道来抢江油城。却说江油城守将马邈,闻东川已失,虽为准备,只是提防大路;又仗着姜维全师守住剑阁关,遂将军情不以为重。当日操练人马回家,与妻李氏拥炉饮酒。其妻问曰:“屡闻边情甚急,将军全无忧色,何也?”邈曰:“大事自有姜伯约掌握,干我甚事?”其妻曰:“虽然如此,将军所守城池,不为不重。”邈曰:“天子听信黄皓,溺于酒色,吾料祸不远矣。魏兵若到,降之为上,何必虑哉?”其妻大怒,唾邈面曰:“汝为男子,先怀不忠不义之心,枉受国家爵禄,吾有何面目与汝相见耶!”马邈羞惭无语。忽家人慌入报曰:“魏将邓艾不知从何而来,引二千余人,一拥而入城矣!”邈大惊,慌出纳降,拜伏于公堂之下,泣告曰:“某有心归降久矣。今愿招城中居民,及本部人马,尽降将军。”艾准其降。遂收江油军马于部下调遣,即用马邈为向导官。忽报马邈夫人自缢身死。艾问其故,邈以实告。艾感其贤,令厚礼葬之,亲往致祭。魏人闻者,无不嗟叹。后人有诗赞曰:“后主昏迷汉祚颠,天差邓艾取西川。可怜巴蜀多名将,不及江油李氏贤。”
  邓艾攻取江油后,进攻攻涪城、绵竹,后取成都。 马邈之妻历史:马邈,三国时期蜀国江油关的守将,因不战而降导致魏军长驱直入攻陷成都而遗臭万年,成为一个改变历史的小人物。马邈妻子李夫人在丈夫投降后自尽,因忠义而名垂千古。在平武县南坝镇,至今仍保存有纪念李夫人的石碑。
李夫人故里碑全称为“汉守将马邈忠义妻李氏故里碑”。碑身呈长方形,通高213厘米,宽71厘米,厚11厘米,碑体正中书“汉守将马邈忠义妻李氏故里碑”十三个行楷大字,建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该碑原立于南坝镇场镇侧的叮当泉旁,虽经受岁月风雨侵蚀,碑文中除了“忠义”两字模糊不清外,其它字样仍清晰可辨。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石碑被文物部门收集安放于位于九环线侧、巍巍新江油关旁的南坝镇文化长廊加以保护。?? 汉守将马邈忠义妻李氏故里二、北方人口大迁移1.五胡内迁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汉族主要居住在中原地区,少数民族散居边地的格局。?民族:?时间:?方向:从北部和西北部迁往中原;匈奴、鲜卑、羯、氐、羌;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2.北人南迁?原因:?时间:?方向:从中原迁往江南。为躲避战乱、灾荒和饥馑。从西晋后期起?意义:促进了南方的开发。三、十六国与东晋1.十六国317年,司马睿称帝,建立东晋,定都建康。2.东晋建立304年,匈奴大单于刘渊自称汉王,建立汉国。 各族统治者在我国北方和西南地区先后建立起16个政权,史称十六国。四、淝水之战2.383年,前秦皇帝苻坚率军南下,妄图消灭东晋,统一天下。前秦军与东晋军在淝水展开激战,最终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军。1.4世纪,前秦统一了中国北方。建康长安西安洛阳彭城徐州剧县寿光东南寿阳寿县南京洛阳东前秦军80多万东晋军8万河黄江长淮水渤海海东海南前秦(351 - 394年)东晋(317 - 420年)夷洲前秦军进攻路线东晋军进攻路线东晋前秦形势水淮沘水芍陂水淝洛涧水颖颖口洛口383年寿阳寿县硖石凤台西南八公山前秦军进攻路线前秦军溃逃路线东晋军进攻路线布防线前秦东晋淝水之战1.三国鼎立局面结束后,下列政权中,曾实现过短暂统一的是
A.东晋
B.西晋
C.北魏
D.前秦巩固练习2.西晋和东晋的建立者分别是
A.司马昭、司马炎
B.司马炎、司马睿
C.司马懿、司马炎
D.司马昭、司马睿3.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的民族分布形成的特点是
A.大杂居、小聚居。
B.各民族共同杂居在一起。
C.汉族主要在中原地、少数民族散居边地。
D.少数民族在南方,汉族在北方。4.“五胡闹中原”指的是曾经内迁的五个少数民族,它们开始内迁始于
A.三国时期
B.东汉末年
C.西晋末年
D.南朝时期5.历史上称之为“五胡内迁” 不包括下更哪个少数民族
A.匈奴
B.鲜卑
C.羯
D.吐蕃6.我国古代北方人口南迁,其主要原因是
A.南方气候优于北方。
B.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
C.北方统治者实行移民政策。
D.南方经济发展需要北方的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