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3张PPT。英军的坦克德军的潜艇(1914年7月—1918年11月)学习目标1、认识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2、了解一战的过程,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史实
3、对一战的导火线和一战中的凡尔登战役的学习
通过学习认识到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并得出要珍爱和平,远离战争。探究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材料一、1913年英德美法的比较(1)德国外长“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有阳光下的地盘”阳光下的地盘指的是什么?(2)由此可见,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是什么?目的: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殖民地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视频 欧洲列强之间矛盾示意图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德英法俄意奥代表同盟国集团代表协约国集团1879年德奥签订同盟条约1882年意加入德奥集团1892年法俄签订军事协定1907年英俄签订协约1904年英法签订协约.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图是不同时期世界形势示意图。其中能够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世界形势( )
A B C D A英国工厂内炮弹的海洋美国一位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 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
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火药桶指什么?一粒火星又指什么?巴尔干半岛萨拉热窝事件
(1)有人说,如果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的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就不会爆发。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请你说出理由。
(2)你是如何看待普林西普的这种行为? 不对,一战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因而战争是必然的。虽然他的行为是爱国行为,但是其手段极端(恐怖主义);不应该提倡时事短评普林西普爱国需要激情也需要理性一、背景(一战)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
2、目的: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主
3、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在德国的支持下,早就准备发动战争的奥匈帝国立即以这件事为借口,在1914年7月28日对塞尔维亚宣战。这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德皇威廉二世二、一战过程(1914-1918)开始的标志:_______ 战役191419151916根据一战的过程,完成下列填空(1914-1918)①②③④⑤⑦⑧⑨⑩1917-1918开始的标志:德意奥19141915英法俄德奥英法俄意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1916德奥英法俄意凡尔登_______ 战役1917-1918德奥英法俄
意美中二、过程(1914-1918)开始的标志:1914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转折点:1916凡尔登战役
结束标志:1918年德国投降,同盟国失败德国政府代表在
福煦车厢签署了
《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德国宣布投降1918年11月11日战争结束 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告终1918年奥匈帝国瓦解 凡尔登战役中一位战地记者写道:整个树林
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
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
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你是如何理解“凡尔登战役是绞肉机”的?
是什么使战争的残酷性和破坏性达到战争史上前所末有的程度?战争使大量的人员伤亡,财产的损失,造成灾难战地记者报道凡尔登绞肉机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性质:
特点:
影响: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大对人类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财产的损失,
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苦难!谈谈你对战争的认识珍爱和平,远离战争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总结 时间范围:1914--1918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不平衡
战争的目的:争夺殖民地,做世界霸主
两大集团:同盟国-协约国
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转折点:凡尔登战役
为了自身利益倒戈相向的国家:意大利
中途退出的国家:俄国
战争的性质: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
战争的特点: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大
结果:同盟国败
启示:珍爱和平,远离战争背景经过影响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 ( )
A、斐迪南大公视察波斯尼亚军事演习
B、帝国主义争夺巴尔干半岛
C、萨拉热窝事件
D、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战
2、遏止了德军疯狂进攻,标志着法国军队开始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战争是( )
A、马恩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日德兰海战 D、索姆河战役CB3、凡尔登战役对于交战双方意义重大,双方均使出浑身解数进行厮杀。不是此次战役中首次投入使用的新式武器是( )
A.导弹 B.轰炸机 C.飞机 D.毒气弹
4、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交战双方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
B.战争的深层原因是英德矛盾已成为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主要矛盾
C.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
D.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压倒老牌资本主义国家AC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摘自人教版教材《世界历史》九(上)
材料二 这是一次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一位战地记者曾这样记述到:“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摘自岳麓版教材《世界历史》九(上)(1)材料一中提到的引爆这个“火药桶”的火星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萨拉热窝事件 (2)材料二中的“绞肉机”是指的哪次战役?这次战役被称为“绞肉机”说明了什么?
(3)写出一战前在欧洲形成的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名称。
(4)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请你设计一条以“呼唤和平”主题的宣传语。凡尔登战役 说明了战争的残酷性(或惨烈性)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如:热爱和平,远离战争;让和平永驻人间等交战双方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协约国:英国法国俄国塞尔维亚比利时意大利日本意大利 一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协约国对德奥作战,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协约国进行的战争具有一定的正义性。? B .列强之间的关系以自身利益为转移。
C .意大利要帮助塞尔维亚实现民族独立。? D .意大利的背信弃义导致了三国同盟的分裂。【B】请思考返回新式武器的广泛使用科技是把双刃剑我们应该运用科技造福于人类!返回德军为实施堑壕战,广泛采用了喷火器、毒气弹和超大口径火炮,法军则试验了轻机枪和400毫米超级重炮 凡尔登战役凡尔登之战从2月一直打到年底,此役是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双方参战兵力众多、伤亡惨重。
法军损失54.3万人,德军损失43.3万人,死亡人数约有70万人,故此役有“绞肉机”之称。战争使大量的人员伤亡,财产的损失,造成灾难1、地理位置:巴尔干半岛位于欧洲东南部,地处欧、亚、非三洲的交会处,控制着黑海和地中海的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欧洲列强争夺的焦点。2、民族关系、宗教信仰复杂:历史上阿拉伯人、罗马人、土耳其人都曾征服过那里,形成了多民族、多宗教、多种族杂居的现象,矛盾重重。3、大国争夺:19世纪以后,列强插手、两大军事集团的争夺,使巴尔干半岛小规模战争不断,成为欧洲的火药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