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八上第12课 红军长征(36张)

文档属性

名称 川教版八上第12课 红军长征(36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1-20 10:2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6张PPT。一、探究课文,了解长征:
知道长征的原因、时间、经过、结果和意义
二、理解长征,分析长征
理解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三、学习长征,继承长征精神
目标展示:一、长征的原因归纳原因长征前全国革命形势图彭水县革命形势中央红军五次反“围剿”情况表毛、周、朱采取正确的作战方针执行错误方针政策胜利
胜利
胜利
胜利失败秦邦宪
1907.6.24~1946.4.8
化名博古(俄语“上帝”音译)
江苏无锡城内中市桥巷人
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之一李德[奥托·布劳恩]
1900.9.28~1974.8.15
又名华夫 曾用名李特罗夫
德国慕尼黑人
共产国际派中国红色政权军事顾问王明
1904.4~1974.3.27
原名陈绍禹(一说玉)
安徽金寨县(今属六安市)人
中共前期重要领导人之一  由于党中央主要领导人在军事指挥上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红军长征的原因蒋介石
发动第五次
“围剿”“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方针和政策红军
反“围剿”
的失败红军陷于内外交困长征开始战


移梳理过程二、长征的经过1、长征初期——受挫乌江江长赤水大渡河金沙江西瑞金江 西湖 南福 建贵州广 西西 康四 川陕吴起镇甘肃毛尔盖泸定桥安顺场贵阳黄腊子口草地雪山1934.10.遵义1935.1.图说历史中央革命根据地彝族区突破四道封锁线渡乌江  占遵义遵义会议梳理过程二、长征的经过2、长征继续——转折遵义会议会址 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朱德参加遵义会议的主要领导人背景:中国共产党、红军极度削弱,频临绝境时间:1935年1月地点:贵州遵义内容1、批判了党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错误2、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3、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意义:会议结束了 “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
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历史
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问题解答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问题探究提示:
请从遵义会议之前红军面临的处境、遵义会议的决议、遵义会议之后战争形势的发展来思考归纳。1、会前,中共中央和红军处于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
2、会上,纠正了左的错误,选举了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负责军事指挥
3、会后,红军四渡赤水……走向胜利过程梳理3、长征结束——胜利找一找结合课本第74页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 探讨遵义会议后,红军长征的路线?乌江江长赤水大渡河金沙江西瑞金江 西湖 南福 建贵州广 西西 康四 川陕吴起镇甘肃毛尔盖泸定桥安顺场贵阳黄腊子口草地雪山1934.10遵义1935.1.图说历史中央革命根据地彝族区四渡赤水南渡乌江巧渡金沙江通过大凉山飞夺泸定桥突破四道封锁线渡乌江  占遵义遵义会议飞夺泸定桥  中央红军最早抢渡泸定桥的部队是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第二连。22名突击队员于1935年5月29日胜利占领泸定桥。乌江江长赤水大渡河金沙江西瑞金江 西湖 南福 建贵州广 西西 康四 川陕吴起镇甘肃毛尔盖泸定桥安顺场贵阳黄腊子口草地雪山1934.10遵义1935.1.图说历史中央革命根据地彝族区翻雪山过草地四渡赤水南渡乌江巧渡金沙江通过大凉山飞夺泸定桥突破四道封锁线渡乌江  占遵义遵义会议乌江江长赤水大渡河金沙江西瑞金江 西湖 南福 建贵州广 西西 康四 川陕吴起镇甘肃三军会师会宁、静宁1936.10毛尔盖泸定桥安顺场贵阳黄腊子口草地雪山1934.101935.10.遵义1935.1.图说历史中央革命根据地彝族区吴起镇会师翻雪山过草地四渡赤水南渡乌江巧渡金沙江通过大凉山飞夺泸定桥突破四道封锁线渡乌江 占遵义遵义会议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吴起镇胜利到达陕北(油画)  红一方面军:1934年10月10日从江西中央苏区出发,至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同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会师。历经11省,行程25000里。是红军长征部队经过省份最多、行程最远的部队。刘志丹
1903.10.4~1936.4.14
陕西保安(今志丹县)人
陕北苏区创建人之一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会师楼(甘肃会宁)会宁全貌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博古
在长征胜利后到达陕北时的合影(1936)  1936年10月,红四、二方面军先后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bǔ]会师。标志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三、长征的意义总结历史长征及胜利的历史意义1长征:坚苦卓绝的长征,锻炼和考炼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保存了红军的基干,留下了光荣的革命传统。2胜利:长征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升华历史!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红军在长征途中表现出了哪些优秀品质?(长征精神)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1935年2月 七 律 长 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涯暖,大渡桥横铁锁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红军长征史上一组令人惊奇的数字: 长征途中,红军穿越了数十年来没有一支军队经过的彝族聚居地区,突破了国民党中央军和10个地方军阀的围追堵截,几乎每天都有一次遭遇战,平均走365里才休整一次。日平均行军74里。 三大主力在长征途中牺牲的营以上干部超过数百人。牺牲的战士就更多了。单是江西省兴国县,长征途中 牺牲的战士就达12038人。红军过草地时,一次就有七八百战士饿死在草地上。感悟长征精神长征精神的内涵
伟大的长征精神,概括起来就是:
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
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
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
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读史修德小组讨论:
在学习中如何发扬长征精神?
友情提示:同学们中有哪些不好的学习习惯?长征精神可以帮助我们改变这些不好的习惯吗?具体来说该怎么做?
同学们再见!小结本课知识一、长征开始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原因:主要领导人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时间、地点:1934.10江西瑞金(8万人向西突围)长征线路:瑞金破封锁渡乌江占遵义二、遵义会议时间:1935年1月成就:(1)批判了党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2)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3)增选了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意义:(1)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2)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3)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三、长征胜利及其意义:板书设计第12课 红军长征一、长征的原因二、长征的经过1、长征初期——受挫2、遵义会议——转折3、长征继续——胜利三、长征的意义四、长征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