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新版七上第17课 三国鼎立(21张)

文档属性

名称 川教版新版七上第17课 三国鼎立(21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1-20 10:2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第17课 三国鼎立一、北方走向统一1.背景 200年,袁绍和曹操在官渡交战,最终曹操以少胜多,基本统一北方。2.官渡之战 东汉末年,中央政权名存实亡,军阀割据,互相兼并,连年混战。袁绍、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沮授说绍曰:“且今州城粗定,兵强士附,西迎大驾,即官邺都,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
——《后汉书·袁绍传》 袁绍的谋士沮授向袁绍献计,让其“挟天子而令诸侯”,可是袁绍手下其他的谋士不赞成。
“挟天子而令诸侯”:挟制着皇帝,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现比喻用领导的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曹 操
(155年-220年)
字孟德水河水濮水济水鸿沟白马黎阳(浚县东)(滑县东南)白马津延津(延津北)阳武(原阳东南)乌巢(延津东南)官渡(中牟东北)袁军进攻路线曹军进攻路线曹军撤退路线曹军偷袭路线袁军追击路线袁军败退路线官渡之战二、赤壁之战1.背景?曹操在官渡之战后基本统一北方;?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壮大起来;?孙权逐渐巩固了在江南的地位。 赤壁之战后,形成了曹操、孙权和刘备三分天下的局面。3.影响 208年,曹操率军南下,企图一举占领南方,统一全国。曹操与孙刘联军在赤壁展开激战,最终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军。2.赤壁之战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 中国东汉末年刘备三次到隆中(今湖北襄阳附近)诸葛亮住处请他出山辅佐自己的事件。
三顾茅庐:形容求贤若渴;也用来指诚心诚意一再邀请。诸葛亮(181年-234年)
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襄阳江陵乌林夏口樊口柴桑(襄樊)(荆州)(洪湖东北)赤壁(赤壁西北)(九江西南)(鄂州西)(汉口一带)刘备孙权曹军进攻方向和驻屯地刘军退却方向孙、刘联军驻屯地和进攻方向曹军败退方向主要战场孙、刘联追击方向水水汉江赤壁之战三、三国鼎立1.魏国221年,刘备建立蜀国,建都成都。2.蜀国220年,曹丕建立魏国,建都洛阳。229年,孙权建立吴国,定都建业。3.吴国三国鼎立形势图魏蜀吴补充:230年,卫温、诸葛直到达夷洲(今台湾)。1.曹操在《蒿里行》这首诗里写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它描写的这一惨境发生在
A.东汉初年
B.东汉末年
C.三国
D.西晋巩固练习2.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何处
A.统一天下。
B.消灭袁绍。
C.废汉称帝。
D.建立魏国。3.孙权大将周瑜利用曹军不习水战的的弱点,指挥联军用火攻的办法大败曹军。该战役是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4.“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杜甫这首诗所概括的历史与下列哪一位历史人物最为相关?
A.曹操
B.司马懿
C.诸葛亮
D.孙权5.巨鹿之战、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共同特点是
A.以少胜多。
B.战术上采用偷袭方式获得成功。
C.以众胜寡。
D.战术上采用火攻方式获得成功。6.有人为曹操翻案时说:“如果说曹操篡汉是为汉贼,岂不是儿子产生老子?”这里“儿子产生老子”的含义是
A.曹丕废汉自立使曹操背受骂名。
B.曹丕废汉自立是从曹操开始的。
C.曹操废汉自立是从曹丕开始的。
D.曹操废汉自立使曹丕背受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