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9张PPT。离 骚屈原 学习目标
1.了解“楚辞”及有关屈原和楚辞的文学知识。
2.学习屈原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3.疏通生字、词,培养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4.学会吟诵古诗词,注意节拍和重读。
苟余心其端直兮
?虽僻远之何伤 学习重点
1.了解屈原生平及《楚
辞》的一般特点;
2.鉴赏重要语句,感受
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学习难点
1.关键词语的疏通理解;
2.欣赏诗中的比喻手法,
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
特色。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
又树蕙之百亩屈原故里屈原生平端午龙舟屈原作品屈原思想 屈原(约前339~约前278):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战国末期楚国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作为一位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爱国爱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人格,千百年来感召着无数中华儿女。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开创了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路曼曼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1953年,屈原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屈原像出身贵族,学识渊博辅佐怀王,变法图强信而被疑,忠而被谤辗转沅湘,自沉罗江悲莫悲兮生别离
乐莫乐兮新相知屈原祠端午龙舟“楚辞”与《楚辞》“楚 辞” “楚辞”是屈原等人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种新诗体。其特点是句式长短不一,多用 “兮”字。《楚辞》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是西汉人刘向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诗作而成集。共有诗歌17篇,其中绝大多数是屈原的作品。楚辞得名及内容特点
一、产生于战国时中国南方,具有楚国鲜明的地方色彩的诗歌样式
二、汉代刘向将屈原、宋玉以及他们的模拟者的作品16篇汇编成《楚辞》
三、“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 ——[宋]黄伯思《校定楚辞序》
「书楚語」: 使用楚国方言,如 “些”“兮”等
「作楚声」 :南方民间的巫歌,富于幻想
「纪楚地」 :楚国位于今湖北一带,有“洞庭”“沅”“江”
等地名
「名楚物」 :“兰”“蕙”“薜荔”等物产诗体解放
打破了《诗经》四言的格式,创造出句法参差的体裁
浪漫诗风
奇特的幻想和夸张的手法,影响唐代诗人李白和李贺
创造赋体
铺张的手法影响汉赋的写作方式。楚辞对后代的影响 《 楚辞》收进屈原的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楚辞》 屈原的作品是他坚持“美政”理想,与腐朽的楚国贵族集团进行斗争的实录。他的“美政”理想表现在作品中,就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
又树蕙之百亩
……
冀枝叶之峻茂兮,
愿俟时乎吾将刈。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
哀众芳之荒秽。《离骚》(屈原)《楚 辞》《离骚》名字的由来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_____(司马迁《屈原列传》)
“离骚,犹离忧也。” “离,犹遭也;骚,忧也。 ”
_____(司马迁《屈原列传》)
“明己遭忧作辞也。”
___(班固《后汉书》)余既滋兰之九畹兮
又树蕙之百亩 乘舲船余上沅兮,
齐吴榜以击汰。
船容与而不进兮,
淹回水而凝滯。
朝发枉陼兮,
夕宿辰阳。
苟余心之端直兮,
虽僻远之何伤。《九章·涉江》(屈原)《楚 辞》入不言兮出不辞,
乘回风兮载云旗。
悲莫悲兮生别离,
乐莫乐兮新相知。 九歌?少司命(屈原)《楚 辞》骥不骤进而求服兮,
凤亦不贪喂而妄食九辩(宋玉)《楚 辞》 滋兰树蕙——余既滋兰之
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道夫先路——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离骚》内容简介女媭詈予——女媭之
婵媛兮,申申其詈予 吾令凤腾——吾令凤鸟
飞腾兮,继之以日夜 修远周流——邅吾道夫昆仑兮,路修远而周流 彭咸居所——既莫足为美
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离骚》读准正音 修姱
鞿羁
謇
谇
蕙纕
揽茝
谣诼
kuā jī jī jiǎnsuìxiāng chǎi zhuó 读准正音 偭规矩
忳
侘傺
溘
鸷
攘诟miǎn túnchàchì kèzhìgòu 读准正音伫
朕
皋
芰
岌岌 jí zhùzhèngāojì 骚体诗的典型句式有六字与五字两种(语气词“兮”除外),一般是每句诗三至四个节拍,“兮”为语助词,它不仅加强了生活色彩,而且使诗歌的调子回荡顿挫,婉转动人,读时应拉长语气。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朗读提示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语气助词,相当于“啊”百姓的生活叹息唯爱慕修洁且美好束缚句首语气词谏诤废弃、贬斥香草佩带加上采集香草圣明,这里指怀王荒唐高尚德行造谣淫荡本来善于取巧背向、违背通“措”措施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墨斗,指准则苟合取容准则忧闷通“郁悒”失意的样子艰难困厄突然通“圆”合责骂侮辱忍受保持随流水而消逝推崇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观察、选择道路久久久立返回回原路缓行,使动用法长满兰草的水边高地长着椒树的山冈通“罹”未出仕前服装,指原先志向荷花荷花不知吾罢了只要确实美好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形作动,加高形作动,加长高耸的样子修长分散的样子芳香光泽光明纯洁的本质回头看纵目眺望指辽阔大地繁多芳香浓烈更加明显。章,通“彰”美好受惩戒而改变(2)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既因为我用香蕙作佩带而贬黜我啊,又因为我采集芳芷而给我加上罪名。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这也是我心向往的美德啊,纵使是死上九回我也不会后悔。 (1)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我长声叹息而泪流满面啊,我哀伤人民的生活多灾多难。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我只是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啊,早上
进谏而晚上即遭贬黜。(3)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怨恨君心荒唐啊,始终不能体察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许多小人嫉妒我秀美的娥眉啊,诽谤我好做淫荡之事。 (4)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世俗本来是适合于投机取巧啊,违背规矩而任意改变措施。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违背准绳而随意歪曲啊,竞相把苟合取悦于人奉作法度。(5)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我忧郁失意啊,只有我此时艰难困厄。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宁愿突然死去而随流水消逝,也不肯同乎流俗,屈节卑躬。 (6)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鹰和隼不能够和凡鸟同群,原来是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哪有圆凿和方枘能够相合的啊?哪有道不同而能够相安的?(7)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我受着委屈而压抑着意念啊,我忍受着责骂和侮辱。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保持着清白而献身正道啊,本是前代的圣人所推崇的。 (8)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后悔选择道路时没有看清啊,我久久伫立而想返回。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掉转我的车子返回原路,趁着这迷路还不算远。 (9)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赶着我的马车缓缓走在长着兰草的水边高地啊,疾驰到长着椒树的山冈暂且休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我到朝廷做官而不被(君王)接纳,又遭受指责啊,就退隐了,重新整理我当初的衣服。 (10)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裁剪荷叶做上衣啊,缀缝荷花花瓣做下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不了解我也就罢了,只要我本心确实是美好的。 (11)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再加高我高高的帽子啊,再加长我长长的佩带啊。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香草的芳香和美玉的光泽杂糅在一起啊,唯独我光明纯洁的品质还没有污损。 (12)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我忽然又回过头来放眼远眺,将去看看四方广大的土地。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我佩带上缤纷多彩的服饰啊,馥郁的花香更加显著。 (13)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人生各有各的乐趣啊,我独爱美,并且习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即使我被肢解我还是不会改变啊,难道我的志向是可以因受惩戒而改变的吗? 思路结构(一)第一段[述怀,揭示“朝谇而夕替”的原因,表达“九死其犹未悔”的意志。]政治理想:
哀民生、遵规矩、施美政 。政治遭遇:
灵修不察、众女嫉余、时俗工巧。 心志:
屈心抑志、九死未悔。 写什么思路结构(一)第二段[反省,检查自己的行为,表现追求美德、体解不悔的高尚品德。]好修为常、体解未变。 退隐的闪念:回车复路、退修初服。 ?爱国决心:写什么内容分析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
生之多艰”表达了诗人怎样的
思想感情?写什么 2.屈原为什么“朝谇而夕替”?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背绳墨以追曲兮。内容分析写什么内容分析 3.诗人先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在下一节却又说“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前后是否矛盾?写什么写什么内容分析4.“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1。外部形象高雅脱俗。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2。人物内在品质高洁:
第一,主张法治,追求社会清平。(“规矩”“绳墨”),主张举贤授能。
第二,主张美政,忧国忧民(“哀民生之多艰”?“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反对统治者的荒淫暴虐和臣子的追逐私利。
第三,追求真理,坚强不屈(“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人物形象《离骚》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1.大量运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
《离骚》运用了不少香花、香草的名称来象征性地表现政治的、思想意识方面的比较抽象的概念,不仅使作品含蓄,长于韵味,而且从直觉上增加了作品的色彩美。如何写语言赏析指出下列语句的比喻意义:1、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喻高尚、美好的品德2、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小人;喻指美好的品德4、退将复修吾初服喻指原来的志趣如何写3.背绳墨以追曲兮喻指准绳、法度5.制芰荷,集芙蓉,高余冠,长余佩比喻修养品德“蕙纕、茝、蛾眉、兰、椒、初服、芰荷、芙蓉”等美好事物都有其象征意义,表明屈原追求美好事物,品格高洁。屈原拥有它们,即象征着他的品德高尚,表现了诗人美好的精神境界,充满了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
象征手法 如何写语言赏析《离骚》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2.全诗以四句为一节,每节中又由两个用“兮”字连接的若连若断的上下句组成,加上固定的偶句韵,使全诗一直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具有很强的节奏感。
3.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如何写 节选部分运用比喻、象征的手法先从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遭遇写起,然后再否决自己退隐独善的闪念,表明自己决不变心的爱国热情。诗歌主旨(节选)巩固、拓展背诵能体现屈原高尚品质和爱国情怀的诗句
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
洁身自好,自我完善:
坚持真理,献身理想:
忧国忧民,热爱祖国: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阅读《渔父》,完成后面的练习。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gǎo。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浑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bū其糟而啜chuò其醨lí?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guān,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huò乎?”渔父莞wǎn尔而笑,鼓波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zhuó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1.对于“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的原因,屈原和渔父的看法分别是
屈原:
渔父: 2.屈原以“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说明什么问题?
3.渔父以“沧浪之水”的比喻,说明什么问题?
4.面对屈原抱石沉江,你赞成这一举动吗?
5.学习这篇文章,你有哪些启发?
日月同辉,光照千古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nào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jiào然泥niè而不滓zǐ者也。推此志也,虽于日月争光可也。
——《史记》拓展古今评价《离骚》 “逸响伟辞,卓绝一世” “其影响于后人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指《诗经》)以上” ——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通篇文采绚丽,想象丰富,结构宏伟,感情深沉,是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杰作。” —— 巴金 一声长叹,说不尽我心悲凄。
热泪长流,洗不去民生艰辛。
何等无奈?
一生苦苦追求,
谁如我这般于己苛刻?谁又知我心热爱美德?
谁勤进谏无惰于清晨?谁却早贬黜也问何罪。
何等无奈!
?
香蕙作佩,岂是错?采集芳芷,能称罪?
污蔑我的人格,精神却无法击退。
那人世之美,怎会允许?
看,这滔滔江水,海纳生死,
我,无怨无悔。离骚
主要作者:陈嘉宁 (执信学生)?唉!
糊涂,是君王;荒唐,也君主。
恨恨不得谅,忠心长埋藏。
嫉妒,是小人;诽谤,也无妨。
谁高尚?谁淫邪?
天地自度量!我岂怕区区谗言,自会贻笑大方!
?
宇宙之奇妙,善于取巧。
奸臣之愚昧,胡编乱造。
真理啊,渐渐消亡。
谬论啊,愈猖愈狂。
破坏自然的法度,掩盖美德的清香。
这世态,怎个炎凉!
千疮万孔,痛无边,哀难量。
?孤雁独鸣,谁听懂它的心酸?
凄厉不已,唏嘘哀叹。
狰狞的丑恶,无法侵蚀高洁的美丽。
我自是长逝如流水,也不贪图荣华庇护下的浑浊。
抵得过奸邪的羁縻,
我洁白无暇,清澈见底。
?
鸷鸟不群于凡鸟,
方枘不合于圆凿。
道不同,何相安?
黑白分明,清浊字现,美丑对立。
我便是我,顶天立地,歌我之志,颂我之美,忠不变,情难移。
我可以,置志趣于心腑,视耻辱于无形。
但我,决不可以,置清白于不顾,视忠直于不理。
正义地死去,离开也美丽。
自古,圣贤之举。
?那从前的十字路口啊,记载了多少激动
身后漫漫之长路,我想重行。
这眼前的分岔大道啊,满溢着多少哀愁
纵使迷雾之重重,我已重行。
?
看细水长流,听丁冬作响。
看兰草飞扬,听萧瑟清亮。
抛下车痕一串,无限凄凉。
疾速逐愁,驻足于椒丘,难免感伤。
朝廷,官场,不堪回想。
只得隐退,阔别断肠。
修我志向,不再期望。
?
裁荷叶为衣,清新脱俗。
集莲花为裳,惊艳绝世。
谁爱自然美,谁自明我心所向。可惜,高冠长佩
杂糅,污浊芳香
大杀风景!
庆幸,我心依旧,明镜可鉴。
?
我站在这里,极目远方
大地之辽阔,天际之无垠。
多少未知与奥秘,
待我开启。
佩带锦上添花,芳菲使人着迷。
且启程,忘记过往。
?
人各有志,我独爱美好。
她,长存于我生命!
她,永留于我身体!
谁,也夺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