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鲁教版必修1(课件+学业分层测评)-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19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鲁教版必修1(课件+学业分层测评)-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19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7-01-21 19:29:32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学业分层测评






























焦炭
铁矿石
尿素
学业分层测评(十五)
点击图标进入…
知识点(②
学习目标导航
知识点
W目(共37张PPT)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学业分层测评










硫黄
斜方硫
单斜硫

淡黄

CS2




(SO2)
无色
刺激性
易溶
学业分层测评(十九)
点击图标进入…
知识点(②
学习目标导航
知识点
氢化物

SO
化物
微生物
喷黄铁矿Fe

地下雄黄As
骨CaSO
硝NaS
0
雌黄As
SO.+20
表现酸性氧
S
物的通性
Cao
S
Cao
C
(表现氧化性)
SO
催化剂2S0(表现还原性)
票白性:使品红溶液退色
W目学业分层测评(十七)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可用来干燥氨气的是(  )
A.浓硫酸   
B.碱石灰
C.氯化钙
D.五氧化二磷
【解析】 NH3溶于水显碱性,与A、D反应;C可与NH3生成CaCl2·8NH3,故只有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2.关于氨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氨水的主要成分是NH3·H2O
B.氨水可使酚酞指示剂变红
C.氨水中含有两种分子
D.氨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密度越小
【解析】 氨水的主要成分是NH3·H2O,由于NH3与H2O反应:NH3+H2O??NH3·H2O,所以氨水中有NH3、H2O、NH3·H2O三种分子。氨水密度小于1,所以氨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密度越小。
【答案】 C
3.关于铵根离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无色
B.加热可与OH-反应生成NH3
C.只存在于溶液中
D.具有还原性,一定条件下可被氧化
【解析】 NH形成的盐均无色,A项正确;NH+OH-NH3↑+H2O,B项正确;NH中N元素为-3价,具有还原性;NH4HCO3、NH4Cl等铵盐固体中均存在铵根,故C项错误。
【答案】 C
4.实验室制备干燥的氨气所需的药品是(  )
【导学号:20250052】
A.NH4Cl稀溶液、NaOH稀溶液、碱石灰
B.饱和氨水、NaOH固体、五氧化二磷固体
C.NaOH溶液、NH4Cl晶体、浓硫酸
D.NH4Cl固体、消石灰、碱石灰
【解析】 实验室制取NH3是用NH4Cl固体与消石灰共热进行制取,由于NH3是一种碱性气体,故不能用P2O5固体和浓硫酸进行干燥,应用碱石灰进行干燥。
【答案】 D
5.实验室可以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干燥、收集气体M,多余的气体可用水吸收,则M是
(  )
A.NH3   
B.NO
C.Cl2
D.NO2
【解析】 气体可用碱石灰干燥,C错、D错;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B错;用防倒吸装置吸收,说明在水中溶解度非常大,A正确。
【答案】 A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所有铵盐受热均可以分解,产物均有NH3
B.所有铵盐都易溶于水,所有铵盐中的氮元素均呈-3价
C.NH4Cl溶液中加入NaOH浓溶液共热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OH-NH3↑+H2O
D.NH4Cl与NaCl的固体混合物可用升华法分离
【解析】 所有铵盐受热都易分解,但分解不一定产生NH3,如NH4NO3分解一般不产生NH3,A错误。NH4NO3中氮元素显-3和+5价,B错误。加热时NH4Cl分解生成NH3和HCl,冷却二者又重新化合,该过程为化学变化,不是升华,D错误。
【答案】 C
7.为了检验某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NH,你认为下列试纸或试剂一定用不到的是(  )
①蒸馏水 ②NaOH溶液 ③红色石蕊试纸 ④蓝色石蕊试纸 ⑤稀硫酸
A.①⑤   B.④⑤   C.①③   D.①④⑤
【解析】 NH检验一般是取少量样品与碱混合于试管中,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看试纸是否变蓝;也可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看是否有白烟生成。因此④、⑤一定用不到。
【答案】 B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氨水可以直接作为肥料施用
B.铵盐都可作为氮肥
C.农家肥和草木灰混合施用可以增强肥效
D.作为氮肥,铵盐比氨水施用更方便
【解析】 农家肥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得到铵根离子,而草木灰中的K2CO3溶于水呈碱性,容易与铵根离子结合生成氨气而损失肥效,C错误。
【答案】 C
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盐酸中滴加氨水:H++OH-===H2O
B.碳酸氢钠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钡溶液混合:
HCO+OH-===CO+H2O
C.NH4HCO3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混合加热:
NH+OH-===NH3↑+H2O
D.氯化铵与氢氧化钠两种浓溶液混合加热:
OH-+NHH2O+NH3↑
【解析】 A中的氨水应写化学式,A不正确;B中NaHCO3溶液与足量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HCO+OH-===BaCO3↓+H2O;C中HCO应参与反应:NH+HCO+2OH-NH3↑+2H2O+CO;D项正确。
【答案】 D
10.A是一种白色晶体,受热分解能生成B、C两种无色气体,C的水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A与浓NaOH溶液共热,也能生成气体B。用圆底烧瓶分别收集干燥的气体B和C,然后将收集满气体的烧瓶按如图所示装置组装,挤压滴管的胶头时,可以分别得到蓝色喷泉和红色喷泉。请填写下列空白:
(1)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收集气体B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与C两气体相遇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A与浓NaOH溶液共热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题意知,B溶于水显碱性,则B为NH3,A与浓NaOH溶液共热生成B,则A为铵盐,C溶于水显酸性,且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则C为HCl,故A为NH4Cl。
【答案】 (1)NH4Cl (2)向下排空气法 (3)产生大量白烟 (4)NH+OH-NH3↑+H2O
11.实验室可用下列几组试剂制取少量NH3:
①固体Ca(OH)2和NH4Cl;
②浓氨水和固体CaO;
③浓氨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上述三组试剂制取少量NH3,需要加热的是________(填序号),第②组试剂中产生NH3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①组试剂中得到的氨气能否用浓H2SO4来干燥?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③ NH3·H2O+CaO===Ca(OH)2+NH3↑
(2)不能;因为NH3能与浓H2SO4反应生成(NH4)2SO4
12.某同学在实验室制氨气时进行下列实验设计。
(1)实验室制氨气的原理(写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收集氨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若用如图装置收集氨气,应选择从____________端进气为宜。
(3)若要在烧瓶中收集到干燥的氨气,需在烧瓶______端导管口连接一个盛装________(填干燥剂名称)的干燥装置。若要检验烧瓶中氨气是否收集满,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氨气极易溶于水,因此只能用排空气法,由于氨气的密度小,应向下排空气,从B端进气。
(3)干燥氨气必须选用碱石灰,根据氨气性质,检验时,用一块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瓶口,看是否变蓝。
【答案】 (1)Ca(OH)2+2NH4ClCaCl2+2NH3↑+2H2O (2)向下排空气法 B (3)B 碱石灰 用一块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A处,看是否能够变蓝
[能力提升]
13.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上利用反应3Cl2+2NH3===N2+6HCl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管道漏气遇氨就会产生白烟
B.该反应利用了Cl2的强氧化性
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生成1
mol
N2有6
mol电子转移
【解析】 A项,若管道漏气遇氨气发生反应:3Cl2+2NH3===N2+6HCl,NH3+HCl===NH4Cl(白烟);B项,题给反应中Cl2作氧化剂,表现氧化性;C项,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项,由2H3→N2可知,生成1
mol
N2有6
mol电子转移。
【答案】 C
14.如图利用培养皿探究氨气的性质。实验时向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立即用另一表面皿扣在上面。下表中对实验现象所做的解释正确的是
(  )
选项
实验现象
解释
A
浓盐酸附近产生白烟
NH3与浓盐酸反应产生了NH4Cl固体
B
浓硫酸附近无明显现象
NH3与浓硫酸不发生反应
C
氯化物溶液变浑浊
该溶液一定是MgCl2溶液
D
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NH3是一种可溶性碱
【解析】 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的HCl气体与NH3反应生成了固体NH4Cl而产生白烟,A正确;浓硫酸没有挥发性,不会出现白烟,但是仍然发生反应生成(NH4)2SO4,B不正确;NH3·H2O能与大多数的金属阳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物沉淀,故C不正确;NH3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弱碱NH3·H2O,但NH3本身不是碱,D不正确。
【答案】 A
15.回忆实验室制取NH3的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加热NH4Cl和Ca(OH)2制取NH3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1)反应原理设计实验室制氨气装置图(可用简笔画表示)。
(3)下列气体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________(填选项编号;下同),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NH3
B.NO     c.NO2
(4)为何不用加热NH4Cl固体的方法制取氨气?
(5)如何检验氨气已收集满试管?
(6)已知NH3极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CCl4。下列装置中不适宜做NH3气体尾气吸收装置的是________。
【解析】 (1)是复分解反应:相互交换成分,然后NH3·H2O受热分解。注意加热符号(△)。
(2)制取O2是加热固体,制取NH3也是加热固体,故可采用制O2装置制取NH3。但收集方法不同,NH3易溶于水,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由于NH3有毒,故还要采取尾气处理装置——用湿棉团,或蘸有稀硫酸的棉团即可。
(3)NO与空气中的O2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NH3和NO2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5)检验氨气是利用氨气溶于水显碱性的性质或与酸反应生成盐。
(6)A、D装置中倒置的漏斗和干燥管均有较大的体积,可防止倒吸;B中NH3不溶于CCl4,也可防止倒吸;C中NH3直接通入水中,由于NH3极易溶于水,所以易引起倒吸。
【答案】 (1)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2)如图
(3)b ac (4)因为NH4Cl固体受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气体,二者冷却时又重新生成固体氯化铵,得不到氨气。
(5)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或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若试纸变蓝或产生白烟,则证明氨气已集满。
(6)C(共33张PPT)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学业分层测评


无味

无色
正反两个方向
相同
游离态
高能
人工
合成氨
仿生固氮





NO
NO2
无色
无味

红棕色
刺激性

学业分层测评(十六)
点击图标进入…
知识点(②
学习目标导航
知识点
W目(共21张PPT)
章末综合测评
章末综合测评(三)
点击图标进入…
W目(共31张PPT)
知识点一
学业分层测评






Br+
海洋元素
I2
有机溶剂
Cl2
Br2
I2
Br2
深红棕色
紫黑色
液体
固体

橙红
Cl2+2Br-
=Br2+2Cl-

分层
紫红
Cl2+2I-
=I2
+2Cl-

紫红
Br2+2I-
=I2+2Br-
Cl2>Br2>I2
I->Br+>Cl-
苦卤
氧化
学业分层测评(二十二)
点击图标进入…
学习目标导航
知识点
W目(共48张PPT)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学业分层测评






2:1
干燥剂
CaSO4·2H2O
不溶
不溶






2H2SO4
2SO3
H2SO4
H2SO3
酸化
重金属
酸性
能源
学业分层测评(二十)
点击图标进入…
知识点(②
学习目标导航
知识点
W目(共32张PPT)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学业分层测评


——






大于1mg






血液循环
新陈代谢
缺碘
缺碘






过滤、加盐酸
结晶、过滤、干燥、电解
加碱沉淀
银白



良好
汽车、飞机、火箭
国防金属
还原剂
学业分层测评(二十一)
点击图标进入…
知识点(②
学习目标导航
知识点
主要原料:苦卤(晒盐后的母液)贝壳、盐酸
(贝壳)→Ca0
(O
生产流程苦卤
q

gCl,(熔融
制碱
C
Ca(o
沉淀
20
(OH)
反应原理酸化:Mg(OH2+2
MgCl
+2H,O
蒸发结晶、脱
C
电解MCL(熔融)电
W目学业分层测评(十六)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N2→NO   
B.N2→NO2
C.NO→NO2
D.NO2→NO
【解析】 A项,N2+O22NO;C项:2NO+O2===2NO2;D项,3NO2+H2O===2HNO3+NO。
【答案】 B
2.下列反应起到了固氮作用的是(  )
A.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NH3
B.NO与O2反应生成NO2
C.NH3被O2氧化成NO和H2O
D.由NH3制备化肥NH4HCO3
【解析】 由定义知,氮的固定是将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成含氮化合物。
【答案】 A
3.下列关于氮气的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通常情况下,氮气性质很不活泼
B.可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氮
C.通常情况下,氮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
D.跟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时,氮气是氧化剂
【解析】 在通常状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但在高温、加热、放电等条件下,氮气能与O2、H2等发生反应;氮气不能在氧气中燃烧;氮气跟H2发生反应时,氮元素得到电子被还原为NH3,氮气作氧化剂;通常情况下,氮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
【答案】 B
4.下列对氮的氧化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氮的氧化物都是无色气体
B.氮的氧化物都难溶于水
C.氮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D.氮的氧化物都是大气污染物
【解析】 A项,NO2为红棕色气体;B项,NO2、N2O5等均易溶于水;C项,NO为不成盐氧化物;D项,氮的氧化物均会对大气产生污染。
【答案】 D
5.在3NO2+H2O===2HNO3+NO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分子个数比为(  )
A.2∶1
B.1∶2
C.3∶1
D.1∶3
【解析】 氧化剂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还原剂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由O2→O,2O2→2HO3可知氧化剂与还原剂分子数之比为1∶2。
【答案】 B
6.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们逐渐认识到,NO是血压调节的主要因子,在心血管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NO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NO是无色气体
B.NO是汽车尾气的有害成分之一
C.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NO
D.NO在一定条件下也可做氧化剂
【解析】 因NO可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NO2,故NO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只能用排水法收集。
【答案】 C
7.按图进行实验。试管中装有12
mL
NO,然后间歇而又缓慢地通入8
mL
O2,下列是有关最终状态的描述:
①试管内气体呈棕色 ②试管内气体呈无色 ③试管内液面不变 ④试管内液面上升 ⑤试管内气体是O2 ⑥试管内气体是NO。其中正确的是(  )
【导学号:20250049】
A.①③
B.②④⑤
C.②④⑥
D.②③⑤
【解析】 NO、O2、H2O发生反应4NO+3O2+2H2O===4HNO3,12
mL
NO完全反应则需O2
9
mL,即O2不足,则剩余气体为NO,气体呈无色,液面上升,②④⑥正确。
【答案】 C
8.将装有50
mL
NO2、NO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立于水槽中,反应后气体体积缩小为30
mL,则原混合气体中NO2和NO的体积比是(  )
A.5∶3  B.3∶5  C.3∶2  D.2∶3
【解析】 判断此题可根据化学方程式,运用差量法进行计算,由所得结果来确定正确的选项。
设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为x
差量法:

x=30
mL
则原混合气体中NO为50
mL-30
mL=20
mL,
所以V(NO2)∶V(NO)=30
mL∶20
mL=3∶2。
【答案】 C
9.将充满NO2和O2的量筒倒立于盛有水的水槽中,经过一段时间后,水上升到量筒体积的一半处停止,则剩余气体的成分是
(  )
A.NO2
B.NO
C.O2
D.NO或O2
【解析】 设量筒体积为V
L,剩余
L的气体可能是NO或O2。
①若气体为NO,根据反应3NO2+H2O===2HNO3+NO,则过量NO2为L,不合题意。
②若气体为O2,则有
L
NO2与O2发生反应4NO2+O2+2H2O===4HNO3,符合题意。
【答案】 C
10.在元旦联欢会上,某同学给同学们表演了一段魔术:首先收集一集气瓶红棕色的气体,用玻璃片盖好,然后向其中加入少量水,振荡后变为无色,然后轻轻移动玻璃片使少量空气进入集气瓶,气体又变为红棕色,振荡,又变为无色……
(1)集气瓶中红棕色的气体是________。
(2)气体颜色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演魔术时操作者要注意什么问题?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NO2 
(2)NO2与H2O反应生成无色气体NO,无色气体NO遇到空气,与空气中的O2反应又生成红棕色的NO2 3NO2+H2O===2HNO3+NO,2NO+O2===2NO2
(3)表演魔术时要注意安全,因为NO2、NO都有毒
11.如图所示,室温下向盛有3.0
mL
NO的试管中缓缓通入1.5
mL
O2(所有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观察到的现象(可不写满,也可补充):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终试管中剩余的气体是________,体积为________。
【解析】 试管中通入O2、NO与O2反应生成NO2,气体变为红棕色,NO2与水反应生成NO和HNO3,液面上升。根据反应4NO+3O2+2H2O===4HNO3。1.5
mL
O2完全反应消耗2.0
mL
NO,故最后剩余气体为NO,体积为3.0
mL-2.0
mL=1.0
mL。
【答案】 (1)①通入O2,试管内气体变为红棕色 ②试管内液面升高 ③最后试管内有无色气体剩余
(2)NO 1.0
mL
12.氮氧化物进入大气后,不仅会形成硝酸型酸雨,还可能形成光化学烟雾,因此必须对含有氮氧化物的废气进行处理。
(1)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NO2+NO+2NaOH===2NaNO2+H2O①
2NO2+2NaOH===NaNO2+NaNO3+H2O②
在反应①中,氧化剂是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
在反应②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汽车尾气中含有CO和NO,消除这两种物质对大气污染的方法是安装催化转化器,使它们发生反应生成对大气无污染的物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一定条件下氨气亦可用来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污染的物质。写出氨气和二氧化氮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NO2 NO 1∶1
(2)2NO+2CON2+2CO2
(3)6NO2+8NH37N2+12H2O
[能力提升]
13.把少量NO2气体通入过量小苏打溶液中,再使逸出的气体通过装有足量的过氧化钠颗粒的干燥管,最后收集到的气体是(  )
A.氧气 
B.二氧化氮
C.二氧化氮和氧气
D.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
【解析】 少量NO2气体通入过量小苏打溶液中,逸出的气体为NO、CO2,二者物质的量比为1∶2,同时还有少量水蒸气逸出,再使逸出的气体通过装有足量的过氧化钠颗粒的干燥管,CO2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的O2与NO反应生成NO2,O2有剩余,同时逸出的少量水蒸气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O2,所以最后收集到的气体是NO2和O2。
【答案】 C
14.在一定条件下,将充满NO2和O2的试管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体积为原混合气体体积的,则原混合气体中NO2和O2的体积之比可能是(  )
①8∶1 ②7∶3 ③7∶1 ④4∶1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 设混合气体体积为V,则反应后剩余气体体积为
V。
①若剩余气体为NO,则根据反应3NO2+H2O===2HNO3+NO可得,反应中有
V体积NO2过量,有V-V=
V体积的NO2与O2全部与水反应:4NO2+O2+2H2O===4HNO3,因此V(NO2)=V×+V=V,V(O2)=V×=V,V(NO2)∶V(O2)=7∶1。
②若剩余气体为O2,则有V-V=V的NO2、O2发生反应:4NO2+O2+2H2O=4HNO3,则V(NO2)=
V×=
V,V(O2)=
V×+
V=
V,因此V(NO2)∶V(O2)=7∶3。综上所述,②、③正确,答案选C。
【答案】 C
15.实验室常用饱和NaNO2与NH4Cl溶液反应制取纯净的氮气,见下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NO2+NH4Cl===NaCl+N2↑+2H2O,反应放热。试回答:
(1)装置中A部分的分液漏斗与蒸馏烧瓶之间连接的胶管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
A.防止NaNO2饱和溶液蒸发
B.保证实验装置不漏气
C.使饱和NaNO2溶液容易滴下
(2)B部分的作用是
________。
①冷凝 ②冷却氮气 ③缓冲氮气流
(3)加热前必须进行的一个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热片刻后,应立即移去酒精灯以防反应物冲出,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收集N2前,必须进行的步骤是(用文字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集N2不适宜的方法是(填写编号)________。
①用排空气法收集在集气瓶中;
②用排水法收集在集气瓶中;
③直接收集在球胆或塑料袋中。
【解析】 根据实验室制N2的原理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且较剧烈,加热片刻后,应立即移去酒精灯以防反应物冲出;装置中A部分的分液漏斗与蒸馏烧瓶之间连接的胶管是为了保证饱和NaNO2溶液容易滴下;该反应产生的N2中混有水蒸气,B的作用是除去水蒸气;N2的相对分子质量(28)和空气(29)相当,故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答案】 (1)C (2)①
(3)检查装置气密性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4)将装置内空气排净 ①学业分层测评(二十一)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医生建议患甲状腺肿大的病人多吃海带,这是由于海带中含丰富的(  )
A.碘元素 
B.铁元素
C.钾元素
D.锌元素
【解析】 人体缺乏碘元素时易患甲状腺肿大。
【答案】 A
2.下列物质的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Mg→MgO
B.MgO→Mg(OH)2
C.MgO→MgCl2
D.MgCl2→Mg(OH)2
【解析】 A项,2Mg+O22MgO;B项,MgO不溶于水;C项,MgO+2HCl===MgCl2+H2O;D项,MgCl2+2NaOH===Mg(OH)2↓+2NaCl。
【答案】 B
3.许多国家十分重视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够从海水中获得的物质是(  )
A.氯、溴、碘
B.钠、镁
C.烧碱、氢气
D.食盐、淡水
【解析】 从海水中获取单质均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海水晒盐和蒸馏均属于物理变化。
【答案】 D
4.(2016·青岛高一检测)下列有关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过电解熔融的无水MgCl2可以制得金属镁
B.镁着火时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C.氧化镁是优质的耐火材料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所得的固体物质是纯净物
【解析】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主要的反应为2Mg+O22MgO、3Mg+N2Mg3N2。
【答案】 D
5.从海水中提取镁时,涉及不到的化学反应是
(  )
A.MgCl2+Ca(OH)2===CaCl2+Mg(OH)2↓
B.Mg(OH)2+2HCl===MgCl2+2H2O
C.Mg(OH)2+H2SO4===MgSO4+2H2O
D.MgCl2(熔融)通电,Mg+Cl2↑
【解析】 海水中镁元素的主要存在形态为MgCl2,工业制备Mg的步骤为:①用熟石灰将Mg2+变成Mg(OH)2沉淀,将镁元素进一步富集,发生的反应为MgCl2+Ca(OH)2===CaCl2+Mg(OH)2↓;②用盐酸将Mg(OH)2溶解,发生的反应为Mg(OH)2+2HCl===MgCl2+2H2O;③将溶液蒸发结晶变成MgCl2·6H2O晶体,电解无水MgCl2得到Mg单质:MgCl2Mg+Cl2↑,涉及不到的化学反应为C。
【答案】 C
6.下列物质与镁反应能产生H2的是(  )
A.稀硝酸
B.浓硫酸
C.烧碱溶液
D.醋酸溶液
【解析】 稀硝酸、浓硫酸均为强氧化剂,与Mg反应不产生H2;烧碱溶液与Mg不反应。
【答案】 D
7.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Mg+H2SO4(浓):Mg+2H+===Mg2++H2↑
B.MgCl2+AgNO3(溶液):Ag++Cl-===AgCl↓
C.MgO+盐酸:MgO+2H+===Mg2++H2O
D.Mg+FeCl2溶液:Mg+Fe2+===Mg2++Fe
【解析】 A项,浓H2SO4具有强氧化性,不能产生H2,应为Mg+2H2SO4(浓)MgSO4+SO2↑+2H2O。
【答案】 A
8.关于2Mg+CO22MgO+C的叙述正确的是(  )
【导学号:20250061】
A.CO2作还原剂
B.Mg被还原
C.Mg发生氧化反应
D.1
mol
Mg参加反应时转移NA个电子
【解析】 Mg元素化合价由0→+2,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Mg作还原剂,1
mol
Mg参加反应时转移2
mol电子,即2NA个电子;C元素化合价由+4→0,发生还原反应,CO2作氧化剂。
【答案】 C
9.镁粉在焰火、闪光弹、鞭炮中是不可缺少的原料,工业制造镁粉是将镁蒸气在某气体中冷却,下列可作为冷却气体的是(  )
①空气 ②CO2 ③Ar ④H2 ⑤N2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④和⑤
【解析】 
【答案】 C
10.海水的综合利用可以制备金属镁,其流程如下所示:
(1)海水提镁要用到海滩上的贝壳。贝壳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贝壳所经历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Mg(OH)2沉淀中混有的Ca(OH)2应怎样除去?写出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里将粗盐制成精盐的过程中,在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的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分别说明在这三种情况下使用玻璃棒的目的。
溶解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滤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蒸发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考查了以海水为原料制备金属镁,其流程为:→→→→。该题考查了多个知识点:Mg(OH)2的难溶、物质的除杂和粗盐的精制等。
【答案】 (1)其成分是CaCO3,能转化为Ca(OH)2可以提供反应所需的碱 CaCO3CaO+CO2↑、CaO+H2O===Ca(OH)2
(2)加入过量MgCl2溶液,充分搅拌,过滤,沉淀用水洗涤 (3)搅拌,加速溶解 引流,使待滤液流入漏斗,防止外洒 搅拌,防止液体飞溅
11.点燃的镁条在SO2中像在CO2中那样继续燃烧,但反应较镁与CO2反应更为剧烈。反应结束后,在盛有SO2的广口瓶中可能存在的生成物是________(写化学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是结合Mg与CO2反应:2Mg+CO22MgO+C,迁移类比得出Mg与SO2可发生反应:2Mg+SO22MgO+S,而S又易与Mg反应生成MgS:Mg+SMgS,故广口瓶中可能的生成物有MgO和MgS。
【答案】 
MgO、MgS 2Mg+SO22MgO+S
Mg+SMgS
12.取一段5
cm长的镁条,用砂纸擦亮,然后用坩埚钳夹住在酒精灯上点燃后,伸入到盛满CO2的集气瓶中。请你完成下列空白:
(1)用砂纸擦亮镁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镁条伸入到集气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____,镁体现了____性(填“氧化”或“还原”)。
(3)在上述反应中,转移0.2
mol电子时,消耗标准状况下的CO2的体积是________。
【解析】 由于镁性质较活泼,在空气中久置易在镁条表面形成氧化膜(MgO),因而在用镁条进行有关实验前,先将表面的MgO擦干净。镁条在CO2中剧烈燃烧,生成MgO和C,其中Mg为还原剂;在该反应中,1
mol
CO2参加反应时,转移4
mol电子,所以转移0.2
mol电子时,消耗CO2
0.05
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mol-1×0.05
mol=1.12
L。
【答案】 (1)除去镁条表面的氧化膜(MgO)
(2)2Mg+CO22MgO+C Mg 还原
(3)1.12
L
[能力提升]
13.某工厂用提取粗盐后的盐卤(主要成分为MgCl2)制备金属镁,其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盐卤
A.操作①发生的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B.若在实验室进行操作①,只需要漏斗和烧杯两种玻璃仪器
C.操作②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D.在整个制备过程中,未发生置换反应
【解析】 操作①发生MgCl2+Ca(OH)2===Mg(OH)2↓+CaCl2,该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A项正确;操作①是过滤操作,用到烧杯、漏斗、玻璃棒三种玻璃仪器,B项错误;操作②是MgCl2溶液制得MgCl2·6H2O,操作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C项正确;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D项正确。
【答案】 B
14.已知镁能分别与O2、N2、CO2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2Mg+O22MgO 3Mg+N2Mg3N2
2Mg+CO22MgO+C
把等质量的金属镁分别放在:①足量纯氧气中;②足量二氧化碳气体中;③足量空气中,完全燃烧后,得到的固体物质的质量分别对应的是W1
g、W2
g和W3
g。以下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
A.W1>W2>W3
B.W3=W1>W2
C.W3>W2>W1
D.W2>W1>W3
【解析】 由于镁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MgO,而镁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生成MgO和C;所以W2>W1。而镁在空气中燃烧,除生成MgO外,还有少量Mg3N2,设1
mol镁完全与O2反应生成1
mol
MgO,其固体质量为40
g;1
mol
Mg与氮气完全反应,生成
mol
Mg3N2,固体质量为33.3
g,故在空气中生成的固体质量应在40
g与33.3
g之间,所以有W1>W3。综合上述分析,得关系式为W2>W1>W3。
【答案】 D
15.镁在空气里点燃可以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并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同时,镁在这样的高温条件下,还可与空气中的另一种主要成分反应,生成少量的物质A,已知A有下列一系列变化,其中气体C能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1)写出A、C、D的化学式:
A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题意知A为Mg3N2,Mg3N2与盐酸反应得到MgCl2和NH4Cl的混合溶液B,混合溶液B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气体C为NH3,产生沉淀D为Mg(OH)2。
【答案】 (1)Mg3N2 NH3 Mg(OH)2
(2)①Mg3N2+8HCl===3MgCl2+2NH4Cl
②MgCl2+2NaOH===Mg(OH)2↓+2NaCl,
NH4Cl+NaOHNaCl+H2O+NH3↑(共36张PPT)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学业分层测评



液态
刺激性

挥发
棕色
阴凉处
钝化














学业分层测评(十八)
点击图标进入…
知识点(②
学习目标导航
知识点
W目学业分层测评(十四)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最近,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开发出被称为第五形态的固体碳“纳米泡沫”,它外形类似海绵,比重极小,并具有磁性,下列有关碳纳米泡沫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碳纳米泡沫与金刚石物理性质相似
B.碳纳米泡沫在氧气中不能燃烧
C.碳纳米泡沫与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
D.碳纳米泡沫属于新型的化合物
【解析】 碳纳米泡沫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一种单质,与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C正确。
【答案】 C
2.欲除去NaHCO3溶液中的少量Na2CO3最好的方法是(  )
A.加适量澄清石灰水
B.加适量NaOH溶液
C.加适量盐酸
D.通入足量的CO2
【解析】 除去NaHCO3溶液中的少量Na2CO3可用通入足量CO2的方法,把Na2CO3转化为NaHCO3。
【答案】 D
3.下列关于Na2CO3和NaHCO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相同条件下,Na2CO3比NaHCO3更易溶于水
B.NaHCO3比Na2CO3稳定
C.石灰水能和Na2CO3反应,不与NaHCO3反应
D.等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与足量盐酸反应,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解析】 在相同条件下,Na2CO3的溶解度大于NaHCO3,A正确。Na2CO3比NaHCO3稳定,B错误。石灰水与Na2CO3、NaHCO3均可反应生成CaCO3沉淀,C错误。等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与足量盐酸反应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D错误。
【答案】 A
4.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可用离子方程式2H++CO===CO2↑+H2O表示的是(  )
A.稀硫酸中滴加小苏打溶液
B.稀盐酸中滴加纯碱溶液
C.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
D.碳酸钾与足量醋酸反应
【解析】 A中的小苏打不能拆写成CO,只能拆写成Na+和HCO;C中的石灰石是难溶物质,应该写化学式;D中的醋酸是弱酸,应该写化学式。
【答案】 B
5.下列物质的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Na2CO3→NaHCO3
B.NaOH→Na2CO3
C.NaHCO3→Na2CO3
D.NaCl→Na2O2
【解析】 A项,Na2CO3+CO2+H2O===2NaHCO3;B项,CO2+2NaOH===Na2CO3+H2O;C项,2NaHCO3Na2CO3+CO2↑+H2O。
【答案】 D
6.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其中加适量的盐酸能达到除杂质目的的是(  )
A.NaHCO3(NaCl)
B.NaCl(NaOH)
C.Na2SO4(Na2CO3)
D.Na2CO3(NaOH)
【解析】 A中的NaHCO3能与盐酸反应而NaCl与盐酸不反应;B中加入盐酸后,可以将NaOH转化为NaCl;C中Na2CO3与盐酸反应生成NaCl,引入了新的杂质;D中Na2CO3和NaOH都能与盐酸反应,引入NaCl杂质。
【答案】 B
7.下列各组物质中的两种物质反应时,反应物用量或反应条件的改变对生成物没有影响的是
(  )
【导学号:20250044】
A.C和O2
B.Na2CO3和盐酸
C.Na和O2
D.NaHCO3和NaOH
【解析】 A项,C+O2(足量)CO2,2C+O2(不足)2CO;B项,Na2CO3+HCl(少量)===NaCl+NaHCO3、Na2CO3+2HCl(足量)===2NaCl+CO2↑+H2O;C项,4Na+O2===2Na2O,2Na+O2Na2O2;D项,NaHCO3+NaOH===Na2CO3+H2O。
【答案】 D
8.下列各组物质不用任何外加试剂,只用胶头滴管和试管就能鉴别的是
(  )
A.AgNO3溶液和NaCl溶液
B.BaCl2溶液和KHSO4溶液
C.CaCl2溶液和Na2CO3溶液
D.Na2CO3溶液和盐酸
【解析】 不用外加试剂,只用胶头滴管和试管就能鉴别,必须是两种溶液改变互相滴加顺序出现不同的现象才能鉴别。D项,Na2CO3溶液滴入盐酸中:Na2CO3+2HCl===2NaCl+CO2↑+H2O,立即有气体产生,盐酸滴入Na2CO3溶液中时:HCl+Na2CO3===NaCl+NaHCO3、NaHCO3+HCl===NaCl+CO2↑+H2O,开始无气体,后来产生气体。
【答案】 D
9.可以说明溶液中大量存在CO的理由是(  )
A.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B.加入盐酸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
C.加入MgCl2时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盐酸,沉淀溶解,放出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
D.加入B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稀盐酸,沉淀溶解,且产生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解析】 与AgNO3溶液反应能生成白色沉淀的有Cl-、SO、CO等许多离子,A不能证明;B、D选项中HCO也会产生同样现象;C项可以排除HCO的干扰,HCO与Ba2+或Mg2+不会生成沉淀,所以应选C。
【答案】 C
10.碳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________形式存在,是构成化合物种类________的元素。既能形成蛋白质、淀粉等________,又能形成大理石、菱铁矿等________。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常见的含碳化合物。
【答案】 化合物 最多 有机物 无机物
11.欲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请填写所用方法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欲除去的少量杂质
方法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Na2CO3固体中的NaHCO3
(2)NaCl溶液中的Na2CO3
(3)NaOH溶液中的Na2CO3
【答案】 (1)加热 2NaHCO3Na2CO3+CO2↑+H2O
(2)滴加适量盐酸 Na2CO3+2HCl===2NaCl+H2O+CO2↑
(3)滴加适量石灰水 Na2CO3+Ca(OH)2===CaCO3↓+2NaOH
12.(1)用食醋(CH3COOH)除去热水瓶胆内壁的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写出用“小苏打片”治疗胃酸(质量分数为0.2%~0.4%的盐酸)过多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用土法治疗胃酸过多病,方法是:将鸡蛋皮洗净、烤焦、磨细服用。据说这种疗法效果还不错。其中的化学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如果病人同时患有胃溃疡,此时最好服用“胃舒平”[Al(OH)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CH3COOH+CaCO3===Ca2++2CH3COO-+H2O+CO2↑
(2)NaHCO3+HCl===H2O+CO2↑+NaCl
(3)CaCO3+2H+===Ca2++H2O+CO2↑
(4)Al(OH)3+3H+===Al3++3H2O
[能力提升]
13.下列离子组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Na+、Ca2+、HCO、CO
B.K+、H+、CO
、HCO
C.Na+、Ba2+、HCO、OH-
D.Ca2+、Ba2+、Cl-、HCO
【解析】 A项,Ca2++CO===CaCO3↓;B项,H++HCO===CO2↑+H2O,2H++CO===CO2↑+H2O;C项,HCO+OH-===CO+H2O,Ba2++CO===BaCO3↓。
【答案】 D
14.1
mol过氧化钠与2
mol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  )
A.Na2CO3
B.Na2O2 Na2CO3
C.NaOH Na2CO3
D.Na2O2 NaOH Na2CO3
【解析】 由题意可知,首先发生反应:2NaHCO3△,Na2CO3+H2O+CO2↑,生成H2O和CO2各1
mol;然后H2O和CO2与Na2O2反应: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CO2和H2O完全反应需消耗2
mol
Na2O2,但题中只有1
mol
Na2O2,可以先考虑:(1)假设1
mol
Na2O2先与1
mol
H2O反应,生成2
mol
NaOH和0.5
mol
O2,然后2
mol
NaOH与1
mol
CO2反应:2NaOH+CO2===Na2CO3+H2O,最后生成1
mol
Na2CO3和0.5
mol
O2;(2)若假设1
mol
Na2O2先与1
mol
CO2反应,最后也生成1
mol
Na2CO3和0.5
mol
O2。所以最后残留的固体一定是Na2CO3。
【答案】 A
15.Ⅰ.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快慢的比较
Na2CO3、NaHCO3与稀盐酸的反应
(1)按上图要求完成实验: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3
mL稀盐酸,将两个各装有少量等质量的Na2CO3、NaHCO3粉末的小气球分别套在两支试管的管口。将气球内的Na2CO3和NaHCO3同时倒入试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碳酸钠、碳酸氢钠热稳定性的比较
(1)如图所示实验为“套管实验”,小试管内塞有沾有白色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
点燃酒精灯加热,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论:Na2CO3受热不分解;NaHCO3受热易分解,生成物中含有________。由此可知,Na2CO3的热稳定性比NaHCO3________。
(3)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固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Ⅰ.(1)①两个气球均膨胀;②碳酸氢钠与盐酸混合比碳酸钠与盐酸混合气球膨胀得快且大 (2)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比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剧烈得多 (3)Na2CO3+2HCl===2NaCl+CO2↑+H2O NaHCO3+HCl===NaCl+CO2↑+H2O
Ⅱ.(1)小试管中棉花球变蓝色,B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中有气泡冒出 (2)CO2和H2O 强 (3)两种固体分别加热,能生成气体且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NaHCO3,另一固体是Na2CO3 2NaHCO3Na2CO3+CO2↑+H2O;CO2+Ca(OH)2===CaCO3↓+H2O学业分层测评(十九)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2016·新沂高一质检)银耳本身为淡黄色,少数不法分子生产一种“雪耳”,颜色洁白如雪,其制作过程如下:将银耳堆放在密闭状况良好的塑料棚内,在棚的一端支一口锅,锅内放硫黄,加热使硫熔化并燃烧,两天左右,“雪耳”就制成了。“雪耳”炖不烂,且对人有害。制作“雪耳”利用的是(  )
A.硫的还原性 
B.硫的漂白性
C.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D.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答案】 D
2.(2016·衡水高一检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硫是一种淡黄色能溶于水的固体
B.硫的化合物常存在于火山喷出的气体中和矿泉水里
C.硫是黑火药的主要成分
D.一些动、植物体内也含有硫元素
【答案】 A
3.下列物质的转化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导学号:20250057】
A.S→SO2 
B.N2→NO2
C.Cu→CuS
D.Fe→Fe2S3
【解析】 A项,S+O2SO2;B项,N2不能一步转化为NO2,N2与O2反应首先生成NO;C项,2Cu+SCu2S;D项,Fe+SFeS。
【答案】 A
4.将SO2通入下列各溶液中,均能使溶液退色,其中利用SO2漂白性的是(  )
A.KMnO4(H+)溶液
B.品红溶液
C.FeCl3溶液
D.溴水
【解析】 A项,酸性条件下MnO将SO2氧化成SO,本身还原成无色Mn2+;B项,SO2漂白品红溶液;C项,2Fe3++SO2+2H2O===SO+4H++2Fe2+;D项,SO2+Br2+2H2O===H2SO4+2HBr。
【答案】 B
5.为了除去CO2气体中的SO2气体,下列对仪器和药品的组合中合理的是(  )
仪器:①洗气瓶 ②干燥管
药品:③固态生石灰 ④苏打溶液 ⑤小苏打溶液
A.①⑤   B.②⑤   C.①③   D.①④
【解析】 洗气瓶必须与液态试剂对应,干燥管必须与固态试剂对应,SO2既能与NaHCO3溶液反应,又能与Na2CO3溶液反应,因为H2SO3的酸性强于H2CO3。CO2只能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NaHCO3,不能与NaHCO3溶液反应。
【答案】 A
6.下列反应中,既属于离子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Fe+SFeS
B.SO2+Ca(OH)2===CaSO3↓+H2O
C.SO2+Cl2+2H2O===H2SO4+2HCl
D.2SO2+O22SO3
【解析】 Fe+SFeS和2SO2+O22SO3不属于离子反应;SO2+Ca(OH)2===CaSO3↓+H2O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 C
7.能从①→④各组混合物中把硫粉分离出来的共同方法是(  )
①砂粒和硫粉 ②硫酸钠和硫粉 ③铁粉和硫粉
④木炭和硫粉
A.用水溶解
B.用酒精溶解
C.加热使硫升华
D.用二硫化碳溶解
【解析】 硫粉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
【答案】 D
8.为了降低硫的氧化物造成的空气污染,一种方法是在含硫燃料(如煤)中加入生石灰,这种方法称为“钙基固硫”。采用这种方法在燃烧过程中的“固硫”反应为(  )
①2CaO+2S===2CaS+O2 ②S+O2===SO2
③CaO+SO2===CaSO3 ④2CaSO3+O2===2CaSO4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 含硫燃料中加入生石灰(CaO),燃烧时产生的SO2发生反应:SO2+CaO===CaSO3,2CaSO3+O2===2CaSO4。CaSO4具有强还原性可被O2氧化。
【答案】 D
9.下列事实能够说明单质氯气的氧化性比硫强的事实有(  )
①硫的沸点比氯气高 ②与金属单质反应,硫被还原为-2价,氯被还原为-1价 ③铜与Cl2反应生成CuCl2,与S反应生成Cu2S ④将Cl2通入氢硫酸(H2S)溶液中溶液变浑浊
A.①②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
【解析】 与Cu反应时,Cl2可以夺取Cu的2个电子,而S只能夺取Cu的一个电子,说明Cl2得电子能力强于S,则Cl2的氧化性比S强,③正确。Cl2与H2S溶液反应:Cl2+H2S===S↓+2HCl,根据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可以确定Cl2的氧化性比S强,④正确。
【答案】 D
10.黑火药爆炸时发生的反应是S+2KNO3+3CK2S+3CO2↑+N2↑,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_______,每生成1
mol
CO2转移________mol电子。分离黑火药中三种成分的方法是将黑火药溶于水,过滤,蒸发滤液得________;将滤纸上的物质溶于________,过滤,滤纸上留下的物质是________。
【解析】 该反应中S元素和KNO3中的N元素化合价降低,所以单质S和KNO3是氧化剂;C元素化合价由0升高到+4,因此每生成1
mol
CO2转移4
mol电子;黑火药中KNO3溶于水,只有S易溶于CS2。
【答案】 S、KNO3 4 KNO3 CS2 C
11.(2016·厦门高一检测)已知硫可与热的KOH溶液发生反应,反应方程式如下:
3S+6KOH2K2S+K2SO3+3H2O
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在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__。
(2)硫单质是一种________色的固体,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根据以上溶解性,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去附着在试管内壁的硫单质。
(3)某同学实验时不小心将温度计打碎,他首先将大粒汞收集起来,然后又撒上一些硫粉,这位同学处理散落汞的方法利用了硫单质的________性,在该反应中硫单质所起的作用与上述反应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4)在上述反应中,若有3
mol硫单质参与反应,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mol。
【解析】 (1)由于反应过程中S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故硫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由分析可知K2S为还原产物。
(2)硫单质是淡黄色固体,根据其溶解性,可用CS2除去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硫单质。
(3)硫与金属反应的过程中金属只能失电子作还原剂,故硫只能作氧化剂,与上述反应不相同。
(4)若有3
mol硫单质参与反应,则有2
mol硫单质从0价变到-2价,而有1
mol硫单质从0价变到+4价,故整个过程转移4
mol电子。
【答案】 (1)S K2S (2)淡黄(黄) CS2 (3)氧化 不相同 (4)4
12.某学校实验小组欲探究硫粉与铁粉的反应,并验证反应后的产物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如图是铁粉和硫粉反应的装置图。
(1)将硫粉和铁粉按物质的量之比1∶1充分混合。
(2)按装置图将仪器连接好。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混合物均匀地放在硬质玻璃管内。
(5)接通电源,将电压指示盘调到35
V,电炉丝很快变红,并引发左边混合物发生反应。关闭电源。
(6)将反应后的混合物冷却后加入稀硫酸中,然后取上层清液滴加硫氰酸钾溶液验证产物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思考探究】 (1)步骤(3)中缺少的实验操作是什么?
(2)关闭电源后,反应仍继续进行的原因是什么?
(3)如果将盛有NaOH溶液的瓶中A、B导管位置反接是否可以,为什么?
(4)某同学认为,若Fe粉与S粉反应产物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则上述步骤(6)中的溶液不变红,你认为他的说法正确吗?
【答案】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Fe粉与S粉反应是放热的,且放出的热量能使反应继续进行至反应完全。
(3)不可以,若反接会使NaOH溶液回流至未完全冷却的玻璃管中,而使玻璃管炸裂。
(4)不正确,因为反应未隔绝空气,空气中的O2参与反应会干扰实验结果。
[能力提升]
13.下列实验能证明CO2气体中混有SO2的是(  )
①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②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③能使品红溶液退色 ④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能溶于盐酸 ⑤通入溴水中能使溴水退色,再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
A.都能证明
B.都不能证明
C.③⑤能证明
D.只有⑤能证明
【解析】 SO2及CO2均为酸性氧化物,遇到水后分别生成H2SO3及H2CO3,故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不能证明。澄清石灰水也不行,SO2与CO2均与Ca(OH)2反应产生不溶的CaSO3和CaCO3。品红可以,因为SO2可使品红退色,CO2无此性质。CO2和SO2与NaOH反应后的溶液再加BaCl2均会生成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SO2能使溴水退色,CO2则不能。
【答案】 C
14.下列实验报告记录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
【解析】 SO2通入酚酞溶液中,溶液呈酸性,无色酚酞溶液无变化;SO2通入品红溶液能使红色溶液变为无色;SO2通入氯水和BaCl2的混合液中,SO2+Cl2+2H2O===H2SO4+2HCl,H2SO4+BaCl2===BaSO4↓+2HCl;SO2通入BaCl2和NaOH混合液中,SO2+2NaOH===Na2SO3+H2O,Na2SO3+BaCl2===BaSO3↓+2NaCl。
【答案】 C
15.如下图所示的是实验室制取SO2并验证SO2某些性质的装置图。
(已知SO2+I2+2H2O===H2SO4+2HI)
试回答:
(1)⑥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此实验证明SO2是________气体。
(3)②中的品红溶液________,证明SO2有________。
(4)③中的H2S溶液________,证明SO2有________。
(5)④中的碘水________,证明SO2有________。
(6)⑤中的NaOH溶液的作用为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SO2的制备及性质实验。Na2SO3+H2SO4===Na2SO4+H2O+SO2↑。SO2气体通过石蕊试液,由于SO2溶于水生成的H2SO3具有酸性,石蕊试液变红。SO2
通过品红溶液后,溶液退色,通过③发生反应SO2+2H2S===3S↓+2H2O。通过④发生反应SO2+I2+2H2O===H2SO4+2HI。通过⑤发生反应SO2+2NaOH===Na2SO3+H2O,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防止污染空气。
【答案】 (1)Na2SO3+H2SO4===Na2SO4+H2O+SO2↑ (2)石蕊试液变红 酸性 (3)退色 漂白性 (4)变浑浊 氧化性 (5)退色 还原性 (6)吸收多余的SO2,防止污染空气 2NaOH+SO2===Na2SO3+H2O学业分层测评(二十)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浓硫酸是常用的干燥剂,能用浓硫酸干燥的一组气体是(  )
A.CH4、H2、CO、NH3
B.CO2、H2、SO2、Cl2
C.CO、CH4、HCl、HBr
D.SO2、CO2、H2、H2S
【解析】 能与浓硫酸反应的气体不能用浓硫酸来干燥,如A中的NH3,C中的HBr,D中的H2S。
【答案】 B
2.浓硫酸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在与含有水分的蔗糖作用过程中不能显示的性质是(  )
A.酸性
B.脱水性
C.强氧化性
D.吸水性
【解析】 在含有水分的蔗糖中加入浓硫酸时,浓硫酸先吸水,再脱水使蔗糖碳化,再将碳单质氧化成CO2。
【答案】 A
3.下列关于浓硫酸和稀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都能与Mg、Zn、Fe、Al反应产生H2
B.都能与Cu在加热条件下反应
C.都具有脱水性
D.都能与BaCl2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解析】 A不正确,浓硫酸在常温下使Fe、Al钝化,与Mg、Zn反应生成SO2;B不正确,稀硫酸在加热的情况下也不与铜反应;C不正确,稀硫酸没有脱水性;D正确,不论是浓硫酸还是稀硫酸,在水溶液中均能产生SO,Ba2++SO===BaSO4↓。
【答案】 D
4.(2016·东营高一检测)相同质量的四份铜片,分别置于足量的下列酸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所得到的气体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  )
A.浓硫酸 
B.稀硫酸
C.浓硝酸
D.稀硝酸
【解析】 Cu与稀H2SO4不反应,其余三项可根据反应方程式分析得出结论。
【答案】 C
5.下列反应中,浓H2SO4既表现强氧化性又表现酸性的是(  )
A.2NaCl(固)+H2SO4(浓)Na2SO4+2HCl↑
B.C+2H2SO4(浓)CO2↑+2SO2↑+2H2O
C.Cu+2H2SO4(浓)CuSO4+SO2↑+2H2O
D.Fe2O3+3H2SO4(浓)Fe2(SO4)3+3H2O
【解析】 H2SO4中S元素化合价降低,则表现强氧化性;有硫酸盐生成,则表现酸性。
【答案】 C
6.关于浓H2SO4与Cu反应叙述正确的是
(  )
【导学号:20250059】
A.在反应中,浓H2SO4只表现出氧化性
B.此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在反应中,浓H2SO4只表现出酸性
D.每1
mol铜参加反应就有1
mol
H2SO4被还原,同时生成1
mol
SO2
【解析】 Cu与浓H2SO4的反应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反应中H2SO4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A、C错误。1
mol
Cu参加反应时,有2
mol
H2SO4发生反应,其中有1
mol被还原,产生1
mol
SO2,D正确。
【答案】 D
7.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
A.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SO2的量
B.②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
C.③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
D.为确认CuSO4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颜色
【解析】 上下移动铜丝可以使铜丝与浓硫酸接触与分离,从而可以控制反应生成SO2的量,A项正确;SO2可使品红溶液退色,B项正确;SO2有毒,要用NaOH溶液吸收处理,C项正确;反应液中H2SO4的浓度较高,不能向①中加水,应将①中溶液沿器壁慢慢加入水中,D项错误。
【答案】 D
8.在如图实验装置中,从实验开始到过一段时间,对看到的现象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苹果块会干瘪
B.胆矾晶体表面有“白斑”
C.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
D.pH试纸变红
【解析】 浓H2SO4具有脱水性,会使pH试纸变黑。
【答案】 D
9.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SO的下列操作中,最合理的是(  )
A.加入盐酸酸化了的硝酸钡溶液
B.先加硝酸酸化,再加硝酸钡溶液
C.加入盐酸酸化了的氯化钡溶液
D.先加盐酸酸化,再加氯化钡溶液
【解析】 因为2H++2NO+3SO===3SO+2NO↑+H2O,所以A、B两项中产生白色沉淀,也可能是由于原溶液中含有SO产生的;C项原溶液中可能含有Ag+;D项,先加盐酸排除Ag+、CO、SO等的干扰,再加BaCl2产生白色沉淀,说明一定含有SO。
【答案】 D
10.有甲、乙两位同学根据所学化学知识,设计了由铜和硫酸为原料制取硫酸铜的两种方案:
①铜与浓硫酸直接反应,即CuCuSO4
②CuCuOCuSO4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方案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种方案中,你认为第________种方案较为合理(填序号)。
(3)试从原料用量和环境保护两方面阐述你所选用方案的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u+2H2SO4(浓)CuSO4+SO2↑+2H2O (2)②
(3)生成等质量的CuSO4,所用Cu的质量相同,方案②所用H2SO4质量少,节约原料;方案①有SO2生成,污染环境,方案②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11.Ⅰ.浓硫酸具有A.强酸性,B强氧化性,C高沸点、低挥发性,D.脱水性,E.吸水性等性质。以下过程主要表现了浓硫酸的哪些性质?请将答案的字母分别填入括号中。
(1)用NaCl固体和浓H2SO4在加热条件下制氯化氢气体。
(  )
(2)用可溶性磷酸盐[主要成分是Ca3(PO4)2]和硫酸反应制磷酸。
(  )
(3)浓硫酸干燥H2、O2、Cl2、HCl和SO2等气体。
(  )
(4)常温下可以用铁或铝的容器贮存浓硫酸。
(  )
(5)胆矾放在盛浓硫酸的干燥器中变成白色粉末。
(  )
(6)不能用浓硫酸干燥HBr、HI和H2S等气体。
(  )
(7)浓硫酸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变黑。
(  )
Ⅱ.实验证明铜在低温下不能和O2发生反应,也不能和稀硫酸共热发生反应,但工业上却是将废铜屑倒入热的稀硫酸中并不断地通入空气来制取CuSO4溶液的。铜屑在此状态下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铜和浓H2SO4在加热条件下也能制备CuSO4溶液,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两种方法哪种好?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Ⅰ.(1)C (2)A (3)E (4)B (5)E (6)B (7)A、D
Ⅱ.2Cu+O22CuO CuO+H2SO4(稀)===CuSO4+H2O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第一种方法好 ①制得相同质量的产品,第一种方法消耗的硫酸少,②第二种方法生成SO2,会造成大气污染,③第一种方法节约能源
12.如图表示某固态单质A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某些产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化合物B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B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4∶5,化合物D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1)写出A在加热条件下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E与A的氢化物反应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一个由D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固态单质A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气体物质B,则A可能为C或S等,假定为S,则B为SO2,C为SO3,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64∶80=4∶5,恰好与题意相符(同时也证明A不是C),则D为H2SO4,它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与题意也相符,进一步证明A为S。
【答案】 (1)H2+SH2S (2)H2SO3+2H2S===3S↓+3H2O
(3)C+2H2SO4(浓)CO2↑+2SO2↑+2H2O[或Cu+2H2SO4(浓)CuSO4+SO2↑+2H2O,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能力提升]
13.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
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Ca2+
【解析】 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不一定有CO,也可能是HCO、SO或HSO;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盐酸,沉淀不消失,不一定有SO,也可能含有Ag+;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不一定有Ca2+,也可能含有Ba2+等。则选项A、B、D均不正确。
【答案】 C
14.(2016·江苏射阳中学高一检测)如图是射阳中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硫酸试剂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8.4
mol·L-1
B.该硫酸与等体积的水混合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49%
C.50
mL该H2SO4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为0.46
mol
D.2.7
g
Al与足量的该硫酸反应可得到标准状况下的H2
3.36
L
【解析】 A项,c==18.4
mol·L-1;B项,等体积水的质量小于浓H2SO4的质量,故混合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49%;C项,由Cu+2H2SO4CuSO4+SO2↑+2H2O可知,当0.05
L×18.4
mol·L-1=0.92
mol的H2SO4完全参加反应时,被还原的H2SO4为0.46
mol,由于反应后期,H2SO4浓度减小,稀H2SO4与Cu不反应,则被还原H2SO4的物质的量小于0.46
mol;D项,标准状况下,Al遇浓H2SO4“钝化”。
【答案】 A
15.(1)加热条件下浓硫酸能将木炭粉氧化成CO2,本身被还原成SO2。试用如图所列各装置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上述反应所产生的各种产物。
编号




装置
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按产物气流从左至右的方向)是(填装置的编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①中A瓶的溶液退色,C瓶的溶液不退色。A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瓶溶液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瓶溶液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②中所加固体药品是________,可验证的产物是________,确定装置②在整套装置中位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③中所盛溶液是______________,可验证的产物是________。
【解析】 (1)浓硫酸与木炭反应产物是SO2、CO2和H2O。由于①、③中装的都是溶液,气流经过后一定会带出水蒸气,必须先验证产物中的水蒸气,然后再验证二氧化硫和CO2,由于二氧化硫和CO2都能与石灰水反应,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必须先验证和除去二氧化硫后再验证CO2,由此可以得出连接顺序应当是④②①③。
(2)A瓶中品红溶液退色,可证明产物中有二氧化硫,C瓶溶液不退色说明进入C瓶的气体中已没有二氧化硫,从而推断出B瓶溶液的作用是氧化吸收从A瓶出来的全部二氧化硫,因而C瓶溶液的作用是确认这时气流中二氧化硫已被B瓶溶液全部吸收。
(3)因为②是验证水蒸气的,比较熟悉的是白色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
(4)由于从①中C瓶出来的气流中已确定没有二氧化硫,③中盛澄清石灰水,用来验证气流中的CO2。
【答案】 (1)④ ② ① ③ (2)验证产物中有SO2气体 将产物中SO2气体全部氧化吸收 确认产物中SO2已被B瓶溶液全部吸收 (3)无水硫酸铜 水蒸气 由于产物通过装置①、③时会带出水蒸气,所以装置②必须在装置①、③之前 (4)澄清石灰水 CO2(共49张PPT)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学业分层测评
氨(NH3)的性质
无色
刺激性
气态

液化











向下排空气
学业分层测评(十七)
点击图标进入…
知识点(②
学习目标导航
知识点
铵盐都易溶于
N
受热:NHCl
受热
分解

CO
常温:NH
O
碱反应:NHC
NaOH溶液
加热
O
浓氨水
氯化铵固体
碱石灰
NT
浓HSO
■D■
氧化钙
B
氢氧化钙和
氯化铵固体
浓氨水
碱石灰一
■■D■
■D■
D
W目学业分层测评(十八)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2016·惠州高一检测)现有下列物质,其中必须保存在棕色瓶里的是(  )
①氯水 ②氨水 ③浓硝酸 ④浓盐酸 ⑤烧碱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⑤
【解析】 棕色瓶保存见光易分解物质。
【答案】 C
2.在S+6HNO3H2SO4+6NO2↑+2H2O中,HNO3表现的性质是(  )
A.还原性
B.酸性
C.不稳定性
D.氧化性
【解析】 该反应HNO3中的氮元素化合价降低,故只表现氧化性。
【答案】 D
3.下列对于硝酸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浓硝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
B.铜与硝酸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金属与硝酸反应一定不产生氢气
D.可用铁或铝质容器盛装浓硝酸
【解析】 硝酸是强氧化性酸,且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A正确;铜不论与浓硝酸还是与稀硝酸反应都不是置换反应,B不正确;因为硝酸是强氧化性酸,金属与硝酸反应均不产生氢气,C正确;铁或铝遇冷浓硝酸钝化,故可用铁或铝质容器盛装浓硝酸,D正确。
【答案】 B
4.硝酸被称为“国防工业之母”是因为它是制取炸药的重要原料。下列实验事实与硝酸性质不相对应的一组是(  )
A.浓硝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退色——酸性和强氧化性
B.不能用稀硝酸与锌反应制氢气——强氧化性
C.要用棕色瓶盛装浓硝酸——不稳定性
D.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红色退去——强氧化性
【解析】 A项,浓硝酸因有酸性而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又因浓硝酸的强氧化性而使其退色。B项,因稀硝酸有强氧化性,与锌反应不产生H2。C项,因浓硝酸不稳定,见光或受热易分解,因此应用棕色瓶盛装,避光保存。D项,硝酸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红色退去,是因为硝酸的酸性将氢氧化钠中和的缘故。
【答案】 D
5.下列气体的制备可采用如图装置的是(  )
【导学号:20250054】
A.铜与浓硝酸反应制NO2
B.铜与稀硝酸反应制NO
C.氯化铵与熟石灰反应制NH3
D.氯化钠与浓硫酸反应制HCl
【解析】 二氧化氮可以与水反应,氨气和氯化氢极易溶于水,三者均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答案选B。
【答案】 B
6.已知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u做还原剂,HNO3做氧化剂
B.HNO3在该反应中只有部分表现出了氧化性
C.每生成22.4
L(标准状况)NO有3
mol的电子转移
D.如果有8
mol
HNO3被还原,则生成了2
mol
NO
【解析】 根据反应
知,A项正确;HNO3在该反应中既表现酸性又表现氧化性,B项正确;根据双线桥分析,该反应每生成2
mol
NO转移6
mol电子,C项正确;HNO3被还原生成NO,若有8
mol
HNO3被还原,则生成8
mol
NO,D项错误。
【答案】 D
7.铜粉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加热后无明显变化,但加入某盐一段时间后,发现铜粉质量减少,则该盐不可能是(  )
A.FeCl3
B.NaCl
C.KNO3
D.Cu(NO3)2
【解析】 A项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Fe3++Cu===Cu2++2Fe2+,铜粉溶解;C项、D项离子反应方程式均为8H++2NO+3Cu===3Cu2++2NO↑+4H2O,铜粉溶解;B项不反应。
【答案】 B
8.一定量的Cu和1
mol·L-1的稀硝酸反应,如果NO的浓度下降0.2
mol·L-1,则溶液中c(H+)同时下降(假定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不变)(  )
A.0.2
mol·L-1
B.0.4
mol·L-1
C.0.6
mol·L-1
D.0.8
mol·L-1
【解析】 由Cu与稀HN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Cu+8H++2NO===3Cu2++2NO↑+4H2O可知,当NO浓度下降0.2
mol·L-1时,c(H+)下降0.8
mol·L-1。
【答案】 D
9.向100
mL
12
mol·L-1的浓硝酸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
A.0.3
mol
B.0.6
mol
C.小于0.6
mol
D.介于0.3
mol和0.6
mol之间
【解析】 因为Cu是足量的,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硝酸会逐渐变稀,所以本题涉及的反应有两个: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①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②
采用极限分析法:若只发生反应①,则被还原的HNO3物质的量为:×1.2
mol=0.6
mol;若只发生反应②,则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为×1.2
mol=0.3
mol。
【答案】 D
10.在下列的反应或处理方式中,分别是体现或利用硝酸的什么性质,请把字母填在题后的空白处:
A.酸性
B.氧化性
C.挥发性
D.不稳定性
(1)石蕊试液滴入硝酸中显红色,放置后又变无色______。
(2)碳酸钙放入硝酸中,可溶解并放出气体________。
(3)用铝槽车运输冷浓硝酸________。
(4)用硝酸钠固体和浓硫酸共热制取硝酸________。
(5)浓硝酸显黄色________。
【解析】 明确HNO3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即可回答出本题。
【答案】 (1)AB (2)A (3)B (4)AC (5)D
11.在盛有一定量浓硝酸的试管中加入6.4
g铜片发生反应。请回答:
(1)开始阶段,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结束后,铜片有剩余,再加入少量稀硫酸,这时铜片上又有气泡产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6.4
g铜片在足量HNO3中消耗完时,共产生气体2.8
L(标准状况)。求整个反应过程中所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
【解析】 (1)因为浓硝酸的氧化性很强,可以将铜氧化,同时它本身被还原为红棕色的NO2气体,所以现象是铜片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产生红棕色的气体。
(2)反应后的溶液中有NO,加入稀硫酸后,NO与H+又构成了强氧化性环境,NO会继续氧化铜单质。
(3)成盐的硝酸的物质的量n(HNO3)=2n(Cu)=0.2
mol;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n(HNO3)==0.125
mol。故整个反应过程中所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2
mol+0.125
mol=0.325
mol。
【答案】 (1)铜片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产生红棕色的气体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2)3Cu+8H++2NO===3Cu2++2NO↑+4H2O
(3)0.325
mol
12.某兴趣小组设计出如图所示装置来改进教材中“铜与硝酸反应”实验,以确保化学实验的绿色化。
(固定装置略去)
(1)实验前,关闭活塞b,试管d中加水至浸没长导管口,塞紧试管c和d的胶塞,加热c。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d中加适量NaOH溶液,c中放一小块铜片,由分液漏斗a向c中加入2
mL的浓硝酸。反应一段时间后,再由a向c中加2
mL蒸馏水,c中的实验现象有什么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表所示是制取硝酸铜的三种方案,能体现绿色化学理念的最佳方案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



反应物
Cu、浓HNO3
Cu、稀HNO3
Cu、O2、稀HNO3
【解析】 加入水后,浓硝酸变稀,与Cu反应变缓,产生NO无色气体;丙方案发生的反应为2Cu+O22CuO,CuO+2HNO3===Cu(NO3)2+H2O,无污染性气体生成,且HNO3只显酸性,耗酸量少。
【答案】 (1)检查装置气密性
(2)反应变缓,气体颜色变淡
(3)丙 耗酸量最少,无污染
[能力提升]
13.将6.4
g
Cu与400
mL
5
mol·L-1的足量HNO3溶液充分反应,还原产物为NO2和NO。如果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含有H+a
mol,则此时溶液中NO的物质的量为
(  )
A.0.5a
mol
B.(a+0.2)
mol
C.2a
mol
D.(0.2-a)
mol
【解析】 n(HNO3)=0.4

5
mol·L-1=2
mol,剩余H+
a
mol,即HNO3余a
mol;溶液中产生NO的还有Cu(NO3)2,Cu(NO3)2物质的量与Cu的物质的量相同,即=0.1
mol,故溶液中NO共a
mol+0.1
mol×2=(a+0.2)
mol。
【答案】 B
14.有9.7
g
Cu和Zn的合金与足量的稀HNO3反应,还原产物只有NO气体,其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2.24
L。将溶液稀释为1
L,测得溶液中c(H+)=0.1
mol·L-1,此时溶液中NO的浓度为(  )
A.0.3
mol·L-1
B.0.4
mol·L-1
C.0.5
mol·L-1
D.0.6
mol·L-1
【解析】 n(NO)==0.1
mol,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相等可知:n(Cu、Zn)==0.15
mol,那么Cu2+、Zn2+对应的NO为0.15
mol×2=0.3
mol,溶液中NO的浓度为=0.4
mol·L-1。
【答案】 B
15.将32.64
g铜与140
mL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NO和NO2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请回答:
(1)NO的体积为______L,NO2的体积为______L;
(2)待产生的气体全部释放后,向溶液中加入V
mL
a
mol·L-1的NaOH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Cu2+全部转化成沉淀,则原硝酸溶液的浓度为______mol·L-1;
(3)欲使铜和硝酸产生的气体收集于一倒置于水槽的容器中,当通入标准状况下O2________L时,使水充满容器。
【解析】 (1)据电子得失守恒得:
2×n(Cu)=3×n(NO)+1×n(NO2)
×2=3×+
解得V(NO)=5.8
L,
所以V(NO2)=11.2
L-5.8
L=5.4
L。
(2)原HNO3中的NO一部分变成气体(0.5
mol),另一部分变为NaNO3,其物质的量为V·a×10-3
mol,所以n(HNO3)=(V·a·10-3+0.5)mol。
c(HNO3)=
mol·L-1。
(3)由4NO2+O2+2H2O===4HNO3和4NO+3O2+2H2O===4HNO3得,使V(NO)=5.8
L和V(NO2)=5.4
L转化为HNO3,需要的V(O2)=V(NO)+V(NO2)=×5.8
L+×5.4
L=5.7
L。
或据电子守恒知:2n(Cu)=4n(O2)
×2=×4
解得V(O2)=5.7
L。
【答案】 (1)5.8 5.4
(2)(aV·10-3+0.5)/0.14
(3)5.7学业分层测评(十五)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以下属于自然界中碳及其化合物间转化过程的是(  )
①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形成葡萄糖 ②以无机化合物氰酸铵(NH4CNO)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 ③钟乳石、石笋的形成 ④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形成
A.①②③④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②③
D.只有①③④
【解析】 ①、③、④为自然界中碳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过程,②为人工合成过程,D正确。
【答案】 D
2.CO2通入下列溶液中,不可能产生沉淀的是(  )
A.CaCl2溶液
B.Ca(OH)2溶液
C.Ba(OH)2溶液
D.Ca(ClO)2溶液
【解析】 B中生成CaCO3,C中生成BaCO3,D中生成CaCO3,A不反应。
【答案】 A
3.向某溶液中滴加过量盐酸,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则有关推断不正确的是
(  )
A.该气体一定是CO2
B.如果该气体无味,则该溶液中可能含CO
C.如果该气体无味,则该溶液中可能含CO、HCO或者二者均有
D.如果该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则该溶液中可能含SO、HSO或者二者均有
【答案】 A
4.下列除杂(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一组是(  )
【导学号:20250047】
选项
待提纯的物质
选用的试剂
操作方法
A
NaOH(Na2CO3)
盐酸
B
CO2(CO)
CuO
加热
C
Fe(Zn)
稀硫酸
过滤
D
CO2(HCl)
Na2CO3溶液
洗气
【解析】 A中NaOH与Na2CO3均与盐酸反应,C中Fe和Zn均与稀H2SO4反应,D中CO2和HCl均与Na2CO3溶液反应,因此A,C,D均错误。B中CO还原CuO可生成CO2,正确。
【答案】 B
5.能够用来鉴别BaCl2、NaCl、
Na2CO3三种物质的试剂是
(  )
A.AgNO3溶液
B.稀硫酸
C.稀盐酸
D.稀硝酸
【解析】 根据选用的试剂分别滴入三种溶液产生不同的现象进行判断:BaCl2+H2SO4===BaSO4↓+2HCl,产生白色沉淀;NaCl+H2SO4→无现象;Na2CO3+H2SO4===Na2SO4+CO2↑+H2O,产生气泡。
【答案】 B
6.将Ca(HCO3)2加热分解产生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Na2O2,最后得到的气体是
(  )
A.CO2
B.H2O
C.N2
D.O2
【解析】 Ca(HCO3)2CaCO3↓+CO2↑+H2O,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
【答案】 D
7.气体X与赤热的炭反应得到一种无色气体Y,Y和灼热的氧化铁反应又得到X和铁,则X和Y依次是(  )
A.CO、CO2
B.H2O(g)、H2
C.O2、CO
D.CO2、CO
【解析】 Y能将Fe2O3还原为Fe,则Y具有还原性,又知Y是炭与气体X反应生成的,故Y为CO,X为CO2。
【答案】 D
8.某实验工作者欲使1.6
g
Fe2O3完全还原为Fe,则他实验前应准备的CO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为(  )
A.672
mL
B.336
mL
C.>672
mL
D.<672
mL
【解析】 根据方程式Fe2O3+3CO2Fe+3CO2,易知,1.6
g
Fe2O3完全还原需要672
mL
CO,由于实际操作中需要先通入少量CO排净装置中的空气,实验结束后再通入一部分CO,直至Fe冷却,因此事先准备的CO应大于672
mL。
【答案】 C
9.高炉炼铁中,主要发生如下反应:
①C+O2CO2 ②C+CO22CO
③3CO+Fe2O32Fe+3CO2
④CaCO3CaO+CO2↑ ⑤CaO+SiO2CaSiO3
其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
(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解析】 ①②③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④⑤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①②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 B
10.A、B、C、D、E、F六种物质有如下转化关系,E为淡黄色粉末,通常用在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
(1)A、C、E、F的化学式:
A________,C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
(2)向饱和的C的溶液中通入足量CO2,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鉴别C与F溶液应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题意可知E为解题突破口。E为淡黄色粉末,通常用在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故E为Na2O2。据框图逆推A为Na,则B为NaOH,C为Na2CO3,D为NaCl,F为NaHCO3。
【答案】 (1)Na Na2CO3 Na2O2 NaHCO3
(2)析出晶体 Na2CO3+H2O+CO2===2NaHCO3↓
(3)CaCl2 CO+Ca2+===CaCO3↓
11.某固体物质A受热分解,生成B、C、D三种物质。B是一种钾盐,向B的水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E;E溶于盐酸放出无色无味气体D;将D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先出现浑浊现象,然后又变澄清;C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
(1)写出A、B、E的化学式。
A________,B________,E________。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A受热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D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先出现浑浊现象,然后又变澄清: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向B的水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E溶于盐酸放出无色无味的气体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KHCO3 K2CO3 CaCO3
(2)①2KHCO3K2CO3+CO2↑+H2O
②CO2+Ca(OH)2===CaCO3↓+H2O,CaCO3+CO2+H2O===Ca(HCO3)2
(3)①CO+Ca2+===CaCO3↓
②CaCO3+2H+===Ca2++CO2↑+H2O
12.如图所示为炼铁实验装置,按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
①________,②________。
(2)在A装置的硬质玻璃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C处气体燃烧时产生________色火焰。
(3)写出B、C两部分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炼铁中的主要反应为3CO+Fe2O32Fe+3CO2,反应物CO过量,通过点燃将尾气中的CO处理掉。
【答案】 (1)铁架台 酒精灯
(2)红棕色粉末变黑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淡蓝
(3)CO2+Ca(OH)2===CaCO3↓+H2O
2CO+O22CO2
[能力提升]
13.把7.4
g
Na2CO3·10H2O和NaHCO3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溶于水配成100
mL溶液,其中c(Na+)=0.6
mol·L-1。若把等质量的固体混合物加热至恒重,残留固体的质量是
(  )
A.3.18
g
B.2.12
g
C.4.22
g
D.5.28
g
【解析】 若将Na2CO3·10H2O加热会得到Na2CO3,若将NaHCO3加热也会得到Na2CO3,根据Na+守恒n(Na2CO3)=0.6
mol·L-1×0.1
L×=0.03
mol,则m(Na2CO3)=3.18
g。
【答案】 A
14.将0.4
g
NaOH和1.06
g
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
mol·L-1稀盐酸。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  )
【解析】 向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时,发生的反应依次为:H++OH-===H2O,H++CO===HCO,H++HCO===H2O+CO2↑,故C项正确。
【答案】 C
15.(2016·石家庄高一检测)通常状况下,CO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气体,难溶于水,与酸、碱、盐溶液均不反应。已知乙二酸晶体加热分解的方程式为:
H2C2O4H2O+CO2↑+CO↑,不考虑其他因素干扰,如何利用下列装置验证反应产物中含有CO2和CO(装置可以重复使用)。酒精喷灯可作高温热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检验装置A气密性良好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左到右连接装置的顺序是: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证明CO存在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实验尾气处理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本题须明确各装置在实验中的作用。A装置用于CO、CO2的发生;B装置用于CO的氧化,并验证其氧化产物CO2的存在;C装置用于检验混合气体中CO2的存在,并检验CO2是否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以防止对后续实验产生干扰;D装置用于吸收混合气体中的CO2。注意先检验CO2的存在,并将多余CO2吸收后再检验CO的存在。
【答案】 (1)连好装置,①处接长导管,将导管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用手握住试管观察,若导管口产生连续气泡,松开手有小段水柱回流,则装置A气密性良好
(2)C→D→C→B
(3)第二个C装置中溶液不浑浊,B装置中溶液浑浊,则含CO
(4)点燃(或用气囊收集)(共45张PPT)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学业分层测评








同一种元素
单质
O3
无色透明晶体
深灰
正四面体
空间网状
正六边形
平面层状
正五边形
正六边形
足球状
很大
质软
不导电
广









CO、CO2
H2CO3
CaCO3
ZnCO3
Na2CO3
NaHCO3
纯碱
小苏打

较易

学业分层测评(十四)
点击图标进入…
知识点(②
学习目标导航
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
知识点
cO
NaHCo
cO
Ca(oh)
2NaHco,
Ca(oh)
Caco
Na
co
Na.CO,产生气体的速率
Naco
t
2ho
2Na
co
O

NaHco,产生气体的速率快
Nahco
Nacl
t
co
NaCO,产生白色沉淀
Na
co
液2NaCl+CaCO
Nahco2无明显变
W目学业分层测评(二十二)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试剂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
A.浓硫酸保存在带橡皮塞的玻璃瓶中
B.氯水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
C.液溴保存在带橡皮塞的玻璃试剂瓶中
D.固体碘放在棕色细口瓶中
【解析】 浓H2SO4、液溴有强氧化性,不能用橡皮塞,故A、C两项错误;D项固体碘放在棕色广口瓶中。
【答案】 B
2.下列各项操作,错误的有(  )
A.用乙醇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的操作可选用分液漏斗
B.进行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端流出,上层液体则从上口倒出
C.萃取、分液前需对分液漏斗检漏
D.为保证分液漏斗内的液体顺利流出,需将上面的塞子拿下
【解析】 乙醇与水互溶,因此不能用乙醇萃取溴水中的溴。
【答案】 A
3.对于海水提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溴在海水中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B.从海水中提取溴要经历浓缩、氧化和提取三个步骤
C.提取时利用了溴单质的挥发性
D.溴在常温下是液态,其颜色与氯气颜色相同
【解析】 溴在常温下为红棕色液体,而Cl2为黄绿色气体。
【答案】 D
4.下列各组混合物中,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  )
A.酒精和水 
B.碘和四氯化碳
C.水和四氯化碳
D.汽油和植物油
【解析】 A项,酒精和水互溶不分层;B项,碘易溶于CCl4,不分层;C项,水和CCl4分层,可用分液漏斗分离;D项,汽油和植物油互溶。
【答案】 C
5.如果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不小心混入了部分水,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最简便的分离方法是(  )
【解析】 花生油与水互不相溶,可用分液法分离,B正确。
【答案】 B
6.在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氯水充分反应后,再加四氯化碳溶液振荡,静置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  )
A.上层紫红色,下层接近无色
B.均匀、透明、紫红色
C.均匀、透明、无色
D.上层接近无色,下层紫红色
【解析】 滴入氯水后发生反应:2KI+Cl2===2KCl+I2,加入CCl4后,I2被萃取到CCl4中,使上层的水层几乎无色,下层呈紫红色。
【答案】 D
7.在NaBr和KI的混合液中通入过量的氯气,然后将溶液蒸干并灼烧,最后留下的物质是(  )
A.NaCl
B.NaCl和KBr
C.KCl和NaBr
D.NaCl和KCl
【解析】 发生反应:2Br-+Cl2===Br2+2Cl-,
2I-+Cl2===I2+2Cl-,最终只生成NaCl和KCl固体。
【答案】 D
8.溴(Br)与氯同属“卤族”元素,其单质在性质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Cl2比Br2的活泼性强,下面是根据氯的性质对溴的性质的预测,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溴单质常温下为液态,但极容易挥发为溴蒸气
B.溴单质只具有氧化性
C.溴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1个电子,表现氧化性
D.溴离子可以用硝酸和AgNO3溶液来检验
【解析】 溴单质中溴元素呈现0价,处于中间价态,故溴单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答案】 B
9.a、b、c、d四个集气瓶中装有Cl2、H2、HCl、HBr中的各一种气体。若a、d两瓶气体混合见光爆炸,a、b两瓶气体混合瓶壁出现暗红色小液滴。则c瓶装的气体是(  )
A.HBr   B.HCl   C.Cl2   D.H2
【解析】 a、d两瓶气体混合见光爆炸,为H2和Cl2。而a、b两瓶气体混合瓶壁出现暗红色小液滴(液溴),为Cl2和HBr(发生了Cl2+2HBr===2HCl+Br2的反应)。则c中盛有HCl,同时推出a中为Cl2,b中为HBr,d中为H2。
【答案】 B
10.(1)向橙色的溴水中加入足量的镁粉,充分振荡后过滤,溶液呈现________色,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向(1)中滤液加入适量的氯水后,溶液呈______________
色,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向(1)中滤液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溶液中有________生成,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溴水中含有Br2而显橙色,Br2与Mg反应而使溴水退色;Cl2和MgBr2反应生成Br2使溶液又显橙色;滤液中的MgBr2和AgNO3反应生成AgBr浅黄色沉淀。
【答案】 (1)无 Mg+Br2===MgBr2
(2)橙 Cl2+2Br-===2Cl-+Br2
(3)浅黄色沉淀 Ag++Br-===AgBr↓
11.某同学从科普书中摘录了从海水中提取溴的方法,请仔细阅读,然后回答问题。
在海水中溴以溴化镁和溴化钠形式存在。经过晒盐后的卤水中,溴的含量提高了100倍左右,只要把卤水加入反应塔中,通过氯气和水蒸气蒸馏,就可以把“溴”蒸出来。也有借助煤油从海水中提取溴的,煤油用过之后,还可以回收。土法提取溴可用浓盐酸作用于漂白粉或用二氧化锰氧化浓盐酸制取氯气提取溴。
请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卤水中通入Cl2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水蒸气就可把溴蒸出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借助煤油从海水中提取溴是利用了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解析】 海水提溴的方法是首先浓缩海水,再用氧化剂将Br-氧化成Br2,由于Br2易挥发、易溶于有机溶剂,所以可利用通入水蒸气或加入煤油的方法将溴提取出来。
【答案】 (1)2Br-+Cl2===Br2+2Cl- (2)溴单质易挥发 (3)易溶于有机溶剂
12.按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填空:
(1)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空: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解析】 因为发生反应①:2FeBr2+3Cl2===2FeCl3+2Br2,所以加CCl4分层后,上层是FeCl3水溶液,呈棕黄色(a处),下层是溶有溴的CCl4层,呈橙红色(b处)。在上层FeCl3溶液中加入KI淀粉溶液,因为Fe3+有氧化性,I-有还原性,故发生反应②:2FeCl3+2KI===2FeCl2+I2+2KCl,I2使淀粉变蓝色(c处)。下层加入KI淀粉溶液,因发生反应③:Br2+2KI===2KBr+I2,虽然此反应也生成I2,与上层不同的是碘从淀粉溶液中被萃取到CCl4里,碘在CCl4里显深紫色(d处)。
【答案】 (1)①2FeBr2+3Cl2===2FeCl3+2Br2
②2FeCl3+2KI===2FeCl2+I2+2KCl
③Br2+2KI===2KBr+I2
(2)棕黄 橙红 蓝 深紫
[能力提升]
13.将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溴水中,溴水颜色不变浅的是(  )
①KCl晶体 ②H2S气体 ③CCl4 ④Mg
⑤NaOH ⑥Na2CO3 ⑦Na2SO3 ⑧FeBr2
A.⑤⑧ 
B.⑤⑥⑦⑧
C.①
D.均不可
【解析】 溴与KCl不反应,与H2S反应:Br2+H2S===S↓+2HBr,溴水可被CCl4萃取而使水层颜色变浅,溴与Mg反应生成MgBr2,溴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Br和NaBrO,溴水中的HBr可与Na2CO3反应,Br2可氧化Na2SO3及FeBr2,因此溴水颜色不变浅的只有①。
【答案】 C
14.已知某溶液中n(Cl-)∶n(Br-)∶n(I-)=2∶3∶4,现欲使溶液中n(Cl-)∶n(Br-)∶n(I-)=4∶3∶2。那么要通入Cl2的物质的量是原溶液中I-的物质的量的(  )
A.
B.
C.
D.
【解析】 设原溶液中Cl-、Br-、I-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
mol、3
mol、4
mol,则根据反应方程式Cl2+2I-===I2+2Cl-,可知只要通入1
mol
Cl2,就可使溶液中的I-由4
mol降到2
mol,而Cl-由2
mol增至4
mol,Br-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仍为3
mol。所以通入的Cl2与原溶液中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答案】 C
15.某同学为了验证海带中含有碘,拟进行如下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第1步:灼烧。操作是将足量海带灼烧成灰烬,该过程中将使用到的瓷质或玻璃质实验仪器有________(填代号,限填3项)。
A.试管 B.瓷坩埚 C.坩埚钳 D.三脚架
E.泥三角 F.酒精灯 G.烧杯 H.量筒
(2)第2步:I-溶液的获取。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3步:氧化。操作是依次加入合适的试剂,下列氧化剂最好选用________
(填代号)。
A.浓硫酸
B.新制氯水
C.KMnO4溶液
D.H2O2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碘单质的检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灼烧操作须用到的仪器有酒精灯、瓷坩埚、三脚架、泥三角、坩埚钳等,其中瓷质和玻璃仪器属于硅酸盐质,即酒精灯、瓷坩埚和泥三角。(2)应用适量蒸馏水溶解,充分搅拌,再过滤即可。(3)主要从氧化过程中不引进杂质、不产生污染,以及不能氧化碘等角度考虑,如新制氯水虽然能氧化I-,但只能适量,过量的氯水会继续氧化单质碘。
【答案】 (1)BEF (2)将灰烬转移到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充分搅拌,煮沸,过滤 (3)D 过氧化氢是绿色氧化剂,在氧化过程中不引进杂质不产生污染(不会进一步氧化单质碘) (4)取少量第3步的溶液,滴加淀粉溶液,如果溶液显蓝色,则证明海带中含碘